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7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暴起夺了城门,最终取下的庐州城。
    但是现在张献忠是不可能再来打庐州城了,历史已经被肖天健改变,张献忠眼下正和他的家人被肖天健编管在解州城中,享受他的小日子去了,倒是他的义子李定国等人现如今在肖天健的麾下效命,来到了庐州城下。
    吴大朴这一次想要效仿崇祯八年的时候抵御张献忠那样,扛住刑天军的进攻,在他看来,这里是有着铁打的庐州城的美誉的地方,虽说刑天军兵精马壮,但是想要攻克庐州城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即便是眼下城中兵力空虚,他觉得也是又希望挡住刑天军的攻城的。
    于是城中诸官在听罢了吴大朴的鼓动之后,稍稍的安定了一些,当即便开始按照吴大朴的安排,开始组织起了防守。
    以他们的兵力,出城和刑天军逆战是找死,这一点吴大朴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不会浪费兵力,将周边能召集起来的兵马都召集了起来,带入了城中协助守城。
    在守城方面,吴大朴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他亲自调派兵力,甚至将每一个城垛都责任到了指定之人,同时将武库打开,搬出了库房中的大批箭支、火箭等物,运至了各面城墙下面,做好了随时运城墙的准备。
    同时吴大朴下令在收拢兵力撤入城中之后,便关闭所有的城门,包括两座水门在内,不再允许任何人进出城池,除了派人朝南京赶去求援之外,任何人都不许再进入庐州城,以防混入刑天军的细作。
    所以在肖天健领兵抵达庐州城之后,庐州城早已是城门紧闭吊桥高悬,切断了城内城外的所有联系。
    肖天健领兵抵达了庐州城之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带着部将和参谋们围着庐州城转了一大圈,看罢了庐州城之后,不由得众人都有点头疼的感觉。
    当初他们打襄阳的时候便和庐州城很有点近似,都是坚城,拥有宽阔的城河保护,而且这里的城墙比起襄阳还要坚固厚实许多,单靠着重炮,如果想要像在打襄阳一样,轰塌庐州城一角非常困难,如果是强攻的话,城中只要有一定的兵力驻防,拥有像当初襄阳那样的战斗意志的话,这场仗便肯定会是一场恶战甚至是持久战。
    但是不打庐州也不行,庐州城是他们攻打南京城道路的一个必经之地,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放过这里不打的话,对于以后攻打南京城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盘踞在这里的官军数量不用多,便可以很容易的威胁到刑天军后勤的补给线,这对于很依赖后勤补给的刑天军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如果要取南京,那么庐州城就必须要拿下,这一点肖天健和李信的意见相当统一,包括麾下的诸将也都同意他们的这个观点。
    看罢了庐州城的情况之后,肖天健和诸将都没有在庐州城找到相对的薄弱点可供他们轻易突破城防,所以这场仗也注定会成为一场很艰苦的攻击战。
    而且肖天健现在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攻打这样的坚城,他的兵力不太够用,虽说这一次他调集来的兵马都是精锐,数量也接近三万余众,可是这三万人如果想要彻底封锁住这么大的一座城池,而且攻克它,却还是略显不足,所以他们不可能死死的将庐州城给彻底包围起来,只能选择重点进行攻击,另外还需要再调集一些兵力和助战的民壮前来这里协助攻城,这都需要一些时间。
    于是肖天健在看罢了庐州城的城防之后,便将城西的大蜀山选为了屯兵之地,将大军的军营安排在了大蜀山一带,而大蜀山地势较高,可以远远的俯瞰庐州城的情况,另外树林很多方便扎营以及就地取材打造攻城器械。
    而肖天健的在看罢了大蜀山的情况之后,便将他的指挥所暂时安排在了大蜀山南麓的开福寺附近。
    刑天军和其它义军不同之处在于肖天健早有取天下之志,所以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历来控兵甚严,不许刑天军部众祸害百姓,这一点也是其它义军之前做不到的,所以也造就了他时下的成就,相对比较轻松的打下了这么大的地盘,而刑天军的仁义之名也早已广博天下,即便是南直隶一带的百姓也早有听闻,所以早有百姓对刑天军的到来是翘首以盼。
    所以当刑天军大军开赴庐州城之后,周边的百姓虽然没有出现什么壶浆塞道的欢迎场景,但是却也没有像以前那样一看到军队出现,便立即奔逃躲藏,而是远远的驻足观看着刑天军的军容,好奇的对刑天军指指点点的相互之间讨论。
    但是也有一些百姓主动的找刑天军要求投军抑或是助战,帮着刑天军引路通报城中官军的情况,这一点可以看出前期刑天军派出的细作还是在这里的民间做了不少的宣传工作的。
    而在诸将的约束之下,开赴庐州的刑天军部众们也交好的忠实履行了他们的军纪,所过之处基本做到了对当地百姓秋毫无犯,既不jin淫掳掠,也不强行裹挟民壮随军助战,甚至于在行军途中,也尽量的避开种着粮食的农田,临时休息的时候也不得入村,而是择一空地休息做饭。
    当看到刑天军这样的表现之后,老百姓们这才算是彻底放心了下来,天底下他们还没有见过这样的爱惜百姓的军队,所以也就更加对刑天军没有了敌意,开始纷纷走出来和刑天军进行接触,询问传说中刑天军会给老百姓减赋分田是不是真的,当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老百姓们算是彻底乐坏了,纷纷开始主动的给刑天军帮其忙来。
    第三章到,请弟兄们不要骂了!呵呵!

