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面那名刺客猝不及防,手腕被踢中,惊呼一声,大刀立时脱手飞出,身子也跟着跌了出去。
后面那名刺客看也不看同伴,舞刀向前劈来。曹端一瞥旁边那名方才被他踢中的刺客已经捡起了刀,正要再次攻来,心下暗叹,放弃了反攻打算的想法,向前虚踢一腿,待那刺客闪身之际,已经冲了过去。
曹端一边跑,一边挑衅地向身后两名发愣的刺客做了个鬼脸。他并不怕他们追来,事实上,他对自己从小在父亲调教之下练就的“逃跑神功”有绝对的自信,而且,只要跑出这短短的武学巷,便是东京城的御街,很多王公贵胄的府第坐落与此,绝不是一个能够杀人的地方。
两名刺客果然恨恨地对视一眼,转身隐入旁边的斜刺之间。
曹端出了武学巷,正要回家,忽见旁边路上很多人正对着一则告示指指点点的,神情之间颇为热闹。他连忙拉住一名从里面刚刚“过五关斩六将”杀出重围的脸色有些苍白的青年男子问道:“这位小哥请了,请问这告示写的什么,怎么大家都如此兴奋啊?”
那白面男子显然心情大好,笑道:“这是东京几大圆社的甄录启事,蔡王府的‘万众社’,小蔡家的‘忠义社’,大惇家的‘白云社’都要甄录圆社了。”
曹端听这人对蔡卞和章惇都毫无客气之意,不觉有些意外。他知道,民间虽然有“大惇小惇,入地无门。大蔡小蔡,还他命债。”的说法,说的就是这章惇、安惇这两“惇”,以及蔡京、蔡卞两兄弟的狠辣行事风格,但这两人毕竟都位列宰辅,是当今朝中最有权势的人物,这青年这样明目张胆地见到生人便“小蔡”“大惇”的浑叫,让曹端还是颇为不适应。
于是,曹端一边暗暗感叹大宋民间舆论的开放,一边又奇怪地问道:“原来兄台也要去参加这些大圆社的甄录,在下就先在这里预祝兄台旗开得胜了。”
不想,那白面青年一摆手,道:“参加什么甄录啊,小生乃是太学的学子,说来惭愧,手无缚鸡之力,那里能参加什么圆社甄录?再说了,即使我有这能力,也会参加齐云社的甄录,为宣和主人(赵佶)效力,倒也不错,至于另外三社嘛,不去也罢!”
曹端听得此人是太学的学生,暗道怪不得这么敢说。大宋的太学生是中国历朝公认最是爱憎分明的,曾经多次上书朝廷,并影响朝政,最著名的一次就是保李纲,虽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终还是迫使了钦宗恢复了李纲的职位。而章惇和蔡卞在太学生间如此不受欢迎,倒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行事风格,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授意御史台利用“乌台诗案”对太学生心目中的绝对偶像——苏东坡进行了一次大追杀。虽然,最终当今皇帝赵煦念及祖宗有“不杀士大夫”的遗训,放了苏东坡一条性命,但如今看来,士子们显然并不因此而降低对章惇等人的恨意。而赵佶如此受欢迎也正是因为他已经开始慢慢接过了苏轼左迁异地所留下来的诗坛领袖位子的空白。爱屋及乌之下,士子们对于他的圆社也是青眼得多了。
不过,对于并不认识的章惇蔡卞等人,曹端倒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圆社,于是他有些疑惑地问道:“既然解元不打算参加圆社的甄录,见到这甄录启事,为何又如此兴奋呢?”
那太学生笑道:“一则嘛,因为‘齐云社’昨日已经结束了甄录,走在了其他圆社的前面。更重要的是,兄台你知道这些大圆社为什么最近都赶着甄录新员吗?讲和了,西夏遣使求和了!”
