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稳定压倒一切,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和发展各具时效xìng,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只有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才是符合当下之现状。
    袁棘叹道:“是,公子,让这群贪官多活几年吧。”
    “先生,准备出发吧。”
    “那公子需要易容吗?”
    “不用了。”
    既然要挑明,我觉得也就没有必要让“呼延公子”从中转述了,这个时代交通不便,来往一趟也不是那么容易,还是直截了当地解决吧。
    聚英楼今夜又是闭门谢客,福州城里的食客都知道,每当聚英楼闭门时,一定是又有大人物在此聚会了。
    我在叶梦鼎陪同下,按时来到聚英楼。
    身着便装的陈心书和姜宝山早在门前相迎,当他们一见到站在叶梦鼎身边的我时,两人眼神中都略微显得有些惊讶,愣了片刻后,陈心书才恭敬地说道:“叶大人,请。这位公子,请。”
    叶梦鼎微微低头,先对我道:“公子,请。”然后再抱拳还礼,对陈心书笑道:“陈大人,请。”
    陈心书言明是单独请叶梦鼎赴宴,没想到叶梦鼎还陪着一位陌生公子前来,而且对其的态度竟然十分恭敬。要知道叶梦鼎身为吏部尚书,在朝中可是正二品大员,实权在握,能让他如此恭敬待之的会是谁呢?至少在福建路是没有这么一号人物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位公子也是来自藏龙卧虎的京城,呼延公子?陈心书和姜宝山的脑海中同时都浮现出我这位年轻公子的大名。
    我不认识陈心书,也没有见过,景定五年末,各路官员进京述职,代表福建路的是制置使施宏生,陈心书并未入京,何况当时一大堆人,即使他位列其中我也不会认识的。
    我瞟了陈心书一眼,也不理他,径直前行。姜宝山轻轻碰了下发呆的陈心书,示意其跟上。
    叶梦鼎带来的护卫很快将大门围住,袁棘等人紧随我身后,也一起进入屋内。
    聚英楼装潢得大方得体,极具福建特sè。我毫不客气地坐在主位上,袁棘站在我身后,文璋守在门外,蓝羽,沈墨则四下巡视。
    叶梦鼎进屋后,也不敢坐下,站在一旁道:“公子,这位就是福建路的陈心书,陈大人。”
    陈心书见叶梦鼎进来后连落座都不敢,更加确信我与宫中的关系,他自己官职更小,哪敢坐下,只得站在叶梦鼎身旁对我弯腰作揖道:“陈某见过公子。”
    我眼神严厉地扫视了陈心书一番,毫无表情道:“你就是陈心书?”
    “是,公子,正是陈某。”陈心书久在官场,识人的本事自是不小,虽说这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但面对这位连钦差大人都得毕恭毕敬的年轻人,自己哪敢有丝毫不敬。
    “陈心书,听说你曾让叶梦鼎叶大人转告皇上,你福建路官员愿意跟随皇上振兴我朝,有这事吗?”
    “回公子,是有此事。”
    “我怎么觉得此话听起来口是心非呢?”
    “公子,您这是何意?”
    “我才到福州两三天,就听说你等福建路官员贪赃枉法,所受贿赂巨大,难怪我大宋国库的税收越来越少,是不是都到你们个人的口袋里了呢?难道你们就是这样来振兴我大宋的吗?还口称要跟随皇上,你们眼中还有皇上吗?上月,我朝不少地方连遭暴雨袭击,朝廷赈灾,你福建路倒好,将赈灾粮食低价售给泉州蒲家,再由蒲家转卖海外,牟取暴利,有这事吗?”
