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明暖漫不经心的轻哦了一声。
安福县主不过是宁德妃闲来无事逗弄得一条狗罢了。
不过能攀上宁德妃,安福县主算得上颇有眼力。
柳家能这么快脱罪还是靠了冯厂督的面子。
虽然顾氏不是顾衍亲姐姐,可顾氏对顾衍是极好的,曾想为柳澈求娶顾明暖。
ps:昨天突然有人喜欢萧宝儿,怎么可以!!本章重点提了前生的事,顾明暖前生很幸福的日子是她一点点经营起来的,她前生是外柔内刚的女子。
第三十章 登门拜望
顾氏进柳家门后一直没能有孕,柳澈为柳雷的庶子,生母生下柳澈血崩而亡,柳澈是顾氏一手养大的,顾氏带他如同亲生。
柳澈一表人才,在凉州是公认的才俊。顾衍不愿完全依靠柳雷,本身看不好傲慢外露的柳澈,便拒绝了顾氏。
然而顾氏有心让顾明暖嫁给柳澈的消息传遍柳家。
柳家人认定顾明暖及笄后会嫁过来,连柳雷都默许这门婚事。
谁知柳雷被调回京城后,先是失宠于楚帝,后被东厂彻查,柳雷一时焦头烂额。
柳家世代镇守凉州,在朝廷上根基薄弱,世家望族都看不上草寇般的柳雷,自然无人帮柳雷。
正在柳家危在旦夕之时,柳澈巧遇安福县主,柳家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再没人提顾明暖。
柳澈时常陪安福县主出游,前两日东厂厂督证明柳雷的清白,柳家认为是安福县主使得劲儿,对安福县主感恩戴德。
接到顾衍进京的消息后,柳雷同夫人陈氏商量尽快打发顾衍,千万不能让顾明暖破坏柳澈攀上安福县主的好事。
陈氏原本病体沉疴,一直不管事专心养病,到京城后请了名医,她的身体渐渐好转。
她病好了自然就看不上顾氏,夺了顾氏的权,把柳澈弄到她名下,说是柳澈为记名嫡子也好做亲。
柳家婆子见风使舵,瞧不上寒酸的顾明暖,出落得比安福县主好又怎样?
一个平民的女孩还想同县主相比?
顾明暖猜到姑姑怕是在柳家过得不好,没心思同柳家婆子较劲,“我听说过安福县主,澈少爷若是同县主相许,到是一桩好亲事。”
婆子嘀咕一句,“算你识相。”
“我给姑姑带了几件凉州特产,一会儿你帮我转交给姑姑。我爹刚来帝都就惹了麻烦,我反倒不好登门拜会柳将军了。”
“啊,顾爷惹了麻烦?”
柳家着实被帝都的权贵吓破了胆子,帝都权贵谁都比柳家高贵,轻易能碾死柳家老少。
顾明暖心里幽幽的叹息柳家连帝都顶级勋贵和世家望族的门槛都没摸到。
“得罪安乐王殿下。”顾明暖指了指门口站着的王府侍卫,轻声说:“他们是安乐王派来看管我的。”
王府侍卫听不到顾明暖的话,见婆子胆怯的望过来,侍卫挺直腰,跋扈嚣张气息十足。
安乐王在帝都横着走,他的侍卫也是无所畏惧的主。
柳雷将军?算哪根葱儿?
婆子连连后退似躲瘟疫一般躲着顾明暖:“顾姨娘只是将军的妾,你们顾家同将军府关系不深。东西我会带给顾姨娘,你和你爹就不必来将军府了。将军公务繁忙,帮不上你们。”
她匆匆忙忙收好了顾明暖拿出的东西,飞快的出了客栈。
安乐王府侍卫恭敬的问道:“顾小姐,她欺负您了?”
