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桐-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伯伯不必如此。”曲大姑娘满肚皮狂喜被胡老爷和贾婆子你一句我一句,说的一阵接一阵别扭。
    “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姜家姑爷娶了李氏,这可有小一年了,唉,就怕搁姜家姑爷心里,李家姑娘才是发妻,大姑娘倒成了填房了。”贾婆子这话说的真心不好听。
    “嗯,”胡老爷脸色也沉了,“姜家后院的事,唉,你跟你家大姑娘说说。”
    “这事我也是才知道,大姑娘,听说李氏搬到城外,是因为姜家姑爷心里眼里,只有自小青梅竹马的表妹顾娘子……”
    贾婆子口才极好,添油加醋,将顾娘子如何迷倒了姜家姑爷,如何不要脸爬了姜家姑爷的床,又如何跟别的男人私奔过,总之,京城流传的都讲全了,没流传出来的细节,也说的真枝真叶。
    曲大姑娘听的一张脸雪白。
    “……怀了胎的,除了这位姜家姑爷的心尖子,还有位青书姨娘,青书姨娘是姜家姑爷自小儿的大丫头,极得姜家姑爷的宠爱……”
    一个不够,贾婆子接着说第二个,介绍了青书的得宠,又接着说顾姨娘身边还有位叫墨兰的新欢……
    胡老爷喝的一壶茶没了味儿,贾婆子总算介绍完了姜家姑爷后院的心尖子们,曲大姑娘一张脸铁青,眼里寒光闪闪。
    “……听说李氏极其懦弱,唉,这当家主母,最忌讳懦弱两个字。”贾婆子一声感慨,暂时结束了这一通介绍。
    “唉!”胡老爷烦恼非常的揉着太阳穴,“我也是刚听说这些事,侄女儿别往心里去,小妾作耗,大户人家,哪家不是这样?等以后侄女儿进了门,好好收拾调教就是了,实在不听话,也没过提脚卖了,去母留子,别往心里去。”
    “老爷。”贾婆子瞄着一身杀气的曲大姑娘,“老奴得替我家大姑娘再求老爷一件事。”
    “你说,你只管说!”
    “老爷,我们大姑娘嫁进姜家这事,可是越快越好,拖不得啊。”贾婆子一边说,一边不停的瞄着曲大姑娘。
    “可是,姜家侄子还在江南,他是钦差,总得等他回来才好成亲。”胡老爷一脸歉意,仿佛姜焕璋在江南没在京城,都是他的错。
    “等姜家姑爷回来,再快也得进到腊月了吧?”贾婆子脸上的忧虑更浓,“腊月正月可没有娶亲的例儿,到了二月,老爷又要下场考试,这一拖,不就得拖到明年春夏了?到明年春夏,大姑娘虽说大了几岁年纪,等还是等得了的,可姜家后院……”
    贾婆子顿了顿,看向曲大姑娘,话里有话,“大姑娘也知道,太太身子骨可不怎么好,万一……”
    贾婆子重重叹了口气,“姜家姑爷身边净是狐狸精,姜家姑爷又事事听顾姨娘调唆,到时候,姜家非得讲个孝字,那姑娘岂不是三年五年都进不了姜家的门了?老爷,这样可不行,可不能等姜家姑爷回来再说,大姑娘您说是不是?”
    “也是!”胡老爷紧拧着眉头,看向曲大姑娘,“侄女儿的意思呢?”
    “侄女儿全凭伯伯作主。”曲大姑娘被贾婆子一番话说的又是愤怒,又是心惊肉跳,确实如此,光有礼部的判书不行,她得赶紧嫁进姜家,越快越好!