    陈心书心里一颤,忙道:“公子。。。。。。”
    我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继续道:“你任用你本家族人陈淮南,陈允南分别担任福州,泉州两大港口的船舶司监,私自制定各种名义的税收,以官府之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这些搜刮而来的钱财也都落入了你们自己的口袋,有这事吗?还有,借土地丈量的机会,你等侵占良田,虚报谎报,将官田据为己有,这事,也有吧。诸如此类的事情你福建路不会少吧?我也就不一一说出来了。”
    我这一系列的问话让陈心书瞠目结舌,一时不知所措。
    陈心书看了看叶梦鼎,吞吞吐吐道:“公子,您是何人,您怎么知道这些?”
    “陈心书,你知罪吗?”我突然起身道,“你们一边说着跟随皇上,一边贪污着国库的银两,是不是真以为天下没人能治得了你们了?我是何人?我就是你们口口声声说要效忠的皇上,当今大宋朝的皇上。”
    陈心书听罢,心中一凛,双腿发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有朝廷吏部尚书叶梦鼎在场,他自是不会怀疑我的真伪,陈心书慌忙磕头道:“臣知罪,臣知罪,请皇上开恩。”
    我任由陈心书磕头,片刻后见其额头上已渗出丝丝血迹,才坐下说道:“起来吧。”
    “臣陈心书谢过皇上恩典。”
    “叶爱卿,你先坐下。”
    “是,陛下。”
    “陈心书,你为官多年,自该知道,如此巨额赃款,依照我朝律法,该当何罪?”
    “皇上,依律法,当处以极刑。”
    “你还知道是死罪啊,既然知道,为何屡犯?”
    “皇上,臣糊涂,都怪臣一时贪yù啊。”
    叶梦鼎点化道:“陈大人,实话实说就行,不要以官话搪塞。”
    “皇上,臣是先帝时期进士,曾经也是一腔热血,意图报效国家,进入官场后,发现官场与自己的理想相悖,臣如果不能去适应,就会被官场淘汰,于是,于是臣也就随波逐流,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才导致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难道你就不怕东窗事发,收到律法的制裁吗?”
    “皇上,刚开始时,臣也十分害怕,但见周围之人均是如此,便心存侥幸之心,久而久之,也就有些麻木了。”
    官场是个黑暗的大染缸,进入里面之人,能够洁身自好而又能继续在缸里存活下去的确是少之又少。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彻底改变染缸的颜sè,使之从黑暗变为光明。
    “哼,好一个侥幸之心。”我冷笑道,“当今北方蒙古对我朝虎视眈眈,蒙古人一向以武力见长,我朝只能依托城墙坚厚,武器jīng良,方能力保不失,而这些都需花费大量银两,然我国库所得税收rì渐稀少,倘若各地均是如此,朝廷就难以满足前方将士的军备需要,你让朕用什么去退敌?派你们去?又莫非你等都和蒙古人有所勾结,诚心要让蒙古铁骑践踏我朝不成?”
    “皇上,臣对皇上,对我朝忠心耿耿,rì月可鉴,哪里会和蒙古人有何勾当。事到如今,臣认罪,臣认罪,甘愿接受皇上处罚。”
    “处罚?要处罚你只需一道圣旨,朕有必要亲来吗?”
    “是,是,臣愚钝,还请皇上明示。”陈心书也不知是喜是忧。

第172章 清官与好官
 正文 第172章 清官与好官    
    第172章 清官与好官
    “陈心书,朕看过你在吏部的全部记录,正如你自己所言,你曾经是带着满腔热血走入官场的,但你没能将这种信念坚持下去,相反,你最终选择了和官场之黑暗同流合污,这让朕感到痛心啊。陈心书,你好生想想,是当初你睡得踏实,还是现在睡得安稳?”
