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承亡夫遗产后-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着几口锅,就她们到了门口都没发现。
  陈氏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她一贯要脸,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把话说出来:“好了,别做了。”
  赵氏这才抬头,见了陈氏,还有喜春,脸上就带着笑:“妹妹来了,饿不饿?”
  喜春摇头,陈氏走进去,“早食儿不做了,咱们都回房里去换衣裳。”
  “不做了?可是外头还等着呢?”
  “去巷子口叫就是了,想吃甚么没有的。”
  一旦想通,陈氏可就拿出了秀才娘子的派头来了,又招呼两个儿媳妇:“把火给熄了,叫人去巷子口说一声儿,咱们回房里去好生洗漱洗漱,把你们妹子给的面脂面膏,花水甚的都给用上。”
  她历来都是村里最风光的,没道理住到县里来了,反而还要遭人嘲笑的。
  陈氏转身就回房去了,赵氏唐氏面面相觑,猜到是喜春在陈氏跟前说了甚才叫婆母改了主意,唐氏立时把旧围兜脱了,还有这等好事儿的,不用烧火烧饭她最高兴了,跟喜春高高兴兴的打了招呼:“妹子,我先回房换衣裳去了。”
  赵氏眉宇还有些迟疑,喜春挽着她朝外走:“去吧嫂子,打扮漂亮点,你可是我们宁家的大媳妇,哪能躲在灶房里给人做饭的。”
  宁书兄弟几个在铺子里忙,他们妇人家在灶房里忙,都没有歇着的,就是公爹还带着两个孩子呢,赵氏是觉得她们这头就这样撂挑子了是不是不大好。
  “有甚么不好的,就多忙上半日,大嫂你就心疼我大哥了?”喜春就笑,“你在灶房里头忙,我大哥又瞧不见,但你要在外边漂漂亮亮的,大哥被人一羡慕,还不知道怎么谢你的。”
  江氏跟她说的,女人要学会懒一些。
  该做的做七分,不该做的碰一碰。
  一个老实什么都做的,一个漂漂亮亮的,如果是普通人家,老老实实也挺好,小有资本的人家追求的就不同了。
  赵氏被她打趣,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儿,到底心头动了,也随着回房去换了衣裳,喜春这回给他们带的礼还有才出的新款花水,薛家那边招了人手来,紧赶慢赶的也才制了几千瓶儿来,喜春尽数给了关外的路子送去,少量送到盛京,她自己手里也没多少,这回来就带了几瓶儿。
  人多,分不了,喜春也就没打算拿出来分了。
  她下了阶梯,里边的院子里也摆了一桌,坐的是几个宁家的宗亲,都是上了年纪的族老们,穿得整整齐齐的,丝毫没受一墙之隔的影响,正喝着茶,下着棋,周秉抱着孩子坐在旁边,像是在跟他们轻声说着什么。
  族老们都好面儿,说话讲究,讲究轻言细语,倒正合适。
  周星星大眼就转来转去的,趁着爹不注意,又抬手摸了摸桌上的棋子。
  他玩过了棋子,手就准备伸到一旁的茶盏上去了。
  喜春看得心头一跳,几个大步过去,把他小手给拦了下来,告诉他,“不许碰,这是茶呢。”
  周秉低下头,把他换了个面儿抱着,轻声问道:“说好了?”
