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行-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
    赵大显在旁苦笑道:“大人,这些军户足足有十多年没操演过了,现下听到钟声还能赶过来就已经不错了。”
    “哼!”听了赵大显的话后贺正南也住了嘴,他也知道这些年自己也确实刮得太狠,一千二百名旗军就被他吃了近七百的空饷,剩下的五百多军户也成了他和众百户的佃户。
    贺正南看看人来得差不多后沉着脸说道:“众军列队!”
    “列队!”
    随着贺正南的一声令下,众百总和总旗都大声喝令这众军户排好队,但是从来没排过队的众军户如何懂得这些呢,百总们喊了半天,众军户依然像个眉头苍蝇一般四处乱转。最后贺正南看得脸色慢慢阴沉起来,对旁边的一名家丁使了个颜色,这名家丁会意,带着十几名家丁每人拿起了一根大棒就冲向了校场,对着还在四处乱转的军户们就打了下去。
    碗口粗的大棒直打得众军户哭声、骂声响成了一片,有几名军户被打得鲜血直流倒在地上大声嚎叫。
    这种列队方式虽然残忍,但是个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在木棒的教育下原本在交头接耳的军户们都噤若寒蝉的闭上了嘴,最后在总旗的带领下都跟着各自的百总排成了十行站在校场上,虽然站得还是有些乱,但比起刚才却是顺眼了许多。
    机灵的庞刚早就拉着狗剩、大壮二人紧跟在了百总宾世乾的后面,刚才当那些家丁冲过来时机灵的他早就拉着二人直挺挺的站在了宾世乾的后面,故而免去了一顿大棒之苦。
    经过了众家丁的整顿,五百多人的队伍终于排成了一个勉强能看的方阵,等到方阵勉强成型时,负责整顿队伍的十多名家丁早已累出了一身臭汗,书迷们还喜欢看:。
    贺正南无奈的看了看天空,太阳已经升到了山顶,本来还想对军户们训话的他现在也没有了那份心情,他只是对着队伍大声说道:“众将士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是什么人吗?”
    “回禀千户大人,我们是军户!”
    一阵软弱无力且残差不齐的声音响了起来。
    贺正南继续义正言辞道:“说得好,我们是军户,身为军户就有保境安民的职责。昨天青州度指挥使大人和守备大人已经下发了公文,命本官出兵剿灭盘踞在王家屯一代的贼寇,此乃吾等军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故本官决定于今日发兵王家屯,剿灭王家屯的贼兵!”
    “草!怎么突然就要打仗啦?”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庞刚不禁有些发懵,不是他看不起这些军户,如果就让他们拿着锄头扁担甚至是赤手空拳的去剿匪,还不如干脆让他们集体抹脖子来得痛快些。
    和庞刚有着一样想法的军户不在少数,他们一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炸了锅,再也顾不上还在旁边虎视眈眈的家丁们和他们手里的大木棍,全都嚷了起来。
    “大人,让俺们去剿匪那不是叫我们去送死吗?”
    “对啊,难道要让俺们用这些榔头去剿匪吗?”
    “对啊,连开拔费都没有,俺们凭什么去给你们拼命。”
    一旁的庞刚冷眼看着这些群情激奋的军户,抬头看看台上脸色铁青的千户贺正南再结合脑子里曾经学过的明史心里就明白了。明朝后期的军队分为正兵、奇兵、游兵、援兵,而这些军队也称为战兵,是朝廷的主力部队,也只有这些军队才有资格领取朝廷的粮饷,而灵山卫所的这些军户们则被称统为守军、屯军或旗军,他们不但没有粮饷可领取,平日里反而要向上头缴纳屯粮,这点很像后世华夏的农垦兵团或者建设兵团的性质,书迷们还喜欢看:。
    但是有一点,如果这些屯军们如果出外征战的话,朝廷还是要下发一定的粮饷以示鼓励,皇帝不差饿兵这个道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否则你一毛都不拔的谁还会为你卖命啊。
    “好啦,你们吵什么吵!”一个大嗓门在校场上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千户大人发话了,“开拔费自然少不了你们的,每人一两银子的开拔费立即就下发给大伙,待会赵千户还会领着大伙到武备库里领兵器。记住半个时辰后我们就会出发,现在大伙都过来领银子,然后到武备库取兵器,半个时辰后立刻出发!”
