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肚子,请问两位大人,是否家中土地积压过多,受此影响才会有次一说?又或者是大人心中有更好之策,能够缓解我朝之财政?还是因为这公田法是我贾某人之建议呢?”
    马廷鸾急道:“贾大人,我等在说公田法,你怎么扯到其它上面去了?”
    贾似道稍稍抬高语调道:“哼,你等酸儒,自己拿不出有效之策,总喜欢对他人之法指指点点,这难道就是读书人之品德吗?”
    “你。。。”马廷鸾一时说不出话来,只是将眼神望着我。
    那贾似道也同样望着我,似乎都在等着我的裁决。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正文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第19章 老臣江万里
    无论贾似道是不是后世所言南宋四大jiān臣之一,这句话却是很有道理。
    马,陈等人虽说为人正直,博览群书,但在治国之道上却没有多大实际能耐,他们信奉的原则就是,jiān臣之建议必定为jiān,当驳之,我反对jiān臣,我便是忠臣。
    这些读书人宁愿将时间全部花在如何做忠臣上,也不愿意去做些实际的事情。
    社会风气如此,数千年来读书人的习xìng也是如此。
    只要是做事之人就会犯错误。
    动嘴之人却不易犯错,而且动嘴之人大都喜欢挑人之毛病。
    公田法在后世也颇多争议,贾似道便如这个时代的唐吉可德,拿着长矛挑战水车,他挑战的是已经成熟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尽管贾似道有很大的权力,但他毕竟不是皇上,历史上的改革者,除了少数在皇帝坚定支持下得以成功,大都成为了先烈,理宗的优柔寡断,南宋的朝政**,加上贾似道自身不正,最终导致了公田法的走形,从而失败。
    经济的改革必须和政治的改革相辅而成,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单从公田法一事上来看,我还是偏向于贾似道一边的。
    “马爱卿,陈爱卿,你们所上之奏折朕回去后自会详细翻阅,认真思考,此事朕心里明白,你们可以针对公田法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在没有新政出来之前,继续按原有政策执行,师臣,公田法一事还是由你全权负责,对于公田法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好生监督,莫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钻了空子,影响我朝中大臣之和谐,以及影响到我朝之税收。”
    “陛下宽心,臣自当理会。”贾似道又恢复了漠然的表情。
    “这事就不再复议了。”我也不给他们继续说话的余地,岔开话题,说道,“江万里。”
    “臣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出列答道。
    “江爱卿,一路风尘仆仆赶回临安,辛苦了,本来该让老爱卿休息数rì,只是这朝中事务繁多,朕也是刚刚登基,还需老大人立即上任行事,朕先任命你为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江万里叩首正待谢恩,却听贾似道上奏反对道:“陛下,今江大人刚回京城,于朝中之事略有生疏,臣提议江大人先熟悉朝事后再行任职。”
    我看着贾似道,心中微怒,知道这枢密院乃是贾似道一手遮天,自然不愿意接受一个有影响力的反对者。我思索片刻,也觉此事是我cāo之过急,尽管历史上的江万里确是担任枢密院事,但我这个皇帝变了,焉知历史不会改变?我忍住怒火说道:“师臣此言有理,江爱卿,朕封你为监察御史,先熟悉朝事后再另行安排。”
    “老臣江万里,拜谢皇上恩典,臣自当谨遵陛下旨意行事。”江万里叩首道。
    这江万里已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其xìng耿直,刚正不阿,二十年前便因弹劾主降派而遭受排挤,五年前投入时任京湖宣抚大使贾似道幕下, 任参谋官。后来贾似道入相,江万里同时入朝兼国子监祭洒,侍读。景定元年(1260年)迁刑部侍郎。不久,升吏部尚书。次年(1261年),又进迁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院事兼太子宾客。
    太子宾客,官名,唐代始置。为太子东宫属官,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属于闲职。
    在江万里任太子宾客时,作为太子的赵禥便见过,尽管没有太多交道。
    正是由于江万里秉xìng耿直,临事不能无言,使得贾似道渐渐疏远了他。贾似道讨厌其轻率,说话不够慎重,而且经常触怒贾似道,所以每次都不能久在其位。
    而今,我给与他的权力就是说,监察御史嘛,说任何可说之言,且恕之无罪。
    江万里从政数十年,颇有资历,家学渊源,就连文天祥也是其再传弟子,且为人正直,在朝中声誉极佳,我再给他浇浇油,这样一个人才岂不就可以和贾似道叫叫板了?而且他和谢道清那一派关系也颇为不错,这样就可以作为我和贾似道间,甚至是我和谢道清之间的一道缓冲带了。
    一旦我能全权掌握朝政之时,这江万里可是我心目中的首任教育部长。
    作为书院教育家,江万里成就斐然。他先后创办了白鹭洲书院、道源书院、宗濂jīng舍等三所书院,即便是在被贬期间还被邀请到安徽黟县石鼓寺讲学。江万里一生奖掖人才,培养出了一批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杰出人士,另外还有刘南圃、刘辰翁、欧阳守道、邓光荐等都是他的学生。
    既然民间办学如此优异,何不将天下之学交给他呢?
