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8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相视一下对方的袍服,都又觉得有点可笑,现在大明朝已经没了,可是他们却还穿着大明朝的官袍,入宫参谒的却是大中朝的皇帝,这种情况怎么看都觉得那么怪异,有心攀谈几句,但是又都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于是相互之间只能抱抱拳,然后苦笑一下缓缓的步入到了宫中,聚集在了武英殿的殿门之外。
    这一路上他们看到的是一列列军容鼎盛的大中军的兵将,这些大中军兵将们一个个腆胸迭肚,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迫人的气势,和他们以前看到过的那些禁军还有三大营的明军相比一下,这些大中军兵将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铁血!
    对!就是铁血,这是一群铁血精英,从他们身上的气质上便能看出来,他们各个都是久经沙场的兵将,也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摧垮了延续了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将大明王朝扫入到了历史尘埃之中,也只有这样的一群铁血精英,才能将欺负大明了数十年的建奴大军打的丢盔弃甲,逃回辽东。
    在每个大中军兵将身上,他们都看出了一种骄傲的神采,从他们的眼神之中,这些前朝旧臣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大中军兵将们对他们的一种蔑视甚至是嘲讽,这让这些前朝旧臣们深感屈辱,但是又无话可说,因为他们是胜利者,现在是他们说了算,而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失败者,等候着命运对他们最后判决的可怜虫罢了。
    平日里这些趾高气扬的读书人,在这一刻,见到这些大中军兵将的时候,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优越感可言,只能一个个的灰溜溜的从这些大中军的羽林卫之中,小心翼翼的聚集在了武英殿前面。
    随着时辰已到,有武士走到武英殿前面,厉声吼道:“圣上有旨!令你等入殿觐见!”
    于是这些前朝旧臣各个都身体一抖,然后紧张的迈步鱼贯朝着殿中走去,几个大臣因为太过紧张,居然踩到了自己的袍角,当即滚翻在地,结果让两侧侍立的那些大中羽林卫们,顿时都露出了一幅鄙夷的神色,而这几个大臣则狼狈不堪的赶紧爬起来,在同僚的搀扶下慌慌张张的走入到了大殿之中。
    虽然他们很想抬头看一眼上面坐着的那个将大明王朝埋葬的人,但是绝大多数人却没有勇气,一进入殿中,便赶紧呼啦啦的跪了下去,有人甚至于已经迫不及待的喊出了:“吾皇万岁万万岁!”
    但是这种喊声却很不整齐,显得十分凌乱突兀,结果被一些稍有骨气的大臣鄙视了一把。
    肖天健端坐于龙案之后的龙椅之上,微微低头扫视着这些前朝旧臣们,看着他们各异的表现和表情,心中微微的冷笑着。
    他知道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的就服他了,更多的是这些人想要活下去,不得不臣服于他的脚下,但是这又能如何呢?
    现如今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已经是万人之上了,他需要通过他强力的手腕,来慑服这些人,使之今后为他的大中朝效力。
    他内心之中其实瞧不起这些大臣,当这些人奉命走入这座大殿的时候,他们便已经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气节,他们和卢象升不同,卢象升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才归附在他的翼下的,可是这些人,却是为了活命,为了未来可能的荣华富贵,才走入这座大殿的。
    不过让肖天健有些悲哀的是,他还不得不用这些人,因为他的大中朝新立不久,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曾经有过行政经验的官员,虽然他也可以通过考试录取官员,但是毕竟刚刚录选的官员,经验不够丰富,熟悉行政事务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所以不管他怎么不喜欢这些人,可是为了下一步天下的稳定,他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利用这些人。
    当看到他们都跪下之后,肖天健这才收回了心思,缓缓的站了起来,本来肖天健的身材在这个时代,就已经算是非常高大了,现在站在大殿之中的龙案后面,更让人产生出一种压迫感,再一次扫视了一遍下面跪着的这些前朝旧臣之后,肖天健这才开口朗声说道:“朕知道尔等近些天都很是紧张,但是近日,你等不必再为你们的性命担忧了!
    因为你们都很清楚,朕杀的那些人都是什么人!朕虽然不敢说未杀错一人,但是朕却可以保证,所杀之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该死之人!不管你们暗中说朕嗜杀也好,暴虐也罢,但是朕杀他们,却问心无愧!他们的罪责朕已经昭告天下,是否该杀老百姓自有定论!朕在此也不必多说!
    大明王朝延续近三百年,可是大明朝廷却不能再给百姓带来任何福祉,外不能御外虏于境外,倾全国之力,却失地千里,令鞑虏猖獗于辽东,屠戮我大汉子民数百万人,还屡屡破关而入,肆虐关内!
    内不能富民强国,只知横征暴敛,置万万我大汉子民生死于不顾,灾荒连连,官府不思赈济,相反却变本加厉对百姓敲骨吸髓,这样的朝廷留之何用?
    你等都乃是大明旧臣,而你们又为天下百姓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尔等扪心自问,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朕之所以当年起兵造反,就是不愿看到我泱泱中华因为大明王朝的昏弱,从此沦为建奴的奴隶,不愿看到我大汉族民继续辗转于沟壑之中,呜呼哀嚎,却无人救济!
    今日朕来了,也将早已腐朽的大明王朝从此终结,朕不为别的,只为了还我大汉族民一个朗朗乾坤!重新振作我泱泱中华!
    该杀的朕已经杀了!留下你们,是因为你们尚有可用之处,希望你们能抛弃成见,今后陪朕,一起共建起一个新的河山,从此之后令我中华民族重新振兴于世界之巅!