    “那好,这事我来安排!就是得委屈侄女儿,焕璋不在京城,这亲事又匆忙,只怕不能怎么热闹,就委屈侄女儿了,说起来,这全是姜家的错!”胡老爷一边叹息曲家侄女儿委屈,一边顺手将错处全堆到姜家头上。
    曲大姑娘摇了头又点头,委不委屈先不提了,她先进了姜家的门再说,这些委屈,以后再说。
    姜氏族里几个族老还在为李氏那些嫁妆焦头烂额,胡老爷代表曲家又找上了门,他们姜家的媳妇儿,可还一直住在胡家呢,得赶紧娶回去,否则,他可就不客气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二章 新妇

焦头烂额的姜氏族老,以及同样焦头烂额的姜伯爷,张罗了一场四下漏风的婚礼,好在胡老爷一点没挑礼,以及,曲大姑娘的嫁妆貌似还不错。
    曲大姑娘的婚礼从简到什么程度,反正曲大姑娘这位当事人是看不到的,从花檐子里出来,姜婉替她大哥将这位至少比前头李氏强太多的大嫂牵进洞房,当晚,姜婉和姜宁陪在新房,有了前一个可恶的商家女的陪衬,姜婉和姜宁对新嫂子颇为满意,姜婉和姜宁的热情,让曲大姑娘看到了姜家的友善,也颇为满意。
    隔天早上的认亲也十分顺当,要说不满,也就是曲氏对公婆以及两个小姑子竟然空着手半点回礼没有,十分愕然以及不满,从姜伯爷到姜宁,则对曲氏一人竟然只送了一双鞋,同样愕然以及不满。
    要知道,上一回的新妇,送了姜伯爷一只他倾心已久却买不起的玉鼎,送给陈夫人一套她收到之后就成为最心爱之物的玉镯,送给姜婉和姜宁的,各一套红宝石头面。
    顾姨娘愤怒于姜家对墨兰的袒护,以及,前一位主母李氏留下的印象,和她的表哥对她说过的那些话:她才是真正的姜家主母,他心目中,只有她,才是姜家主母。
    对于这位主母的更替,以及这位新主母的进门,毫不关心,也丝毫没放到眼里。
    青书出于一种本能,在曲氏进门那天,做了一夜噩梦,曲氏去认亲前,她就醒了,头一个念头就是找秋媚商量商量,再一个念头就是秋媚走了,秋媚竟然跟着李家人走了,这件事她既震惊又想不通……算了,现在不是想这事的时候,找春妍商量商量吧。
    青书和春妍什么也没能商量出来,春妍根本没有商量的心思,她满脑门子都是她现在是不是该走,四个陪房走了三个,就她没走,李家要是上门讨她怎么办,买她可花了不少银子,听说李家在跟姜家算帐要嫁妆,太太要是讨她的身价银子……大爷又不在家,秋媚怎么能回去了呢?
    乱七八糟想的睡不着觉,就是没想过新主母进门这件事。
    主母这件事,对于姜家后院的这几位姨娘来说,是一件从来没存在过的新鲜事物。
    曲大奶奶没等来姨娘们的拜见,不过她一时顾不上这个了,认了亲回来,先是胡老爷让人递了话进来,他家里有急事,今天就得启程回家了,来递话的是贾婆子。
    贾婆子从跟了曲大奶奶,已经告过几回老,说安顿好大姑娘,要回老家将丈夫的骨灰安葬进祖坟,曲大奶奶一回也没吐口答应过,奴婢还有什么祖坟骨灰?
    临出嫁前,贾婆子又求了曲大奶奶,曲大奶奶没吐口,贾婆子就求了胡老爷,胡老爷拿了五百两银子,替贾婆子赎了身,曲大奶奶出嫁那天,贾婆子就没跟着陪嫁进来。
    至于玉砚和丹青,拿的是典契,贾婆子典了她们俩,在曲大奶奶出嫁前半个月,典期就到了,曲大奶奶向胡老爷表达了希望他把她们买下来给她做陪嫁的要求,不过胡老爷没答应,玉砚和丹青身价不菲,而且玉砚和丹青也不肯卖身。
    就这样,曲大奶奶,是带着一堆嫁妆,却孤身一人嫁进的姜府。
    进门头一天,刚得了被她视为无条件后台的胡老爷今天已经走了的信儿,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发现,她的嫁妆被人偷了,她那些头面,以及崭新的、还没上身的、从撷绣坊定回来的衣服,少了一半都不止!
