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承亡夫遗产后-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承亡夫遗产后
作者:予乔

  文案:
  宁喜春嫁人之前只是普普通通的小村姑,因有一富贵命的批语被城中富户周家娶了回去。
  成亲第二天,远在关外的夫君传来噩耗,宁喜春从新妇变成寡妇,拥有了周家数不尽的银钱、田庄、田地,成为春城里最有钱的人。
  还不待她适应身份,府上管事,府外管事,家中嬷嬷纷纷上门请示。
  铺子账目要她过目,采买要她点头。。。
  府上的丫头婆子们冬衣样式用谁家的。。。
  还有几位公子们抱着她的腿儿嗷嗷大哭着要找哥哥。。。喜春哇的一下跟着哭出声。
  做富贵人家夫人,实在是太难了。
==========


  ☆、第 1 章

  喜春在河边洗完衣裳,抱着半大的木盆往家赶。春寒料峭,河边的水冰凉,春喜抱着有些吃力,生怕没抱住衣裳掉出来,又得重新回去洗洗。
  宁家人口多,除开已经成亲的宁大哥宁书、宁为兄弟俩有妻子帮着洗衣裳,余下一家人的衣裳都落在了喜春手中。
  为了好洗衣裳,春喜只穿了件薄薄的棉袄就出来了,被风吹得直发冷,不由得加快了些脚步,只刚走到村中就被躲在树下说话的几个妇人给喊住了。
  “这不是喜春丫头么,去河边洗衣裳了?”喊住喜春的妇人也是宁家族人,喜春要唤一声儿三婶儿。
  喜春停下脚步来,跟她们打了招呼,她说话轻轻脆脆的,倒是有几分好听:“三婶儿,王婶子。”
  三婶目光落在她搭着盆沿的手上,红通通一片,瞧着还有些肿,顿时叫唤一声儿:“哎哟哎呦,瞧瞧这手都这样了,都快赶上那发面馒头了,喜春丫头啊,你再有些日子就要嫁到城里周家享福去了,你这爹娘也忒狠心了点,竟然舍得使唤你出来洗衣裳,要换了是我家的丫头嫁到那等富贵人家去,别说洗衣裳了,就是叫我把她供着都行的,你以后可是那大户人家的夫人了,多少下人赶着要伺候你的,哪里用得找你来干这些粗活的。”
  喜春柔柔一笑,很是和气:“都是做惯了的,顺手的事儿。”
  “这哪里是顺不顺手的事儿,你这丫头就没那享福的命,都要嫁到周家去了,叫人来先伺候伺候你这才是正事儿,也让你爹娘享享福,这才是孝顺。”
  “你看看你身上这身衣裳,是前年就裁的吧,都半旧的了,怎的也不让那周家给送些布料来的?你三婶我不说别的,这手头上的针线活可是做了几十年的了,比你们这些年轻人那可强得多的。”
  春喜只觉得手上跟没了知觉似的,不得不出言:“三婶子,你跟王婶先聊着,我还得回去烧水烧饭呢,下回再陪你们聊着。”
  三婶在春喜身上扫过,见她穿着薄袄子瑟瑟发抖,心头顿时大好,跟恩赐一般摆摆手:“走吧走吧,你们这些姑娘家就是矫情得很,这天气儿还穿这么少,生怕别人不知道你们多鲜嫩似的。。。”
  喜春走得快,只听三婶子跟王婶子两人的说话声隐隐传来。
  “。。。嫁得好有什么用,要我说也是个不会享福的,谁家的夫人还得要亲自干活儿的,长得好有啥用,等以后熬成黄脸婆了,苦都找不着,有他家倒霉的时候。。。”
  喜春眉眼温顺,不在意的笑了笑,她家倒不倒霉如今倒是不知道,但是喜春知道,三婶子家出了个爱赌的儿子,好几日没回村里了,怕是要倒霉了。
  庄户人家,十赌九输。
  赌不过也赌不起。
  喜春到家的时候,宁母陈氏已经到了,从她手里接了木盆,念着:“这大冷天儿的你又跑河边儿洗衣裳去作甚的,眼看着要嫁人了,得好生养养身子,可不能沾了那起凉的,贪凉伤身,唤你几位哥哥去打了水来烧着温水再洗也不迟。”
  “几位哥哥都忙着。”喜春不喜欢麻烦人,“娘你怎的这般快就回来了,我三哥呢?可是那户人家瞧着不好?”
  陈氏瞪她:“姑娘家家的可不能把这话挂嘴边儿,没的让人笑话了去。”教训完闺女,陈氏这才说起了的事儿。
  宁家四个儿子,老大老二都已经娶妻生子,如今正是给老三宁元相看,给说亲的村里的媒人,说隔壁村那姑娘模样生得好,宁元是个精明的性子,在婚事上破有些主意,这模样好就是他定下的。
  陈氏接着道:“你三哥就着那半扇的窗户看了一眼,说是露了小半张脸的,白白净净的。”
