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养女送子-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盛蔓突然生出豪情壮志,非常希望看到,甚至亲手推动那一天的到。
  她起身走到林柳面前,直接跪下道:“陛下,微臣希望能辞去身上官职,亲自教导那些孩子。希望皇上成全!”
  林柳一愣,旋即失笑摇头:“我明白先生的想法,但是不行!”
  盛蔓抬头,有些不解:“既然缺老师,为何……”
  林柳直言:“因为我不但缺老师,还缺官员。缺老师还能暂时延缓开办女学的进程,但若是缺了女性官员,这个女学到底能否开办,就成了一个未知数。”
  林如海对那些官员显然非常了解,听到这话后也不禁开口劝了一句:“若是女性无法在朝堂上拥有话语权,哪怕有皇上在,哪怕我与季崧也都支持皇上,面对更多的,几乎是所有男性官员的反对,这个女学也绝对开不起来。”
  “或者说,无法以皇上的名义开起来。”
  现代社会又不少人羡慕日、本全、职主妇的种种待遇,但事实上,日、本全、职主妇的所有待遇并未凭空掉下来的——
  那些关于女性权益的法律条文颁布的时期,日、本女性参政人数达到了历史之最,甚至超过了半数。那些法律条文的颁布,也都是那些女性政客推动颁布,从来与男人无关。
  若是放到现在,你看那些法律条文还会不会被颁布出来?
  一旦朝堂之上只剩下男人,哪怕坐在最高位置上的是个女人,经年累月下来,她也只会被架空而已。
  林柳认真地看着盛蔓:“先生,您当一个官员,远比去当夫子更重要,意义更大。您若想要亲眼见证那一刻的到来,不如一路往上爬,爬得越高越好,这样你才有能力保护那一粒种子,看着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而不是半路夭折。”
  盛蔓悚然一惊,立刻认错:“微臣糊涂了,还请皇上恕罪。”
  林柳摆摆手,让她起来,并未再说什么。
  黛玉等人听着林柳的话,意识到自己科举出仕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更多人的命运,一时间胸口激荡,涌起万丈豪情。
  林柳很满意她们的反应,也并未打断她们。
  直到,从进门后一直低眉敛目,沉默不语的薛宝钗突然开口:“若是女学这般重要,陛下让前朝皇室的女眷去教导那些孩子,许是有些不妥吧?”
  此话一出,立刻打断了所有人热血上头的情绪,让人瞬间冷静下来。
  是啊,若是女学这般重要,如何还能将其交给前朝皇帝的女人?
  所有人都看向林柳,意识到这样做背后的隐患。
  林柳笑了笑:“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女学当老师。女学当然不能只开一所,朕初步敲定的,是三所。一所从启蒙一直到教到考中秀才为止,这个学校最重要,里面的老师一定要精挑细选,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一所从秀才一直教到科举出仕,因为这个似乎那些女孩儿的年纪也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也有了分辨的能力,所以这所学校的老师可以的适当放宽条件。”
  “还有一所学校,只教导琴棋书画等才艺。虽然也开设四书五经等课程,但只做选修,不强制学习,也不考核。不过有这个需求的大多是官宦人家或是商人之家的姑娘,他们的家人在知道这所学校的性质后还会将人送来,便说明他们的家人只是将人送来镀金,好借此让她们以后嫁给更好的人家。”
  这样的人,注定无法科举出仕,婚后大约也不可能出来抛头露面,在人手短缺的情况下,只能放弃这一部分的女性。
  等到人手充足了,再将这个学校好生整顿。
  但至少,必须给这些人一个公平学习的机会。
  盛蔓等人见林柳胸有成竹,很是松了口气。
  林如海与季崧对视一眼,眼底满是惊叹——
  林柳能将事情想得这般周全,私下到底想了多久?又做了多少准备才,才能在别人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假思索地将答案说出来?
  两人都有些心疼。
  黛玉看了看林柳,迟疑半晌后开口道:“姐、陛下,您可否想过,女学里面的学生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生子的。而一旦嫁人生子,她们只怕就不会再读书科举了。就算她们自己想,她们的夫家也不一定愿意让她们出来抛头露面。”
  许是最近也到了相看成婚人选的年纪,黛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件事。
  当初恩科准许女子参加的时候,黛玉曾问过贾敏,为何不与自己一起报名,到时候母女一起中了进士,不也是一桩美谈?
  贾敏却说,她都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何必再出去抛头露面?
  黛玉无法形容自己听到那句话的感觉,但她听到贾敏这样说后,心里却是非常不舒服——
  那句话就好像在说,为人妻为人母后,就丧失了追求理想的权利与身份了一样。
  因为那句话,黛玉一晚上都没睡着觉。
  太难受了。
  盛蔓也想到一件事:“前朝法律规定,女子年满十八不曾定亲,每年都要罚一笔数额不小的银钱,二十不婚,官媒就要上门强行指婚。”
  “若是这条法律不废除的话,哪怕有姑娘想要继续读书科举,不想嫁人成婚,面对罚款与官媒,也只能妥协。”
  罚款倒还是小事,虽然钱多,却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可官媒这种存在,最大的职责就是强制姑娘嫁人,除非家里有关系,让那些官煤觉得得罪不起,否则那些官媒在收了旁人贿赂之后,极可能随便将人配给一个鳏夫或其他由于各种原因娶不到老婆的人。
  若是没有这样的人,还可能被官媒配给边关士兵。
  总之,不会有人想要走到这一步的。
  但十五到二十这段时间,那就是人学习的黄金时间,若是将这段时间浪费在了嫁人生子,在家带娃上,就算等孩子长大了,夫家同意她出来科举了,那些已经为人妻、为人母的女性,也不一定有之前的专注力与记忆力了。
  生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可不生又不行。
  这倒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且是林柳不曾想到的细枝末节。
  但它很重要。
  林柳想了想,看向林如海:“父亲觉得,我若是让人废除这条法律,可能性大吗?”
