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任何理论都要经过检验才能称作真理,而实践正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田醉颜在路上听了不少关于我的事迹,这时听我亲言,更是大为佩服,恭敬道:“皇上之言极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jīng辟也。”
“宋瑞,这点你也需谨记。在rì后行为处事中,不能简单地把理论当作教条,也不能视书本为经典,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都会让人走向狭隘,从而不能全面理xìng地看待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要书本,不要本本主义,要积累经验,却不能要经验主义。”
“是,陛下,臣受教也。”
我喝了口茶,拿出地图铺在桌上道:“田醉颜,这里有一幅我朝地图,你来看看,都去过哪些地方?宋瑞,蓝羽,文璋,你们也来看看朕所绘的新地图。”
文天祥看了看图上的地名,问道:“陛下准备将区域改为行省制了?”
“恩,蒙古人已经在改了,朕以为也是时候了。”
文璋叹道:“陛下,这地图上标注的范围比现今我朝大多了啊。”
田醉颜不明何为行省制,也不敢询问,边用手指着地图边说道:“皇上,草民游学之地均在大江以南,东至福建路海边,西至成都府路,南面最远到过交趾郡(今越南)。”
“不错,几乎涵盖目前我朝江南的所有区域了。”
“皇上,这几年北方兵乱,草民没敢渡江北上,实为一憾也。”
“北方吗?会有机会的。”我伸手指着北方对文璋道,“文璋,这是朕规划的大宋版图,能不能实现就要看你们军人了。”
文璋笑笑,目光坚定道:“陛下,您指到哪,臣就打到哪。”
“好!”
我赞了文璋一句,继续问田醉颜:“田醉颜,你游学天下,感受如何?”
田醉颜见我态度和蔼,也渐渐放开,坐下后将他的经历简要地告诉了我。田醉颜思路清晰,轻重分明,在讲述的时候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不愧是举人出身。”我暗自赞道。
“还有吗?”文璋听完后还想接着听。
对我而言,田醉颜的经历不过如此,后世之人只要在网上稍作浏览,全天下便尽收眼底。对于文璋却就不一样了,本就是好奇的年龄,加上大部分时间都跟随道法大师习武,到京城后,又是天天训练青年卫,除了随我外出,哪里知道天下如此多的事,只听得津津有味。
田醉颜笑道:“文璋兄弟,待有空时再与你细说。”
“醉颜哥,那就这么说定了。”
文天祥轻声言道:“文璋,不得胡闹。”
“无妨,文璋毕竟还是个孩子。”我哑然笑道,“田醉颜,你游学天下时可有笔记?”
“回皇上,草民每到一处,都会记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田醉颜不知我为何有此一问。
“恩,很好。田醉颜,你可以将你的经历详细写出,让世人都能了解我朝的大好河山。”
“是,草民遵旨,草民也正有此意。”
“此书就叫做《田醉颜游记》吧,到时朕来给你写序。”
田醉颜大喜道:“多谢皇上赐名。”
后世大大有名的《徐霞客游记》是否能被《田醉颜游记》取代呢?田醉颜虽然不如徐霞客专业,但毕竟早了三百多年。
“好了,田醉颜,下面来说说你苗家之事吧。”
第200章 事在人为
正文 第200章 事在人为
第200章 事在人为
田醉颜听我提起苗家之事,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连忙跪下道:“皇上,这次事件家父的确触犯了我朝律法,草民代家父向皇上请罪,请皇上降罪。”
“起来说话,朕不是要存心治罪于你父,然你父确实违反律法,念在事情有因,且没有酿成大祸,而你父又能及时悔悟,就罚你父亲帮助镇溪村村民一起修建引水渠吧。”
田醉颜起身谢恩:“是,皇上,谢皇上恩典。”
“田醉颜,你是苗人,却又熟读汉人之书,朕来问你,你是如何看待这起发生在吉首的汉苗相争的?”
“皇上,草民以为这次时间只是双方矛盾激化的一次体现而已。汉苗之争历时上千年之久,究其根本原因,草民认为有三点原因。”
“三点?说来听听。”
“一是历史的遗留问题,由于汉族和苗族的地位长期不平等,使得双方隔阂甚深;二是官府处事偏向,重汉轻苗,让苗人对官府失去了信任;第三,苗人大都生活在偏远山区,经济不够发达,与汉人间贫富差别rì益扩大。”
“恩,说得不错。田醉颜,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待之?”