    姜家有的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下人,自然有人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跑来告诉她,是谁偷了她的头面,又是谁拿了她的衣服。
    曲大奶奶的怒火简直能烧掉这座伯府,就算没有陪嫁,没有娘家,她曲春英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
    宁远愉快的听着大英的禀报,姜家那位新妇曲大奶奶,怎么拎着刀砍了姜家大娘子和二娘子,抢回了自己的嫁妆,以及,又如何一路号哭冲进姜家祠堂,甩了绳子就要吊死在姜家祖先们面前,以向姜家祖宗们状告姜家对她的欺负……
    大英禀报完,带着几分赞叹嘀咕了一句,“……真是头上等雌老虎。”
    “真是好眼光!”宁远也赞叹了句,这句好眼光是夸文二爷的,给姜家挑了这么位媳妇儿,“给爷盯着姜家,有什么事儿立刻禀给爷听。”
    大英看了宁远一眼,宁远啪的一拍椅子扶手,恶声恶气道:“看什么看?爷这日子,也就这点乐子看了。”
    …………
    江南科场案的折子急递进京城,姜焕璋审的这个案子,比大家预想的干脆明白,半点也不拖泥带水。
    科场舞弊的主谋,就是童敏这位主考,左先生是帮手,却被童敏嫁祸后灭了口,祝家参与了舞弊,汤家脱不开干系。
    宁远拿着姜焕璋那份折子,仔仔细细看了四五遍,说不清哪儿不对,就是觉得不对,姜焕璋对这桩科场舞弊案的审理,光明正大,毫无私心。太光明正大了,太没有私心了,姜焕璋要是有这样的修为品格,怎么会有乱成那样的后宅?
    哪儿不对?
    “六月!”
    六月应声而进,宁远低头看着手里的折子,沉默半晌又摆了摆手,“算了,你下去吧。”
    这个不对,他最好出一趟城,找文涛聊聊,还有,问一问李姑娘。
    …………
    姜焕璋那份折子,当天就捏到了福安长公主手里。
    “这桩科场案,除了祝家这事背后不是汤家,别的,还真是查的明明白白,一点儿也没冤枉了谁。”
    福安长公主拍着手里的折子,“你看看,一把把童敏扯出来,照老大的脾气,这一件事,就得罪死了老大,直指汤家,就是得罪了高书江,得罪了高书江就是得罪了老四,这一桩案子,老大和老四全给得罪了,要说他傻吧,看看这案子办的,一点都不傻。这明明是一心为国,大公无私的良臣啊,这姜焕璋,就这么不避利害,不计生死?一心为国为民?”(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三章 阿萝的危机

李桐没答话,姜焕璋当然不会在乎是不是得罪大皇子和四皇子这两个快死的人,他早早树立起一心为国的良臣形象,才是最佳选择。
    “真要靠着老三另立门户,也没见他有什么动作。”福安长公主往后靠着椅背,十分困惑,“要说是个纯臣……”福安长公主一声嗤笑,“象个笑话儿,反常为妖,这个妖,妖在哪儿?”
    李桐转头看着她,“杨舅爷的亲事还没有眉目?”
    “嗯?怎么突然问这个?还没有。说起来,这事还放在老大名下督办。”福安长公主拍着手里的折子,不知道想什么,想的出神。
    …………
    阿萝被宁远找个地方藏了两天,就被卫凤娘拎出来,传了宁远的话,让她安心回软香楼。
    阿萝不敢回软香楼,又不敢不回软香楼。带着多多挪回软香楼,软香楼下有人大声说话,都能吓的她要往楼下逃,在软香楼呆了半天,傍晚,实在心惊胆寒坐不住,干脆带着多多,进了隔壁柳漫的飞燕楼上,一来躲个安全,二来找柳漫说说话安心。
    御史弹劾四皇子狎妓,当然不能只弹劾四皇子一个人,至少得弹个三个五个的陪着,正是风头上,京城的女伎们就明显清闲了,就连柳漫也十分空闲,阿萝上楼时,她正带着小丫头拿菊花窨茶。
    见阿萝上来,心让小丫头摆了茶席,两人对坐饮茶说话。
    “你那事,我听说了,没事了吧?”几句闲话之后,柳漫带着几分小意,先开口问道。
    “你说四爷的事?说是没事了,可我心里一点也不托底,就是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