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承亡夫遗产后-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氏算计也是算计别人把钱往自家兜里装的,可没有把自家兜里的钱往外掏的。
  结清了庄子的事儿,宁乔就打算走了,喜春留他用饭,宁乔没好意思,带着顾氏走了。
  “进来吧。”周秉朝外边扬了扬声儿。
  一直缩来缩去的,打量谁没看到呢。
  门口的周兰钰把妹妹往前一送,打着婳婳的名义说:“爹娘,是婳婳想你们了。”
  婳婳就冲着他们傻乐,她还以为她哥是在跟她玩捉迷藏呢,又跑到门后,把自己的胖身子往柱子里一缩,小心抬眼的朝她哥看。
  周兰钰要是看她一眼,她就立时转头,玩“自欺欺人”呢。
  当然,她这个年纪还不知道什么叫“自欺欺人”。
  周兰钰又把人给提了出来,带到屋里,往他爹怀里一送,他陪着玩了半天的捉迷藏了,玩不过这么丁点有精神的小胖娃,总觉得自己智力被碾压的感觉。
  他已经是个大人了,哪里还想玩这么幼稚的游戏,“爹娘,以后我们就不跟四舅舅一起开庄子了?”
  这才是他一个大人该过问的事。
  喜春看着他:“是啊,不一起了,以后那庄子就是我们自家的了。”
  周兰钰一拍手:“真好,以后我们去庄子里玩就不用看四舅母的眼色了。”
  他们每回去,顾氏总是弄得他们跟当客的一样,像她才是庄子上的主人一样,叫他们别扭得很。
  “行,以后你们知道就行了,别的还不到你们管的时候。”
  喜春说完,周秉就开口问了:“你们卷面儿做完了?”
  周秉一回来就给周兰钰叔侄两个布置了大量的考核内容,除了又基本的功底扎实外,还涉及到一些策论,把两个童生每日的时辰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周兰钰想偷懒,喜春就说了:“你不是说要给你娘请封诰命的吗?就你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你何时才能给你娘请封诰命的?”
  算了,左右喜春也没当真指望有这一日。
  庄子上的事结了,那边李家在考虑了多日后,给他们回了信,应下了这门亲事,那边一答应,周家这边就开始忙活起来了,甄婆子早先采买的礼喜春看过了,请了媒人走了一趟,带了礼去提亲。
  李家村那边也是这时候才传开,李家等了两日才应下,随后媒人就登门问了生辰八字以备合婚。
  请的是城外寺庙里的大师给合的,媒人拿了帖子,回头在喜春两个面前夸了又夸:“大师都说了,这姻缘啊是上等姻缘,是叫甚天、天作之合呢!”
  “还是我们大公子这眼利呢,挑的妻室一挑就是天作之合,大公子聪明伶俐,想来定能考中举人,这可就是双喜临门了啊。”
  媒人会说得很,喜春听得也高兴:“那就借你吉言了。”
  她看了周秉一眼。
  虽说他在外一向话不多,但喜春也知道他心里是高兴的,这几个弟弟在他们身边都是打小就养大的,喜春还记得当年她嫁过来时,最小的周辰不过如今的婳婳一般大小,还是什么都不知事的年纪呢,说是当弟弟,其中付出的,说是当儿子一手拉拔大都行。
  她都如此,何况更早把兄弟几个拉扯大的周秉。
  次日,媒人就去了李家报喜送礼,周家又下了聘礼过去,把大礼过了,这事儿也就彻底定下了。
  送礼的事儿原本该周嘉自己去的,但他如今在蜀城赶考,李家那边也理解。
  “日子可定下了?”