  她闺女陈喜春模样不说多出挑,但这一张脸却是白白嫩嫩的,几个村都有几分美名儿,还不到及笄之年就有人明里暗里的打探了。
  “那倒是挺好,这回三哥能如愿了。”喜春心里也为她三哥欢喜,母女俩说着话,没一会儿功夫就把衣裳给晾在了干子上。
  开春也有些日子了,清早的时候天凉,等晌午就有些日头晒过来,挂上三两天,衣裳也就干了,只是得盯着点,怕那不时下些雨给打湿了去。
  喜春端了盆放到杂货间里,又往灶房锅里给添了水,架了柴火,等着水烧开,宁父是个穷酸秀才,每日清早必定要学着城里的老爷们似的给泡杯茶水,说这叫颐养性情,宁家不富裕,这茶唤茶,却并不是城中富贵人家们饮用的茶,而是喜春同四哥宁乔在山上采摘的草药叶子,请了赤脚大夫看过,说是温和清热的好东西,泡着喝对身子有益且味道还甘甜,带着些清香,经宁家传出去后,如今村里人家招待客人茶水也都换成了药叶子。
  柴火烧得快,没一会儿锅中就冒起了小泡儿,喜春手脚麻利的拿了勺子把水倒进壶里,从柜子里抓了一把晒干的药叶子,盖上盖子也就行了。
  壶水置于一处,喜春又拿了簸箕扫帚、帕子把家中桌椅柜子洒扫、擦拭了一遍,忙得没个停歇,陈氏看得眉眼一跳,忙把人拉到堂屋里坐下:“你这丫头当真是石心做得不成,谁不想着躲躲懒儿的,偏生你做牛做马的。”
  “娘。”喜春颇有些哭笑不得,“哪里就这般严重了。”
  这家中里里外外除了年幼的侄儿侄女们,谁手头都有活计,从早忙活到晚,她每日只需在家里收拾收拾,烧火烧菜的,不用去田地里操持,在村里已经姑娘们艳羡的对象了。
  陈氏不以为然:“你上头四个哥哥呢,连妻室都娶了俩个了,怎的就非要你这个当小姑子的样样不离手的,你呀,就是这性儿太好了,才由得她们。。。”
  “娘。”喜春唤了声儿。
  “行行行,我不说了。”陈氏对着女儿白嫩温婉的面容,低低的叹了声儿:“不是我这个当娘的偏颇,你甚性子我还能不知道的?这家里家外的手脚麻利又勤快,模样也不差,嫁到哪儿都是使得的。。”
  陈氏说着,也知晓自己失言了。
  喜春面上有些白,手指紧紧拽着衣角,陈氏更是恨不能抽自己两嘴巴子,她闺女性子温婉,但对高攀了周家这门亲心里还是有些疙瘩,小姑娘家家的心里慌,恨不能把自个儿转成个陀螺才能不想这事儿的。
  陈氏心里也有几分怨,这村里人人都道他们家得了这门好亲,酸言酸语的不少,要陈氏说,倒不如嫁给知根知底的普通人家呢,那周家在府城的富贵便是她这个乡下婆子都有听闻,可无奈这门亲是当家的亲自定下的,她们也只得听。
  这还得从头说起。
  宁家宁父宁母共孕育了四子一女,大哥宁书、二哥宁为、三哥宁元、四哥宁乔,喜春身为宁家唯一的女儿,虽不说娇宠长大,也是比多数姑娘们过得自在。
  喜春出身那日,有一游方道士从宁家经过,讨了碗水喝,听得陈氏的痛呼,定定在那上空看了半晌,朝宁父说他生了个好女儿,是富贵命,往后必然是要享一世富贵,得封诰命的。
  宁父是出了名儿的穷酸秀才迂腐性子,他压根不行这个邪,也没放心上,对喜春这个闺女不说多在乎倒也是不差就是,还跟着学了几个字的,可就在前些时候,宁父被昔年的同窗给邀到了镇上去,宁父是秀才公,这同窗更是位了不得的举人老爷,亲自给宁父下了帖子请宁父去一叙。
  这一叙,就把喜春的婚事给定了下来。
  秀才见官不跪,举人在身份上与当地官员身份相当,甚至能出仕为官,可不是宁家能比,周家请举人老爷出面,又是宁父昔年同窗,足见郑重。
  唯一遗憾的是,他们都没见过周家这位大爷周秉。
  陈氏不满的地儿也在此处,王二麻子张四狗,那总知道长啥样的,他们这亲都定下了,连人是高是矮是胖是廋都不知道,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总是叫人提心吊胆。
  可能就跟村里传来的酸话一般,除了银钱,一无是处,面目丑陋,小儿止哭。她家喜春这不是掉福窝,这是招了贼惦记了!
作者有话要说:  喜欢的请点个收藏,一本书的从开始到结尾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请大家多多收藏一下,点个小心心,比心哟~
下一本预收已经显示在后台了《我的靠山五岁半》《钟娘娘家的日常生活》等,欢迎收藏~
连载新文《扶弟魔家的女婿》,年代文

