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我们爱得如此之深,真的让人如痴如醉,这三年也是我今生最快乐的时光。
    直到一个月前,她开始疏远我,只是无论我怎么问,也是没有答案。今天终于收到了她要分手的消息,尽管已有思想准备,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自古都是说负心汉,到了现代妇女能顶半边天,难道负心女也同样会占上一半吗?
    这是20年十一月的一天。
    此时,夜sè已深,小雨淅淅沥沥,偶尔冷风飕飕,街上人烟稀少,我糊里糊涂地登上回家的地铁。
    在这个略显寒冷的雨夜,又是最后一班地铁,车厢内空空荡荡,我所在的这节车厢里,自始自终只有我一人,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列车到达终点站,我和零散的几个乘客走出了地铁站,这才发现出口变得十分陌生,这里并不是我回家的出口,我了指示标牌,原来我坐错了方向,来到了地铁三号线的另一端,蛇口的南宋少帝陵。
    虽然我读的是理工科,但自幼喜爱历史,对于南宋末年也是略知一二。大汉民族xìng格和命运的转折点或许就发生在这宋朝末年,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宋朝都是当时的世界之最,但却屡屡遭到弱小的异族欺凌,不说契丹大辽,也不讲灭北宋的大金,灭南宋的蒙古,就连小小的大理也能与之并存,以至于后世的大明王朝同样也被当初极其弱小的满清所灭。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名族的悲哀,而宋代之前,却正好相反,汉武帝,唐太宗,数百年间差点将匈奴等异族打得直接灭族。
    唉,汉唐盛世不复存在,民族的血xìng也随之消失殆尽。
    “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也最终成为了历史。
    至于南宋末代皇帝更加凄凉,一个八岁多的孩子死后尸骨无存,只留下这处衣冠墓,千年来默默地守在这南海边,衣冠墓的存在似乎还在告诉历史,曾经有这么个人物,如果不是当年邓爷爷南巡,在这里画了一个圈,连末帝的衣冠墓也都不会为人所知了。
    我出了地铁站,毫无目的地向前走去,路上一片寂静,这本就是一条小路,即使在白天路上行人也是寥寥无几,何况是下着小雨的深更半夜。
    我的思维乱七八糟,脑海里时而浮现出和菱杉在一起的片段,时而又重复着菱杉的绝交电话。我的心好痛,总觉得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堵在心里,连深呼吸都做不到。我的心已经死了,也许我的人也快死了吧,我暗道。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鬼使神差地走向了宋少帝陵,至于我是怎么来的,却一点也记不起来了。
    “你恨她吗?”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
    我当时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深夜的这里怎么还会有人存在,只是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这句话,“我恨她吗?”
    最终,我还是摇摇头答道:“不恨。”
    那个苍老的声音再次说道:“那你能放得下她吗?”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宋少帝陵前,旁边站着一位处着拐杖的老人,凭借昏暗的灯光,只见老人身穿一件黑sè的古代袍服,头上挽着发髻,宛如电视上常见的古代道士,老人年纪似乎极大,唯一特别的是其眼睛在黑暗中依然十分明亮透彻,即使在这黑夜中好像也能穿我的心思。
    我想了想答道:“放得下怎样,放不下又如何?”
    那黑衣老人没有直接回我,继续说道:“你愿意改写历史吗?”
    我想也没想立刻回答道:“愿意。”在说这句话时,我自然认为老人问的是我和菱杉的历史,没想到他说的是另外的历史,整个民族的历史。
    “既然你愿意就随我进来吧。”老人说完,右手一挥,只见少帝陵的中间露出一扇小门,这门极小,仅容一人通过,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也没有多想,便随着老人走了进去,没想到这一去竟然改变了我的一生。
    少帝衣冠陵中空空荡荡,只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前方,甬道的墙上全都绘满了彩sè壁画,我一边着这些壁画,一边随着老人慢慢地向前走去。
    墙上的壁画sè彩鲜艳,似乎是刚刚画上去一般。画上的内容简单明了,只要稍微学过历史的人都能懂,而且每幅画都配有文字解说。第一幅画讲的是盘古开天地,第二幅说的是大禹治水,后面的壁画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瞬间,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大破匈奴,唐太宗贞观之治等,只有最后一幅画显得与前面格格不入,从画中文字可以出,这幅画讲述的是南宋度宗皇帝赵禥的生平,这度宗皇帝昏庸无能,如果不是早死,他才是南宋真正的亡国之君,就凭他,怎么能够和前面那些画中的伟人相提并论,只是不知何故却也出现在这壁画中。
    “你一定在奇怪这幅画吧,怎么会有度宗皇帝?”黑衣老人在进来后第一次说道。
    我点了点头答道:“是,历史上的宋度宗并无任何可圈可点之处。”
    黑衣老人呵呵一笑道:“正是如此,自宋度宗后,南宋末代三位皇dì dū是不足十岁的孩子,根本不能改变亡国的命运,因此,这度宗皇帝是改变宋朝,改变汉民族的最后希望,你从这甬道尽头的石门进去后便会知道一切了。”
    既然我已经进了少帝陵,也就只有继续向前了。
