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的难度。
  不过也有人十分不高兴,比如买下了同喜客栈的李家。
  李家来的时候,虽然也是一路逃过来的,可是家丁人数众多,甚至还有一只完整的护卫队。护卫队中也有能人异士,不亚于整个东风镇的差役队。
  这些人护送的财物,并非金银,大多是粮食和各种蔬菜水果,还有药材之类的。
  李家的家主,原以为凭借这些粮食药材和蔬菜水果,能够在东风镇继续奢华的生活。可是没想到才来不久,徐镇长便推行了铜钱令,这让李家的家主十分不高兴,要见徐镇长。
  徐镇长倒也不怕,亲自见了之后,利索地说了自己要推行铜钱令的目的。零一读书网
  李家的家主恐吓威胁,徐镇长不为所动,态度虽然谦卑,却也十分坚决。
  铜钱令必定要推行,若是李家家主觉得吃了亏,便把自家的东西卖出去,换成铜钱便是,其他的没得商量。
  据说徐镇长离开之后,李家家主发了好大一通火,可这仍然没能够阻止铜钱令的推行。
  虽然李家后来抢着时间,把粮食蔬菜水果甚至药材都卖出去一部分,可比起原先的收益,还是减少了三成。
  铜钱令推行之后,江岁安卖土豆的价格降了下来。
  本来新旧铜钱比就是二比一,她已经多收了一倍,所以换成新铜钱之后,改为只收一半价。二来土豆在镇上多了起来,不再是稀罕物,所以价格稍降了一点。
  只是土豆的价格虽然降了下来,但是江岁安后种的五亩土豆全部收获,等于产量上了,而且灵泉因为推行土豆的功劳,每日不仅足够浇灌土豆,还能够浇灌药材。
  江岁安把寺庙后的十亩地全部都种上了,每日刚好把灵泉水用完。
  有了钱之后,江岁安寻思改善一下生活环境,和于成商量,要不要将寺庙改造成住宅。
  于成立马点头,巴不得马上就改,尤其要求把家里的房子造的少一点。
  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之前寺庙里的厢房多。于成找药材的时候,总是记不住药材的特征,经常把药材和杂草弄混了,以至于经常带回许多杂草来。
  而且加入差役队之后,于成的应酬变多了起来,虽然于成答应过不再喝酒,可是为了人情还是得喝,所以于成有好几次都是醉着回来。
  这两件事,江岁安跟他说了好几次,于成虽然嘴上说想改,行动上总是慢一拍,让江岁安很生气。
  所以这一个多月以来,于成都没有能够进江岁安的房间,一直都被罚在厢房里。
  这让于成萌生了一个想法,若家中只有一间屋,以后他在犯了错,江岁安总不至于让他睡屋外吧。
  江岁安当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暗笑他想的美。
  要改建寺庙的话,江岁安准备按照之前在冬瓜村住的时候盖的那栋大院子,房间只多不少。
  以后于成再犯错,就让他去跟毛驴睡一间屋,看他还长不长记性。
  虽然打算改造屋子,但是江岁安并没有马上动手,并不是因为缺钱或者是缺人,镇上有不少工匠,并不逊于原来帮江岁安盖房子的方家村的人,之所以没有立即动工,是因为中秋节到了,要先过节。
  江岁安突发奇想。准备做些土豆月饼,她和做土豆粉、土豆饼一样,把土豆磨成细粉,然后像面粉一样和面。
  可是让江岁安没有想到的是,她整整尝试了一天,都没有办法用土豆粉做成土豆月饼,要么就是熟过头变烂了,要么旧书做不熟,成了生的土豆饼。
  这让江岁安很郁闷,无奈只好放弃了做土豆月饼的想法。


第三十三章 灯市冲突(一)
  虽然没做出土豆月饼,但并不影响中秋节的快乐氛围。
