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了山,路不好走,速度便慢了许多,一点点的往山里挪。
山里的雨声显得格外响亮,噼哩啪啦像是燃放炮竹,听在耳边,心里滋生出几分说不出的焦灼。
这雨,太大了,仿佛有人站在天上往地上泼水,地面的积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点点的往上涨。
“村里来不及排水,这会儿,只怕变成了小溪涧,幸好咱们走的早,后头人多,又得赶驴牵牛,有些甚至连鸡鸭都往山里赶,挤挤挨挨就容易出事。”想起十几年前的事,木大娘心有余悸。
河水没有淹进村子,堪堪到了村口,最终还是没变成天灾,可人祸却接二连三,死人的大事没有,小事儿却不少。
到底还是伤了情分,自那以后,村子里乡邻来往,远没有以前的和气,总归是落了点疙瘩。眼看黄土埋了半截身子,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年轻那会,看不开的看不透的也都不在乎了,好不容易恢复了点往昔的和睦,这场大雨过后,八成又得变成泡影。
世事难料啊,连善喜媳妇那么好的一个孩子,说没就没。有时候想想,真是意难平。温热了半辈子的心,大抵就是这会儿凉透了。她以前相信,这人呐,心善,帮人就是帮己,会有福报能积福德,都是放屁!
“你说,老天爷是开眼的,为什么善喜媳妇却落了个死不瞑目的下场?”木大娘想着刚刚在村里看到的事,当时确实解气,现在想想,又觉得心里闷的慌,憋的。“这会出手有什么用,人死又不能复生。”
这问题,施小小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回事,有些事,说不清。张张嘴,最终,她保持沉默。
木老汉对村子周边的山很熟悉,边说边指路。“前面,一直走,往右拐拐,有个不大的山洞,地势颇高,咱们躲山洞里应该不成问题。”
“有个山洞总比没有好。”熊地主点点头。
山洞真心不大,浅浅的一个洞,满打满算站五六个人,雨下的大,站洞口还会被雨水溅到。
柳叔熊地主木老汉夫妻俩打扫着山洞,施小小和沈松泉看着俩个孩子。
小六六被吓着了,在姐姐怀里睡了觉,醒来后就好像忘了般,和福宝哥哥玩的特开心,咧着嘴笑,傻乎乎。
打扫好山洞,柳叔和熊地主又把帐篷拿了出来,先了个合适的地方,将帐篷搭起,本来想解了马车,帐篷让给大白小白,这么大的雨,时不时的有雷鸣闪电,不好呆树下躲雨,总不能让大白小白一直淋着雨,再强壮的马也得淋出毛病来。
对施小小他们来说,大白小白虽是马,却也是像家人般的存在。
“你们最好啊,直接连马带马车呆帐篷里,人也呆帐篷里。”木大娘见他们的动作,出来提醒了句。“两个村子,都会躲到山里来,山里能避雨的地方,拢共就那么几处,只让马呆在帐篷里,回头得闹出事来。”又都是外乡人,老的老小的小。“这雨太大了,还不知道要下几天呢。”
熊地主是个生意人,听她的话便知其深意,对着木大娘笑了笑,当即把马车套上,牵着大白小白进了帐篷里。
木老汉夫妻俩的物件,就搬了点凳子门板啥的,搭了个临时的简陋低矮床,别的依旧放在马车上。
