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对情爱的付出从来就不是对等的。要求太多,最后只能伤了自己。”
顾琰点点头,“祖母,我记住了。”她心头愈发复杂,四年多的相处,太夫人对她在利用之外未尝没有一点真感情。就是她,虽然时时记得太夫人等人是杀母仇人,可是朝夕相处下来,她也不是说就巴不得看到太夫人气死,看到顾家倒霉的。尤其在这种体会到太夫人真切关心的时候。她毕竟不是草木!
可是,母亲无辜枉死,那是她来到这个世上第一个给她温暖和关爱的人。她既然做了母亲的女儿,就不能忘了母亲是怎么死的。
罪魁祸首是渣爹,但是把母亲推向死路的是顾家的当权者。她不能忘了,她留在顾家的目的是什么。
“姑娘,这春寒料峭的,您怎么在这里吹冷风不回去啊?”在满是残荷的池子旁站了半天,跟着她的小竹忍不住开口道。姑娘有些不对劲儿,可是方才告诉了肖嬷嬷,肖嬷嬷只说让她们好生伺候着。
顾琰瞥她一眼,然后一言不发的回了西厢房。知道小竹等人是眼线,可是她如今已经不是刚到顾府,会对小兰进行收服的时候。因此平日里,她对小竹等人并不亲近。小竹要不是因为池边四面透风脸上吹得实在受不了,定然不敢出声。所以这会儿顾琰肯回去了,她高兴不已。
顾琰回去让人打了盆水给自己当镜子照,今早太夫人说的话,好像她一副相思入骨的纠结模样,有这么明显么?
也没有啊,就比从前稍微没精神了点。她就说自己还不至于就表现出一副为情伤风为爱感冒的样子来。太夫人还真是观察入微、防微杜渐!不过,这可真是一张招灾惹祸的脸啊。
“姑娘”端娘在旁边看了好一会儿了,看顾琰盯着水盆怔怔出神,不由担忧的唤道。就连小竹这样新来的都能知道顾琰不太对劲儿,太夫人更是火眼金睛的看了出来。她算是一手带大顾琰的人,怎么会不清楚。
“端妈妈放心,我没事儿。祖母方才已经给我指点迷津了。”既然已经决定了要离开,那晋王的想法与自己不谋而合,不是正应该高兴么。她对于当让兄弟阋墙的红颜祸水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过得两日,小竹向肖嬷嬷报告,十二姑娘完全恢复正常了。
太夫人甚感欣慰,那孩子果然是一点就透。就算是心头放不下,可是不会沉溺过深,这样就好。一个在情爱上要求太多的女人,不会是晋王那样位置的人想要的。而且,能够理智一些,对琰丫头将来也是大有好处的。如果她一味沉溺情爱,那自己的心血就有大半都白费了。
顾琰的确是很快恢复过来了,她还有正事儿要做的,而且皇帝给她的时间只有半年了。
她抓紧将练功服偷偷做好,拿了帛布一包,“小兰,我给四哥做了春衫,你随我去一趟前院。”她和小菊一样,有人在就做明面上的春衫,没人的时候就做练功服。
“是。”小兰脆生生的应了。如今,顾琰有什么背人的事就只能带小兰了。等到再把小兰和端妈妈打发出去,她就完全处于太夫人全方位的监视之下了。嗯,或许到时候影子的作用能发挥到更大。不管怎么说,她都得承欧允的情。只是,说一句今生无以为报,若有来生愿结草衔环实在是太过没有诚意。搞不好会被那小子直接一把捏住脖子摇晃。
顾珉这会儿还被关着苦读,听闻顾琰找来,高高兴兴的就出来了。
“四哥,我来探监。”顾琰话一说完,顾珉的巴掌就拍下来了,她闪身躲开,“说错了,我是来给你送衣服的。”
顾珉看看小兰手里的包,点头道:“嗯,进来说。”
其实太夫人没有说过不准人来看他,可是她说了让顾珉苦读备考,所以一直没人来。顾珉是真的有些憋坏了。
进去坐下,顾琰先拿出包在外头的春衫,“这件可以进春闱考场的时候穿,三伯母给你准备了夹衣,到时候套在外头。这件练功服给你考武进士的时候穿。”
顾琰内心深处有多恨裁衣制裳顾珉是清楚的,一下子看到两件顿时明白了,正色道:“琰儿,我一定尽快接你回来。”
顾琰心头苦笑,你一直跟着晋王混的话怕是不能了。如果只有欧允,他少年之心放下后,顾珉又成了新皇股肱,她回来倒是真有可能。可如果新皇对她也曾有过意思,只是碍于欧允是皇父爱子不得不割舍,那个时候怕是就更不能回来了。所以这一走,多半就是再无相会之期了。顾琰心头涌起不舍,看着顾珉眼眶发红。
顾珉道:“我会尽快的。”
顾琰心道,你还能左右得了皇帝几时驾崩不成?反正只要皇帝还在位,欧允就是无人敢与争锋的。皇帝还在,自己就有被当成红颜祸水处决的危险。
不过,现在显然不适合打击顾珉道积极性,“四哥加油,我看好你哦!”说完顾琰吐槽自己,这口气咋那么像邢捕头呢。
顾珉笑笑,“对了,有一件事告诉你。”
“什么?”
“孙小丁背着齐王在查吕府的惨案。”
顾琰挑眉,“他之前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么?”
“是这样的,抓走你的人和进入吕府放火行凶的看起来不是两拨人么。抓走你的人他大概知道是国师府的人。而另一拨人他之前应该是不知道的。他一直在追查琅琊山的强盗,有了线索肯定要过问一下。但是既然打过不少交道,旁人不清楚琅琊山的人的行事风格,他却肯定是清楚的。所以,对于对外结案说是琅琊山强盗所为,他就产生了怀疑。”
顾琰挠挠下巴,“这样的事情他被瞒着,是不是意味着他其实内心还是有底线的。”
顾珉点头,“是。不过不排除是因为你的缘故他们才没有告诉他。”
“那,他查出什么来了么?查出来有什么反应没有?”
