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恩-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甚至可以想象到,春风如何轻轻吹拂过四娘的发稍,挑起顽皮的弧度。
  同是顾家的女儿,二娘子和四娘子日日青春飞扬,在园中明媚的春光中自在徜徉,不知忧愁为何物;而她,却在一墙之隔的老宅中,独自衰败下去,默默无闻,骨子里透出一种沉沉暮气。
  她不甘!
  她不甘呀!
  她今年才刚刚九岁;九岁还这么年少,若她父母尚在,她也当时在父母娇宠之下肆意徜徉的年岁。她也想要热爱春光,珍惜生命;
  想要和姐妹们一样,认几个字,读一读书;
  想要向路阿婆学女红,绣出精致美好的图案;
  想要在最合适的年纪,遇上一个美好少年……
  她想要——
  想要——
  窗外的天光明亮,碧蓝高远的天空一净如洗,淡淡融彩的虹桥一道挂在天边,绚烂非常,三娘子眸子中闪过一丝少年意气的星火,这星火这般光亮,仿佛能够将整个世界灼热,但这丝光亮却最终渐渐黯淡下去。三娘子颓然的在床上弯下身子。
  “三娘子在里面么?”一个婆子高昂而尖锐的声音陡然破坏了顾家老宅的寂静。
  三娘子愕然。只听得屋外传来一阵急乱噪杂的脚步。房门“咿呀”一声被推开,一个藏蓝色衣裳的婆子从外头进来,见了床上的少女,面上露出一丝喜色,回头嚷道,“马娘子,三娘子在里头呢!”
  “知道了。”一个女子悠然应道。
  葛布帘子“呼啦”一声揭开,一身华服的妇人带着外头的光亮慢慢走了进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本小说《天恩》为架空设置,背景为大周朝,皇室为姬姓,周朝的历史及官制风俗大多参考唐朝设置,在部分地方因为小说剧情需要会有些许变动。
    这本小说的重点是JQ!“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要用它来寻找JQ!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个民风开放、JQ丛生的年代,咳咳,《天恩》作为一篇以仿唐朝代为背景的小说,里头中也埋藏着很多段或明晰、或隐晦的JQ,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时刻注意寻找出这些JQ哦!
    在唐代,蒸饼指的是各种各样上笼屉蒸熟的面食。咱们现代人吃的馒头就包括在其中。文中三娘子和绿儿坐在一起分享的蒸饼,即是咱们现在的馒头。
    嗯,顾家给下人吃的蒸饼,大约颜色没有这么白。
    唐朝的蒸饼除了用纯面作之外,还可以加入各种馅料。当然,本文中顾家给下人吃的蒸饼,自然是没有馅的。
    最后的最后,小树苗需要雨露的浇灌才能茁壮的成长哦,新文求包养,求喂食。星星眼看着你们!你们懂的!
    
    第2章 初花锦绣色(之贵客)

  一阵光从掀起的蓝葛帘子下射入,几个婆子和丫头拥着妇人入内,顷刻之间,将小小的厢房塞的拥挤起来。
  绿儿见得中间华服妇人,忙起身向着妇人行了个福礼,怯怯道,“马娘子万福。”
  那妇人随意“嗯”了一声点了点头。
  这位华服妇人正是马小娥的姑姑,顾三郎的妻子马氏。
  马氏上下打量着这间厢房。见房中像个雪洞似的,除了两三件陈旧简陋的家具,再也没有其他物什,一个女孩坐在清漆架子床上,面色枯黄,瘦弱娇怯,平常的紧,唯有嵌在脸上的一双眸子漆黑点亮,在黯淡的房中灿然生辉。“三娘子,”她盈盈上前,握着三娘的手笑道,道,“婶子来看你了。”笑容亲切如沐春风。
  顾三娘点了点头,“三婶。三婶今儿怎么来我这儿了?”声音清冷。
  “瞧三娘这话说的,”马氏嗔道,“我这做婶婶的,来看看自家的侄女儿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她亲亲热热的挨着三娘子坐着,眯了眯眼睛打量少女,见三娘子靠着枕头坐在床头,黄缣中衣洗的发白,领口袖缘明显短了一截。一头发黄的发丝披散在肩后,愈发映衬的一张脸蛋尖尖的,握着的手不觉紧了紧,只觉其中腕子透出微微暖意,愈发显得细瘦伶仃,十分可怜,面上不由显出一分恻薄之色,转头怒斥绿儿,“三娘子是我们顾家二房留下的唯一骨血,要紧不过,春桃,你是怎么伺候的?”
