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鸦片战争-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到它的温暖。
    分宾主座下后,一个赫哲人掏出一个皮囊,他首先将皮囊递到了龚自珍手中,口里说着龚自珍听不懂的赫哲语。
    龚自珍猜测着这人的口气,试着将皮囊放在嘴边喝了一口。
    一股**辣的滋味刺激着龚自珍喉咙,顺着食道一路燃烧进胃里。龚自珍喝的有些急,被呛了一口,咳嗽起来。屋里的赫哲人高兴的叫了起来。那人从龚自珍的手中接过皮囊自个喝了一口,又转身递给了旁边的人。
    龚自珍感到一股热力从丹田冲到脑门,身子整个的暖和了起来。他暗自想到,好烈的酒。
    屋子里的气氛,也随着烈酒的传递热烈了起来。
    其中一人向着龚自珍说着什么,这赫哲语让龚自珍有些摸不着头脑,幸好达崇吉喀在一旁翻译道:“他说,这酒是俄国人的伏特加。”
    说到俄国人龚自珍留上了神,他问道:“俄国人在这一带有没有什么动静?”
    达崇吉喀和周围的赫哲人说了一阵后,向龚自珍回道:“俄国人现在已占领了库页岛,将我们在库页岛上的人全部赶到了大陆上,而且现在经常骚扰我们的庙屯、晋泰等地。”
    一股怒气在龚自珍心中燃起,皇上果然英明,中华最大的祸害不是别人,真是贪婪的俄国人。他皱起了眉头问道:“为何不奏报朝廷?”
    达崇吉喀回答道:“吉林将军收受俄国人的礼物,对俄国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睛。我等虽然不满,可是将军一职掌管军政,权利极大。我们只好暗自忍受了,只怪自己打不过别人。”
    龚自珍又问道:“俄国人都用的是什么武器?”
    “他们人高马大,大多是骑兵,远处用大将军的士兵使用的那种火枪,近处挥舞着马刀冲刺过来。我们在黑龙江下游的七姓、八姓赫哲人只能建寨自保。”
    龚自珍忍不住骂了起来:“这祸国殃民的禄成,敢背叛朝廷挑起内战,却不敢面对俄国人驱逐外敌。”
    杨露蝉在一旁听说后,开口道:“大将军,不若我们麾军北上,将俄国人赶出库页岛。”
    龚自珍沉思了起来,片刻说道:“此事不可鲁莽,现在叛乱尚未平定,而且一但开战,必须要在新疆、外蒙布置好兵力,防止俄国人入侵,这是一件大事,必须皇上和朝廷来定夺。”
    达崇吉喀和族人商议了一阵后说道:“如果大将军要带人收复库页岛,我等三姓赫哲人必效死命,只是收复后,必须建城据守,不然大军一去,俄国人又重新回来。”
    龚自珍点头说道:“只要朝廷同意,我龚自珍万死不辞,一定率军收复故地。达崇吉喀刚才说的有理,假如大军收复了失地,不仅要建城守卫,而且要大量移民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屯垦,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有了人有了武器,方能守住北地。”
    想到这个地方的寒冷,龚自珍又补充道:“必须是北方人才能迁移到这里,南方人来肯定受不了。”
    达崇吉喀点头说道:“大将军的话让在下受教了,刚才我和族人商议了一翻,愿意为王师平定北地叛乱助一臂之力。黑龙江上游有许多我赫哲族人,我们愿意前往那里在大军进攻时从中策应。”
    龚自珍拍手说道:“正好,此事是大功一件,倒是我一定奏报朝廷,论功行赏。”
    达崇吉喀高声说道:“那好,我达崇吉喀这就和族人商议此事,到时我就随大军出发,每到一地,由我赫哲人先行前往联络内应,尔后大将军才挥师进攻,必定减少许多障碍。”