  ☆、第 2 章

  几声啼哭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陈氏起身,喜春几步越了过去,抢先出了门子,侧着脸,柔声道:“娘,我去吧。”
  陈氏脚步就顿了几分。
  “那、那你去吧。”
  喜春大嫂赵氏娘家爹一早摔了腿儿,使了人报了信儿,大嫂赵氏忧心得紧,一大早就回娘家去了,临走托付了喜春照料下侄儿子仪。
  子仪还不到三岁,是宁家大孙子,很得宁父看重,这会儿跌坐在床上,眼泪一串一串的,见喜春进门,伸着白胖的手要她抱,还不忘指了指床上的小水洼跟她告状:“小、小姑姑,爹,爹爹喝水水了。”
  再小,宁子仪也不会承认自己尿了床。
  喜春脾气好,性子更是温婉,也不拆穿他,点头应是:“是你爹不好,等他回来,小姑姑帮你说说他可好?”
  宁子仪顿时给为难住了:“那、那还是算、算了吧。”
  “嗳。”
  喜春给他换了条下裤鞋袜,把人抱了出去,宁父已经喝了茶汤,喜春喂着子仪吃糊糊,宁父已在一旁诵读起了三字经。
  宁父半生愿望便是高中举人,改换门庭,可惜天份不足,侥幸过了院试已是极限,宁父之后,便把期盼放到了四个儿子身上,从宁书、宁为、宁元、宁乔兄弟几个的名上便能看出宁父的期盼,宁书天资最好,如今在镇上做账房,宁为跟着村里的赤脚郎中学手艺,宁元一个劲儿琢磨着挣大钱,最小的宁乔见天在山上转,不时采一些药材来卖与二哥宁为。
  宁家四个儿子,无一人接班走上科举之路。
  宁子仪的出生含着宁父最后的希望,宁家为大儿子宁书娶妻时便格外慎重,最后挑中同样是出了秀才公的赵家,喜春大嫂赵氏正是秀才公的闺女,动作斯文,举止有礼,这样门户相当的两家产下的下一辈,宁父觉得比几个儿子强。
  宁子仪坐在小椅上,小腿儿晃悠,吃一口糊糊,跟着宁父念一句。
  倘若只是通读,读诗诵经,即使能诵读无数篇,也不过是鹦鹉学舌之类,宁父自是明白其中含义,不会赶着在宁子仪跟前儿读那些生硬的字句。
  一人读一个念,爷孙俩配合极好。
  喜春温顺的眉眼都沾了笑,堂屋外,喜春二嫂唐氏抱着刚满一岁的大妞宁月茹朝里边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