  林如海想了想:“如今废除,可能性不大;但等到土豆与红薯全国推广之后,人口大幅度增长,你再废除这条法律,就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了。”
  这条法律当初会被颁布出来,本就是因为连年战争消耗了太多人口,所以必须用法律逼着人成婚生子。
  林如海记得自己的父亲曾经提过,当时的皇帝其实还想鼓励寡妇再嫁,可惜最后被当时的官员联合抵制,最后只能放弃这一半的法律。
  林柳皱眉:“可是等到土豆与红薯推广,起码要好几年之后了。”
  虽然土豆与红薯的好处肉眼可见,若是推广,见到灾区百姓获得好处的其他人也不会拒绝;但问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土豆与红薯的种子。
  林柳想了想,道:“我记得今年全国各地都收上来不少新粮?不如将之前的陈粮全都拿去与灾区百姓换土豆与红薯,用来做种子?”
  林如海想了想,点头:“可行,不过粮食与土豆之间的兑换比例,只怕无法做到一比一。”
  林柳点头:“这是自然。”
  于是此事就这么敲定下来。
  但林柳想到哪条法律条令,仍觉得如鲠在喉。
  她想了想,又问:“虽然没办法废除这一条法律,但改动还是可以的吧?无法改动,增加呢?”
  所有人疑惑地看向林柳,不知道还能怎么改。
  林柳笑了笑:“将男女法定成婚年龄提到二十二,女子二十五岁还未出嫁,才要罚款,三十不嫁人才会被强制嫁人。”


第113章 
  林如海直接提出异议:“陛下; 您若正这么提出来,文武百官很可能没有一个人赞同您的提议。”
  还是那句话,若是在不缺人口的时候; 她不管是想要删掉强制女子二十岁不成婚就要被强行婚配的法律条文,还是增加男女法定年龄的法律条文; 文武百官都不会太过反对。
  但如今国家正是缺人的时候,她这样做,根本不会有人同意。
  如今朝堂留下的官员,要嘛就是刚刚通过科举出来的新科进士; 正是热血沸腾,想要为国为民做出一番大事业的时候,要嘛就是在林柳清算严查中,仍旧没有被查出太大问题; 本就有一颗为国为民之心的官员。
  就算不是全部,那也是大部分。
  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 都不可能同意林柳的提议。
  法定年龄二十二岁也就罢了,哪怕是林柳登基之前; 真正讲究的人家,就算十四五岁就给女儿定亲了; 真正出门子也要等到十七八岁之后。
  法定成婚年龄二十二; 不过将男方年龄提高了三四岁; 给女方年龄提高了五六岁; 又不是二十二才能定亲; 倒是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但后面二十五岁不成婚才罚款,三十不成婚才被强制婚配……
  虽然知道林柳是为了女性考虑,但为了人口考虑,这显然是行不通的。
  林如海又看了眼林柳; 眼神认真:“陛下,微臣不同意。”
  季崧皱了皱眉,看看林如海,有看了看林柳:“陛下,三十岁是不是太大了?这个年纪,若是成婚早些的夫人,都快要当奶奶了。您说三十岁不成婚,才被准许强制婚配……”
  与准许女子不成婚,又有什么差别?
  这次,别说是林如海与季崧,就算是还没怎么弄清楚朝堂运转的盛蔓等人,听到这个提议后也不禁皱眉。
  只是因为她们都是女子,也算是这个法律条文的受益者,所以才不曾开口。
  林柳笑了笑:“我曾经听过一位叫做鲁迅的先生说过,咱们华夏人喜欢折中,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话,还曾举了一个例子。”
  所有人都被林柳的话吸引了注意力,纷纷抬头看她。
  林柳继续说道:“先生说,若是冬天的时候,在所有人都挤在同一个屋子的情况下,你觉得空气闷,想要打开一扇窗子透气,其他人显然是不会同意的,甚至极可能指责你自私。”
  “但是……”
  “若是这时候你说想要将房顶给掀了,”林柳失笑,“他们为了阻止你一定会与你吵一架,然后提出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折中想法。”
  “比如,开一扇窗。”
  在场所有人都不傻子,一听这话便明白了林柳说这话的真正意思。
  他们纷纷低头沉思起来。
  好一会儿后,林如海笑着抚掌大笑:“点出这个现状,并用如此简单形象的例子解释清楚的这位先生,定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人。”
  在朝为官多年,林如海很清楚,这话说得非常对。
  以前不论是谁提出一个建议,朝中文武百官总是要吵上一架,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原本的建议也已经面无全非。
  若是聪明人,倒是会下意识地这样做,但谁也无法明言。
  而且还把握不好其中的度。
  笑过之后,林如海开口,“既然陛下之前所言,三十不成婚才会让官媒上门强制婚配只是障眼法,不知陛下真实的意图是什么?若是陛下告诉臣等,等择日上朝提出此事,我们也好与您打配合。”
  林柳笑笑:“法定年龄二十二这个肯定是不能变的,若是变了,就算女学里面真的培养出了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