  绿儿惊惶的屈膝下去,磕巴道,“奴婢……不是春桃,奴婢……是园子里洒扫的绿儿。”
  马氏怔了一下,微微尴尬,“那春桃人呢?”
  “马娘子,”婆子上前一步,小声禀道,“春桃在园子里给几位小娘子推秋千哩!”
  马氏噎了一下,她不愧在顾家以温厚圆滑称名,很快就又恢复了寻常神色,热络道,“三娘子,今儿天气不错,园子里春光正好,三婶带你出去看看可好?”
  她直起身子,转头吩咐使女,“还不服侍三娘子梳洗。”
  两个留头的使女细声应是,上前服侍顾三娘。
  婆子在帘子下听了前堂小厮的传信,挥了挥手,悄步赶到马氏身边,在马氏耳边轻轻禀道,“娘子,大娘那边派人来催,说是贵客已经在堂上等了好一会儿了!”
  马氏目光微闪,点了点头,“知道了。”转头看向三娘子。
  三娘子已经在使女的服侍下重新梳洗打扮,换上了新春裳。撒花黄绫衫子明俏服帖,六幅百褶茜裙长而艳丽,这套春裳本是马氏为自己的女儿四娘子准备的,式样为湖州时兴,料子也用的是上好吴绫,色泽也十分鲜亮,此时套在三娘子身上,袖子,裙裾都拖出来了一小截,空荡荡的,非但没有映衬的三娘子的人才精神,反而越发有零落之感。
  马氏心头微微一酸。
  算起来,三娘子和四娘子同年,还要大着半岁,身量却比四娘子小了这么多。
  一时间,饶是她素来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也觉得有些可怜。回头拭了眼泪,露出慈爱笑容,“三娘子也是大了,”取了一根红头绳,为三娘子挽了一双伶俐的丸子,将三娘子枕边的黄铜鱼形挑簪亲自为三娘子簪上,退后一步,打量着三娘子,赞道,“我家三娘子可真漂亮!”
  “三娘呀,”她揽着三娘子,亲昵道,“婶子跟你交待个事儿,待会儿堂上会有一些贵客,他们许是会问你一些话,你可记得要说家里的好话呀!
  顾三娘垂下眸,遮住琉璃眸色,应道,“好。”声音清冷。
  今日一早,有一位梁官人登门,指名求见顾二郎孤女三娘子。顾家人惊疑不定,大嫂崔氏为顾家主妇,在堂上操持待客,托自己走一趟带三娘子过去。马氏一路行来,心中猜了各种情形,终究猜不透要领,想了想,再次弯腰伏在三娘子耳边,慎重叮嘱,“三娘,你是顾家的女儿,是顾家把你养大的,你要记得顾家的恩情。说话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可好?”
  顾三娘抬起头来,漆黑的眼眸一眨,过了一会儿,方笑道,“我知道了!”
  马氏在她清亮的眼波注视下微微一怔。
  说起来三娘子容貌是顾家姐妹中最盛的,虽然因为这一年的卧病而折损了,却有着一双极为出色的眼睛,形如荔枝大而清亮,瞳仁凝黑有神,不说话的时候,静若琉璃。马氏看着三娘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从心底生出一些微微不安的感觉。但事到临头,也没有什么别的法子,只得道,“既然这样,我们就走吧。”
  她转身向外行了几步,回头见三娘子并不动弹,奇问道,“三娘,你怎么不跟上来?”