  酉时刚过没等多久,天快擦黑的时候,于成回来了。
  “中秋节嘛,徐镇长让我们回家过节。”
  “所有差役都回家的话,万一发生点什么乱子怎么办”
  江岁安想起仍旧没有被抓到的李月儿,心有担忧。
  “不是所有差役都能回,没成亲的得值一天的班。”
  于成想起差役队那些单身娃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嘴角勾起,笑容得意。
  江岁安慢悠悠地说:“你我也没成亲,你该回去值班了。”
  于成脸上的笑顿时垮了,可怜兮兮地看着江岁安。
  “岁安,别让我去值班嘛,我想成亲,你愿意嫁给我吗”
  江岁安左右看看,因为打算改建,屋里的东西都移到了外头,院子里乱糟糟的,天色也慢慢黑了下去,将一切笼罩在阴影中。
  无论是环境和时间,都不是接受求婚的好时间。
  于是,江岁安笑着摇头:“今天不愿意。”
  于成委屈地问为什么,样子比岁岁和平安他们讨要食物的时候更可怜。
  江岁安指指周围,“你觉得此时此刻此地,适合求婚吗”
  于成恍然大悟,怪自己粗心,江岁安抿唇笑,眼睛弯弯像月牙。
  于成心里一动,问江岁安:“咱们晚上一起去坊市看灯会好吗”
  “好啊。”江岁安欣然点头,在于成高兴的时候,她又道:“小草跟我念叨了好几天了,我早已经答应她了。”
  原来不是单独跟他去啊,于成叹气,看样子今天肯定求婚不成了。
  “你回来的正好,晚饭你来做,菜单我都写好了,食材也买好了。”
  江岁安不客气地把做饭的任务交给于成,于成以为江岁安累了,不想做饭,立马点头。
  但于成去做饭后,江岁安并没有休息,也进了灶房。
  “你去休息吧,做饭的事都交给我,没问题的。”于成连连保证。
  江岁安促狭地道:“其实我不累,中午我炖了一大锅排骨,红烧了一只大公鸡,还炸了土豆条。一会儿呢,你好好做饭,我呢,就和小花、小草姐妹,还有岁岁平安他们,啃啃排骨吃吃鸡,吃吃土豆条当零嘴,晚上吃好晚饭再去看灯,想想都很舒服吧。”
  于成的眼睛瞪得老大,所以,啃排骨没有他的份,吃鸡没有他的份,土豆条没有他的份,而烧饭干活则是他的份,他是混的连狗不如了吗
  江岁安看着于成垂头丧气的样子,不再逗他。
  “放心吧,你的那份我会留给你的,好好做饭哪,我们的晚饭都指着你呢。”
  听了这话,于成顿时高兴起来,眨眼就把刚才的委屈抛诸脑后了。
  灶上的大锅里烧了十来斤排骨,江岁安打开锅盖,猪肉和大料的香气浓郁无比,酱红色的排骨多得快要溢出锅。
  江岁安装了一海碗给于成,剩下的全都端到院子里,招呼钱小花和钱小草来吃。
  岁岁和平安领着狗子们蹲坐在钱小花和钱小草面前,圆溜溜的大眼睛一会儿瞄向大锅,一会儿瞄向钱小花和钱小草。
  小花和小草端了碗,吃得满嘴流油,没有注意到狗子们。
  “嗯哼哼哼”狗子们的喉咙里发出焦急乞求的声调,张开嘴,口水直流。
  “别急别急。”钱小花和钱小草把啃得差不多的骨头丢给狗子们,狗子们“咔嚓咔嚓”两口,将骨头咬得渣都不剩,帮江岁安省了打扫残渣的功夫。
  排骨烧得多,江岁安把红烧鸡和土豆条端上桌的时候,两个孩子连上头一层都还没吃完呢。
  江岁安并不担心,这会儿吃饱了一会儿吃不下晚饭。也不知道是因为在长身体,还是因为天气变冷了,两个孩子的饭量翻了好几倍,江岁安的胃口也好得出奇。
  之前那段时间家里收成不好,两个孩子其实每天都吃不饱,但都很懂事的什么也没说。还是江岁安这两天发现她们肚子经常咕咕叫,以为她们生病了,要带她们去看大夫,两个孩子才不好意思地说了吃不饱。