“据我所知,他在吕太医女儿那里问到了你说的前后两拨人身上都有久在道观的人才会有的味道。至于他的反应嘛,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暂时,齐王没派他做什么事,相当于实在坐冷板凳。长公主抓紧时机在替他相媳妇儿。据说成天叨叨他要是再不娶,就要耽误长乐郡主了。”
“四哥,你是要去当武将,不是当情报头子吧?”
“不是,那块我还干不了。是有个熟人在晋王府的细作营,这些多少和你有些关系,他就说给我听了。”
顾琰嘟囔,“你不是在闭门苦读么?”这日子过得不要太逍遥啊。跟她禁足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顾珉嘿嘿两声,然后又若有所思的道:“琰儿,真是可惜你是个女孩儿。”
“怎么了?”
“要不然,以你敛财的本事,去帮王爷照管生意肯定是一把好手。”
“王爷有财政方面的困难?”顾琰绝对是举一反三的主。至于顾珉说她会敛财,她就当夸奖收下了。
顾珉颔首,“亲王俸禄和皇庄铺子的收益虽然可观,可是要花费的地方更多。时日久了自然容易左支右绌。齐王外家是巨富,可以大力支持,晋王外家可是清高的文士。”
顾琰就想起了小菊说欧允身家相当惊人的事儿。能让小菊这个颇有些迟钝的人发出这种惊叹,那欧允大概离巨富也不远了。不过,正如她对小菊说的,她很快就要离开的人了,这些跟她有一文钱的关系么。同理,晋王缺银子同她也没有一文钱的关系,除非她真的是个男子。那样的话,跟着顾珉投靠过去掌管钱财她还是很乐意的。等晋王当了皇帝,把她人尽其才弄去户部当官也挺好。不过,她是女的啊,女的这年头地位低得很,想做事业就更难了。何况她还背了几朵会要人命的烂桃花。
☆、116 上巳
二月中旬的时候,顾珉被放出来,和三哥顾琦一起回籍贯所在地考乡试。不过,顾家上下都知道,这一次有七成希望能考中举人的只有顾珉。至于顾琦,不到五成。没办法,有些人从少年考到白头翁都还考不过呢。这件事也是要讲天赋的。顾琦是个豁达人,心态非常好,与急功近利的四夫人倒是一点都不像。这会儿正同娇妻告别呢。
顾珉之前去三房同母亲道别过了,这会儿便同送行的顾琰说话,说着说着顾琰觉得手里多了什么东西,当着众人又不好看,便只能塞进袖袋里回去再看。
顾琛带着顾琨、顾珲等兄弟一起送两人出城,女眷们则各自回去。一直回到西厢房拿出来一看,才发现是二百两的银票,是大银庄的,大一些的市镇通兑。
四哥这次会出去好几个月,考了文举,还要把武举从童生考考起。他是怕回来的时候自己已经离开了吧。给她银子是让她穷家富路,在外头不要苛待自己的意思。他还以为要不了几年就能接她回来呢。不过,那个时候他应该不会是接她回这个靖西侯府,而是他自己的宅子了。
顾琰把这五百两和她自己的五百两一起珍而重之地放进明晖做的木钗里。有这二百两,她以后就是要做生意也有启动资金了。不会受穷了,不用去抄书赚点辛苦费,也不用去做摇铃游医挣银子,更不用当厨房西施。
不过,那天她过去送衣服他却没有拿给她。应给不是怕她不收,而是当时他没有,因为没有料到那会儿自己回去。按说四哥算是家里小辈里手头很松的了。因为三房只得他一个,三伯母的陪嫁又相当丰厚。他手上随随便便都会有一二百两银子才是。为什么要趁今天送行的时候偷偷给自己呢?
嗯,那天听他说的,好像晋王举大业缺银子,他八成是出力又出钱了。今天这二百两,多半是三伯母让他回去考试的时候零花的。虽然是住在族里亲戚家,什么都不花银子,但是带些银子总是没错的。总不能连打赏下人的银子都拿不出来,那还当什么侄少爷,完全是去打秋风的了。不过,有三哥一道,知道四哥手头银子没了肯定是会匀一半给他花的,倒不用替他们担心。这个家,离开后还是有不少值得她想念的人呢。
刚放好银票不久,顾琰被叫到了正房,太夫人笑盈盈的道:“上巳节的时候,晋王妃要在别院举办一场小宴,发了请帖来,到时候你同林氏代表顾家去吧。”
顾琰接过请帖看来一下,宴客的地点在一处临河近郊的皇庄。倒是很适合三月三踏青的习俗。
“是。”这张帖子自然请的就是顾琰,但是帖子肯定不能直接发给她,而且需要有大人带她出门。秦氏是寡妇,这种场合不合适。而太夫人的年纪不适合。所以,便是林氏这个侯府的当家主母同往。
这次的小宴晋王妃请的是几户晋王手下得力的人的家眷,给顾琰发一张请帖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这是顾琰要让太夫人和侯爷一步步的踏上志得意满的关键。因为靖西侯府如今还没有什么值得晋王府笼络的人才,顾珉也还不够这种待遇。所以这张帖子明眼人都知道是发给顾琰的。太夫人和侯爷自然也不做其他想法。而且三月三还有些特殊的风俗呢。
《诗经·郑风·溱洧》写的便是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诗里讲的是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一对情侣手持香草,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爱情的甜蜜。他们边走边相互调笑,并互赠芍药以定情……
这首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