    我用力推了推石门,没料到那石门“呲”的一声,很轻松地被我推开了,我并没有停留,也没有注意到在我用力推门前的瞬间,黑衣老人轻轻地拍了拍我的后背,更没有注意到我的力气为何一下变得如此之大,便径直走了进去。

第420章 战争债券
 正文 第420章 战争债券    
    “史爱卿。这里面有三个原因。”我解释道。“第一。因为朕所说的那路奇兵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壮大;第二。如果提前行动。可能会打乱双方的节奏。大家都知道。朕和忽必烈都会在襄阳投下重注。都希望能在襄阳城外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方的生力军。而人数密集的战役会更加适合我朝火器威力的发挥;第三。在蒙古大军还未到达襄樊之前。其国内的军队可以随意调配。加上其骑军机动xìng强。朕担心。云南未得之时。蒙古军队便会大举南下。将我朝军队困在那里。而到了襄阳大战交织之际。蒙古人的机动部队也不会很多了。”
    史岩之想了想道:“陛下所言极是。”
    我接着道:“击溃蒙古人在云南的势力后。四川军区加上广南、苗家军区的大部分人马。在数量上就要超过蒙古的西路军了。在双方将士战力等同的情况下。人数为多的我军自可占据主动。”
    范文焕赞道:“陛下之高。前无古人也。俗话说。下棋三步。而陛下此举已经可以到十步之外了。”
    我笑笑:“陆爱卿。范爱卿。你们军务院和兵部做出初步的计划。先让四川军区制置使高达将军、副制置使张珏将军以及安抚使昝万寿知晓。届时由高达将军统一指挥西南联军。”
    “是。臣遵旨。”
    “还有就是临安军区了。在印应雷返回临安后。立即进行新的战术演练。临安军区现有三厢军力。加上到今年九月份。新扩编的一厢。就有四厢之军力了。这四厢将士中。朕打算抽调两厢之兵力随朕前往襄樊。另外一厢由印应雷指挥。加上小部分水师陆战队。组成一支一万五千人左右的特殊联军。从海路北上。在山东半岛登陆。直插敌人的腹地。剩下的一厢则需要分兵守卫琉球省、济州岛和临安。”
    陆秀夫道:“陛下。印大人只率领一厢将士和部分水师陆战队深入敌后。人数会不会太少了。”
    “人数虽少。但也只能如此。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印应雷自山东半岛登陆后。会远离我朝。后勤补给全要由他们自己想办法。如果人多。是很难解决将士的粮草问睿涣硗狻C晒诺亩肪⒉桓仪峋偻K且媸弊急傅钟医淳慕ァ6渲新肪衷谙逖舾境椴豢怼K浴V灰∮妆芸晒湃说闹氐惚狼颉SΦ蔽薨4耸码藁嵬∮鬃邢干桃楹笤僮鼍龆ā!
    “是。臣明白。”
    “诸位爱卿。各军区的任务说完之后。朕最后來说说火器的分配。”
    “请陛下指示。”
    “到今年年底。按照计划。火枪的数量大约会在两万五千支。其中。除了御林军会全部配齐火枪外。朕打算再将临安军区一个厢的兵力改造成火枪手。另外。各地來临安培训的四千名火枪手。就地组成一支火器dú lì师。下设四个团。由江万载担任师长。原御林军火枪总教头李隆出任dú lì师教头。在临安随同御林军一起训练。明年开chūn之时。进驻襄阳。至于神器。到年底前大约可以生产出两百五十门。除了拨给水师五十门之外。朕会单独成立一支神器部队。这支部队隶属御林军。组建之后。会随朕前往襄樊。至于其它的军区。先期各配备一百支火枪即可。让他们先适应起來。等明后年火器的数量充足以后再慢慢配备了。”
    陆秀夫问道:“陛下。火器部队为何要集中呢。给每个军区平均配备一些不好吗。”
    “陆爱卿。我朝的火器水平尚属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单就速度而言。如果是一对一。火枪手的战力还是要逊于一位娴熟的弓箭手。因此。只有集中起來。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火器的威力。除非后装枪能够研制成功。否则是很难改变现状的。而火炮也就是神器。威力虽然很大。但其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所以也无法大量生产。现阶段。我朝火器的使用只能用数量來弥补质量的不足。而数量之多又得耗费巨资。所以。朕只能将有限的火器资源用到极致。”
    “再说了。随着火枪手这种新型兵种的出现。步兵的技战术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会出现由长枪兵、刀盾兵保护的火绳枪方阵。也就是横队(即线式阵列。简称线阵)。或者是纵队进攻加上散兵线。又或是以战斗小组的方式。跃进交替进攻。其间还间杂散兵战术等。目前。我御林军中的火枪手在进攻时是按照朕所想象出來的阵势(以荷兰莫里斯方阵为基础)來进行训练的。其优劣势还需要在战争中加以验证。如果火枪手的技战术完全适应了火器的发展。并与军队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就能形成一个完善的战斗系统。那时。才是大规模推广火枪的时候。”
    一直以來。火枪手的技战术训练都是由我亲自负责。御林军直属我的管辖。军务院并不知道其训练内容。今天我所说的横队、纵队等火枪手阵列也是殿中参会人员第一次听说。
    “洠氲交鹎故值难盗芬埠芨丛影 3蓟挂晕灰驹谝慌拧B址偾箂hè击就行了。”陆秀夫听完后感叹道。
    “当火器发展到一定地步时。就会像陆爱卿所说的这么简单了。只是现在还不行。现在还是要靠阵势。而且还要和冷兵器配合。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攻击。”
    陆秀夫似懂非懂道:“真希望我朝尽是火枪手啊。”
    “这个嘛。应该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到这里。我叹了口气继续道。“朕现在很很穷啊。战争就是在拼财力。这话还真不错。”
    这些大臣们都知道。火器的制作完全是靠金钱堆积出來的。
    贾似道突然接话道:“陛下。臣有两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