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桐-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就周转不过来了,眼看着……”(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难结

“我记得撷秀坊也是咱们的产业?”姜焕璋斜着宋大掌柜,顾姨娘听说撷秀坊也是姜家产业,顿时激动的脸颊泛上了浓浓一层潮红。
    撷秀坊!
    “回世子爷。”宋大掌柜垂着头,姜焕璋这一问,问的他更加尴尬,不过不是自己尴尬,而是替姜焕璋尴尬。“撷秀坊是李家产业,现如今记在张太太名下,没跟着大奶奶陪嫁过来。”
    姜焕璋脸色微微泛青,撷秀坊现在还没有归进姜家?他忘记了……从前,他从来没关心过这些恶俗庶务……
    顾姨娘脸上的失望无法掩饰。
    张太太名下的产业,怪不得大奶奶成天打发人往撷秀坊拿这个拿那个,自己刚才换下来的那一身袄裙,就是撷秀坊今年最新的花色款式,可惜就这一套,以后,要是她让人到撷秀坊拿几件衣服什么的,不知道这帐,会归到哪里……
    “李氏陪嫁过来的铺子呢?能抽出来多少流水?”
    四万银子今天必须筹到,无论如何都得拿到!而且必须送到墨七手里,姜焕璋心里一阵接一阵焦躁。
    “回世子爷。”宋大掌柜的声音里隐隐透着说不出的僵硬,“大奶奶陪嫁过来的六间铺子,不在小的手里打理,要抽调流水,世子爷得寻赵大掌柜,不过,赵大掌柜连着几代人都是李家的掌柜,世子爷要从他手里抽调流水,只怕得大奶奶吩咐一句才行。”
    “她不是把嫁妆都交给姜家了?原来是这么个交法?”姜焕璋的焦急比愤怒更甚,或者说,他现在已经顾不上愤怒了,满心满腹只有焦急惶然,万一筹不出银子……不行,无论如何,都得筹到这四万银子,天底没有比这四万银子更重要的事了!
    “小的多嘴。”宋大掌柜立刻认错,他多嘴还不行吗?
    “你去给我想想办法,无论如何,未正之前,最少最少,给我筹齐四万银子,一文钱也不能少了!”姜焕璋是真急眼了,他三十多年的宝贵经验,全在朝堂争斗、政务大事上,银子这种阿堵物,这样的小事,他什么时候操心过这个?他用银子,向来就是吩咐一声。
    “绸缎铺能抵押两万到两万五千银子,再加上中药铺,把这两间铺子抵押出去,能筹到四万,要是卖了,还能多点。”宋大掌柜的话已经不怎么客气了,他不过一个掌柜,东家和他说这样的话,这简直是无赖!
    “你!”姜焕璋气的一巴掌拍在高几上,怒目瞪着宋大掌柜,这是杀鸡取卵的事,卖了铺子,岂不是把姜家的财运都卖了?
    这是从前那个把生意做的财源茂盛真如三江水一般的宋大掌柜?
    从前,他没和他这样打过交道。他喜欢亲自挑笔墨,更喜欢替顾氏挑纸笔颜色,每次他去铺子里挑笔墨时,都是他跟前跟后的侍候,他恭敬周到,在他面前,从来没敢伸直腰过……
    他一直对他印象极佳,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疲赖蠢货!
    “先抵押出去,等那两船绫罗到了,不就有银子了?”顾姨娘怯怯的接了句,宋大掌柜斜了她一眼,没接腔。
    姜焕璋一巴掌拍在几上,再焦急再愤怒,他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毕竟,从前的他,从来没过问过银子的事,阿堵物的事,铜臭无比的东西,他一向极其厌恶。
    从前,这个时候的他,也这么因为银子难为么?怪不得那时候让墨七占了那四万银子的便宜,原来,那个时候的他,是这样的……
    “顾氏说的对,爷急用这四万银子,先抵押出去,等那两船货到了,再赎回来就是了。”
    也只能如此了。
    宋大掌柜一个字都懒的多说,垂手应了声‘是’,姜焕璋不耐烦的挥着手,“快去!还磨蹭什么?未正之前,一定要把银子送进来!”
