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们的1654-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献鞯牧阈鞘屏Α�
  好在,他们攻下了潮州城,其实他们要是还攻不下,就是行左将军施琅之计了,回头去夺下厦门岛!
  或者说,历史在这里拐弯了,郑大木夺下了潮州城,二货郑联保住了项上人头。
  当郑大木派出左将军施琅用那些俘虏真的换回来重要的军备后,他稳住了自己焦躁的心态。
  潮州大城比厦门重要!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有的是粮食了。
  就算天下大旱,这里的江河沟汊里,也从未见干过。
  同时,他顺利地打下了其它有零星反抗的地方后,潮汕揭地区,加上南澳岛尽归手中。
  没有了俘虏,他可以用粮食换回军备!
  族叔郑彩那里,台湾汉唐集团那里都可以!
  族叔郑彩每一次总是能多给一些,汉唐集团则就斤斤计较了,什么含水量了,什么破损率了,扣这个又扣除那个的,不爽气。
  郑大木有一次和施琅商量过,他们那里有那么多好物件,有没有可能趁其不备,一举拿下?为我行大义所用?
  谁知道施琅听完后大惊失色,劝他千万莫想此事。
  原因很简单,他们有神鬼莫测之力!
  郑大木微微一笑,温和地看着自己倚重的朋友,不要被他们表面吓到,出去这一趟,他变化很大,更加稳重了。
  但是,有什么话说吧。
  施琅想了想说:“绝无可能!不提他们的船坚炮利,不提他们的掌心雷和新式火铳了,我等使用的火绳枪,他们都能随便放给农夫使用!
  他们称为基干民兵——”
  郑大木气得脸色红,说:“如此说来,我等用米粮辛辛苦苦换回的军备,他们竟然可以放给农夫?!”
  施琅又说:“他们分布很广,那些地方我都一一走到了,以我等力量绝没有可能一击而中,连郑彩郑联和郑斌三兄弟都臣服他们了,乖乖按照他们的要求来交换,那些黑火药和火箭弹都是他们教会那三兄弟制作的,还有极为犀利的行军炮,都是他们用龙岩和安溪的石炭和生铁换回来的,而且,我听说还帮助他们加工燧枪——还可以提供给他们粮食——”
  郑大木心里气恼,说:“他们为何如此嚣张?军中重器也可以随便交给别人?!”
  施琅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郑大木,他不相信他不明白这是如何一回事情。
  郑大木果然伤感地说:“他们必有更加犀利的武器,才会这样——”
  接着又说:“那你的厦门岛之计,如何?”
  施琅想了想,又摇了摇头,说:“不可,不可,那郑彩寸步不离厦门岛了,而且防备森严,炮台林立,非五万精兵,上百条过千石的战舰才有可能强攻。关键还有汉唐集团在一边,无从判断他们的反应。
  他们仅在布袋镇一个码头,我就清点出二十艘以上的千石大船——安江造船厂,绵延数十里,那里的船台上日夜造船,经久不息。”
  好吧,先前的打算不再考虑了。
  那么,我当如之奈何?!
  施琅坚定地说:“种田,开矿,强军!内联郑彩,外联汉唐,稳定潮汕,防备鞑虏!”
  两个人执手相握,都说到心里去了!
  反抗鞑虏,那是必须的,这是大义,但是两人都没有提到如何应对永历政权。
  无论是在真实的历史,还是在现在,他们从没有想过把那个永历帝和他们的大臣们接到身边来,李定国可以,但是郑大木不可以,原因,你懂的。
  国姓爷的称号,与叔叔郑鸿奎的定国公一样,都是隆武帝给的,与永历帝何干?
  再说了,无法勤王的理由多去了,无法成功的办法也多去了——
  施琅带回来了一些军备,这个让他们放心了,十几门大铁炮架到潮州城上,顿时让人心宁气爽,还有水泥,这物件好啊,可助城防!
  还有一些种子。
  当定下稳定潮汕的大策方针后,当然就不能随便征粮了,甚至还要给原先征过粮的地方,一些补助,比如那些神种。
  同时,也下令军队不得扰民,扰商,无论哪个时空,在正常的社会里,这都是永远政治正确的行为。
  郑大木的名声,在潮汕地区立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确实是为民所想,送来神种。
  平南王尚可喜曾经有收复这里的打算,但听细做说,潮州城已然是城坚炮利之城了,特别是他们也是应用了水泥——
  这个水泥之物给他留下了阴影,有了它,轰塌城墙已经变成不太可能,广州城之战,证明了这一点。
  他曾经命令梅州守将,试探着进攻潮州,但是现他们竟然是火器犀利,锐不可挡,但是好在兵力不够,无法反击,他们不敢离城而战!
  平南王尚可喜马上令手下停止骚扰他们,现在不是以力克之的时候。
  这个期间,粤东地区出现了难得的平静时期,大家都在喘息着,都在集聚着力量。
  当福建地区全部被郑彩收服后,叔叔定国公郑鸿奎说:“好啊,那个郑彩端得是能干,福建一地完全归郑家了,哈哈!”
  郑大木说:“那他们还要我等输入了米粮,他们才给我军火?如何算郑家一门?”
  叔叔定国公郑鸿奎说:“无妨,他小时便是一个斤斤计较之人——但并不是阴毒之人,还是讲些亲戚情面,我也去走上一遭,看看他还有什么我等想不到的办法,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来——”
  当他去到了厦门后,郑彩果然热情招待了他,任他在福建走动。
  定国公郑鸿奎终于在莆田看到了办法。
  他们这里有的矿产,我那里也有啊!
  单说两样吧,我等不知道那甲长石(钾)是做甚用的,但是汉唐集团要,运送过去,他们定给马票;我等也不知道那鳞矿石(磷)是做甚用的,但是汉唐集团要,运送过去,他们定给马票!