大有把婆子抓回来给顾小姐出气的意思。
顾小姐可是王爷亲口认下的妹妹,安公公叮嘱过他们保护好顾小姐。
顾明暖弯弯嘴角,“被你们吓坏了。”
顾氏因为姓顾而被祖母收养,也因为同姓不婚,和顾衍又情同姐弟,为能让顾衍在凉州扎下根,冲喜做了柳雷的妾。
以后不知能否让姑姑大归,顾明暖不愿顾氏在柳家受欺负,她为顾衍牺牲已经够多了。
帝都金陵乌静胡同位于内城,离皇城不远,整个胡同只有两座并列的宅邸。
一处为楚帝亲笔提匾的顾宅,对面一座宅邸门匾写着顾园。
顾宅是顾家长房的宅邸,顾园景色比顾宅更好,庭院更大却是顾家二房住着。
当年楚帝兵败被俘,顾家长房姜氏帮衬太后稳定局面,用大量金银换回楚帝,迁都金陵后,姜氏为楚帝拉拢江南望族,把幼女嫁给陆家的哑巴少爷。
幼女顾嘉是姜氏唯一的亲生女儿。
太后由此对姜氏份外不同。
在楚帝北伐和南迁都城的战斗中,顾二老爷为国捐躯,按军功应该封爵。
太后喜欢知分寸识大体的姜氏,长房又是嫡长子,便想把爵位给长房。
顾二老爷的遗孀李氏自然不服,可长房老爷的原配嫡子也为楚帝战死,楚帝左右为难,把答应给顾家的爵位封存,看两房后辈谁争气便封谁。
顾明暖坐在马车里,轻轻挑起车帘笼,先看向右侧的顾园,在顾园她住了十几年,熟悉那里的一草一木。
前生的祖母李氏一心同伯祖母争,督促顾诚上进把爵位拿回来,可顾诚终生经商不肯入仕为官。
谁又能想到争斗了一辈子的李氏和姜氏最后在城头手挽手自尽殉国。
顾家二房此时虽是富甲天下,顾诚有财神之称,论权势比不上刚刚入阁的长房二爷顾征,已经是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三爷顾律。
不过顾征顾律都是庶子,并非姜氏所出。
顾征入阁当日便为姜氏请封,如今府中上下早称姜氏为太夫人。
而顾征的父亲,老太爷顾虞似有意同姜氏作对,年轻时纵情声色,年老迷上炼丹,在道观的日子比在府上多。
顾明暖手心隐隐冒汗,见到前世熟悉的亲人,她难免会紧张。
她其实更愿意先见顾明昕,她前世的姐姐。
顾明昕性情刚烈固执,恨死了抛夫弃女的殷茹,从不掩饰对殷茹的恨意,顾明暖担心殷茹此番进京,顾明昕又会当众冲撞殷茹。
论心机手腕,顾明昕绝斗不过殷茹。
何况顾诚还会站在殷茹那边。
“顾小姐,用不用送王爷的拜帖?”
安乐王府侍卫在顾明暖的命令下换下了侍卫装束,穿上寻常的外袍:“顾家的门可不好进。”
南阳顾氏同萧谢两家齐名,姜太夫人在太后娘娘跟前极有脸面。
在金陵帝都没人敢轻视顾家。
“转去后街的猫眼胡同。”
顾明暖早点解决归宗的事,她才好去劝顾明昕从长计议,否则她如今的身份,顾明昕不会认她的。
顾家门槛太高,顾明暖要说的事又太重要,必须得见到姜太夫人才行。
姜太夫人专心礼佛,很少过问府里的事。
猫眼胡同住着的欧氏是顾征夫人的陪嫁,她说得话欧阳氏听得进去,借助欧阳氏的手拜帖才能顺利的送到避世而居的姜太夫人面前。
她记得前世有不少人冒充顾家四房来顾家寻亲,每次都让姜太夫人失望。
顾衍归宗后,同顾征等堂兄弟相处会多起来,此时瞒着欧阳氏反倒不好,欧阳氏心眼极小,最恨旁人无视她。
第三十一章 后人回归
顾宅后街的猫眼胡同多是依附于顾家的人,有顾家外几房的远亲,亦有似欧嬷嬷在主子面前得脸的管事。
干净齐整的两进四合院便是欧嬷嬷的住处。
主子欧阳氏成了正一品阁老夫人,欧嬷嬷在外过起使奴唤婢的日子,真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谚语。
顾明暖进门没多久,欧嬷嬷便揣着怀里的拜帖匆忙去顾宅见欧阳氏。
一旁侍奉的小丫鬟狐疑的望过去,登门求欧嬷嬷在欧阳夫人跟前递话的人很多,不少都许了重利。
今日来得这位衣衫朴素,气质沉稳的少女简单几句话就让欧嬷嬷帮忙,真是不简单。
顾明暖闲聊般笑着询问:“你叫什么?”