    宋大掌柜出了绥宁伯府,背着手低着头,信步走到巷子口,一个转弯,直奔城外,抵押铺子这事,他可不能只听姑爷一句话,他得亲自跑一趟城外,得有大奶奶,或是太太一句吩咐。
    这铺子,认真说起来,还真不是他们姜家的!
    万嬷嬷快到紫竹阁时,总算拿定了主意,一个转身,招手叫了个路过的小丫头过来,吩咐她道:“好孩子,你替嬷嬷跑一趟,到紫竹阁问问你紫绡姐姐,大爷安顿下来没有,然后再问一句,郑嬷嬷现在哪一处,我就在这儿等着。”
    小丫头答应一声,没多大会儿就跑回来了,“万嬷嬷,紫绡姐姐说,大爷还在沐浴,紫绡姐姐说大爷不让人进去侍候沐浴,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好。郑嬷嬷刚刚到紫竹院,正看着收拾大爷带来的书,说是等大爷收拾好,和大爷一起再去给太太见礼。”
    “好孩子!去寻你珍珠姐姐,就说嬷嬷说的,请她拿一匣子窝丝糖给你吃。”万嬷嬷笑着拍了拍小丫头的肩膀,郑嬷嬷就在紫竹院,那真是太好了。
    “我喜欢吃银丝姜糖!”小丫头十分天真烂漫。
    “那就让珍珠姐姐给你拿银丝姜糖!”万嬷嬷笑起来,“快去吧。”
    小丫头蹦蹦跳跳跑了,万嬷嬷进了紫竹院。
    郑嬷嬷正看着人布置收拾李信的书房。
    “嬷嬷你也歇一歇,湖州过来可不近,就是坐船,在水上飘也不比在家里,要是累坏了,不光信哥儿心疼,太太也得心疼的不行。”万嬷嬷人没进屋,话先进来了。
    “不累!我一点不晕船,一路上过来,有大掌柜打点,走一路看一路景,停到哪儿都有好吃的,这一趟过来就是享受!你怎么来了?太太催了?”郑嬷嬷瘦瘦的,精神极好。
    “我来看看您,有几句话先跟您说说。”
    郑嬷嬷是张太太的奶娘,万嬷嬷她们几个,小时候都被她调教过几年,郑嬷嬷脾气好,心地更好,万嬷嬷和孙嬷嬷几个,都跟她十分亲近。
    “那咱们到那边屋坐着说话。”郑嬷嬷也是个聪明人,刚才李桐那番举动,她已经想了很多,见万嬷嬷这么说,赶紧从书房出来,往上房让万嬷嬷。(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递话和接话

“别进屋了,屋里怪闷的,今天天气好,咱们就坐在廊下说话吧。”万嬷嬷建议。
    “这院子里看着是舒服,那就廊下。”郑嬷嬷也赞成。
    见郑嬷嬷赞成,万嬷嬷叫来紫绡,拿了两把矮椅子放到廊下,紫绡又张罗着搬了只小矮几过来,泡了茶,放了几碟点心,这才退下去忙自己的事。
    “姑娘那头是怎么回事?我记得姑娘不是二月里才嫁了人,这会儿怎么在这紫藤山庄住着?出什么事了?还有姑娘那头,怎么包成那样?”郑嬷嬷先开了口,刚才看到李桐缠了一头白纱的额头,她就忍不住想问了。
    她心里,是拿张太太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的,对李桐,也如同亲孙女儿一般。
    “唉!我过来,就是要跟嬷嬷说说这事!”万嬷嬷一声长叹,“嬷嬷听了别上火,反正我是上火的不得了!”