田醉颜想了想道:“皇上,以前草民没有仔细想过。这次文大人在德夯寨时,给我们讲述了皇上关于苗汉间民族问题的指示,草民认为,只要能遵循皇上所说的平等,其它事就能慢慢协商解决。”
“平等是处理民族问题的前提。”我点点头道,“我朝民族甚多,特别是在我朝西南部,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民族。自太祖帝统一天下来,这些民族都成为了我大宋治下的民族,也都是朕之子民。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朕首先会昭示天下,我朝各民族之间一律平等,这一点是朕关于民族问题的最高指示。各民族拥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也拥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权和生活习俗权,在我朝统一的律法下,共同生活。只要是朕之臣民,朕都会一视同仁。在这前提下,朕会制定一些列优惠政策,扶持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比如,鼓励他们从条件恶劣的山区走出来,建立新家园,又比如,在税收政策上实行倾斜,鼓励他们利用当地资源,或耕种,或经商。就像你们德夯寨,周边草药众多,你们完全可以建立一所中药采集加工坊,加工中草药,并将其卖到全国,还有你们苗家的金银首饰等,也可以加工后卖往各地甚至销往海外,如果做得好,朕认为就这么几间加工坊就足以让你们全寨之人过上温饱生活了。”
我说得很直白,文天祥,田醉颜等都能明白我的大致意思,简单而言就是待遇上平等,经济上发展,田醉颜拱手道:“皇上,草民代苗族千万同袍谢过皇上大恩。”
“朕之所言并不只针对你们苗族,在平等的前提下,各民族都能共同发展,丰衣足食,才能实现我朝之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
我看着田醉颜继续道:“民族问题是我朝内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这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事务。回顾历史,唐朝贞观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融洽,我们当可以借鉴之。当时的民族政策顺应了多民族的融合,使之成为调动各民族间团结和谐的积极因素,为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为加速唐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天祥点点头道:“恩,皇上所言极是,唐初长安之景象繁荣,各sè人种汇聚,相互融合,盛世也。”
“恩。当然,这也是相互相成的,稳定的环境造就了大唐的强盛,大唐的强盛也保证了各民族的融合及环境的稳定。时至今rì,朕会渐渐打造一个强大繁荣,和谐富裕的大宋朝,这其中的民族和谐也是我朝基本国策的组成部分。”
“臣等明白。”
“草民明白。”
“田醉颜,近些rì子你就先在临安看看吧,可以多向你义兄了解下朝中政务。”
“是,皇上。”田醉颜自然不知道我为何要他了解政务。
“宋瑞,这次行省制的变革朕已经宣布交给政务院来实施,中书省和户部等协助,此事就由你来负责。”
“臣遵旨。”
文天祥感到了我对他的信任,却又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行省制的实施牵涉到成千上万的地方原有官员,这些人的去留问题将是一项极其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熟读史书的文天祥心里十分清楚,中国的官场复杂,官员是最难伺候的,只能上不能下。当然,文天祥同样明白,如果此事办好,那么政务院院长之位非其莫属,这个职务的实权丝毫不亚于当今的贾似道贾丞相。
“文璋,伤势没问题了吧?”
“回陛下,没事了。”
“那好,你明rì带三百青年卫去下会稽山yīn县先帝故居。具体事务朕写在这个锦囊里了。”
文璋接过后道:“是,臣遵旨。”
“小七,你去户部让档案司的官员将当年田醉颜的省试考卷给找出来,朕要看看。”文天祥等人走后我对小七道。
“是,官家。”
“如果适合的话,就让他去户部民族司吧。”我像是对小七说道,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蒙古临时皇宫内。
郝经问道:“大汗,您决定了吗?”
忽必烈毫不犹豫道:“恩,帝师,本汗这么做有四点理由。第一,让宋人觉得将来我蒙古主攻方向就在淮南西路的庐州一带,而庐州一带的宋朝军队本身相对也弱;第二,自平定阿里不哥后,儿郎们有些松懈,也该让他们活动下筋骨了;第三,神尊大人发动的四绝阵失败后,似乎对我朝自信心有所打击,所以本汗也需要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第四,宋人关了你五年,本汗也该为你出出气了。”
“臣谢过大汗之恩。大汗圣明,此事可为之。”
“哈哈,当然本汗只是小试牛刀,目前还不是一举拿下南朝之时。”
“大汗进退有度,臣佩服。”
“帝师,我蒙古出击的时机就要看你的内政改革了。”
“大汗放心,最多三年。”
“恩,自帝师回来后,我朝内务有条不紊的向前发展,本汗对于内务可是放心得很啊。”
“大汗,帝师。”
两人正说间,只听见一阵声音从远处传来。随即,印天涯从屋外走了进来。
在整个蒙古,能够不经通报直接觐见大汗的也只有天涯神尊印天涯了。
忽必烈笑道:“神尊,快坐。”
郝经连忙站起躬身道:“郝经见过神尊大人。”
“见过大汗,帝师快请坐。”印天涯坐下后言道。
“神尊,本汗正和帝师商议袭击南朝庐州一事。目前军中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时机不成熟,难免会打草惊蛇。神尊如何看待此事?”
“本尊赞同大汗之策。”印天涯道,“从天象上看,南朝帝师闪烁,上天之意似乎不偏不倚,所以本尊以为只能从小做起,逐渐打击南朝帝星之命数,所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积数量之多以改本质之变。至于是否打草惊蛇,倒是过于谨慎小心了。”
忽必烈爽朗一笑:“不错,有神尊支持,本汗就彻底放心了。既然天象显示出中立之态势,那就说明胜负之算是事在人为了。我蒙古男儿所向披靡,势必横扫**,小小的南朝岂能挡住我铁骑之威。”
“好一个事在人为。”印天涯赞道。
第201章 出兵庐州
正文 第201章 出兵庐州
第201章 出兵庐州
蒙古枢密院议事大厅内,忽必烈正站在一幅大型军事地图前,仔细端详着。其身旁簇拥着多位蒙古高级将领,武将史天泽,张弘范,伯颜,张柔,董文炳,阿塔海,忽剌,孙琪等尽在其列,稍远处的刘整则是孤零零地站在一旁,显得与众不合。文臣谋士帝师郝经则和中书省参知政事商挺,同知滕州郭侃等站在另外一旁。
突然,忽必烈举起手中长棍,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庐州”上面,道:“各位,本汗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