曹端奇道:“西夏跳梁小丑,言而无信,近些年来讲和早不是一次两次了,又有什么奇怪的。再说,两国讲和与东京的圆社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太学生见曹端求知欲旺盛,虚荣心大为满足,望向曹端的眼神大有“孺子可教”之意了,他正了正衣冠,道:“兄台有所不知,这次媾和和以往不一样,大不一样了!为表诚意,西夏主李乾顺首先已经杀了他身后那个老巫婆,其次,嘿嘿,他们又专门派人请辽人来调和,辽国派签书枢密院事萧德崇、礼部尚书李俨两位朝廷重臣专门调和。西夏若敢再毁约,便是在他们的主子辽人脸上扇耳光,谅他们也没有这个胆子!这次为了庆祝三国讲和成功,决定在官家的圣节——兴龙节前后举行一场三国的蹴鞠大赛以资庆祝。”
第65章 赵明诚
所谓圣节就是皇帝的生日,赵煦的圣节叫做兴龙节,是十二月八日,现在可以说还早。
而这太学生所谓的“老巫婆”,曹端知道指的是把持西夏朝政多年的太后梁氏。这梁氏在西夏的地位差不多相当于武则天在中原的地位。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西夏的小皇帝李秉常继位,这位当时还很年轻的太后便开始了三十年的掌权生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开始一味信用自己的母族,用自己的亲弟梁乙埋为国相。这些作为自然造成了国内的不满,为了缓解国内的压力,梁氏开始频繁地寻衅发动对大宋的战争,她掌权的这三十年,可以说几乎每年和大宋都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而其余小规模的军事冲突更是不计其数。
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和自己的生母争权失败被幽禁的李秉常郁闷地死去,而就在他死的前一年,国相梁乙埋已经死了,其子梁乞逋居然不经皇室的任命,自立为国相,而梁氏为了拉拢他,也就默认了他的这种行为。这样,三岁的小皇帝李乾顺继位,梁氏和她的母族继续掌握着朝局,继续一再发动对大宋的战争。
直到今年,年满十六岁的李乾顺在要求亲政被自己的祖母拒绝之后,毅然勾结了大辽,毒死了梁氏,并发动政变,尽诛梁氏族人。
说梁氏这个女人不凡呢,不仅是因为她权谋之术登峰造极,能够利用外力来缓解自己在政治上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此人极端好战,而且经常自己督军上阵,指挥大战。只可惜,她都在一辈子发动对大宋的战争,可谓胜迹斑斑,唯独输掉了最重要的一役——,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十月的平夏城之战,而就是这一场大败使她失去了军队的绝对支持,为几个月后的身死族灭埋下了伏笔。
“老巫婆”被杀,自然是大快人心,但曹端却有些好奇这太学生如何知道这么多消息的,不过,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心下一震,就忘记了继续追问:“是了,天大的机会!端王那天就曾经说过天大的机会云云,而他的圆社从好几天前就开始甄录社员了,这说明了什么?端王早就知道大宋朝廷和西夏、辽国三国达成的协议,而且早就知道了为了庆祝这个协议,要举办一场蹴鞠赛!然则是谁透露的这个消息呢?是谁比权倾朝野的当朝首相章惇还早知道这个消息呢?皇帝赵煦!”
他想着想着,忽然福至心灵,想起了那天在端王府门口,那位名叫高明的守阍说过的话:“这郎中乃是朝中御医,是娘娘亲自指派专门探视的。”对了,不是赵煦而是太后!当今天子本人没有理由将这样的消息透露给端王赵佶却瞒过和自己更为亲密的同母弟弟蔡王赵似,那么,剩下就只可能是他的身边人了,太后无疑符合这个标准。再加上从种种迹象来看,太后和端王的关系应该不一般,这事情还真是有些意思了。
“兄台!兄台!”正在“谆谆教导”的这位白面太学生对于方才还虚心受教的学生的走神颇为不满,愠愠地叫了两声。
曹端这才惊醒过来,忙拱手道:“多谢兄台指点迷津,小人受益匪浅。”
那太学生大悦,眼睛眯起来连道:“客气,客气!”等他睁开眼的时候,眼前的曹端早已不知去向了。他不由大恨此人不给面子,正要开骂,就听远处一个声音唤道:“赵三哥,快点,快点,今天可不能迟到!”