    贺正南在说到领银子的时候声音在微微的颤抖,一下子洒出了五百多两银子的他觉得心肝都在疼,但这笔钱是必须要出的,否则一旦这些军户们闹起来可就不好办了,总不能下令家丁把他们都杀了吧?这样以后还有谁给他种田呢。
    听到有银子可以领众军户们都欢呼起来,很快就有两名家丁抬着一口沉甸甸的箱子放到了众人面前,赵大显来到这口箱子的旁边一脚踢开了箱子露出了白花花的银两。
    “俺的亲娘耶,俺长这么大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啊。”
    在银子安抚下,众军户的情绪很快平静了下来,这年头是爹亲娘亲不如银子亲。
    箱子摆好后,众军官就大声的喝令众军户们一个个排好队过去领银子。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虽然这一两银子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不是!拿了银子后军户们对于要出兵剿匪的事也没了那么强烈的抵触了。
    为了出兵,贺正南又是发银子又是发兵器的,直到临近中午的巳时,共计由五百名军户组成的屯军和一百多家丁组成的剿匪军队才拖拖拉拉的出了灵山卫堡,向三十多里外的王家屯进发。

第九章 贼兵来了
    在灵山卫堡西北方向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由于背靠着一座土山,村子里的人大多数姓王,故而得名王家屯,其他书友正常看:。
    山东之地自古以来就民风彪悍,尤其是青州之地更是如此,三国时曹操仗之纵横天下的青州兵就是出自于此。
    进入明朝后期以来,由于土地兼并严重,青州许多失去了土地却不甘心被地主盘剥的农民都铤而走险做了草寇,四处打劫过往的商贾和旅人。在王家屯就集结了这么一股惯匪,领头的匪首是王家屯本地人,此人是一名三十多岁身材魁梧的壮汉,由于小时候出过天花,留下了一脸的麻子故而乡里的人都称他王大麻子,真名反而没几人记得。
    由于王大麻子为人狡猾凶残,抢劫过往商贾时从来不留活口,一般都是男的通通杀掉,女的抢回王家屯里供他以及同伙享用,因此很快就在灵山卫一代有了不小的名气,手底下也聚集了起了五百多号亡命之徒。前些天王大麻子把青州府知府魏同年那回家探亲的小妾给抢了,青州知府大怒之下,立刻要求青州都指挥使和青州兵马守备,一定要灭王大麻子这伙贼胆包天的贼寇。
    青州都指挥使宋兴和的官职虽然要比青州知府魏同年高一级,但是魏同年和山东巡抚杨世清是同窗好友,自己可不能不卖这个面子,因此才和兵马守备一起下了行文责令距离王家屯最近的灵山卫所限期剿灭王大麻子一伙惯匪,为此还特地拨了两千石的粮食和三千两银子的开拔费,因此才有了昨天庞刚遇到赵大显运粮而归的那一幕
    一杆粗糙不平的约两米长的木棍,木棍的一端插着一个生了锈的铁枪头,跟后世华夏经典电影“地雷战”里儿童团们手里拿的红缨枪几乎没什么差别,这就是我们庞刚同志刚领到手里的兵器了,书迷们还喜欢看:。
    自从扛上了这把充满了原始生态模样的武器后,庞刚的心情就愈发的烦闷,就在前天他还是星湖市一名光荣的城管,每天追追小商贩,晚上和朋友、同事喝点小酒逛逛夜市或者在家上网调戏一下女网友,这小日子不知道有多滋润。可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一眨眼竟然跑到明末这个坑爹的年代,而且还当上了一名最苦逼的屯兵,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庞刚的心态一直没有调整过来。