“春芽。”小丫鬟不敢大意屈膝回了一句。
顾明暖放下酿瓷青花底盖碗,目光扫过春芽的脸庞,“多同欧嬷嬷提提在西屋弄个石榴盆景,许是将来有你的好处。”
春芽哑然张了张嘴,顾明暖手指碰了碰茶杯盖碗,“你递我一杯香茗,算是报酬了。”
眼前的小丫鬟虽是不入流,生得很有福相,顾明暖挺喜欢她泡得茶,便稍稍点拨几句。
欧嬷嬷宅邸西面为喜位,放个石榴盆景,不出一年欧嬷嬷能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顾宅,欧嬷嬷蹑手蹑脚的靠近午睡清醒过来的欧阳氏,未语先笑。
欧阳氏懒洋洋靠在欧嬷嬷放在后背的迎枕上,“不是让你回去歇一歇?有什么急事非得你亲自过来?”
欧嬷嬷又殷勤的递了温茶,“您体恤老奴,老奴可不敢学了骄纵样儿。”
瞥见欧阳氏心情不错,欧嬷嬷靠近低声道:“还真有一事。”
“我就晓得你有事!”欧阳氏白皙修长的手指戳了欧嬷嬷有些皱纹的额头,“我可不如三弟妹和大嫂子在太夫人面前有脸面,也就管管咱们荔落院的事。”
欧阳氏贵为阁老夫人,但在顾家论地位比不上守寡多年的大嫂,在太夫人面前比不上弟媳得宠。
南阳顾氏秉持正统的世家习俗,不是顾征做了阁老,欧阳氏就能压住妯娌。
“可巧老奴恰好遇见了一桩好事,能助您在太夫人面前争一口气。”
“嗯?”
“失踪多年的四房后人寻来了。”
欧阳氏一下子起身,眼睛冒光盯着欧嬷嬷,“真的?”
随即想到了什么,身体又软了下去,枕着半截小臂,“别又是个骗子,让太夫人空欢喜一场,最后弄得我里外不是人。”
欧嬷嬷想到顾明暖那通身的气派,隐约在太夫人身上见过,掂量半晌道:“太夫人常说为四房积福,这些年银子洒出去不少,每次揭穿是骗子,太夫人不都好好的给银子送走他们。”
“老爷倒是提过,太夫人是千金买骨,便是有四房一点点消息也是好的。”
欧阳氏抱怨嘟囔,“四房充其量不过是她养大的小叔子,她对四房的事可真真是上心。连老爷做了阁老,给她请封一品诰命,她都淡淡的,看不出欢喜,可惜姑姑……”
“夫人。”欧嬷嬷低声道:“您这话可不能让老爷听了去。”
欧阳氏自知食言,哼了一声。
欧嬷嬷按了按欧阳氏的肩膀,劝道:“老爷入阁,您再顺着太夫人,谁还能越过您去?万一不是,几两银子打发出去。一旦有四房的消息,太夫人对您一准另眼相看,也让东边那位吃点苦头,倘若太夫人出面说和菀姐儿的婚事,料想谢家说不得会点头,谢郎那可真真是难得的好女婿。”
她把拜帖递给欧阳氏。
欧阳氏沉思半晌,道:“换身衣服,咱们去见见太夫人。”
欧嬷嬷忙让守在外面的婢女进来侍奉。
不消片刻,欧阳氏收拾齐整,坐着软轿去了顾宅桃玉阁。
姜太夫人避世而居,桃玉阁是她修养的地儿,种了满院的桃树。
欧阳氏扶着欧嬷嬷的手穿过桃树林,心里嘀咕姜太夫人的怪异品位,也不怕在桃树林中迷路。
累世大族太夫人没见谁如她孤僻清静。
莫怪老太爷躲在道观里炼丹。
“二夫人安。”
“哦,是钱嬷嬷。”
欧阳氏笑着虚扶了一把领着五六个婢女给自己请安的老仆,不敢把钱嬷嬷当做寻常老仆。
在有些时候,她能代表姜太夫人。
钱嬷嬷五十多岁的年纪,终身未嫁,随姜太夫人清修多年,她显得要比同龄人年轻。一身锦缎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