  “三婶大概忘记了吧?”顾三娘双手置于膝上,姿态端正娴雅,抿嘴笑着,“三娘自大半年前从假山上摔下来,已经是没办法站起来走路了。”声音平静,仿佛只是在交待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马氏脸上一红,尴尬道,“婶婶最近记性不好,倒是真的忘记了。”转身吩咐婆子,“抱着三娘跟上来。”
  婆子应了一声“是”,上前抱起了三娘子。
  三娘子伏在婆子怀中,身子轻盈的像是一张纸一样。
  大父去世两年后,自己早已经被家中上下遗忘,今天却忽然又记起,巴巴儿劳马氏亲自上门,亲切相待,甚至为自己换了新春裳,想来是因了马氏刚刚提到的“待会儿会问自己话”之人。这人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而来,又想要对自己做什么?
  三娘子一时想不明白。
  她是顾家二房独女,顾二郎少年时血气方刚,随镖师学了一身好武艺,竟生了闯荡江湖的心思,在十六岁的一个雨夜,偷偷的溜出了顾家。大父顾颍气的摞下话来:从今而后,顾家再也没有顾成勇这个人。此后十多年,二郎一直没有回老家,只是偶尔有一些家书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寄回来,捎了一些银钱。
  建兴十年(周94年)一个秋夜,风雨大作,待到第二天打开大门,就看到一头栽倒在门前的顾二郎,面色苍白,身上滚烫,腹间的刀伤尚豁着一个大口子,手中却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女婴,闻声而来的顾家二老只听得二儿子交待了一声,“孩儿不孝,这孩子……请二老帮忙照顾。”便支撑不住昏了过去。
  这一睡,顾二郎再也没有醒来。
  白发人送黑发人,顾颍老泪纵横,将顾二郎的尸骨葬入祖坟之后,便抱着女婴当众宣布,这个孩子就是二郎唯一的骨血,顾家的第三个孙女——顾三娘。
  顾三娘生父早亡,生母不明,随着大父大母过日子的时候,倒还得了几分照顾,待天册四年(周98年),大父大母相继过世,顾大郎在老宅前面起了座新宅,带着全家搬了过去,留在老宅的三娘子便渐渐被人遗忘。
  三娘子年纪虽小,倒也有几分敏慧。她知自己一介孤女,无人依靠,便着意讨好大伯母崔氏,求得崔氏三分欢心,又善待使女春桃,苦心经营,日子虽平淡,倒也过的下去,想来,若非去年春上那场事情,终究能平平安安的长到成年,在叔伯的操持下,嫁给一个男子,也许那个男子会平庸,或者贫困。但终究能够白头偕老。
  却偏偏,去年春上发生了那件事情。
  三娘子的目光微微一凝,隐住惨痛。
  马氏领着三娘子出了老宅,进了新屋后门,园子中早春的鲜艳景色顿时全都拥到三娘子面前来。三娘子被兜头的南风吹的狠了,用袖子掩了口,剧烈的咳了起来,咳的双颊艳红,眸中水光盈盈。
  那是天册六年四月初十,那一日,顾四郎迎娶邻县解氏,顾家大摆酒宴,十分热闹。待到太阳落山,贺喜的乡人都走净了,她从顾家新宅回老宅,经过园子中的假山,起了玩心,爬上假山玩耍,一个不小心从假山上摔了下来。
  那一个春夜,是她一辈子都没有法子忘记的噩梦。
  早春的夜尚有一些寒凉,顾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伯和大伯娘一日迎来送往,早早就歇了;四叔抱着刚刚娶进门的四婶解氏一夜春宵,洞房花烛汩汩燃烧,至天明方才熄灭;连下人都得了添加伙食的酒菜,烫一盏酒吃饱喝足。唯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躺在假山之下,被寒凉的夜风吹了一宿,只觉得漫天的星星都是要吃人的眼睛,盯着自己一眨一眨的,四下里的树木在夜色里轮廓看起来仿佛搏人的狮虎,可怖非常……。到了半夜,就迷糊起来。等到第二天早上,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发起了高热。
  大伯请回来游医开了一张风寒方子,草草包扎了伤处,她在床上足足躺了两三个月,才渐渐好了过来,却惊恐的发现,自己已经是再也站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