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2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退朝。”
    数rì后。咸淳二年年终的军事会议正式召开。参加今年军事会议的各军区代表明显感到了和去年的不同。
    在广南、四川、苗家军区参加的会议上。我详细阐述了当今的局势并布置了各军区的任务。
    四川军区很可能会成为宋蒙大战的中心之一。第一时间更新 因此我要求高达和张珏利用川中地势险峻、山隘众多的特点。依托城池。多设伏击点。以消灭蒙古军队的有生力量为首要任务。但不能随意出击。不得与蒙古人进行野战。扼守chóng qìng的张珏要随时了解蒙古水师的动向。绝不能让对方的水师越过chóng qìng水域。
    高达和张珏均是身经百战之将。对于我交待的任务自是一点即明。
    广南军区和苗家军区明年的主要任务还是练兵。除了单兵素质的提高之外。还要进行以进攻为主的技战术综合xìng训练。随时待命。攻击大理境内的蒙古驻军。
    会议中。陆秀夫介绍了各种技战术的运用。并将最近一个月來军务院、兵部的研讨结果和三大军区的代表又重新进行了磋商。
    前來临安的代表中。除了洪源外。有不少都是军中老人。哪怕是常败将军范文虎也对陆秀夫的战术安排大加赞赏。广南军区厢指挥使马暨与新任副指挥使布洛更是频繁提问。这两人中。马暨对于防御方面的战术问得仔细。而布洛所问的都是有关进攻方面的问睿B眙叱鲎缘钋坝1旧砭蚸īng通军务。布洛是原广南西路厢军的一名年轻将领。在厢军裁撤后返回家乡。范文虎在当地募兵时。招募了不少壮族人。因其在壮族中颇有名望。被范文虎任命为厢副指挥使。这一次。广南军区由另一名厢指挥使龙在田留守。范文虎带着马暨和布洛來到临安参加会议。
    至于苗家军区。在汪立信抵达后。洪源将所有的军务都交与足智多谋的汪立信。这次会议苗家军区就他们二人前來。
    在会议的空闲时间。我单独召见了范文虎和洪源。将舍利畏的近况告诉了他们。要求他们随时关注大理的动向。并提供武器粮食等物资。
    相对而言。数rì后召开的襄阳及扬州、庐州军区军事会议则复杂了不少。。主要原因有二。第一。襄阳是我预计宋蒙大战的重中之重。二是江淮军区在战时的统一指挥问睿
    在听取了三大军区的工作汇报后。陆秀夫随即分析了当今的局势以及军务院、兵部对各军区的要求。之后。我道:“吕文德、吕文焕、夏贵、李庭芝。接下來的会议主睿婕傲礁龇矫妗J紫取4蠹乙黄饋砩桃橄挛磥淼南逖糁礁萌绾未颉!
    “各位请。”我指着一旁的沙盘道。“这是襄阳一带的军事沙盘。为了增加实用xìng。朕将你们分为攻方和守方。做一次模拟实战。吕文德、吕文焕。”
    “臣在。”
    “你们作为守方。你们的军力就是你们现在的兵力。在沙盘上以红旗表示。夏贵、李庭芝。你们两人作为攻方。按照蒙古人中路军的公开人数。有十五万人。以蓝旗表示。沙盘上的旗帜是现有双方军力的大致分布。”
    李庭芝略微了。眉头一皱道:“陛下。这襄阳城东南的鹿门山怎么会有蓝军驻扎。”
    我见吕文德尴尬地笑了笑。也笑道:“李爱卿。这是朕的意思。原因暂且不论。鹿门山一带蒙古人正在修筑土墙。所以能够驻军。”
    李庭芝轻轻地恩了一声。若有所思道:“陛下。襄阳城城池坚固。如果是臣主攻。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困死襄阳。而不是一举击破襄阳。陛下。各位大人。请。襄阳与外面的通道主要有四条。一条被城西南的鹿门山所阻。第二条是城东北的白河口一带。第三条是西部的百丈山一带。第四条是汉水的水道。现鹿门山已在蓝军控制之下。臣首先会重兵进驻白河城。修筑山堡。并与百丈山等连为一片。彻底截断襄阳西北和东南与我朝的陆路联系。并以此为诱饵。让红军或红军的援军來夺。沿路设伏。可以充分发挥蓝军的野战能力。消灭自城中而來的红军或者援军。再次。臣会力争让蓝军的水师在汉水水域与红军水师对垒。虽然蓝军水师相对薄弱。但可在水面较窄的灌子滩等处设置栅栏等障碍。或修筑实心台。上置强弩。以阻断红军的水路通道。目的只是不让红军的救援部队和物资进入即可。如此以來。襄阳势必会成为一座孤城。”
