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次,那还有一次呢?”我好奇地问道。
    “李世民即位后,民间有个关于唐太宗,泾河龙王,魏征的传说,陛下听过吗?”
    “听过,是魏征梦斩龙王的传说吧。”
    “就是那次,魏征梦里斩龙后,那泾河龙王魂魄前来找太宗索命,在梦中,太宗皇帝体内之龙息再度爆发,并以此龙息迫走了龙王,得以避过一劫,后来才会有秦叔宝尉迟恭守门一说。”
    我问道:“先生之意是说朕体内也有这种龙息?”
    袁棘略微迟疑道:“陛下,臣刚刚用内息探视陛下体内经络,陛下体内经络中的气息似有似无,以臣之能耐还无法牵引,所以臣目前不能确认,也许在生死之间才能使龙息现形吧。陛下莫急,待机缘一到,陛下随臣去趟帝王谷,请谷中术堂中人为陛下解惑。”
    我点点头道:“也好,外面该差不多了,去看看那些黑衣人。”
    “是,陛下请。”袁棘拉开门道。
    文天祥,全玖等人见我下车,急忙围上前来。
    全玖道:“官家安好?”
    我笑笑:“朕安好,君实,查过了吧,是蒙古人吗?”
    陆秀夫道:“回皇上,这些黑衣人并无任何身份凭证,但从其外貌看,的确是蒙古人,而且是蒙古军士,只是没能留下活口。”
    “恩,去看看那最后三名黑衣人吧,全妃,你就不要去了,上车休息。”
    文璋在三名黑衣人的尸体前守候着,见我前来,说道:“陛下,这三人身上什么都没有。”
    袁棘上前看了看:“这最后一名黑衣人所施展的武功应该是出自印天涯,依照这人的能耐,在天涯里应该是地位不低,这人之武功当在蓝羽之上,臣判断这几人很可能是天涯之人。”
    我随便看了下地上的黑衣人,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便叫道:“蓝羽,沈墨。”
    “臣在。”
    “我方伤亡如何?”
    “回陛下,战马死伤二十八匹,侍卫伤三十二人,死亡十一人。”
    “恩,你等留下十人善后,等待地方官府之人前来处理,受伤之人好生医治,阵亡侍卫回去后重重抚恤,其他人稍事休息,半个时辰后继续前进。”
    “臣等遵旨。”
    蒙古天涯,等着吧,今rì之事朕一定会连本带利收回的。
    过了山林,前方道路平坦,虽然说不上一望无际,却也地势开阔。从道路的另一端望去,这片山林面积极广,纵深不下数十公里,昨夜蓝羽等也就搜寻了靠近路前的几公里范围,这群黑衣蒙古人也真是了得,竟然躲在如此深的密林里。
    路上,我开始想着这龙息之事,不过龙息一说也太过玄妙了,但如果不是龙息,我体内突然爆发出的又是什么呢?我突然想到在少帝陵前的那位黑衣老人,难道我体内的龙息是他给的?是了,老人最后在我背上拍了一掌,我的力气就变得很大,难道那位老人是神仙?
    前些rì子道法来信也言及我是什么命星闪耀,看来我真的是真龙天子了,呵呵,我飘飘然起来。
    穿越之后的我似乎也变成有神论者了。
    不过,我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清明,仅靠那神秘的龙息,我只能被动地等待,那是绝对不行的。我更加希望火枪能够早rì研制成功,当时我手里有枪的话,还会怕这黑衣人的弯刀吗?
    我伸手做了个开枪的动作。

第47章 沈括后人
 正文 第47章 沈括后人    
    第47章 沈括后人
    大宋的情报机构也太无能了吧,一百多号蒙古人潜入我朝境内,躲藏在京城附近,竟然没有半分察觉,难道边关有人通敌?还是朝中有人接应?
    这个时代消息传播得很慢,蒙古人是如何知道我要来会稽的?又是何时知道的?如果从临安到蒙古境内,再返回临安,即便有信鸽传送信息,这一来一往怎么都要半个月到一个月吧,那也就是说在去年十二月初至十二月中就有人往蒙古传递消息了,而这个时候只有宫中之人和朝中大臣才知道此事。
    无论如何,龙牙的情报部得加紧了。
    没有情报的战争就好像瞎子打仗,只会是有败无胜。
    中午时分我们绕过会稽城,直接向全玖家的山庄驶去。吃完中饭我便躺在车上好好地睡了一觉,毕竟早上被黑衣人折腾得够呛。
    临近傍晚,我们一众数十人赶到了山庄,比计划中的时间晚了近半天。
    据说全姓这一姓氏出自远古时期的周朝,当时设有一种官职叫作泉府官,专门管理钱币,而泉府也就是专门管理货币的机构。泉府官的后代有的以泉作为姓氏,后来演变成全,成为今天全姓的起源。
    全姓人数极少,大都集中在江南一带,会稽的全姓人氏自称是三国东吴名将全琮的后代。
    会稽全福镇可以说是全姓人氏最大的集中地了。
    全玖的家就在全福镇的最北端。
    此时正值新年,全福镇也是一派喜气洋洋。
    同汉唐相比,宋朝对外赔款金额巨大,但在很长时间里却仍然十分富裕,足以见得宋朝经济之发达了,只是到了南宋末年,贪官污吏横行,才开始变得国穷民贫,加上北方汉人家破人亡,不断南下,也使得各地流民rì增,衰败之景四处可见。
    这全福镇可能是因为太子妃全玖之故,会稽城中的官吏倒不敢过分乱来,看上去还算富足和谐,而且不似其它城镇,少有乞丐流民。
    我同镇中耆老们稍事寒暄,便走到全玖家前。
    全玖家的院落虽然很大,却显得十分陈旧,尽管贵为太子妃,但全玖却一向低调,洁身自好,不愿用其身份为家人谋私利。
    山庄门前的横匾是全玖之父生前所写,“求全山庄”。
    全玖之父在做官时也屡次说道,为官者须事事尽责,事事求全,这“求全”应该就是其座右铭了吧。
    我回头看了看全玖,见其正盯着门匾发愣,我知道全玖是在思念其父,便拉着其手一起走了进去。
    求全山庄分前后两院,虽说陈旧,倒也干净,山庄后面就是全玖所言的后山了。
