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继承亡夫遗产后-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你看我爹摔了腿儿了都,我要不回去瞧瞧,伺候伺候。”
  “这谁传的信儿一大早的。”
  “就七婶子。”
  宁元相看亲事虽说是请的本村的媒人牵线儿,但宁元要求高,媒人手头一时也没个合适的姑娘人选,便请了唐氏娘家村里的七婶给寻摸,这才促成了相看人这一出的。
  也是唐氏娘家婶子。
  陈氏也不能厚此薄彼的,当即便叫唐氏回了娘家,又嘱咐她要好生伺候娘家爹,万一出个何事儿的也还有宁家。
  又给切了一块儿肉,拿了一包糖。
  唐氏见婆母这般好说话,难免起了贪心儿,凑到跟前儿,厚着脸皮:“娘,你看那周家给送了这么多东西来,咱小妹又用不上吃不完,不如分点出来可好?”
  刚开春不久,那周家就使人送了半扇猪肉,几匹布料,糖果糕点更是不少。
  镇上没有蜜饯铺子,只有一家饴饧铺子,卖那芽糖、糖块儿、米糖,偶有货郎也会挑着担子卖上两个糖,唐氏眼红,早就想尝尝蜜饯果脯的味儿了。
  陈氏诧异的看着这个儿媳妇:“那我得瞧瞧你这脸大不大了。”
  周家借着送吃食来的名义特意给闺女送礼,事做得滴水不漏的,让人挑不出闲话来,定亲的男女都这样送礼,大儿媳妇从来不提这茬,唐氏是怎么有脸子说这话的。“怎么,当年你跟老二定亲,逢年过节的给你家送礼,宁为没夹带点玩意送你的?”
  唐氏不服气。
  宁为给送点头花头绳的值几个钱,周家送的布料她连见都没见过,还有那些果脯点心的,小姑子她一人也用不完吃不完,指不定人周家也是把他们都给算进去了的,却被小姑一个人给贪了。
  唐氏一向觉得只有争一争才有糖吃,要是不争那就甚都没了,正要想法子从小姑子手里抠出点东西来,见着婆母不善的目光,唐氏还是极有眼色的闭上了嘴。
  算了,总是有机会的。
  唐氏捧着一块儿肉一包点心回了娘家。
  唐氏连早食都未进便回了娘家,宁家也知晓她心急,陈氏给唐氏这个儿媳妇备了礼叫她带回去,大儿媳前两日家去也是这礼,没多一分,没少一分,公平得很。唐氏走得急,喜春还给拿了个馒头叫她带着路上吃。
  宁父吩咐着老二宁为:“过两日你抽空也去瞧瞧你丈人去,别让人说我宁家不知礼数。”
  宁为点头应是。
  过了早食儿,喜春收拾好家中,宁家人也准备好去出门儿上工了,今日田地里无甚事,只有两块田草要铲一铲的,陈氏带着两儿子只消小半日功夫就能做完,正出门,远远就见了个人朝宁家走来,待近了,陈氏面上一喜,看了老三宁元一眼,先把兄弟两个给打发了:“娘待会来,你们先去着。”
  宁元也见了人,面上有几分羞赧,扯着兄弟就走。
  人近了跟前儿,陈氏往前迎了两步:“七婶子来了,快,快进屋坐坐。”
  这七婶便是给宁元指媒的人。
  七婶本就是特意登宁家门儿的,也不客气,被陈氏请到堂屋里落了座,刚说上两句话,喜春便奉了糖水上来。
  糖水味儿浓,七婶只消喝上一口,这笑就更浓了些,拉着喜春好一顿夸:“这便是大妹子你闺女吧,模样长得可真好,我看了那么多的闺女可没一个有你家闺女这白净的,要不怎的说别人都享不了福,也只有你家喜春有这福分呢。”
  “她呀还小呢,当不住七婶你这般夸的。”陈氏压着嘴角,对七婶子这会来也有些底了。
  若是亲事不成,当媒人的哪有这空功夫扯些旁的。陈氏心里是急,尤其当妹子的都定了亲,连婚期都定下了,再过两月便要出嫁了,前头当哥哥的还有两没定亲也实在不像话,宁元又挑剔,贤惠的勤快的说了好几个,硬是不给话,非说模样不出挑,这一个难得合了他心意。