    吕文德道:“陛下。虽然李大人所言极为在理。但襄阳即使是座孤城。臣也能保证不被蓝军所破。只要襄阳能够拖住蓝军主力。陛下自可调兵遣将。从外面实施反包围。”
    李庭芝道:“蓝军所要的效果也正在此处。红军有援军。正中蓝军下怀。将计就计。围点打援。”
    “这。。。。。。”吕文德犹豫了一下道。“那就是说忽必烈和陛下想到一起去了。”

第402章 论战
 正文 第402章 论战    
    听到李庭芝的分析,我突然想道,历史上的襄阳城能够坚守五、六年之久,除了城池坚固,吕氏兄弟尽力以外,或许还有忽必烈故意拖延时间,等待宋军来救援之故吧,吕文德说得对,我和忽必烈的想法很有可能是一样的,围点打援,都想在襄阳城外乘机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这样一来,襄阳之战说不定比我想象的要艰难一些了。
    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我还要想办法让忽必烈重兵围襄。
    “你要战,我便战。”就让襄阳城外成为我朝火器的试验田吧。
    我收回心思道:“各位,现在假设白河城也被蓝军所占,李爱卿、夏爱卿,除了插在沙盘上的旗帜外,旁边的每一面小旗帜代表五百名士卒,稍大些的旗帜代表二千名士卒,最大的旗帜代表一万名将士,红蓝旗帜都一样,四位爱卿,你们可以开始了。”
    在沙盘上进行模拟战,对于吕文德等人来说,还是第一次,尽管我也知道,这种模拟战的出入可能会很大,或许根本不能代表什么,但我还是让他们试上一试。
    李庭芝、夏贵均是当世名将,特别是李庭芝,深得当年的孟珙元帅器重,而吕文德、吕文焕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不然也无法坚守襄阳长达六年之久。我让他们进行模拟演练,一来是想他们对襄阳之战的做法,二来也是想李庭芝和夏贵之间的默契度。虽然在安丰之战中,夏贵对李庭芝派出其麾下最jīng锐的破虏军相助颇为感激,但如果我下令李庭芝担任江淮军区司令,资历为尊的夏贵表面上一定会说是,然而在战争的实际进程中,我却担心庐州军难免会出现yīn奉阳违的情况。
    古代的通讯落后,战争爆发后,一旦没有明确权力,在发生矛盾时,就很有可能会出现谁也不服谁的情况,等到我收到他们的战报再来做出决定时,为时已晚也。
    历史上的襄阳之战,宋朝军队各自为政,即使有上下从属关系也不听调遣,乃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自然不会重蹈覆辙,让后来的学者哀叹不已。
    夏贵和吕文德较为xìng急,又都对襄阳一带的地形颇为熟悉,抢先在沙盘上动作起来,手里不停地变换着旗帜。虽然速度很快,却也不失章法,显得有条不紊,足以可见两人对排兵布阵的熟练程度。夏贵和吕文德、吕文焕乃是同乡,都是淮南西路安丰军(今安徽寿县)人,吕文德从军后跟随的是赵葵,而夏贵从军后则在赵葵之兄赵范麾下任职,两人都是因为军功累积,从底层一步步升上来的,又加上常常协同作战,所以相互之间十分熟悉。
    李庭芝和吕文焕则不动声sè,只是安静地着沙盘上旗帜的变化。
    夏贵分出三万蓝军守在鹿门山和白鹤城,另有两万士卒围住襄阳,但并没有发起攻击,作为主攻部队的是七万大军,其目标直指樊城,剩下的三万士卒则在襄阳城外待命。
    从樊城中的红旗数量可以出,守军有一万五千人。樊城位于汉水北岸,比起襄阳城小了许多,城池之坚固度也远远不如,两城之间有一座浮桥相连,可以互相支援。
    夏贵的目的十分明显,佯攻樊城,诱使红军从襄阳出兵增援。
    吕文德当然明白夏贵的意图,各城门紧闭,只从浮桥上来回支援,倒也让蓝军无所作为。
    “要拿下樊城,当首先烧毁汉水上的浮桥,水师,水师的重要xìng就在这里。”夏贵小声嘀咕道,“李大人,有何高招?”
