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后万万岁-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魏云清在这边举办茶话会,听说里头气氛热烈,他就按耐不住了,也想来凑个热闹。
    魏云清挡在门口不让他进:“出去,出去,我们这儿都是女眷,你来凑什么热闹?没见你一来,她们都玩不开心了吗?还是说,你想在里面选几个漂亮的入宫?”
    杨奕吓得连连摆手:“不,不是,云清姐姐你莫误会,我没那么想!”
    “那你还不走?”魏云清道。
    杨奕留恋地看了眼延禧宫内的热闹,幽幽地说:“……好,我这就走。”
    他转身一步三回头离去,魏云清看得好笑,吩咐了身边的蓝田一声,才道:“等等。”
    杨奕立刻停下脚步,期待地回过头来。
    魏云清对他招招手,杨奕立刻如同摇着尾巴的小狗似的跑了过来,她从蓝田手里拿过一大串烧烤,递了过去:“喏,刚烤好的,拿去尝尝味道。”
    虽有些失望魏云清不是让自己留下,但她还惦记着他这事让杨奕眼神闪亮,连连点头,迫不及待地接过:“下回玩一定要找我!”
    “知道了,你可以走了。”魏云清摆摆手。
    杨奕傻笑着离开,身边内侍道:“皇上,奴婢帮您拿着吧……”
    杨奕眼神一瞪:“走开,这是云清姐姐亲手递给我的,你们敢碰?”
    “奴婢,奴婢不敢!”那内侍吓得赶紧退后说道。
    杨奕径直往前走去,边走边啃着一串烤鸡肉,表情享受,不愧是云清姐姐亲手递给他的,真是好吃!
    把杨奕送走,魏云清回头一看,延禧宫里众人还跪着,胆大的悄悄抬头看过来,个个表情古怪。虽说早有耳闻,然而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了,皇后娘娘真乃神人也,居然就这么把皇上给赶走了,而且他走的时候好像还挺高兴的?
    魏云清咳了一声,抬手:“大家都快起吧,继续,别让不相干的人坏了兴致。蓝田你不是很会唱歌么?来,别害羞,为大家表演一曲。”
    茶话会很快恢复热闹,然而各人的心绪却早已翻了天,有艳羡的,有敬佩的,看魏云清的眼神也有了微妙的不同——这就是她们的山长,不管是前朝重臣,还是一国之君,在她眼中不过常人。

  ☆、第一百一十一章

在表彰茶话会结束之后,魏云清将受表彰的那些人集结了起来。估摸着柳慧娘快回来了,她也该做好离去的准备,离开的两年时间,女子书院的事自然不能搁置。
    魏云清从学生中选出优秀者,教授她们授课技巧,将来新招收的学生,就教给她们带了。而书院的庶务,则落在了王选侍头上,原先她跟着庄妃负责女子书院的前期事务,如今庄妃要跟着魏云清走,她便将事情接了过来,再加上管事李嬷嬷的辅助,维持女子书院的运作不成问题。
    至于书院目前的老学生们,魏云清也没想就此将她们放养了。这三个月来,她加班加点赶制出了不少教材,让人帮着誊抄了几十份,作为延伸阅读,让她们在没人教的情况下自学,互相探讨,培养她们的自学能力。