  夜里,夫妻两个说着话,喜春回他:“定了,如今快八月了,就定在明年开春后,嘉哥儿若是考中,要立即赶往盛京去参加会试,等他回来,最迟也是年节后了,我给大伯母那边去信儿了,今年年节叫嘉哥儿在盛京里过。”
  乡试和会试的时间紧,挨得近,周嘉来不及赶回来再出发去盛京。
  乡试定在的九月,秋季正是不热不冷的时候,随着时间临近,家里头都紧张起来,他们秦州府随着乡试临近,如今城里也每日都是关于科举的事儿,有赌谁能中的,能学问好的,连卖菜的婶子都能说上几句。
  正式考那日,喜春早早就命人在府上摆了些大葱、猪蹄、鱼、笋子等。
  大葱,聪明嘛。
  猪蹄,金榜“蹄”名。
  鱼,“鱼”跃“龙”门。
  笋子,节节高升。
  每一道都有寓意,周嘉人虽不在府上,但总是家里人的期盼。
  两个小的围着这些转圈圈,喜春也说了:“以后你们赶考,我也给备这些。”
  她都是一视同仁的。
  周兰钰还给她建议呢,“娘,我觉得那个猪蹄,还不如吃了去考呢,摆着没用,吃进肚子了指不定就能金榜“蹄”了。”
  九月初开考,到月中月末的时候,城里就已经放出榜了。
  先放的是府城里参加放榜的学子成绩,周嘉的成绩他们还得过几日才能接到信儿。
  到月末,送信儿的到了,从蜀城那边送来的信儿,还有府衙这边敲敲打打的送了信儿到周家来。
  周嘉考中了解元。
  他参考的地方虽不是府城,但自幼长在这里,又是在府城里进学,说出去府城也是有光的,衙门报了信儿当日,周嘉早前就读的延津书院就人满为患,谁都想把孩子送进去读书。
  解元,是乡试头名。
  他这等耀眼的成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进士老爷人选,只要不出差错,周嘉必定能中进士。
  周
  家得了信,家里也高兴,喜春大手一挥给家里家外的赏了两月的月钱。
  还没翻过月呢,一艘船从蜀城过来了,周泽抱着个小包,静悄悄的进了门。
  周嘉考中举人,他落榜了。
  考中秀才时候的意气风发尽数消失,周泽见了亲人就哭了。
  周兰钰跟周辰叔侄忙劝哄着他。
  “这回不中,下回再考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情况,喜春两个是早有预料的,周泽才考中了秀才,立时就下场考举人,这几乎不可能,只是他想考,就叫他去试试,从头到尾,没想过他能中的。
  跟他一道下场的辰哥儿,连院试都没过呢,如今跟兰钰一样还是童生呢。
  周泽去洗漱了,还带着周辰叔侄,结果洗到一半就跑了出来,很委屈的问喜春:“嫂嫂,你都没给我准备大葱、猪蹄和鱼。”
  要是准备了,他可能就中了!
  喜春:“。。。”
  她忍着笑,她能说他只当他下场玩,压根就没想起么。
作者有话要说:  ~

  ☆、第 130 章

  为了显示自己不偏心; 喜春叫人连着好几日的在家中做了大葱、猪蹄和鱼,全推到周泽这个二叔子面前:“来吃吧,多吃点; 你侄儿说的; 吃到肚子里,下回下场肯定中了。”
  周泽连着吃了好多天,再也不敢提没给他准备了; 又一次喜春叫厨房备下时,他一脸难色的阻止了,说得无比大气:“嫂嫂不用了; 我已经准备好了; 以后不用这些身外之物也能考中举人的。”
  “你们就等着看吧,大哥需要这些身外之物; 但我不需要。”
  他是下定了决心要追随他哥周嘉身后了。
  喜春哪有不应的:“行; 我们泽哥学问厉害着呢; 嫂嫂相信你下回定能考取举人的。”
  她还问周辰跟周兰钰两个:“你们呢; 你们大哥二哥; 叔叔的; 都已经下定决心靠举人了,你们两个还是童生呢; 要是等他们考完进士你们还没有长进; 怕是又多了两个人来教导你们了。”
  “嫂嫂,可是我只想考个秀才啊。”周辰没有那么上进的心,他毕生心愿就是考个秀才; 然后就不用进学读书了。
  十年寒窗是真的痛苦,他也想跟他那些同窗们一般睡到自然醒,有吃有喝的多好啊。
  “我。。。”周兰钰还没跟; 就被否定了:“你不行,你得考。”
  周辰上头两个亲哥哥,他当弟弟的就是偷偷懒,只考个秀才也行,但兰字辈就周兰钰一人,他身上还背负着周家再下一辈长公子的重任,哪里能不求上进的。
  喜春不跟周秉一样严厉,只朝儿子拍拍他的小肩膀:“娘相信你肯定行的,娘还等着你给我请封诰命呢。”
  周兰钰很郁闷:“娘你当真啊。”
  “自然当真。”这种事还能有假的。
  周兰钰心里就很复杂了,他如今上学不跟从前一样天真了,看着身边还在玩闹的同窗们,他一脸复杂的长叹一声,仿佛在看不谙世事的少年们,复杂过后,就拿起手中的书本看了起来。
  “兰钰,你最近为何老是拿着书看?”