    万嬷嬷从李桐被姜家两位小娘子推倒说起,这大半个月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事,姜焕璋怎样,陈夫人又怎样,府里的下人又如何,以及顾姨娘如何如何,青书姨娘如何如何,说的详细无比。
    郑嬷嬷刚和万嬷嬷在廊下坐好,李信就从净房洗好出来了,换好衣服走到外间,正好听到万嬷嬷开讲李桐在姜家的遭遇。
    李信站在帘内,听了片刻,悄悄挪到炕沿上半坐半站,凝神细听。
    “……唉,嬷嬷您说说,这叫什么事儿?”廊下,万嬷嬷已经说完了今天早上得到的信儿,姜焕璋让顾姨娘主持中馈,站在她身后全力支撑,以及,姜焕璋得了晋王府长史的任命。
    “怎么能这样?这姜家也太能欺负人了!”郑嬷嬷气的气都粗了,一下下拍着椅子扶手。
    “嬷嬷别生气,您可别生气,姑娘……唉,姑娘真是一夜就长大了,从前,嬷嬷也知道,姑娘被太太捧在手心里长大,眼里没坏人,性子也娇得很,耐不住性子,高兴不高兴都在脸上,如今……嬷嬷!我有时候恍恍惚惚,就觉得姑娘比太太还老!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万嬷嬷两只手拍的啪啪响。
    “这日子还怎么过?我跟你说,这姜家肯定有害死咱们姑娘的打算!我跟你说,这人心,坏得很!最坏的就是人心!太太是怎么打算的?姑娘嫁了这样的人家,太太……唉,太太这得多心疼!”郑嬷嬷心疼张太太的心疼。
    “能怎么打算?嫁也嫁过了,又是这样的人家,要是没爵位,咱们还能盘算盘算和离的事,现在……唉,我看哪,太太也没什么好法子,倒是姑娘,说既然搬出来了,除非姑爷明白过来了,否则她就当析产分居过日子,您看看,这叫什么事?这成亲还没到半年呢……”
    万嬷嬷和郑嬷嬷一替一口叹着气。
    “嬷嬷您说,那姜焕璋什么时候能明白过来?我就怕他没明白过来,倒更糊涂了,万一生出……什么坏主意,姑娘跟太太,孤儿寡母,谁能给她们支撑?嬷嬷您说,太太命不好,怎么姑娘也这么苦命?”
    “老太太也是这样的命!这真是!”郑嬷嬷一把一把抹起了眼泪,这事,一时半会,还真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万嬷嬷来了。”李信听到差不多了,掀帘从屋里出来,万嬷嬷急忙站起来曲膝见礼,“有好几年没见信哥儿了,哥儿这个子长的真高。”
    “可不是,这几年他长的太快,眼瞅着长,太太让人捎的衣服,衣服刚拿到手,一看就知道小了,不知道糟蹋了多少好衣服。”郑嬷嬷也站起来。
    “您还不知道太太,最爱给姑娘做衣服,一给姑娘做衣服就得想到信哥儿,这个颜色信哥儿穿着指定好看,那个花色多好,多吉利,得给信哥儿做一件,别说信哥儿,就是姑娘,窜个儿那几年,好些衣服刚做出来就小了,小孩子这几年都这样,这可不能算糟蹋。”
    万嬷嬷上上下下打量着李信,眼神明亮,沉稳大方,一看就是个能成大器的,万嬷嬷越看越觉得好,姑娘要是有这么个哥哥,还怕什么?
    “哥儿既然收拾好了,咱们过去吧,时辰也差不多了,吃了中午饭,嬷嬷可不能再忙了,得回去好好睡个午觉。”
    万嬷嬷上前虚扶着郑嬷嬷,李信微微欠身让过两人,跟在后面往院子外去。
    出了院子,万嬷嬷松开郑嬷嬷,悄悄拉了拉李信,落后十来步,低低交待道:“信哥儿,姑娘的额头,一会儿您就当没看见,可别多问。”
    “嗯。”李信应了一声,看着万嬷嬷,等她往下说,这只是个话引子。
    “还有件事,哥儿听过就算了,这家里……这些年不容易,太太支撑了这么些年,如今年纪大了,姑娘又嫁了人,前儿我看太太那意思,很发愁这家里往后没有个人支撑,可怎么办,特别是姑娘,唉,没人支撑,姑娘就没了娘家,我看太太那意思,怕是有了想过继的意思,哥儿心里有个数就行。”
    李信眼皮微垂,低头看着崭新的天青灰长衫下摆,和脚上那双极其合脚舒适的深天青灰滚深青边鞋子,自从四岁那年到现在,他的生活就是这样,处处妥帖,这份深恩,他一直看着、记着。
    万嬷嬷刚才那翻话,是专程说给他听的,他听到一半,就明白万嬷嬷的用意了。
    唉,没想到阿桐妹妹福命如此不济,竟嫁了这么个混帐东西。
    “多谢嬷嬷提点。”李信先谢了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