    这一日,天气没那么炎热,宫外也传来了好消息——柳慧娘一行人安然归来。
    当晚,宫里设庆功宴,主角是蔡直,柳慧娘和吴尚文。这一去,路途坎坷,路上险象环生,可他们到底是平安归来了,还剿灭了大大小小的倭寇不下千人。
    柳慧娘黑了些,也瘦了些,然而她的面上神情却那么满足和骄傲,洋溢着令人无法忽视的耀眼光芒。她坐在魏云清身边,兴奋地说道:“我们这一路上不但到了倭国,还途径了一座岛屿,岛上竟也生活着些蛮人,当真是有趣。倭国不如我大梁富庶,见我们带去的商品,纷纷来抢购,这一趟去,可赚了好几番呢,临回来前,我又去采购了一番当地的特产,等在大梁境内卖出去,怕又能赚上不少……”
    魏云清眼神闪亮,期待地听着柳慧娘的描述,一脸的好奇。柳慧娘这也算是出过国的人了,看样子倭国似乎是个非常适合做生意的地方,而蔡直也不负所望,护着柳慧娘安然归来,还剿灭了不少倭寇。这一路上想必定是惊险不断,令人难忘。
    这一夜宾主尽欢,后来,论功行赏,蔡直等人纷纷升官的升官,给赏赐的给赏赐,柳慧娘的爵位也因此又免费生了一级,如今在上京的布衣商人之中,她已完全可以是横着走了。
    只是柳慧娘似乎是出海走上瘾了,在家休息了几日后便求见魏云清,说再去倭国,一定要再算上她。
    如今出海商队安然归来,赚得令人眼热,下次出海的名额怕是人人争抢。柳慧娘是先驱,魏云清本打算着她去过一次,成功归来拥有名望和爵位后,在大梁好好做生意便成了,没想到柳慧娘走上瘾了,还来争取下一回出海。
    可既然柳慧娘自己喜欢,魏云清便不会拦着她。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要走的路,她觉得既然柳慧娘已经决定了,旁人便不该干涉。
    如今大梁依然有海禁,唯有朝廷特许的船只才允许出海。按照蔡直的意思,他们剿灭的倭寇估计不过总数的五分之一,海上行船依旧危险,因此内阁商议后觉得,海禁照旧,再让蔡直带人出去几趟,把倭寇差不多解决了,再开海禁。
    魏云清深以为然,在会议上为柳慧娘争取下一回出海机会,内阁众位辅臣没反对柳慧娘继续出海,倒是提出希望增加一些商人出海名额。不过蔡直带队出海的士兵人数有限,若商队太庞大,难免照应不及,因此人数非常有限,至于最后有哪些商人能被选中,魏云清就没管了。
    如今柳慧娘也回来了,魏云清的诸多前期准备都差不多完成,便决定正式开始她的两年巡回之路。
    杨奕拨给魏云清一队锦衣卫,百多人,作为魏云清的直属卫队,另外再派了个年轻将领,带了一千多士兵随队护卫。魏云清此去时间漫长,路途遥远,该带的东西不能忘,该带的人也得带上。
    后宫之中,除了庄妃之外,另外还有三四个妃嫔恳求跟着魏云清一起去,魏云清没拒绝。而在过去跟着学律法,最后考核成绩不错的人里面,魏云清也挑选了二十个人带上,这些人都可以帮着她在各处建立女子书院。当初魏云清让庄妃上课教人时正是抱着这个打算,毕竟女子书院里的女学生都是大家闺秀,即使她们愿意跟着她出去,她们的家人还不得把她这个始作俑者给吃了啊?