那太学生回头一看,一个脸色黝黑和他差不多服饰的太学生正朝他挥手打招呼,他不由有些不耐地说道:“什么事情这般急煞?倒像是赶魂似的,夫子戒曰:‘十日一洗沐,诸生各归休。’难得今日洗沐,得脱夫子的喋喋不休,你又来聒噪什么?”
那黑脸太学生脸色一怒,道:“你既然不愿意跟我走,那便算了,反正——”
白脸太学生见黑脸太学生话说到一半停住了,那好奇之心又被勾了起来。不过,他性子高傲,又放不下面子来细问,便有些色厉内荏地说道:“你又能有什么好事做成我,左不过是吃喝玩乐,来来去去还就那几个花样,我早就玩腻了,不去也罢!”
那黑脸太学生笑道:“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到时候易安居士问起你赵三郎来,我可就直说是你自己不愿意来,而非小弟没有邀请了哦!”
那白脸太学生一听“易安居士”四字,全身象触电一般震了一震,脸色涨红,神色间又是欢喜,又是忧愁。半晌,他才讷讷地说道:“你,你说李——李小姐也,也要去?”
那黑脸太学生故作姿态地说道:“她若是不去,我巴巴的跑来找你做什么?唉,我说三郎啊,你可真是太伤我的心了,你当我蔡涤是何等样人了,专门骗吃骗喝的太保吗?再怎么说,我父亲也是堂堂的户部尚书,还缺那点吃喝的钱吗?让你掏钱吃喝,是为了给你机会证明你的义气,好博得美人芳心。可怜我一片苦心,竟被你如此误会。算了,从此以后,玩乐的时候我还是不找你好了,免得一不小心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那白脸太学生如何不知道他所说的全是鬼话,但对美人的渴慕还是超过了解囊的痛心,他只好咬牙道歉:“涤兄毋怒,是明诚错了,还请涤兄见谅,改日一定设席请罪!”
原来,这白脸太学生名叫赵明诚,乃是当今礼部侍郎赵挺之的三子;而这黑脸太学生叫做蔡涤,乃是当今户部尚书蔡京的幼子。赵明诚因恋上了有“东京第一才女”之称的易安居士李清照之后,颇有些心旌摇动,神思不属。这些都被蔡涤看在眼里,他便专门派人打听李清照的行踪,借以要挟赵明诚,向他讨吃要喝,赵明诚虽然不堪其重,但他情根深种,也只好乖乖地堕入蔡涤的彀中了。
此刻,蔡涤见赵明诚一如既往地低头认错,心情大畅,“哈哈”大笑道:“赵三哥见外了,你我之间还分什么彼此,些小误会,不提也罢。不过,我这里可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哩。你可知道贾七那小子最近迷上了矾楼一名女子,想给人家梳拢,竟被拒绝了,他现在天天都跑去人家那里蒿恼,没有时间和你争美人了。我说三哥啊,就凭你这人品才学,没有了贾七的威胁,对这小小的女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赵明诚听得大喜,他哪里能想到蔡涤此番给他打气竟是为了以后能够继续顺理成章地对他进行敲诈?蔡涤此时想道:“就凭你赵三这榆木疙瘩,李易安若是能青眼与你,那才是天下怪事呢!”
第66章 风流种
“繁台春色”是后世所谓“汴京八景”之一。这繁(读作博)台就在开封城的东南郊,春日乃是是这里游人最多的时刻。
赵明诚和蔡涤二人出了陈州门,往前再行一阵,便见前面杨柳依依,楼宇连亘,游人三五成群结伴嬉闹,当真是一派“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阳和之境。但二人却没有驻足欣赏景色的兴致,径直向旁边的柳归亭而去。
柳归亭是这繁台高处的一个亭台,因为地方偏僻些,一般游春的人倒也少去,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