  喜春就点点头,目光在他和几位族老身上看过,挑了挑眉,在他耳边小声儿说着话,“我爹跟几位族老都说不到一处去。”
  族老是长辈,宁秀才也有秀才的傲骨,不轻易弯腰。
  周秉听懂了她话中意思,勾了勾唇:“不值一提。”
  他不跟族老们说甚家族不家族的,只说画、花、茶,还有棋,他对这些了解得深,城里请他去品鉴的多,说出来的都是别人不知道的,族老听他讲,一边下棋品茶,都在心里头想,宁家这个女婿是当真挑得好,人物品性没得说,别人要花上几辈人才培养出来的,他们倒是走了一条近路。
  喜春心里嘀咕了句不要脸,掩在袖下的手掐了他一把。
  宁家到底吵闹了些,两人也没在家中久待,跟族老们说了会话便起身抱着儿子去了外边,给陈氏也说了声儿,“去外边县里走走。”
  叫她不用给他们买饭来了,他们自己出去吃。
  出了宁家大门,巷子里倒是清幽得很,有些人家关着大门,有些开着,见他们抱着孩子,带着仆从从门前经过时,会好奇的看上几眼。
  梨花巷子出去就有些卖早食儿的小摊子,有汤、圆子、面条,小食铺上也摆出来一碟一碟的小菜来,烧鸡烧鹅都有。
  他们一行人亮眼,一走出来叫谁都忍不住多看几眼。
  周秉抱着孩子,四处看了看:“饿不饿的?”
  他们一早走时先用过了饼面等垫过了肚子的,喜春摇头:“还不饿。”
  “你呢?”
  周秉也没胃口,就一直沿着县里走了走,他们也没问宁家的石炭铺子在哪儿,走着走着就到了,门脸都装修了一番的,黑底的门匾勾着几个大字,里边宁书几个都出来给登门的客人装捡,又笑意盈盈的把人给送走。
  买炭的娘子妇人登门都是一茬一茬的,好不容易又忙了一阵儿,一早就来铺子上帮衬的宁乔一抬眼就看到了他们,“妹子、妹夫!”
  宁乔大步过来,宁书宁为几个也纷纷看过来,宁乔走近了,问他们是何时到的,用过了早食儿了没,眼巴巴的看着周秉怀里的外甥,“这就是星星吧。”
  他有心想抱抱人,但现在一身脏污,话到了嘴都咽了回去。
  喜春回他:“来了好一会儿了,已经回去见过娘跟嫂子们了,我们在外头来随便走走,等会就回去了。”
  宁书几个隔了几步就说:“一起回去吧,我们这里也准备关门了。”
  喜春先看了看周秉,见他点了头,才应下:“那行吧,一块走。”反正他们出来也好一会儿了。
  宁家兄弟先回了铺子后院洗了洗手,在到前边来把铺子给锁上。
  宁乔跟妹子走得近,这会儿就跟她诉苦:“一早来的,我果然是不适合吃铺子上这碗饭的,干得我腰酸背痛的,哪有在山上采药来得有意思。”亲哥成亲,他再想上山去采药也只得来帮忙的。
  喜春却问:“谁在你面前说了什么话了不成?”
  说是肯定说了,宁家四兄弟,明日老三都成亲了,还在铺子里做事,老四不来铺子里帮忙,整日在山上山下的跑,许多人家觉得这不稳,不是个脚踏实地的,陈氏有心给儿子说亲,但人家就说了,“叫你儿子也去铺子里搭手的。”
  去了铺子里做事,有了稳定的活计,人家都愿意跟他相看。
  不去铺子里,都不愿意。
  宁乔苦笑一声儿:“没甚。”
  他不想提,喜春也不想追问,只说:“有那等好人家的闺女自然会看到四哥你的好的,看不到的娶进门也是家宅不宁的。”
  宁乔就笑,“你比我小呢,现在都知道给哥哥讲道理啦。”
  喜春看他一眼,她这是经验之谈。
  一路回了院子,宁家兄弟推门儿,正想说叫一碗圆子给吃吃的,忙活了好几个时辰他们都累得很,一进门,一进院子里摆的桌上还摆着好些碗筷,有些吃好了,还有些正在吃,碗也熟悉,就是他们巷子口几家小铺子里的,他们在梨花巷住得久,偶尔也会在巷子里的小摊子食铺上用饭,熟得很。
  脑子里一下就转开了,“这、这咋回事?”