    看着周围穿得五花八门的屯军像是逛大街似地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手里还拿着一些乱七八糟的兵器,庞刚心里就堵得慌。这哪里是去剿匪啊,这分明是去送菜,虽然庞刚不知道王家屯的土匪有多少人、装备如何,但是庞刚可以肯定,那些土匪的装备即便再差那也要比他们这些人要强,毕竟人家的职业就是杀人放火,而自己周围这些人呢,让他们种地还差不多,让他们去砍人那还是算了吧。
    偏偏他们的千户大人还自我感觉良好,骑着一匹土黄色的劣马,手里拿着一根擦得曾亮的长枪,腰间还挂着一把弯刀,在马背上左顾右盼很是威风凛凛。
    偷偷用目光凝视了贺正南腰里的弯刀,庞刚一眼就认出了那就是自己昨天“孝敬”给他的那把,强行压抑下了自己心中的怒意,生怕被不远的贺正南察觉到自己的目光,庞刚低下了头紧跟在大壮的后面。
    队伍从巳时出发,一直走了两个时辰,直到申时才到了距离大王庄十里处的一处山脚下,此时六百多屯军的队形早就散乱不堪,原本还跟在各自百总后面的屯军们一个个都东倒西歪叫苦不迭,有的甚至一屁股坐在了路边任凭自己的百总或者家丁谩骂责打,就是赖在地上不起来了。
    看到这样的情景,贺正南的心情自然好不起来,不过他并没有发作,只是忍住了怒火下令队伍停下来休息,否则等到了王家屯这六百多人的队伍早就跑散了,其他书友正常看:。
    得到了休息的命令后,数百名屯军如同大赦般一蜂窝的四处找地方休息去了,就连那一百多名家丁也不例外。
    庞刚和十几名同伴来到了山脚旁一个坡地上坐了下来,从腰间掏出了一个盛水的竹筒喝了几口水,眯着眼睛看着不远处山脚那片小树林闷声不语。
    坐在地上的大壮看了看庞刚一眼后笑道:“刚子,没看出来啊,你小子还挺能走的,都走了两个时辰了你竟然还没落到后头去。”
    人如其名的大壮长得很粗壮,虽然平日里的营养不太好,但是相比起其他的人还是要强了许多。他原本以为长得白白净净的庞刚走不了一个时辰就得落到队伍的后头去,可是没想到连续走了两个时辰这小子竟然还是那么生龙活虎的跟在自己身后。
    面对大壮的夸奖,庞刚只是淡淡一笑并不言语,虽然他没有过长途行军的经历,但刚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他平日里的营养就很好,再加上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得到“锻炼”的身体素质,走上一两个时辰的路对他而言还不是太艰难。
    “刚子,你怎么老看着那边的树林子?莫非那里有什么事不成?”长得比较消瘦的狗剩却是比较细心,看到庞刚老是往着树林的方向,细心的问了一句。
    灌了一口水,庞刚缓慢的说道:“你们不觉得一路过来这条路太安静了吗?按理说我们五六百人一路上大张旗鼓的过来,就是瞎子都知道吧,那些王家屯的贼寇会不知道?现在我们都快接近他们的巢穴了,他们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你们就一点也不觉得不奇怪吗?”
    “有什么好奇怪的,兴许那些贼寇看到我们大军云集早就逃得没影了!”一句声音从身后传了出来,庞刚定眼一看,原来是昨天给他领路的少年李源,在他的身后还站着一名五十多,发鬓胡须都白了一半,身上的鸳鸯战袄也补了十几个洞的老头,书迷们还喜欢看:。
    “源儿,不许胡闹!”这名老者瞪了李源一眼后对庞刚赔了个笑脸,“这位小哥,犬子年少不懂事你可别见怪。”
    “没事!”庞刚淡淡的笑了,指着前面的树林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