    李庭芝笑笑:“夏大人,这襄阳城号称铁打的襄阳,蓝军强攻,势必会杀敌八百,自损三千,以一倍至两倍的兵力强攻襄阳,难以获胜,樊城地小,七万大军人数过多,根本无法施展开来。在下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只能围而不强攻,先在鹿门山、白河城以及百丈山建筑工事,采取步步为营的方式,缩小包围圈,将红军困在襄阳、樊城之中。同时,着力打造战船,阻断水路枢纽,彻底封锁襄阳与外界的联系,等襄阳城中粮食、军需等物资用尽之时,又加上长期得不到外部的消息和援助,其内部就会出现问题,心里必会产生一种绝望的感觉,到那时,再集中兵力,先取樊城,最后逼迫襄阳投降。”
    夏贵想了想道:“李大人言之有理,先利用鹿门山、白河城等堡垒,围点打援,消灭红军的外援,并让城内的红军长期孤军奋战,最后自行崩溃。”
    历史上的襄樊之战,其经过和李庭芝的预测基本一致。
    首先,蒙古人在襄阳外围设置了榷场,这就导致了蒙古人在襄樊地区很快站稳了脚跟,后来又在榷场修筑土墙,最终使襄阳城成为一座孤城,可以说战事未起,宋朝已经输了一招;其次是宋廷指挥无力,前去救援的部队各自为政,先后有张世杰、夏贵、范文虎等人奉命援救襄阳,却都不敌而退,后李庭芝奉命再度援助,却因范文虎不听其号令,也致败退而归。
    当然,襄樊大战的失败,归根到底就是宋廷的**无能,这点是无容置疑的。
    我见差不多了,便道:“这场战争胜负的根本不在于襄阳城本身的得失,而在于襄阳城外的包围与反包围。”
    吕文德道:“请陛下明示。”
    “自忽必烈发表南征公示以来,朕与军务院、兵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议,决定以襄阳为饵,在襄樊一带展开一场包围与反包围的消耗战。既然是饵,那就要给蒙古人一点甜头,这就是为何朕容忍蒙古人在襄阳城外设立榷场的原因。各位都知道,蒙古军队的长处,在于其骑军,号称野战无敌,而在阵地战时,战马的作用却不再突显。当然,作为诱饵的襄阳自会陷入苦战之中,这点吕爱卿要做好思想准备。”
    吕文德见我将榷场之事揽在身上,感激地着我道:“陛下尽管放心,哪怕襄阳成为一座孤城,臣也可以保证,十年八年毫无问题。”
    “吕爱卿,不需这么久,朕估计顶多三、五年而已。”我笑笑,指着地图上的襄阳道,“各位请,对于即将发生的襄樊大战,朕的想法是,由襄阳军区六、七万正规军以及两城的团防、jīng壮百姓等固守城池,朕会亲自率领临安军区、御林军及水师前往襄樊增援,一定要在襄樊城外尽量多地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
    第一次听我说要御驾亲征的陆秀夫急忙劝道:“陛下乃是万金之躯,怎可轻易前往前线,臣认为在朝中选一良将挂帅出征即可。”
    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