  陈氏是急,却不能让人觉着他们宁家急,便跟七婶子寒暄着,绝口不提宁元相看的事。
  喜春被好一顿夸,小脸上一片绯色,忙告了退,回房里绣嫁衣去。
  七婶子目光带着惋惜,宁家这闺女确实是个好的,无论是模样、性子,都让人挑不出错处来,谁家当婆母的都想娶个这样的儿媳妇家去,可惜这样的好闺女已经定下了亲事,还是城中大户周家。
  干他们这行的,别的不灵通,但各家家中有闺女,什么出身、人物模样,性子早早就打听过了,还未定亲的儿郎们手里也有不少,七婶子这样的媒人自是接触不到周家那等人家,却听过些周家的传闻。
作者有话要说:  ~

  ☆、第 4 章

  周家这一辈当家人叫周秉,上头父母早逝,由隔房的伯母养大,十几岁便掌家做买卖,前年才及冠,如今也不过二十又三,这样的人物在媒人眼中自是顶顶好那一波,但都进不去周家,那周秉对隔房的伯母十分敬重,喜春得的这门亲便是由这位伯母亲自操持的。
  七婶子压着声儿:“听闻那周秉前些日子出发去关外了,我记得你家喜春再过两月便要嫁人了,也不知这周秉能不能赶得回来。”
  周家的事哪怕是陈氏这板上钉钉的丈母娘也不知大概,只接了周家传来的信儿,说周家往关外定下的货出了些问题,得周秉亲自跑上一趟,这个节骨眼出关,为了表示歉意,周家还特意给喜春送了套头面来赔罪。
  那头面陈氏看过,是上等的珍珠头面,约有六七分,个个一般重量,形态浑圆,难得的是那当中还镶着一颗红光珠,陈氏只看了一眼便叫喜春收了起来,心头对周家的富贵又添了一层,却不是高兴,而是忧心。
  能随随便便就拿出这等贵重物件,那周家又该是何等富贵,宁家普通人家,要做那高门媳妇可不容易。
  她心里没底。
  这些话却不能跟外人讲的,陈氏脸上维持着笑模样,却不欲多谈周家的事儿,多有回避,只随口回了句:“成亲是大事儿,总是能赶回来的。”
  七婶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周家那等人家的行事可不是他们能猜到的。“大妹子你以后有福了,就等着闺女孝敬你吧。”
  七婶子羡慕,又往她身边压了压,脸上的笑更浓了:“都说好事成双,大妹子以后除了有闺女孝顺你,我看呀马上就要讨个新儿媳妇进门来伺候你了。”
  七婶子这话一透出来,陈氏立时心里头就明白了。她悄声问:“那头应下了?”
  “应下了应下了。”七婶子不着痕迹恭维几句:“你家这条件,三郎长得又好,又不是那等贪赌败家的,谁家的闺女不应呀。”
  七婶子这话倒并不夸大,宁家家风正,兄妹和睦,鲜少有吵吵闹闹的事发生,宁父宁母两个也不像别家当父母的明确偏心谁,至少面儿上都是一碗水端平,陈氏又是讲理的,不是那等喜欢磋磨儿媳妇的婆母,就凭着这几点也有的是人家愿意把闺女给嫁过来。
  她要年轻几十岁,要嫁到宁家这样的人家还不得高兴死。
  显然七婶子也是听说了他们村里宁三家的事,不然也不会点了贪赌这话来,陈氏听到这儿,脸上的笑收敛了几分,到底是一个村里的,宁三家出了宁强的事儿,提起来他们一个村的这面上也不好看。
  七婶没有察觉,自顾说着:“大妹子,你也知道这回这黄家的闺女跟你家的闺女一样都是老小,打小那也是娇生惯养着大的,模样自是没得挑的,你家老三定是满意,不过么,这娇养长大的闺女难免脾性大了点,那黄家也说了,他们家闺女心肠也是好的。”
  陈氏一听就皱起了眉:“都是庄户人家,黄家莫非是甚土财主不成的?这十里八村的我可没听有哪家养闺女养得脾气大的,这黄家的闺女可勤快?缝缝补补,屋里屋外洒扫活计,灶台上这些事儿会做吧?”
