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希腊人的利益?
如果说希腊人在于土耳其人的战争当中获得了胜利的话。或许他们还能稍微照顾一下希腊人的利益,只可惜。希腊人没有。
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腊人的表现不错,甚至曾经逆推过无论是武器装备亦或者是兵力都占据优势的意大利人。但是在面对土耳其人的时候,似乎和他们的后世那些继承人没什么区别,在土耳其战场上居然连战连败。
如此一来,英法自然也就没必要照顾他们的感受。
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的,如果说希腊人能争气一些,英法都会继续支持希腊,可既然他表现的这么差劲,那英法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一种形势了。
——————————————————————————
当然,如果是按照原来的历史来讲的话,至少在土耳其人对希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前,英法是绝对不会同意与土耳其签订这么一个协议的。
但是这次却不同,或许是因为有国社政府帮忙做中间人的关系,所以英法到是好说话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英法都已经不愿意继续把物资扔在土耳其这个地方了——————其实英法也看出了中国打算拉拢土耳其的盘算,这也是英法会这么爽快同意的又一个原因。
没错,按理来讲,英法似乎是应该从中作梗才对。毕竟若是土耳其人站在了中国一边,那么中国便有可能会将自己的势力范围踏足与欧洲,这对英法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不要说是欧洲了。即便是地中海,恐怕他们都不会同意。
但是问题来了,即便英法不愿意与土耳其谈这么一个事情。他们难道就有办法对付土耳其了?或许有吧,但是那绝对是需要耗费许多精力的办法。对于眼下正筋疲力尽的英法来说,使用这种办法绝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而在没有摆平对方的办法的情况下,却非要死拖着,不但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恐怕也会加深对方对自己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怨恨也就越深。就像前面说的一样,若是能摆平那自然没什么,可偏偏自己却没能力摆平。这种情况下,何必给自己添加一个仇人呢?
而且在自己刁难对方的同时,另一个人却在给予‘无私’的帮助,这种情况之下,土耳其人会选择哪一边,似乎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
所以,现在英法没多给土耳其一份难堪,便等于是把土耳其人更加的往中国那边推。既然英法并不打算如此,那么自然就只能做出别的选择,比如说多争取一些土耳其人的好感之类的——————至少别再增加恶感了。
自然。作为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解体,并且给予了这么多屈辱的国家,想要让土耳其人亲近自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点英法自己也清楚。
不过在肢解土耳其这件事上,中国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所以这两个国家到也不必担心,土耳其人会对中国有什么好感。
再加上英法也的确需要土耳其站在自己的这一阵营来,共同对付苏俄,于是这种和解性的条约《洛桑条约》的诞生,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至少无论是谁,都不会对这一条约的诞生感到奇怪——————除了苏俄…
——————————————————————————
公元1920年末,随着英法、中国以及土耳其等国在瑞士的洛桑签订了一份新的,取代《色佛尔条约》的《洛桑条约》后。也算是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土耳其独立战争总算是告一段落。
在这个条约当中。土耳其原本的领土肯定是得不到维持了,但是土耳其却也得到了比《色佛尔条约》更多的尊严。至少对于土耳其人来说。色佛尔条约恐怕是他们绝对无法容忍的。
毕竟那个条约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屈辱…
所以尽管这一条约对于土耳其人来说。依然充满了不少屈辱,但是同时也被不少的土耳其人视为胜利——————当然,如果能吧伊拉克的那块地方一起要回来,那自然也就再好不过了…
只可惜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虽说土耳其人也曾经尝试过,并且英法似乎也的确是有那么一点支持的迹象——————反正也不是自己的,而且看着中国占据了那么多的石油资源,英法当然不可能会不嫉妒,最最重要的就是,如今的中国已经越发的强盛,这个时候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对于中国而言起到的是如虎添翼的作用,既然英法要防患老虎,那么自然要先向办法把老虎背后的翅膀去掉。
石油这东西,给土耳其人,顶多也就是让土耳其人变得富裕一些,可若是给了中国,那现如今中国的变化就是很大的证明。三百多万的国防军,眼下除了苏俄之外,全世界究竟有哪几个国家能拥有这么庞大数量的军备?而如果不是有了这些石油收益的话,国社政府又哪里来的这么多钱支撑这么多的常备军?
因此,与其让这些石油在中国的手里,英法宁可让她们在土耳其人手里,至少在土耳其人手里的话,相对来说要安全上一些。
只是…
尽管这次的洛桑会议,算是中国牵头进行的,可是在中东的领土问题上,国社政府态度却强硬到了非常极端的地步。土耳其人才刚刚提出了这一问题,英法也稍稍的表示了下支持,中国政府的代表就已经直接撕破脸皮,扬言这是国社政府应该得到的,若是土耳其人想要从中国手中夺回这些土地,便只能拿人命来换——————只要他们换的起!