  马票是什么?是银两,是军备,是一切——
  定国公郑鸿奎想都不想拒绝了郑彩的联兵之计,当然,话语间要委婉得多。
  郑大木是少有的青年英才,好好扶持,他日必成大器!
  可是若现在来到福建,便是郑彩的手下了,虽是一个郑氏,但是不能如此简单划分。
  郑彩在他临走前又送了些黑火药和一些军备,这是情意,但是他若是下次不给了呢?不可放心。
  定国公郑鸿奎更高兴地是,他明白了郑彩起家的道理。
  原来那地下的物件也可以换回诸多想要物件,不就是一个交换嘛。
  他带回来了各种汉唐集团所要的矿石标本,就不信了,粤东之地,富饶千里,怎么可能没有这些物件?!
  石炭不要说了,梅州那里最多了!
  他回来后,细细与郑大木说明白——


第六百九十九章 计谋,又见计谋
  郑大木一时间不得不踏上了郑彩的老路,输出资源,换回所需要的军火。
  但是汉唐集团那里确实是一帮子斤斤计较之人,每一次都要按不同的级别不算,而且还分品种。
  郑大木一直想不明白,他们给别人神种,自己却要所谓的老品种水稻,价钱还比神种出产的高,是何道理?
  原先的水稻种和神种相比,产量太低了——
  这里面有原因,汉唐集团的大部分人就是认为他们带的水稻种子产的粮不好吃,没有这个时空的老品种好吃,特别是加了化肥和农药的!
  广大明人群众不这样认为,建国安董事也不这样认为。
  他说:“现在我们的农药和化肥都是属于有机级别的,我们就是想搞出化学合成的也费力气,也没有那必要——这些产品要是拿到那面的世界,贵上百分之五十都是少的,是真正的有机农业,特供产品呢。
  再说了,你们尊重常识不?你说他们明人农民撒放的草木灰,粪便之类的东西和我们的有机化肥有本质区别吗?现在人人都学会了撒鸟粪石,有啥区别?!”
  有农业小白坚持说:“纯天然的就是好,那个粤东地区还没有学会用鸟粪石!”
  纯天然的就是好,那么怎么不吹嘘野猪肉好吃了?
  汉唐集团的生活特点往往能影响相当多的的明人,特别是他们身边的明人。
  有汉唐集团的人说纯天然的好吃啊,野猪肉就是比家猪好,没有用饲料嘛!
  好吧,野猪肉不是因为少,而是因为纯天然贵多了。
  山上的野猪就少了,或是向更深处跑了。
  但是它的肉确实是粗且硬,而且少脂肪,说好吃的人很快就不吃了。
  结果,价钱就慢慢降下来了。
  事实胜于雄辩,别口上吹牛逼,看看结果吧。
  现在呢,他们又猛夸所谓的老品种水稻了。
  结果那些越远地方送来的水稻还越受欢迎,明人老百姓是真喜欢模仿啊。
  要不说郑大木不明白了呢,给别人神种,自己吃所谓的老品种,啥意思,莫不是有毒?
  他倒是也让周边的人不吃了,不过,过了一两年也没有现什么变化。
  但是他仍然如此。
  他还盯着族叔郑彩的一举一动,那报纸上都写的清清楚楚呢。
  当族叔郑彩与汉唐集团签了什么高度自治的合同后,特别是他又晋升自己为永胜王时,这些另一枝的郑家小集团坐不住了。
  永胜王郑彩不止一次提出要双方联军,但是不管是谁都没有答应,当然郑大木更不可能答应了。
  这一份功业是自己从父亲大人那里继承的,也是自己打下来的,若是双方联军,必会被他们吃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自己远远不是那一枝郑家军的对手了。
  就火器数量上,没有法子比,而且人数上也比不上了。
  至于说汉唐集团——当传来他们伏歼了二十万鞑虏大军的消息时,每一个人的脸都变色了,自己手里的这两三万人,不够看的了。
  偷袭热兰遮城?这真是一个笑话了!
  反而是当初全力阻止打热兰遮城主意的施琅却不在意地笑了,说:“这算什么?他们是伏击嘛,又有那么多趁手的军火,不赢了才怪,我等若是有了,也定能以两三万人破二十万!”
  这话没有人在意,但是鼓舞人心的作用还是有的,大家想一想,也是的,若是真有了,也差不多呢!
  他们开始拼命地攒军火,暴兵,当然,度太快了,军火更显得不够用了。
  种田,开矿,挖石炭!
  好在永胜王郑彩那里的军火产量也上来了,火箭,掌心雷,燧枪也都慢慢能供应上了。
  但是他想要郑家的那一种可以装子弹的。
  先前,他当然想要汉唐集团样式的,他也问过多少次了,但是他们不可能卖的,推托是供应永胜王郑彩都困难,无缝钢管的产量上不来,而且与蒸汽机的展有冲突——
  郑大木不管汉唐集团的借口了,他们对自己与郑彩的区别是事实!
  郑大木单独找到施琅,两个朋友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着花生,商量起来。
  要不也向汉唐集团请求高度自治?
  施琅嚼着油炸花生米,眯眯着眼睛说:“他郑彩和郑联可以,国姓爷,你不可以——”
  郑大木叹了口气,掏出烟来,两人一家一根,用打火机点上了。
  这物件确实能让人的心思沉稳下来,有利于思索。
  花生在粤东已经遍地种植,这物件榨油真心好,油饼还可以当饲料,听说汉唐集团还能把它的外壳变成机制炭。
  其实真饿了,那油饼也可以饱人不死。
  施琅长长地吐了一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