  所以现在江岁安做饭和烧菜都烧得多多的,原来的一口灶也变成了三口灶。她今儿看到坊市上的排骨便宜,往常一百五十文一斤,今儿才一百三十文一斤,她就买了十来斤回来,让孩子们吃个过瘾。
  江岁安和钱小花、钱小草姐妹坐在院子里,吃着喷香的排骨,啃着喷香的烧鸡,再来点土豆条,顺便逗逗狗子,身后灶房里于成勤快地烧饭,饭菜的香味一阵一阵往鼻子里钻,感觉悠闲满足又闲适。
  “江姐姐,咱们晚上去看灯对不对”钱小草生怕江岁安忘了,连忙提醒。
  江岁安点头,“放心,晚上的灯会咱们吃了饭就去。”
  “嗯嗯。”钱小草兴奋地点头,“晚上的灯会有杂耍,要表演钻火圈呢。还有上次表演胸口碎大石的哥哥也去,这次要带来新节目。对了对了,还有猜灯谜,好多好多的花灯,只要猜中灯谜,不用花钱就能领到漂亮花灯。”
  “好,咱们晚上好好逛。”
  江岁安笑着回答,边说边把鸡腿撕下来给钱小草。
  钱小草忙摇头,“江姐姐吃。”
  “我够了,你吃。”江岁安吃了两斤多排骨,还吃了很多土豆条,怕吃不下晚饭,便住了筷子。
  钱小草见江岁安真不吃,接了过来,然后往钱小花碗里放。
  “姐姐吃。”
  “你吃,我也快饱了。”钱小花道。
  江岁安看看锅里的排骨,还剩一小半,便对钱小花道:“你得加油吃,今儿不能剩,那个鸡腿小草自己吃,这个你吃。”
  说着,她把鸡腿夹给钱小花。
  钱小花犹豫地问:“江姐姐,不留点明天吃吗”
  “不留,明天吃新鲜的。”
  “哦哦,好。”
  钱小花这才乖乖地把鸡腿吃了,继续吃排骨。
  一锅排骨全吃完,红烧鸡也吃了大半,钱小花也没有撑的样子,江岁安便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对的。即便日子富足了,小花这孩子还是想着省给妹妹吃。


第三十四章 灯市冲突(二)
  于成一边烧晚饭,一边捏排骨吃,结果饭没烧好,排骨先吃完了。
  排骨真好吃,就是贵。于成回味着排骨的滋味,要不是江岁安卖土豆和药材赚了许多钱,凭他在差役队的俸禄,可舍不得如此奢侈地吃排骨。
  不过于成虽然赚的不算多,但他和徐镇长的关系,以及在差役队的人脉,以及手中的权力和方便,比起钱来更加有用。
  东风镇是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镇子。于成跟着徐镇长,见识了许多以前从未见过的事情。
  比如镇上新来的那户李姓人家,其实他家本姓长孙,曾是当朝,或者说前朝的巡抚大人。因为做巡抚的时候得罪了太多人,所以出逃的时候改了姓,用了他家夫人的姓。而更巧合的是,李夫人跟被灭门的李家是本家,所以他们才来到东风镇。
  徐镇长并不喜欢李家,因为李家家主一点也看不清东风镇的形式,经常摆官架子,意图让徐镇长听他的令。李家人总是把徐镇长当做下人似的待,让徐镇长很不高兴,这次铜钱令之所以这么快宣布,也是徐镇长给李家的一个下马威。
  但是李家能人异士很多,而且李家家主曾对徐镇长说过,前朝的臣子们已经找到了已故皇帝的后人,意欲光复前朝,到时候李家家主就会官复原职,徐镇长不知道这消息是真是假,投鼠忌器,他不敢跟李家闹得太绝。
  光复前朝于成盖上汤锅,心中嗤笑。
  前朝那帮官员,从上到下,没一个有用的。灾荒来临之后什么都不做,只顾自己过得舒服,完全不顾老百姓的生死,出了事就逃,听说北边闹起义,西边闹起义,京城被好几帮人占领过好几次了,前朝的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