    “这个想法不错。”我自己表扬下自己。
    这也就是我这个穿越者的最大优势了,古人之为人,之德行,之能力大都已被后人详细解剖过了,当然这里面存在的水分随着历史的久远也是越来越多。
    就如同三国周瑜,一部三国演义,将其描写成气量狭小之人,后世几乎人人都这么认为,原先的真相也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我看了看下面的朝臣继续说道:“文天祥。”
    “臣在。”
    “朕命你掌兵器监兼崇政殿说书,即rì上任。”
    “臣遵旨。”
    公田法是贾似道一手cāo办,于公于私,贾似道都不会轻易放手,在这件事情上我不认为公田法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只是出在这南宋的政治体制上,况且公田法也的确有些用处,暂时缓解了国库的拮据,既然如此,我当然会卖贾似道这个面子了。
    至于什么监察御史,兵器监这些官职品位不高,权力也不大,而且新皇帝上任一般总是喜欢大肆封赏,所以对于一些无关紧要之处贾似道也就默认了。
    政治就是交易,是各种势力的利益分配,相互间获取与妥协的并存。
    “陛下,臣还有本奏。”马廷鸾又出班说道。
    “马爱卿请讲。”
    “陛下,再有一月多便是新年伊始,按我朝礼制,现有景定年号到十二月底便会停止,应该另取年号,臣等商议可以取名咸淳,请陛下定夺。”
    “咸淳?此号不错,待朕仔细推敲后下次朝会时再做议定,如今礼部尚书空缺,爱卿你以礼部侍郎之职暂时负责此事,准备三个年号以备朝会所选,其它事宜则可按原有礼制先行着手准备。”
    “咸淳年号果然未变。”我暗道,看来历史仍然在沿着其轨迹运行。
    “臣遵旨,臣自当尽心。”马廷鸾答道。
    马廷鸾也不是笨蛋,自然听出我这话中有话,若是这年号一事办得令皇上称心,说不定就能登上这礼部尚书一职了。
    “恩。”我接着对文天祥道,“文爱卿,朕听说兵器监火药司有不少新式火药烟花,朕小时候每到新年都喜欢亲自点燃那些烟花炮竹,过二rì朕会去兵器监走走看看,限你二rì之内准备完善。”
    “臣遵旨。”
    “看来这赵禥还是露出贪图玩耍的本xìng了。”朝中所有了解赵禥的大臣均是不约而同地想到。
    “等赵禥当皇帝的新鲜感一过,又会恢复其太子时的秉xìng了,人xìng难移,这朝堂上还不是我说了算。”贾似道暗自想道,只是脸上神sè依旧。

第20章 火药司
 正文 第20章 火药司    
    第20章 火药司
    对于火器,作为穿越者来讲都会非常重视。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末年,八国联军的几百名洋枪手就能击败上万人的清兵,虽然这里面存在着清兵腐朽之故,但谁也不能否认,冷兵器在现代枪支面前的确不堪一击。
    伟人曾经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手里有了枪,谁就能拥有话语权,对于火器的研发,我同样是志在必得。
    在南宋末年,中国的科技绝对是领先世界的。然而,就在几十年后,欧洲开始崛起,十四,十五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云动的蓬勃开展,其科学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而具有千年辉煌文明的东方古国在保守中却渐渐沉沦,以至于后来被一弹丸岛国欺负了八年之久。
    在四大发明之后,世界上一系列重大发明,几乎都不再有我们的身影了。除了当权者的思想保守外,古代科学家也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早就知道磁石现象,却不去进一步研究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古代的许多发明没有能够很好的得以延续,更加谈不上加以应用了。
    创造发明是每个民族强胜的所在,没有或少其都将会变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不堪一击,最终被动挨打。
    过去的光辉历史不等于现在的荣耀,而我则要延续这种辉煌。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yīn差阳错中,没能练成长生不老丹,却在偶然的机会下发明了火药,这种由硫磺,木炭,硝石形成的混合物最终改变了数千年的冷兵器时代。
    最早的突火枪这时也已经出现,只是其枪身是用竹管所作,根本无法用于实战。不过,南宋时期的钢铁产量已经很大,我很有信心将火枪的发明提前。
    兵器监隶属兵部,原址也是在兵部办公地,早些年贾似道兼任兵器监时,便搬离兵部,在附近单独找了间宅院。
    三年前,兵器监下属的火药司发生爆炸,又将火药司迁至较为偏僻的临安南门外的落石山下,加上原来就在郊外的南北坊,兵器监地点一分为三,我要去看烟花的场所就在南门外。
    火药司下设火药坊,火器坊和烟火坊,这烟火坊还是贾似道为投先帝理宗之好所设,专门为皇室及达官贵人生产红白之事的烟花爆竹。
    出得南门,直行便是南下福州之路,右转约五里便是落石山。
    我这次不再是微服私访,除了袁棘,小七,文天祥等人外,还有御前侍卫副统领沈墨亲率的一个百人队随行保驾,这一百名的御前侍卫阵容齐整,数面旗帜随风飘扬,一路上大张旗鼓,倒也显得浩浩荡荡。
    “陛下,这里存放着大量火药,还是别进去了,等臣将烟花取出,陛下就在这空地燃放吧。”快到火药司时,文天祥再度劝说道。
    “宋瑞不必担心,朕都已经到门口了,哪有不进之理。”我笑笑叫道,“沈墨。”
    “属下在。”
    “你带一些人去四周探视下,其余人就在门口守护。”说完,我带着袁棘等人往前走去。
    火药司大掌事陈东平早已接到新任兵器监文天祥之令,带着三坊管事在门口相迎。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东平带着迎接之人跪下参拜道。
    “都平身吧。”
    “谢皇上。”
    “陈掌事,前面带路,朕先去三坊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