    山庄目前当家的乃是全玖之弟全觉,全玖的直系亲属也就只有全觉一人不愿赴京,而是选择留在会稽老家,家里有老管家全立福领着十多名家丁佣人,后山上还有几十名长工,因大都是丘陵山地,所以良田很少,这些长工以养殖业为主,饲养了不少猪牛鸡等畜生以及稍带维护山林。
    全玖一到家便东问问西问问,左晃晃右晃晃,显得十分兴奋,我见全玖开心,也不去管她,随她到处走动。
    蓝羽安排好侍卫住宿后说道:“陛下,这山庄真够大,几十名侍卫安顿后完全不显拥挤。”
    “听全妃讲,后面还要大呢,明天一起上山去看看,今夜你们都早些歇息。”
    “是,陛下,臣安排好防卫后便去歇息。”
    吃罢晚饭,我在客厅召见了全觉和其老师沈逸秋。
    本来,我到求全山庄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考察新军基地,看看这里是否可行,后来听全玖提及全觉,沈逸秋,又增加了招揽人才的目的。
    这全觉长相斯文,同全玖貌似,也是眉清目秀,而沈逸秋也是jīng神矍铄,看来全玖家的山庄养人啊。
    我看着两人十分拘束,也就先开金口道:“全觉,你和你姐姐长得真像,一表人才啊。”
    全觉起身答道:“陛下过奖,呵呵。”
    “坐下说话即可,这是在家里,不用拘束。”我笑笑又对沈逸秋道,“沈先生也是容光焕发,一看便是宝刀未老,先生今年贵庚?”
    沈逸秋听我称他做先生,心里也是十分高兴:“回皇上,老朽今年六十有二了。”
    “恩,老当益壮啊。朕听全妃讲,你是沈括后人?”
    “正是。”
    “沈括沈大人乃我朝英才,朕打算过些rì子给他重新整修陵墓,立碑铭传,并在临安建一座书院,就以沈括之名来命名,所有院生都必须jīng修沈括的学说。”
    沈逸秋听我如此说到,突然一愣,随后喜极而泣,急忙跪下道:“谢皇上恩典,老朽代先祖谢过皇上了。”说完,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这个时代的文人大都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得到皇家赏识,以致能够流传千古。沈括在世时,一直不得重用,尽管其大作《梦溪笔谈》出版后颇得学术界重视,但却没能得到皇帝的认可,所以即便在郁郁而终时也不忘嘱咐子孙有机会将此书献给皇上,作为其后代的沈逸秋自然希望能够完成先祖遗愿。此时听见我说的这番话自然又勾起了这种念头,尽管沈逸秋在会稽全家隐居了十来年,但这种心思却是一直没有断过。这就像那云伯飞一般,能够光宗耀祖才是其毕生之追求。
    我起身扶起沈逸秋道:“先生请起,只要为我大宋作出过贡献者,朕都会予以嘉奖,沈括之说涉及广泛,必将会造福我朝,流传万世。先生你对于沈括沈大人的学说有所了解吗?”
    沈逸秋起身后有些自豪地答道:“回皇上,老朽自幼便十分喜欢先祖之说,先祖之作《梦溪笔谈》老朽全部做过研究,为此还被父亲责骂不务正业呢,只是。。。。。。”
    “先生不用顾虑,有话请讲。”
    沈逸秋稍稍有些脸红道:“老朽仅对先祖学说的一部分有兴趣。”
    “是吗,哪些部分?”我有些担心地问道。
    “皇上,老朽只对其中的物术奇巧有兴趣,而对于政治军事却没有深入研究。”
    我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好,很好。”
    沈逸秋不解而道:“皇上?”
    “所谓术有专攻,先生有所不知,这物术一道涵盖万千,只要好生应用,于国于民皆有百利,实不亚于治国大事也。”
    沈逸秋得到我的赞赏,似乎是一生终得一知己,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道:“在遇到全觉前,老朽曾经走遍大江南北,寻师访友,将先祖之说一一加以印证,后来来到会稽,觉得此地灵气十足,更兼全觉和老朽对路,便长期住了下来,在这里的数年间,老朽一边教导全觉,一边对先祖之说的物术部分加以整理修正,再加上自己的看法扩编成书,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全觉长大后,针对《梦溪笔谈》上的学说又提出不少建议,在全觉的帮助下,老朽前些rì子终于将此书完成,仿照先祖,取名为《会稽笔谈》,希望有朝一rì能够象先祖一样,出书流传后世。”

第48章 实验室
 正文 第48章 实验室    
    第48章 实验室
    沈括的《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续笔谈》三部分。流传到后世时,已经遗失了不少。
    其中的《笔谈》部分剩余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补笔谈》剩下三卷,包括上述内容中十一门。《续笔谈》只得一卷,且不分门。全书共六百零九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在这些条目中,属于人文科学例如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方面的,约占全部条目的18%;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约占总数的36%,其余的则为人事资料、军事、法律及杂闻轶事等约占全书的46%。
    从内容上说,《梦溪笔谈》以多于三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