    陈心书不知我为何这般问到,想了想道:“皇上,臣刚刚为官时,基本上是倒头便能熟睡,现在却是要辗转反复,方能入睡,而且睡眠状况也大不如前了。”
    我目光如炬,盯着陈心书道:“人都有善恶两面,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陈心书,你刚刚为官时,虽然左右不通,却有一颗正直之心,那颗心能够释放出善意,庇护你的潜在意识,使之jīng神畅然,而现在呢,你官场的经历虽然变得十分丰富,可以说官场的大路小道全都了如指掌,但你的心却已经不正了,它释放出的基本上都是邪恶,无法再护得你内心的安宁,睡眠反复或许你自己认为是事务太多之故,其实是你的潜在意识中已经充满了邪恶,这种邪恶让你不再心宽,迟早有一天它会将你吞噬殆尽的。”
    “皇上,这,这。。。。。。”
    陈心书感到有些愕然,尽管大致明白我的意思,但我说的似乎又过于玄乎,他不敢反驳我的言论,也无法反驳,哪个官员的表象不是正义凛然呢?谁也不会将邪恶与自己连在一起。在官场,即便是邪恶之人也都会将自己标榜成忠君爱国,爱民如子的清官。
    我也不管陈心书是否明白,继续说道:“陈心书,难道你不愿意做一个名传后世的好官吗?”
    “臣,臣愿意。”陈心书思绪万千,似乎又有了那种年轻时代的热血感。
    “好,你也坐下吧。”我指了指叶梦鼎旁边的位置道,“何为官道,官道即是朝廷与百姓之间相通的连接管道,先帝xìng本温和,崇尚理学,意yù以无为治国,然四周jiān佞环绕,欺上瞒下,致使朝纲败坏,管道的源头被彻底污染,于是乎,上行下仿,尔等地方官吏也都随波逐流,将整条管道弄得浑浊不堪。朕多少也有体会,在这种浑浊的管道中,清水反而不易流通,结果是我朝官吏只知道为自己牟利,官吏如此行为,民间百姓对府衙则再无信任感,并且同样也在效仿,最终形成我朝民不民,官不官的局面,所以眼下我朝的国力已经开始rì渐衰退,长此下去,国将不国,迟早会败于蒙古之手,你们要吗做亡国奴,要吗卖身投贼。唉,难道这种局面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陈心书坐下后,小心翼翼地答道:“臣自然不愿意。”
    “从人的本xìng来看,作为一名普通汉人,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愿意去做亡国奴,而作为一名官员,其中的绝大多数同样不愿意留下千载骂名。”
    叶梦鼎点点头,附和道:“陛下所言在理。”
    “所以,朕还是相信我大宋之人是能够辨清是非的,这包括你陈心书,也包括福建路的大多数官吏。而朕所要做的就是从源头上将污染彻底清除,朕不会采用无为治国之法,朕会完善律法,并以律法来清除污染。你们呢,就需依靠律法来保持管道的通畅,一有污染出现就要立即剿灭,如此一来,你我君臣同心,必能还我朝一个朗朗晴天。叶爱卿。”
    “臣在。”
    “通知上菜吧,朕说了这么多,也有些饿了。”
    “是,陛下,这聚英楼的福建菜还是做得十分的道。”
    我转头对身后的袁棘道:“先生,坐下来一起吃吧。”
    聚英楼所有人员只为我们这一桌客人服务,酒菜自然上得很快。门口的文璋手拿银针,一道道菜经过仔细检验后,送入了屋内。
    福建菜菜肴淡爽清鲜,重酸甜,讲究以汤提鲜,发展到后世,也是名列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陈爱卿,福建路是我朝没有经受过战争创伤的少数几个区域,这些年来,福建路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点上,你是有功的,但是税收的增长却是远低于经济的增长,这点你同样有过。朕此次前来福建路,就是像看看你是否还能为朕所用,既然你愿意随朕中兴我朝,那朕就暂且不治你以往之罪,倘若今后之表现能让朕满意,朕自会将你之罪行慢慢遗忘。但是如果表现不佳,只要有一丝闪失,朕便会将你的新帐旧账一起清算。”
    陈心书忙起身道:“皇上,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报皇恩浩荡。今后,皇上怎么说,臣就怎么做。”
    听见我叫他陈爱卿时,陈心书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