  兄弟几个摸不着头脑还,陈氏已经带着两个儿媳妇出来了,笑盈盈的跟院子里坐的亲朋们打招呼:“你们都好吃好喝的,还想吃什么尽管说,不够叫外边铺子给送来。”
  客气完,陈氏还跟几个儿子说,“饿了吧,拿把铜板去巷子外边吃去。”
  “娘,”宁书想问,这婆媳几个是做甚呢,她们早前不是说要在家里做早食儿么,怎么就成去外边铺子上买早食儿了?宁书目光在赵氏身上看过,呵,这婆媳几个还个个浓妆淡抹,穿金戴银呢。
  赵氏挑的是几个水头好的玉钗,手上戴的也是一套玉镯子,唐氏插了满头的金钗,手上两个大金镯子看着都重,陈氏没这么高调的,只穿着上等的绸缎,把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的,头上戴着宝石钗子,手上也是,看着就是富贵人家的老太太一般。
  远远的,还有一股好闻的馨香传来。
  她们婆媳几个,是受了甚刺激不成?
  陈氏上前拉了儿子一把,和气的脸顿时一变:“你还想叫你一把年纪的娘做饭给你吃啊,美不死你,外边巷子里的铺子去吃吃就得了,哼,还是我闺女说的是,我累死累活的把你们养大,现在我要享福了。”
  是,你一把年纪了,两个儿媳妇还年轻啊。
  “怎么?觉得你媳妇不该歇息?”
  宁书忙道:“哪有,该歇息该歇息。”还甭说,赵氏这一番打扮下来,宁书虽然嘴上说她们婆媳几个怪得很,但那眼神已经在赵氏身上撇过好几回了。
  “不对,这是妹子说的?”
  喜春抿嘴笑笑。
  宁书兄弟几个被赶去了外头吃早食儿,陈氏随她们一块进门,“我一说去外边巷子里提早食儿来,那眼红得哟,说甚去外边提不诚心,我看她们就是想看我们笑话,还好听了你的话,爱吃吃的,不还是吃了。”
  还有人到喜春跟前儿的,“周公子平日忙吧?”
  喜春想了想他平日的日常,“确实忙。”
  儿子这些日子都是他带着的。
  “我们女子啊,要大方,男人啊,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出去吃个差,听个曲儿也是常有的,我们要大度,不要去计较太多,哪怕人不能常回来也不要抱怨。”说话的是一个出嫁的宁家族亲,都是宁家的女子,早前嫁得不错,派头也摆得足。
  喜春按理该叫她声儿姐。
  她捂着笑点头:“说的是,姐向来没少总结的。”
  “我出嫁多年,要坐稳位置那可不是靠一张年轻貌美的脸,能够长久的。”
  “那可能我们周家还不够你家的富裕吧,我相公什么都好,唯有一点,就是太粘人了些,不过也是,有一个常常在身边的,好歹能知冷知热,饿了渴了,有人半夜爬起来倒水,去端点心,热了还有人打扇,比不得你们,一出口就是满屋的仆人的。”
  出生一样的人,见识都一样,鲜少会去嫉妒别人。
  可是身份不对等时,想攀上富贵的,往往是身边人,想给你添堵的,还是身边人。
作者有话要说:  ~
感谢在2020…11…08 23:25:25~2020…11…09 21:15: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笙歌落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5 章

  小插曲喜春没放心上; 打从她嫁得好以来,在她面前说酸话的哪里才这一个的。
  周星星玩了这么会儿,喜春也没多少功夫跟这些人多说; 陪着儿子回房去歇了会儿。晌午这一顿; 宁家去请的酒楼给办了几桌,大菜占了半,素的占了半; 往一进院子里一摆,个个来的宾客都说不出别的。
  能吃上大酒楼的饭菜,够他们回去吹嘘许久了; 谁还稀罕吃几个妇人做出来的; 又不是没吃过。
  宁家对上门的亲朋都是好言好语,好酒好茶的招待着; 到了次日正娶妻日; 就更不得了; 梨花巷子里摆了长长的桌席; 二三十席; 除了登门的远亲们; 四周的邻里也来了,席面还是县里酒楼做的; 一应全包了去; 没叫宁家费半点心的。
  宁家上下,除了陪着登门的宾客们说说话,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就连给烧水泡茶的活计,也都请了外边的婆子上门来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