手头的事忙完,几个男人又去寻了点枯树枝当柴,捡了石头搭了个灶。当时马车上特意拿了半捆柴,方便烧火,捡回来的湿柴可以放灶边烘干,至于做饭的物什,马车上都有。
忙忙碌碌间,隐约听见了说话声,有人往这边靠近。
是木大娘撑了油纸伞和施小小去接根老汉一大家子,用木大娘的话说,人多,挤是挤了点,总归要安全些。而且根老汉一家子都是厚道人家,相处了大半辈子,情分深着呢。
根老汉一大家子,赶驴牵牛拉拉杂杂,走得比较慢。被木大娘和施小小接到了山洞时,根大娘拉着木大娘的手,激动的热泪盈眶,一个劲的道着谢。
“山洞太小,这雨也不知道会下多少天,咱们得搭个棚子出来,就依着山洞口往外搭,大伙儿加把劲,赶紧把棚子弄好,就可以换衣服坐着烤火喝姜汤。”木老汉的话,根老汉一家子都觉得在理没有任何意见。
老弱妇幼都呆在山洞里,山洞里升了堆火,旁边搁了圈需要烘干的湿木,年轻力壮的就各自忙开了,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赶紧把棚子搭出来。这事儿,施小小他们没有帮忙。
当时去接根老汉一家子过来时,木老汉夫妻俩就说过,人接过来后,要帮忙也别帮太过,量力而行,一会儿搭遮雨棚子就别管,有他们在呢。老的老小的老,得想周全点,两大的着了风寒怎么办?这样的情况下,要药没药要土方子也没地儿找,都得硬扛着,犯不着,真的犯不着。
木大娘话说的直白,她算是看透透了,什么积福积德,人呐,还是得自私点。
遮雨的棚子才搭了个头,哗啦啦的雨声里隐约夹着说话声,有人往这边过来。
木老汉和根老汉对视了眼,让家里的娃儿继续忙着,他俩去前面看看。这个小小的山洞,已经塞不进人了,不能再过来了。
谁晓得这雨会下几天,这地方得守住了!
“我就记得这边有个山洞,果然啊!木老汉根老汉你俩不厚道啊,也太麻溜了些。”一个小老头,个子不高,很瘦,黑黑的,身板儿却硬朗的很,灵活的在前面开道,见着木老汉和根老汉,他率先开了口。“你俩在就好,正好有个伴,人多才能守得住地方。”
木老汉不怕得罪人。“山洞太小,已经没地儿了,你们再找个地儿吧。”
“山洞就那么点地,我们俩家塞进去就够勉强了,福二趁着现在人少,赶紧去找个能避雨的地方,一会人越来越多,只怕更难找,得往深山里去才行。”根老汉和气的劝着。
“山洞又不是你们家的,哪里由得你们说了算。”福老汉身后的汉子,不乐意的嚷了句。
“我们家也没几个人,多数是青壮年,跟你们呆一个山洞,是为你们好,就你们俩家,能守得住一个山洞?”
“根老伯,人多力量大,山洞小,本来就挤,大伙儿齐心点,可以往外搭棚子,也就一会的事情。”
根老汉看了眼福老汉身后,福老汉一家子确实没什么妇弱,四个儿子,就大儿子成亲娶了媳妇,后头三个都是十几岁的大伙子,说是青壮年,这话一点都没错,更重要的是,福老汉一家子都比较野蛮凶狠,他们觉得有理就不会退半步。
“不行,往外搭棚子也不行,棚子能搭多大?我们两家已经有二十余口人,完全塞不下了。”木老汉态度强硬。
“福二,你们还是换地方吧。”根老汉本来有点犹豫,见木老哥不同意,便也熄了心思。
许是听见这边的动静不太对,根老汉家的儿子孙子搁了手头的事,走了出来。“怎么了?”
