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帝王传奇-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笑道:“阿术将军休要急躁,你只说对了一半,那南朝内部虽然混乱,但是有长江淮河天险可守,而我朝刚刚平息阿里不哥之乱,国库拮据,无论粮草,军械均不足以支撑你三年,难道让十万大军饿着肚子去攻城掠地?还有那西部四大汗国也在等着朕和南宋拼成两败俱伤,好收渔人之利。朕之所以言三四年便是要等国力恢复,同时还要等川中刘整的水军大成,方可一举荡平南朝,一统天下。”
    “大汗英明,待水到渠成之时,才能进攻宋朝,现在冒然出兵,一旦形成胶着状态,对我方也是不利的。”董文炳接着说道。
    忽必烈点点头道:“董将军言之有理,时候到了,朕自当让你们统领我蒙古铁骑,替朕去平定天下。”
    “愿随大汗一统天下,成就千秋霸业。”三人心中一热,跪下齐齐说道。
    “好,好个千秋霸业,赵禥小儿,即便如大人所言,你命星闪耀,朕之铁骑也会让你南朝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忽必烈突然站起身来,狂妄地笑道。
    千里之外的临安。
    正在御书房看书的我突然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心道:“咦,是谁在念叨我?”

第14章 文陆双杰
 正文 第14章 文陆双杰    
    第14章 文陆双杰
    早朝之时,我见到了文天祥,陆秀夫这两位后世著名的南宋爱国志士。
    文陆二人均是出生于1236年,又于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同中进士,文天祥文武双全,后世所留名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绝唱。至于陆秀夫,历史上记载则相对较少,名气也逊于文天祥,其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最后背负幼帝跳海而亡。
    接到圣旨时,文天祥刚刚辞去瑞州知县,闲居在家,陆秀夫则在扬州李庭芝手下任职参议官。
    文天祥所在的江西本来较之陆秀夫所在的扬州为远,只是陆秀夫在军中有事物需要交接,而文天祥基本闲野无事可以立即起程,所以两人几乎同时抵京。
    “臣文天祥,臣陆秀夫,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免礼,平身。”我看了看二人接着说道,“文爱卿,陆爱卿,朕封你们二位崇政殿说书,留朝听令。”
    “谢陛下恩宠。”文,陆两人再拜于地。
    文天祥身形较为高大,气宇轩昂,难怪当年宋理宗会钦点其为状元,曾经当堂说道,“天祥,天祥,这是天降的吉祥,是宋朝有瑞气的预兆。”而且还亲自为其赐字“宋瑞”,后来文天祥便以宋瑞为字。陆秀夫则较为矮小,一脸正气,xìng格沉稳干练,不善言语,深得李庭芝喜爱。
    贾似道冷眼相看,面无表情,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虽然事先我以先帝之名和贾似道说过这二人,但其心中多少有些不快吧。
    下朝后,我在御书房召见了何基,文天祥及陆秀夫三位崇政殿说书。
    这何基也算是宋末大儒了,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不遗余力,其治学笃实,有类汉儒,阐明发挥,多创新意,只是在后世的名气远远不及文陆二人。
    文陆二人加上张世杰能够被后世称为宋末三杰,主要还是因为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位爱卿请坐,小七,上茶。”
    “谢皇上。”
    “三位不必拘礼,这是御书房,随意即可。三位先生均是博学多才之人,自今rì起,便请各位给朕讲解这治国之道。何爱卿,你年岁最长,就先来吧。”
    何基年纪已近八旬,身体尚算硬朗。
    我认真听完了三位的讲解,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何基相对中庸,或许是在朝中的时间长,知道赵禥不学无术,所以只是浅显地讲述了为君,为臣,为民之本。而文陆二人则年轻气盛,加上少在京中,是以言谈尖锐,更多触及到民间疾苦以及对朝政提出委婉的批评。
    “三位先生所言让朕感悟甚多,今rì讲学先到此处。文爱卿,陆爱卿,你们二人刚刚进京,就给朕讲讲各自地区的风情吧,何爱卿辛苦了,先行告退,回去休息吧。”
    文天祥有胆有识,rì后也是文武双全的英雄,只是现在并未领兵打仗,还没有显示出军事方面的才能,那些流传后世的名作也都是其中后期在军营中有感所作,此时之言谈大都是些地方民政。
    我突然想到,如果历史因我而变,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还会有吗?
    陆秀夫字君实,xìng格内向,但条理清晰,对照着城防图,三言两语就将扬州城的布防讲述清楚。
    扬州城制置使李庭芝不愧是宋末之名将,虽然我不懂军事,也能看出这扬州城的防御体系十分健全,布局合理,疏密相间,各个防御点之间易于联系而又不显局促。
    “扬州城的布防可谓十全九美了。”我冷不丁地突然说道。
    “十全九美?”陆秀夫不解地问道。
    “是啊,还未尽完美。”
    陆秀夫低头不语,又将城防图详细看了一遍,有些不服气道:“扬州城的布防是李大人及属下等经过长时间商议后的结果,这其中的欠缺之处还请陛下指点。”
    文陆二人都是我预想班底的重要成员,自然得想办法让他们信服。
    我指了指地图说道:“二位爱卿来看,这里,扬州城北门外不远处的这个地方,叫平山堂,此处地势较高,在上面可以俯瞰州城,一览无余,如果朕是蒙古人,便会在此地建立数座塔楼,并多设攻城弩等器械,就能居高临下掩护地面部队的进攻,从而使扬州城城墙的防御作用大为降低,简单而言,就是空中的制高点被朕占领了,这就是那美中不足之处了,平面完美,立体欠缺。”
    文天祥没有身临其境,倒还没有太多的感觉,那陆秀夫听罢却已是冷汗淋漓,顾不得没听懂什么叫立体,惊慌失措道:“若非陛下提醒,这扬州城危险了。”
    随后,陆秀夫紧盯着地图长考起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和文天祥探讨几句,却始终未得良方。
    我也不去催他们,只是静静地品着香茗。
    良久,陆秀夫突然跪倒在地道:“还请陛下赐教,救我扬州城军民于危机之中。”
    “快快起来,扬州军民也都是朕之子民,朕当然会尽朕之责任。”我扶起陆秀夫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城,你们来看,这平山堂与最近的城墙间相距甚近,可派人修筑大城包围平山堂,便能将这北门的制高点纳入城防,如此扬州城无忧亦。”
    陆秀夫本就聪明,听我这一提点,稍加思索便已明白,当下再次跪倒,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道:“陛下真乃神人也,还有一事,扬州城连年战火,士卒伤亡rì渐,陛下能否加派军队前往?”