  跟以前一样玩起来啊。
  周兰钰头也不回:“你们玩吧,我现在哪里还敢玩啊。”他身上背负的哪里是这些同窗能理解的?
  他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的?”
  “我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当大官,你们也考吗?”
  读书进学的学子谁都有这样的幻想的,但幻想总归是幻想,周兰钰的同窗拍拍他:“可是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啊,你现在都是童生了,活到老学到老,总会考上的。”
  所以他们不一样啊,他们家他爹娘给他打算的是在及冠前考中进士,也就是如今大叔叔的年纪,他现在才童生呢,上头还有这么多要考的,还得等时间,相当于未来每每下场他都必须中,否则都达不到。
  像他二叔叔这回考举人,中秀才的时候多意气风发啊,但二叔叔回来跟他们说了,他一看到乡试出的题就懵了,跟他想象中全然不同,他倒是认识那卷面儿,但该怎么做就不行了,他爹都估算过了,以二叔叔的成绩,努力三年许是有机会。
  听听,有机会。
  还估了他的,说他再不努力,连这最基本的功底都打不扎实,别说三年了,三十年都毫无寸进,老童生说出去好不好听也在他。
  当然不好听了,还不如不考呢。
  周兰钰觉得自己已经跟他们不一样了,从前他的心里也装了很多的玩乐,如今已经尽数成了读书,他分析跟他们听:“光是考这几门少花十年功夫,多则二十、三十,你们都希望你们成了家,以后有了孙子后,还是个老童生吗?”
  多难听啊。
  最起码也得混个秀才出来啊。
  城里科举的风气过了,书院的先生们本是准备好生跟学子们讲一讲,让他们收收心的,谁知还没说话,学子们已经收了心,都不要他们继续老生常谈叫他们要上进的,一个个乖得很的坐在凳子上背书。
  难道是因为这场科举已经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如果当真是如此,这也是往好的一面发展,也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直到最后他们才觉得是误会了,这些学子在他们的学问当中很有求生欲,实事求是的写明了,不想当老童生。
  这个觉得让他们丢了颜面的事情才是促进他们奋发向上的根本原因。
  也不想想,还不想当老童生,他们之中有人连童生都考不上的,就是下场去玩的。
  周李两家定下亲事后没多久,喜春又请了媒人登门,请她好生寻摸些小姐千金。
  周嘉的事情上一路兜兜转转的,喜春回来后也听说了,她觉得这样不好,这些姑娘的人物品性她应该再深入的打听打听再给他引荐的。
  早些谈定婚事总比临到了头才来着急的挑选要好,人在着急的时候挑的婚事太容易走弯路,也容易忽略缺点,只想着完成任务,对自身的要求一旦放任下来,很可能就引出婚后不必要的麻烦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