国社政府的这一激烈态度。不要说是英法,就连土耳其人也吓了一跳。
其实土耳其人也只是想试试而已,毕竟若是可以的话。那么土耳其的重建资金也就不需要考虑了。事实上刚开始,英法这番表态的时候。土耳其人到是真的非常的高兴,毕竟若是有了英法的支持,那么在这件事上土耳其人便多少有了些希望。
谁想到国社政府这边甚至连考虑也不考虑,直接就是撕破脸皮。
好吧,撕就撕,若是可以的话,土耳其人其实也很想撕。
至少对于相当一部分的土耳其人来说,既然已经收拾了希腊人。那么再收拾一个中国人似乎也没什么。但是那些土耳其政府的真正上层却很清楚,这件事情没那么容易。
首先,既然与英法和谈了,那么指望苏俄的军援似乎已经不太现实了。其次,土耳其是否还有能力继续打下去?
没错,这场战争的确要比历史上维持的短了许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土耳其人的损失也就少了。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上,英国人仅仅只是沿着巴格达的线路一路北推,实际上并没有威胁到土耳其人的安全。
可是这个时代,有了国社政府。那十多万国防军却是不断北上,直接威胁着土耳其人的老巢。
并且在美索不达米亚战役的多个战场,都给予了土耳其人重创。到了现在。更是已经占领了土耳其相当一部分的领土,这种情况下土耳其人的损失和前世相比,即便是战争末期的时候恐怕也没有什么区别。
如此一来,土耳其人自然是更难坚持下去。
何况与希腊人不同,或许在普通人看来,他们能击败希腊人,便可以击败中国人。但是土耳其的高层却很清楚,国防军的实力绝对不是希腊人能比的。
在多次与土耳其人的作战当中,国防军都没有在兵力上占据着优势。可却每次都能非常轻易的击溃土耳其人。尤其是几次主动进攻,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更是让土耳其人目瞪口呆。有些时候甚至是只需要一支几千人的部队。就可以轻易击溃土耳其人数万人的大军。
尤其是其中一次战役的时候,土耳其人精心准备的数万大军。甚至还没有出击呢,就已经被主动出击的国防军给击溃,那一次在空军的掩护下,国防军仅仅只是依靠一个装甲团和一个步兵旅,就击溃了土耳其人至少五个师的兵力…
这一次战败的打击,对土耳其人尤其大…
毕竟那次土耳其可是在兵力上有着绝对的优势,并且还集中了相当部分的重武器,可是最终却连国防军的一点皮毛都没有伤到…
甚至在国防军的面前,表现的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这也令土耳其人在国防军的面前在无信心,如果不是国防军一直都很安分。除非土耳其人主动挑事,不然绝对不出击的话,土耳其人根本不可能会赢得对希腊人的战争——————这也是国社政府故意的,虽说一个被削弱的土耳其对中东的威胁要小上很多。但是一个没什么实力的土耳其,对于国社政府来说也没价值了不是?
——————————————————————————
就像前面说的,尽管土耳其人的确是很想和国社政府撕破脸皮。可惜,没这个实力,而且就算撕了,没有了苏俄的援助,土耳其人又哪里来的实力与中国对抗?
一个弄不好的话,甚至可能反而会引来灭顶之灾。
所以在国社政府如此强硬的表态之后,虽然内心非常的恼火,可是土耳其人却也只能忍气吞声。
没办法,眼下会议弄的声势这么大,苏俄又不是白痴,也不是聋子或者是瞎子,当然不可能会不知道。
换句话说,别的还可以,但是指望苏俄的援助却是可以省省了…
事实上在《洛桑会议》刚刚开始的时候,苏俄就已经对土耳其政府发出了极为严厉的警告。毕竟土耳其的行为已经不能算是背叛,而应该称之为背信弃义或者是过河拆桥了…
对于土耳其人的这种行为,苏俄表现的非常惊怒。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土耳其人居然会在这种情况下背叛苏俄,而苏俄先前的一切援助,也等于是打了水漂——————虽说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援助,其实是中国人出的,但是毕竟还是有一部分的援助是苏俄自己出的。
最要紧的是,对苏俄来讲,他不会觉的,这些援助有一部分是中国人给的,所以自己也没吃多少亏,他记住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吃亏了!
所以,在得到了土耳其人与英法和谈的消息后,苏俄方面在惊怒的同时,其内部也出现了出兵对土耳其进行惩罚的呼声!(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五章()
莫斯科,尽管这里在过去并不是俄国的首都,但是随着苏俄的成立,很快这里就成为了整个苏俄的政治中心乃至其他一系列的中心。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战乱之后,这座城市很快便得到了比其他城市更多的恢复机会。至少无论是列宁亦或者是其他的人,都很愿意在这座城市上倾倒资源,以使这座城市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往日的辉煌。
所以,当俄国的其他地方还在收拾战争的残骸时,这座城市却已经开始把自己最漂亮的一面展现给别人。至少对于俄国人来讲,这座城市能这么快恢复往日的繁华,的确是很惊奇的事情,不过洛闻英却不会如此,毕竟在过去的中国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一些国家甚至还专门给这种事情起了一个名词——————中国速度。
克里姆林宫,这座苏俄的政治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