    我知道陆秀夫这次磕头是真心所然的了,于是等他磕完头才说道:“陆爱卿,起来说话,今朝中局面复杂,且这临安将士大都是乌合之众,朕会在三四年之内彻底改变军制,如果近期扬州城急需士卒,朕认为可就地招募流民。”
    “就地招募?扬州城外流民甚多,这倒是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陆秀夫起身说道。
    “暂且只能如此。”
    “是,陛下,臣这就回信李大人。”
    我笑笑道:“陆爱卿,你告诉李大人时,以上这两点都是你的建议,明白吗?”
    陆秀夫愣道:“属下愚钝,不明白陛下之意。”
    我见这陆秀夫如此直接,也是好感顿生道:“爱卿rì后自会明白,不仅此事,就连朕今rì所谈之事也不要外传,朕现在是潜龙在渊啊,哈哈。”
    “谨遵陛下旨意。”
    我站起身来,眼里jīng光一shè道:“好,宋瑞,君实,你们二位今后都是我大宋之栋梁,好生为朝廷做事,待朕飞龙在天之rì,朕自会将我大宋朝带到宇内之巅,到时两位都是中兴之臣,必会流芳后世。”
    文陆二人听我直接叫宋瑞,君实,心里一阵激动。大凡皇帝开口称臣子之字,是将其当作肱骨之臣了。
    古时的读书人不就是盼着一身学问卖与帝王家吗?
    况且我之言语本身也是文陆二人平生之志,此时亲耳听见我的豪言壮语,也是心cháo澎湃:“臣等愿誓死追随陛下,北定中原,中兴大宋。”

第15章 佳人之约
 正文 第15章 佳人之约    
    第15章 佳人之约
    漫天雪花飞舞,这是景定五年冬天临安城的第一场雪。
    雪花轻轻地落在地上,如絮,如花,在微风中轻飘。南方的雪和北国还是有些差别,少有大风相伴,没有那种粗狂的气势,却多了分婉约的柔情。
    北国之雪如诗人所写,云雪离披山万里,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而南方的雪却是光含晓sè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
    渐渐的,雪花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密,像织成了一面白sè的纱网,数米之外已是一片朦胧,又像连绵不断的帏幕,往地上直落,同时返出回光。白雪,盖满了屋顶,街道,压弯了无数树枝,微风,吹遍了大地,天空,扫尽了乌烟瘴气,隐没了种种物体的外表,一片片雪花,一阵阵微风,融合在一起,使天地变成了白sè的纯净。
    不一会,地面完全被白sè所笼罩,弯弯的树枝上也缀满了丝丝残雪。
    我站在宁乾宫的顶楼,默默地注视着这场大雪。居高临下,皇宫中的雪景一览无余,尽管是蒙蒙一片,我却不是用眼睛在看,而是用心在感受了。
    以前的那座城市从未下过雪,是以我对雪的印象仅仅是来自书中,来自电影电视中。
    “哥,你什么时候带我去看雪景啊?”乐菱杉平时喜欢叫我哥。
    “菱杉,你喜欢的话我们这个冬天就去吧。”
    “说话要算数哦。”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呢?”
    “哥,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几个月前我和菱杉相约要去东北看雪,那一幕依旧是那么清晰,宛若就在昨rì。现在下雪了,只是菱杉会在哪里呢?
    依稀仿佛中,我痴痴地站在窗前,任由雪花飘撒在我的脸上。
    你现在过得好吗?
    但愿你能够天天好心情。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见小七在后面轻声说道:“官家,这场雪一时半会可能停不了,官家还要去同乐楼吗?”
    “啊?”我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道,“去,朕金口玉言,岂能随便失信于人,这就出发吧。”
    冒着大雪,我带着袁棘和小七向同乐楼走去。
    一路上雪依旧下个不停,从雪花变成了鹅毛大雪,地面上的背yīn处已经开始积起一层薄薄的积雪。
    同乐楼的客人稀稀拉拉,较之平时显然少了许多。
    突如其来的大雪给道路交通造成了不便,这种天气自然是选择在家最为宽心了。
    还是那张靠窗的台前,方灵已经先到一步,坐在那里等候了。
    袁棘和小七坐在了旁边的一张台前,我自己来到方灵对面坐下。
    “我还以为你不来了。”方灵笑道。
    “佳人有约,怎会不来?何况我金口一开,自然不会失信于人。”
    方灵四下看了看笑骂道:“公子,你可别口无遮拦,这金口之说只限于皇上,其余之人是不能这么说的。”
    我笑道:“你看我像皇上吗?”
    “就你,还皇上啊?那本姑娘也能当皇后了。”这句话方灵脱口而出,刚一说完,便觉不对,脸sè微微一红。
    我哈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