    这一翻谈论,囊中的酒已经喝的差不多了。龚自珍让人重新上了一坛酒,为诸人倒满酒碗,尔后举杯说道:“为我等今日的欢聚痛饮此碗,今后朝廷不会忘记赫哲人在北方的功劳,驱逐俄国人的事,我龚自珍一定如实禀报朝廷,相信不久王师便可以饮马库页岛。来,干杯。”说完龚自珍一饮而尽,屋中众人叫了声好,也都尽饮了碗中水酒。
    由是,新军和当地各族关系良好,相互你来我往,为进攻叛军掌握了大量的信息。
第一百零六章一山不容二虎
    中国,北京,紫禁城,养心殿。
    “主子,这是今天的“京华报”,曹进喜一边将报纸递给了刘寄一边说道:“这张际亮将主子在天桥的事也给写进去了,还算这小子聪明,没敢写明是主子微巡。”
    刘寄听到曹进喜的话笑了起来,他接过了一张发黄的纸张,这张质地不好的报纸和刘寄记忆中的报纸相比太简陋了,虽然版面还是一样的大小,可是上面几乎没有图画,更像大张写满了繁体字的纸页。
    报纸的醒目位置上写着,“黄公子天桥遇险,众刺客尽数落网。”刘寄将报纸浏览了一遍,上面的内容比较杂,有文学诗词,有历史故事,也有京城近期一些事情的报道。从报道的内容上看,张际亮审稿应该还是比较严格的,所报道的内容都不敢和朝廷有何抵触。刘寄心想不管怎么样,这张际亮办报纸的事情,正合了自己的心意,往后也算是多了一道耳目。等将来报纸影响大了,这东西对民智的开启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放下报纸,刘寄拿起今日送到京城来的急奏。这是一份从东北来的战报。
    刘寄仔细的看了一遍,盛京已经被黄爵滋和徐继畬收复,现在两人已挥师北上和龚自珍汇合于吉林。不过消息有好也有坏,在龚自珍最近送来的一份战报中,刘寄感受到了俄国人深植到骨髓里的侵略性,库页岛的赫哲人被俄国人强行杀散,事实上早已经被俄国人强行占据了,现正俄国人在岛上挖掘火煤,猎取貂皮。
    这事让刘寄有些意外,他没想到俄国人现在就已经实际占据了库页岛,在刘寄的印象中,总以为库页岛是以后划出去的。理起这事,刘寄想起了今天的奏折中总理大臣戴兰芬有一份关于俄国人的折子,他在案头摞的老高的奏折中翻查了一阵,折子被找了出来。刘寄牵开折子,上面写着的内容是,俄国照会中国,愿意帮助中国剿灭叛军,现已经在涅尔琴斯克(尼布楚)屯兵万余,整装待命。后面附加了出兵的条件,俄国人想得到黑龙江以北的土地。
    看完奏折刘寄摇着头笑了起来,从东北将消息传回莫斯科至少需要三、四个月,如果到了冬季那就基本上断了通信。老毛子的反应会有这么快吗?再说那尼古拉一世大概不会对这远东偏鄙小地有什么兴趣,他的大军要开到远东没有半年是无法办到的。既然尼古拉一世对此不应该知情,那么这封照会是谁发的?刘寄想了想在墙上的大地图上看了一阵,估计就那雅库次克城堡的督军搞的事。算起来这家伙手头的兵力,把所有远东的城堡加起来,也就是近万人吧,除掉防御能调动的也就三、五千人。
    刘寄这翻猜测是有根据的。一直以来刘寄不间断的从山西商人那里点点滴滴的收集着俄国人在远东的情报,所以今日才敢如此断定。
    既然俄国人兵力有限,推测起来就不该有胆子和中**队打仗。俄国人说什么屯军万人于尼布楚,让中国划东北之地为价以助平叛,估计除了想得到中国的土地是真的以外,其余的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说到底还是怕中**队顺势打过去。
    刘寄想到这里让曹进喜将戴兰芬、包世臣与陶澍传来。
    三人赶到养心殿时刘寄仍然伫立在墙前,专心的盯着那副占据了整个墙面的世界地图。大家都垂着手躬立在一旁,耐心的等候着刘寄。
    “你们都过来,不要光站在那里,时常看看地图,心里就装下了整个世界,中国的事情不是关起门能办好的。”