    今日招你们来此,朕并非有意羞辱尔等,只是想要见见你们,问一下你们可否愿意,今后为朕做事!当然,朕也不强求你们,愿意留下的朕双手欢迎,不愿意留下继续为官者,大可自行离去,朕也不会追究,省的尔等继续尸位素餐,继续以前那种只拿俸禄却不思报国!
    以前不管你们做过什么,从今以后朕便既往不咎,但是只要你们留下,从今以后便要一心为国,哪怕你们不为朕,也要为天下苍生所想,踏踏实实做事!
    朕的大中朝,最容不得的就是尸位素餐,结党营私,勾心斗角,贪婪无度之人,一旦朕发现尔等还像以往那样,不思进取,朕也不在乎这手上多沾一些血!
    你们可听清楚了吗?”
    肖天健突然间厉喝了一声,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中顿时回响了起来,似乎大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
    下面跪着的这数百名前朝旧臣,听到这里,无不觉得耳边仿佛响起了一声炸雷一般,不由自主的纷纷全身哆嗦了一下,不少人当即便趴在了地上,连连叩头大呼听清楚了,一些人更是不堪的连说不敢,甚至有人还叫出谢主隆恩之语!
    肖天健的话虽然直白的厉害,但是却让这些前朝旧臣们无不胆战心惊,能登临此位之人,绝对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这让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他们那种像以前那样的日子已经从此一去再也不会复返了,肖天健说的明白,留下做事,就要踏踏实实,否则的话那些这些天被拖出去砍了脑袋的人,便是他们的下场。
    不过同时,肖天健的话也等于给这些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起码告诉了他们,眼下大中朝在京师之中的这场大清洗行动,已经告一段落,而且还明确的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干,那么他们便还可以当官,最起码这条命和他们的家都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这让这帮提心吊胆的前朝旧臣们一个个都放心了下来,在紧张的同时,却又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当然,现在朕想知道的是,你们之中可有人不愿意留下为官?如果有的话,不妨现在站起来,明确的告诉朕,朕绝不留难!但是如果今天你们不说的话,那么明天开始,如果谁不服从分派的话,那么便是抗命不尊,那时就不要怪朕对尔等不客气了!有谁要走?站起来吧!”肖天健看这帮人已经纷纷点头,于是再一次开口说道。
    诸官相互之间悄悄的扭头看了看周边的同僚们,倒是还真有人站了起来,只见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原户部尚书倪元璐、大学士范景文等人缓缓的站了起来,大学士范景文起身之后,躬身对肖天健说道:“老臣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无力再为圣上效命,愿辞官归乡养老,还望圣上恩准!”
    肖天健知道这个范景文乃是个清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官东昌府推官、吏部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现年已经年近六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年事已高之人,见到他提出辞官之后,肖天健微微点头道:“范学士,朕知道你,虽然朕很想留下你,但是既然朕已经说过,那么便绝不会留难于你,准你所请便是!另外朕也知道,你虽然贵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但是却为官清廉,并无多少家产,朕平生最敬的便是你这样的人!如果你要还乡的话,朕另赐你白银五千两,也算是聊表朕一点心意!你下殿去吧!朕另外会派人专程护送你全家返乡!”
    范景文本来抱定了必死之心的,但是要说没有一点侥幸的心理也是不正常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肖天健居然这么轻易的便答应了他的辞官要求,居然还赐给他纹银五千两,这就更让他惊讶了,于是他立即推辞道:“在下不敢!多谢圣上厚爱,微臣虽然清贫,但是尚有一些家产,圣上所赐草民万万不敢当!”
    “你休要推辞,这五千两白银,朕也不全是给你的,朕知道你乃是饱学之士,即便是返乡颐养天年,朕也不想你便就此白白浪费了你的才学,如果你愿意的话,大可以这些银子建一座书院,教一些学生,今后也可造福百姓!范学士就不要推辞了!”肖天健对范景文非常客气的说道。
    范景文真的有点傻眼了,本来他以为肖天健是个莽夫,但是没想到他对待自己这样一个不愿为他效命的前朝旧臣,居然会如此宽宏大量,而且拿钱出来让他建立书院教书育人,能有这样情操之人,难道能是一个暴君吗?
    于是范景文只得跪下谢恩,然后起身缓缓走出了大殿,但是在他离开之前,肖天健再一次叫住了他,对他说道:“范学士要走,也不急于一时,不管崇祯皇帝如何,他毕竟都是你们的旧主,现如今他已经为了他的大明王朝殉国,那么你等这些老臣,难道不去送他一程吗?朕已经特准,以皇帝之礼厚葬于他,范学士不妨祭奠他之后再走不迟!”
    范景文听到这里,更是目瞪口呆,转身伏地顿时大哭了起来,连连磕头谢恩,虽然肖天健夺了崇祯的天下,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给崇祯保留了最后的尊严,这一点让他这个老臣如何不感激呀!于是顿时让范景文对肖天健的仇视又减轻了不少。
    至于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原户部尚书倪元璐、肖天健也听说过他们,听卢象升所说,此二人也都是比较清廉的官员,同时也是声誉甚高之人,于是温言挽留了一番,但是他们二人坚决也要辞官,于是肖天健也没有继续挽留,当即也准了他们的请辞,放他们离开京城。
    至于剩下那些没有辞官之人,肖天健对他们也说明了既然留下做事,官复原职是不可能的,令其暂时到各部听用,今后再行任命,但是眼下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