第二百零四章 天不作美
    肖天健眼下并不缺粮食,一是出征之前,后勤方面给他们准备了比较充足的粮食供应,另外打下凤阳府的时候缴获了一些粮食,后来又歼灭万元吉所部的时候再一次缴获了不少的兵粮,所以眼下短时间之内他并不缺乏粮草,故此根本也不需要就地征粮,甚至于肖天健为了收买当地的人心,还令诸军对于附近的饥民给予一定的赈济。
    如此一来庐州周边的百姓迅速的归心于刑天军,开始纷纷涌来给刑天军助战,又是帮着修路,又是帮着运送物资,还帮着刑天军扎营砍伐木材等物,所以没几天时间,刑天军便在大蜀山一带扎下了一座大规模的兵营。
    这一仗肖天健也没打算就轻取下庐州城,所以他在大蜀山扎营的时候扎下的是一座相对坚固的营盘,为了争取民心,本来罗立想要将开福寺征用为肖天健的临时行营,将寺里面的和尚暂时赶出去安置,但是肖天健深知佛教时下对民众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如果强占这么大的开福寺的话,少不了会惹怒一些笃信佛教的信徒,不利于下一步对当地的控制,于是便着令诸军不得侵犯寺院,也不得干扰寺院的正常礼佛。
    本来开福寺的僧侣对于这么大一支兵马来攻打庐州城是心怀惧意的,寺中方丈更是亲自带领众僧来谒见肖天健,还拿出了百余石粮食送给刑天军,但是却被肖天健拒绝了,肖天健告知众僧不必担心,刑天军乃是仁义之师,只取那些无良士绅的不义之财,但是不强取寺院的财物,让他们可以完全放心继续他们的生活,该礼佛的礼佛,该种田的种田,如果有余粮的话可以开设粥棚接济一下周边的饥民也未尝不可,但是刑天军不要他们的东西。
    开福寺众僧得到了肖天健这样的保证之后,一个个感恩不尽,连连称谢,不敢怠慢立即在开福寺外面开设粥棚接济周边的饥民,并且对饥民们一再称这都是刑天军的恩德,让他们不要忘了。
    如此一来刑天军抵达庐州之后,很快便安定了地方百姓,获得了老百姓的民心,于是更多的百姓开始涌来帮着刑天军助战做攻城准备。
    而肖天健在抵达庐州城之后,派人朝城中射入了一封信给知府吴大朴,劝其最好还是开城投降,以免刑天军攻城造成生灵涂炭,白白的造成更多的人的死伤,他可以确保入城之后对于城中之人秋毫无犯,原来的官员尽数留任,这对于肖天健来说,算是异常的宽宏了。
    可是吴大朴算是朝廷的忠臣,对于肖天健的这封劝降信根本就不屑一顾,当即便在城上撕碎了这封信丢下了城楼,在吴大朴看来,刑天军这么劝降,根本就是显示出了他们的虚弱,他认为肖天健是看到了庐州城的坚固,觉得无力攻取,这才劝降于他,为此他还得意洋洋的对手下的军将们说,这刑天军拿他们庐州城没有办法,黔驴技穷了才会这么劝降他们的。
    看着在城楼上纷纷扬扬飘下的纸屑,肖天健抬头看了看天,天空这个时候布满了乌云,不多会儿时间便开始落下了黄豆大的雨点,而且开始越来越密集了起来,他心中突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二话没说便掉头回营,召集了诸将开始商议对庐州城的攻击方法。
    李信等参谋部的人员认为眼下天已经开始下雨,不利于攻城,认为当务之急是先肃清庐州城周边一带,先从周边士绅以及豪绅下手,收缴上来一大批的粮食之后,待到天气放好之后再行攻城不迟。
    但是以武将为主的诸将们却认为拖下去不见得是好事,还是尽快攻城比较好,这样的话便不会拖太长时间,他们可以争取更快朝南京攻进,以免南京方面丁启睿做好完全准备。
    肖天健这一次听从了诸将的意见,决定还是尽快攻城比较好,否则的话拖的时间长恐怕会另生变数。
    于是五月十三这一天,肖天健便亲自提兵进抵庐州城西平门之外,开始了对庐州城的强攻。
    天气情况似乎并不作美,这场雨时下时停,给刑天军制造了一些麻烦,而且宽阔的城河也阻碍了刑天军的行动,一天下来,刑天军连城河都没有能渡过,城中官军更是在城上连连发炮轰击攻城的兵马,虽然刑天军大炮也齐射压制城上的官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打的官军虽然心惊胆颤,但是却并未能杀伤太多守军。
    这场雨算是给庐州城帮了大忙了,到了十四日之后,雨势便开始变得越来越大,期间也不再停止,这种情况下攻城显然是已经不合适了,肖天健看着满天落下的大雨,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暂停攻城。
    肖天健可以改变历史,但是却改变不了历史上的天气,在崇祯十三年五月间的时候,南直隶以及江南一带普降了一场豪雨,这场雨一下就是半个月的时间,造成了江淮一带大面积的洪水泛滥。
    到了五月下旬的时候,南直隶是苏州府、松江府、湖州府等府都发了大洪水,一时间江南等地变成了一片泽国,老百姓大批的被洪水吞噬,即便是侥幸没有被洪水淹死的人,也找不到吃的,奸商更是为此闭粜,使得灾情发展的非常严重,官府也无力赈济,反倒是不少当官的暗中趁机囤积粮食大发横财。
    这一场绵延的大雨也严重的影响到了庐州,虽然庐州没有诱发大洪水,但是河流湖泊的水位还是涨了不少,而且从天而降的大雨,也使得刑天军的火药受潮,不管是燧发枪还是火炮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使得肖天健不得不停止对庐州的攻击。
    而这么多人在庐州城外面驻扎,每天消耗掉的粮食也是天文数字,虽说肖天健前期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但是这样的大雨一下似乎就没了头,连续半个月下来,道路基本上被彻底阻绝,后勤方面的粮秣根本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从凤阳府方向转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