    眼见刘寄发话了,三人趋步走到了地图前。
    刘寄指着库页岛的位置说道:“你们来说说,俄国人占了这块土地,我们是不是派兵把它收回来。”
    三人在地图上找了半天,才在地图上找到库页岛的位置。三人互望了一眼,由陶澍有些疑惑的说道:“此地为苦寒之地,收复了,也无人愿意留守,要来何用。”
    “谁说无人留守,赫哲人在这里不是生活的很好。再说岛上盛产貂皮,又有煤矿。谁收复了那里,朕让谁垄断当地的矿产和皮毛。”
    眼见刘寄动了怒气,三人赶紧改了口风,陶澍上前说道:“臣等愚钝,幸得圣上指点。臣下这就召集军机处议论此事。”
    戴兰芬犹豫了片刻在一旁说道:“皇上,是否先照会俄国人,通知其归还库页岛,若是俄国人无视我国的请求,方才加以刀兵是为上策。”
    刘寄思索了片刻说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这样,事情可以稍微推迟一点。等东北平定了叛乱重新布置好了防务以后,由总理衙门先行照会俄国,口气稍微严厉一些。畹香先到理藩院满汉档案房把尼布楚条约找出来,然后抄录一份,到时随同照会一起给俄国人送去,让其好好看看。”
    戴兰芬立刻应了一声:“臣遵旨。”
    刘寄又向陶澍说道:“子霖仍然召集军机处的人议一议这事,俄国人是贱骨头,你好好给他讲道理是不行的,给他一棍子他发现打不过你立刻就老实了,若是没有打疼,他必定狠狠的反咬你一口,到时不仅库页岛,朕看黑龙江以北都难以保住。所以军机处要将问题想在前头,如果俄国人不还怎么办。”
    “臣下明白了。”陶澍行了一礼回道:
    议论完此事,刘寄向坐榻上走去,一面招呼三人都过来坐下。
    几人坐定以后,有太监送来茶水糕点。
    刘寄刚呷了一口这来自云南的普洱茶,坐在下首的戴兰芬和包世臣都站了起来。两人似乎都有话要说,可见对方也都站了起来,双方又都同时缄了口。大家对视一眼,都在客气的谦让着。
    刘寄放下茶碗笑道:“二位就不用谦让了,让戴兰芬先说吧。”
第一百零七章国库羞涩
    “那好,微臣就不客气了。在下要汇报一件喜事,从英国已有消息传来。在萨克雷先生的周旋下,斯蒂芬逊先生名下的公司已经通过英国内阁获准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机车“火箭号”,现已经派遣了其子罗伯特先生先行到中国,为中国设计铁路。”
    刘寄双目亮了起来,右手用力的挥了一下,口中连连说道:“好呀!好呀!”
    “这事要好好感谢一下萨克雷先生,你着人给萨克雷送些礼物去。对了,罗伯特先生什么时候到?”
    眼见刘寄兴奋的有些语无伦次,戴兰芬面带喜色的上前答道:“送信的人到了,罗伯特先生也就快了,估计也就在年底之内吧。”
    对于修建铁路的事情,朝廷已经组织了许多次的讨论,大多数人对于铁路被宣传的如此之好都抱有将信将疑的态度,陶澍显然也在此列之中,他上前说道:“皇上英明睿智,上意高瞻远瞩,微臣私自不敢猜测。只是报国之心不敢有片刻懈怠,于铁路一事左右思量,铁马不吃草便能奔跑,尚且不知疲倦,何物如此,违反天道轮回。岂不异于水月镜华,旁门邪道吗?”
    刘寄很能理解朝臣们的态度,所以也组织了四品以上官员多次学习,让那些亲见过火车的留学生详细报道此事。可朝臣的顽固超出了刘寄的想像,至今他们依然认为刘寄是在迷信方术。
    刘寄长长叹了口气说道:“朕对陶中堂寄予厚望,常人不能理解此事,朕尚可原谅,可陶中堂乃朕之股肱,如子霖都不相信朕说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