  陈氏也就随口一问,毕竟这相邻几个村里子,她还从没听过谁家闺女连这些都不会做的。
  七婶子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尴尬,嘴皮子半点没有先前的利索了。
  陈氏扬起的嘴角抿成了一条线。
  “还当真是甚也不会的?”
  这啥家境啊?
  七婶子见她不高兴,忙描补:“先头不是说了么,黄家这闺女是小闺女,家里父母兄弟难免疼了些,本性是不坏的,再说了,你家三郎不喜欢这模样好的么。”
  话是如此,陈氏心里却老大不乐意了。
  谁家没小闺女了?
  她闺女喜春上头还有四位兄长呢,她闺女那还是秀才的女儿呢,人物模样、女红厨工,还读书识字,哪一点不比那黄家的闺女强,她家都不敢开口说这话,这还没定下呢就让人要多包容来了,真等人嫁过来了,岂不是叫他们宁家从老到小的伺候她去,她娶的可是儿媳妇,可不是祖宗。
  陈氏脸上不大高兴,说话也直起来了,还摆出了秀才夫人的派头来:“七婶,你也是女人,你来说说,咱们这做女人的,是不是得温柔贤淑,不说那德容言功得占上几分,毕竟咱们庄户人家也不看重这些,我家你也是知道的,老爷子虽说是个秀才公,得旁人几分敬重,却也无甚官身,不过是有些同窗在咱们府城里说得上几句话罢了。”
  七婶子心头一凝。
  “你看我家两个儿媳妇,老大媳妇家里七婶子你也是了解几分的,跟我家一样,亲家也是秀才公,很得村里人看重,教导出来的闺女自是不用说,大方持家,敬重公婆,友善弟妹,照顾小辈儿,这一样一样的,怕是没几个村里的姑娘比得上,更不必提烧饭烧菜这样的手上活计了,连字儿也是识几个的,七婶子也是见过我家大媳妇的,你说她模样如何?”
  七婶子干巴巴的扯了扯嘴角,想了想赵氏的模样:“自是极好的。”
  陈氏这一番明里暗里的敲打,也叫七婶子顿时清醒了。
  正如陈氏所说,宁家好歹出了秀才的人家,家中小辈教养自是与别的庄户人家不同,也是她先前被糊了眼,觉着宁家与其他人家一般,只消得了回应便再高兴不过的把人给迎进门。
  至于教导不教导的,当婆母的在把人迎过门自会立立规矩,教导一番的,这十里八乡的庄户人家都是这规矩。
  脾气秉性先撇开,人给先娶进门再说。
  这也主要是因着庄户人家要娶个媳妇不容易,但听陈氏的意思却不是,他们家挑着呢。
  庄户人家娶媳妇不容易那是因着银子不趁手,娶不上,娶不起,宁家不同,别看宁父这个秀才公没有官身,但也是有正经活计的,私塾当差,书馆抄写,科举做保,甚至宁家名下的田产也都免了那苛捐杂税,挂在宁家名下的人家每年给宁家送几担粮食就尽够他们嚼用了,宁家不差钱。
  七婶子跟宁家二媳妇唐家有亲,更知道宁家还在镇上置了一个铺面。
  七婶子身子顿时矮了半截儿,再也没有先前的巧言能语了,她问着陈氏的意思:“那、那依你的意思是?”
  七婶子觉得按陈氏这态度,这桩婚事多半是黄了。
  陈氏抿了抿儿,喝口水润了润才道:“庄户人家娇养闺女,怕也只有那等模样当真不错的了,可是指着长大后嫁给好人家的。”
  陈氏抬抬眼皮,仿若对之前相看人家打的主意一清二楚。
  她说话客气,也没直接说这哪里是娇养,分明是拿闺女往大户人家送,指着当妾的呢。
  镇上的普通人家娶媳妇,那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