柳叔熊地主也跟在里面。
根老汉家拉拉杂杂足有十多口人,三个儿子,十几岁的大孙子有两个,这年头,青年妇女也得经常下地帮忙干着农活,也是有把穷力气的,加上三个儿媳妇,倒也有点阵势。
福老汉瞅着木老汉和根老汉俩个,脸色阴沉很是难看。“真不愿意?”话里带着戾气。
“你们走吧。”木老汉依旧没改变主意。
第175章
根老汉拧紧着眉头,忧心忡忡。“走了个福二; 后面会有更多人过来。”
“爹; 守两个人在这里?不能再来人了; 这个山洞太小。”
“人多了也不好; 就咱们两家正好合适。”
“对,我看呐,留两个人在这里守着也好; 看到有人过来就提个醒; 这边山洞已经人满了。”
根老汉的儿子儿媳一言一语的说着自己的想法。
“咱们村倒也没什么; 再怎么蛮横凶狠,多少都会顾及几分,就怕隔壁三姓屯的刘家; 其余两家还好; 知道点道理要点脸皮; 偏偏就数刘家,最不要脸,心肠最黑。”根老汉的大孙子话里带着愤怨; 可见没少在姓刘的手里吃亏。
根老汉和大孙子想到一处。“说的对,不怕咱们村的; 就怕邻村的刘家。”
“就这么大点的山洞; 刘家不会过来。”木老汉却是不着急。“还是先忙好手边的事; 赶紧把棚子搭好,别着了寒。”
熊地主主动说。“我和老柳在外头守着,有什么动静; 往里面吱一声。”
“行,你们注意点当心些。”木老汉点点头。
根老汉搓着手憨憨的笑。“麻烦你们了。”
“他俩呢?”木大娘瞅了眼,没见熊地主和柳叔,冲着老伴问了声。
木老汉把事情简短的说了说。
“我也去前头看看,他们头回来村里,面生的很,哪里守得住哟。”木大娘嘀咕着,撑了把油纸伞匆匆去了前面。
进山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人往这边来,估计是知道这边有个山洞可以避雨。
幸好有木大娘,她年纪大辈份也大,说话也利落,三言两语就把事说全。村里的乡亲听她这般说着,也觉得在理,山洞确实不大,既然已经呆满了人,就赶紧去别处找。
下雨天,乌云黑压压,根本分不清是什么时辰,以往还能根据手头上的活估摸着时间,今个却是不成。
遮雨棚子搭好,众人饥肠辘辘,山洞棚子里各生了堆火,年轻力壮的汉子妇人就呆在棚子里烤火,老弱妇幼就窝在山洞里,煮了锅浓浓的姜汤,还有锅热腾腾的蛋花汤,配着蒸热的馒头香喷喷的酱菜,大口大口吃得格外起劲。
熊地主和柳叔俩个端了吃的进帐篷里,他们侧窝在棚子里,尽管戴了斗笠穿了蓑衣,在大雨里站了大半个时辰,手脚冰冷,没多少热乎劲,烤烤火正好。
根老头一家子都知道,帐篷里还有四个孩子,两个年纪特别小,碰着这种天灾祸事给吓着了,大的守着小的,没往外走,眼下这处境着了寒是会要命的。都很理解,家里的孩子不也同样严严实实的护在了山洞里。
“俩位老哥,这晚上,咱们是不是得安排人守夜?”熊地主心里想的多。
木老汉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啊。”一声长叹。
“安排守夜也好,夜里睡得踏实。”根老头一家子都没意见。
剩下的便是如何安排守夜这事。
熊地主柳叔与木老汉一队,根老汉这边分出大儿子大孙子去第一队,剩下的就是第二队。
第一队守上半夜,第二队守下半夜。也摸不准时间,到时候看着去,犯困了守不住了,就把第二队喊醒。
“就一个床,睡觉的地方不够,趁着现在天色尚亮,还算看的清,咱们得回村里赶紧搬点木板被褥过来。”根大娘一直在琢磨着这事,往山里躲,只顾着把贵重的带上,像被褥木板这样笨重又占地儿的,压根就没考虑过。
眼下遮雨的地方有了,倒是又想起这桩事情来。
“对对对,把这岔事给忘了。”
“睡觉的地方必须要拾掇出来,睡不好,肯定守不住夜。”
“咱们大人还好,凑和着眯会儿,就是家里的孩子,唉,这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一两天没什么事,时间久就难挨了。”
根老汉家里的后辈叽叽喳喳的说着。
“是得回村里一趟,把我那旱烟也拿些过来,还有家里的柴木,得搬些出山里。”木老汉嗒吧下嘴,有点想抽旱烟。
根老汉愁眉苦脸。“问题是怎么搬?咱们要往山里搬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