    唯二的例外是孙思思和杨馨,她们在听说魏云清要出游两年后,就开始缠着她,非要跟着她一起出去,就算她说自己是公事出去,不会到处玩的,她们也没打消这个念头,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二人的家人居然都不反对。孙思思家中如今是孙老夫人做主,孙思思的岁数差不多到了议亲的年纪,但孙老夫人舍不得这么早把她嫁出去,还想再把她留在家中几年,在她死磨硬泡,又拿出魏云清做挡箭牌的情况下,居然答应了让孙思思跟着魏云清出去玩两年。而杨馨这边,杨奕很高兴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能跟魏云清出去好“看住”魏云清,免得她中途就不见了,而杨馨的生母太妃娘娘那边,认为杨馨跟着魏云清这个皇后出去见见世面,与皇后交好非常有利于将来,反正杨馨年岁还小,也同意了。
    曹军在考虑过后决定留在上京,他要是一走两年,这司礼监的局势还不变天了啊?所以在魏云清叮嘱他好好看着杨奕,别让他乱来后,曹军便心安理得地决定留下,心里也打定主意不能让魏云清回来后失望。
    内阁众臣对于魏云清这个皇后单独出巡其实是颇有微词的,替天子出巡这事,哪里轮得到一个女子?不过杨奕都大手一挥同意了,他们还能如何?眼不见为净呗!就是苦了金俨,一边是明里暗里让他扣着银子别给魏云清的同僚,一边是笑眯眯客客气气跟他讨要银子的皇后娘娘,他身处夹缝,连那银子都觉得烫手,只能悄悄给魏云清拨付足够的银子,明面上却做出克扣的模样让他的同僚们满意。
    魏云清走的那天,女子书院里无法跟随她一起去的学生们有些依依不舍,有些羡慕地替她送行。她笑着与她的这些学生们道别,坐上精简了后依然显得豪华大气的马车,在她的直属锦衣卫护送车架来到城门口,而杨奕也一直将她送到了城门外。
    “云清姐姐,我在上京等你回来。”杨奕不舍地看着魏云清,语气沉甸甸的,表情亦是沉痛。
    魏云清笑道:“你回去吧,两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一个好皇帝,别让相信你的人失望。”
    杨奕用力点头:“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魏云清最后对杨奕笑了笑,便回了马车内,车队出发。
    离开了令人觉得压抑的皇宫,魏云清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次延禧宫的宫人跟了大半出来,一路上的生活虽然比不上宫里的优渥,可也亏不了她。
    两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转瞬即过,要完成她的目标,她依然要抓紧时间。要将女子书院开到县一级是不可能的,每到一处,位置,后勤,师生等都要处理好,都需要时间。两年不过才二十四个月,让一所女子书院走上正轨,至少也要几个月,因此魏云清考虑过后,决定在省一级亲自办女子书院,在省里先留下一个种子,如何生根发芽,就要靠她们自己了。
    直隶区域有上京一所女子书院就够了,魏云清到的第一站是距离直隶最近的沔阳省。沔阳省离上京近,是个相对富庶的大省,由于皇后代天子出巡的事早已通知下来,魏云清一来就有人接待。那一千士兵驻扎在城外,锦衣卫队跟着护送魏云清入了沔阳的省府落英城,受到了沔阳三大领导机构——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的热烈欢迎。
    魏云清亲切地接见了他们,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一是开办女子书院,这个主要是魏云清自己带来的人忙,省里的人偶尔给开个绿灯就行,不用他们多费心力。二则是替天子出巡,在沔阳省的这段时间,她这边会接受各种各样的伸冤案件,为此她还提前从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借调了一批人出来,再加上她自己带出来的人,共同处理。这个就比较得罪人了,魏云清虽不怕,却觉得自己这个地位最高的人直接出面不合适,很多事没了转圜余地,便让借调出来的人中职位最高的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刑守道来出面扛着。
    刑守道正是那一天“牝鸡司晨”事件中站出来反对她,还被升官了的那位。他原来是佥都御史,事后变成了都察院左副都御使,这官升得他莫名其妙,可之后做事却如同上了镣铐,再也不敢随心所欲。谁叫他当初在众臣面前说了那样的豪言壮语,事后若有违背,让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如今被魏云清带出来,他也算放松了些,不用总在同僚们的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的,要知道很多人对他什么都没做,不过就是出来耍了个嘴皮子就升了官这事颇有微词,对此不齿得很,能离京,他觉得轻松多了。
    这回代天子出巡的主角是魏云清,刑守道即便官职高,也得听她的话。京官的品级一向普遍高于地方官,而刑守道这个都察院的副长官是正三品,比省里的从二品布政使不过小了一级,但都察院有监察百官的职责,官小权力大,连里头一个小小的正七品监察御史都不能小觑,更何况这个都察院的副长官了。
    有刑守道坐镇,沔阳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