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明-第8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笏骋簿筒桓创嬖冢挛鹘鍪O铝艘恍├钭猿傻木刹浚形赐督担钦庑┤嗽诖笾芯拿媲埃狄巡蛔阄迹挛飨秩缃衩裥乃及玻幌旅馊チ松挛髁侥甑母乘埃饬侥甑氖奔洌愎簧挛靼傩栈指瓷耍灰忻髂暌荒甑南⒀螅挛鞯木质票憧梢猿沟灼蕉ㄏ吕矗蟹钩缘纳挛髋┟瘢够嵩偬嶙拍源旆矗
    所以李自成的覆灭,对于大中朝来说,又少去了一个心腹之患,而福建方面的石冉和刘耀本,在前几天也传回了福宁州大捷的消息,现在郑鸿逵正在押解回南京的路,不rì就要抵达南京。
    而用不了半月时间,伪顺皇帝李自成,也会被押赴南京,这对于大中朝下来说,无疑是一连串的好消息。
    朝堂诸臣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都赶忙记下,表示马安排,虽然户部方面因为肖天健嘴皮一碰下嘴皮,陕西这两年的赋税便全没了,而且户部还要调集大批粮食入陕赈灾,这对于户部来说压力不小。
    但是付德明仔细想想,假如不是军方这么快平定了李自成之乱的话,陕西照样也不可能给大中朝提供赋税,而且还要投入大批军费,供军方用兵,所以他权当是陕西现在还没有收复好了。
    不过眼下随着各地局势rì益平稳下来,当初因为战祸撂荒的土地,也大批的重新被复垦了出来,虽然今年财政收入不会很好,但是各地的粮荒问题却都基本可以得到解决,特别是北方,现如今局势稳定下来的最快,大批南逃的百姓在年前北返,回到了他们的旧土,使得北方人口开始稳定的恢复,只要过了这个夏天之后,对北方的粮食转运,便可以减少一大半,这让户部方面可以大大的喘息一下了。
    随着西北战事的结束,军方的消耗也会大幅度减少,一大批战俘和流民都会马被安置下去,开始垦种,而军队之中,也有一批兵卒,会逐步的退出军队,回到地方,这让户部更是可以放下一个大担子,所以付德明这一次答应的相当爽快。
    而吏部方面的李进德也出列答道:“请圣放心便是,微臣已经早已选好了一批能员,准备赶赴陕西任职,只待圣过目之后,便可以下旨令其赶赴陕西就职了!”
    肖天健听罢之后点点头道:“大明亡,亡于陕西民乱,我等也是陕西起家,就因为陕西百姓rì子过的太苦了,现如今李贼被剿灭,我朝就要从根解决这个问题,务求让陕西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下来,只要能给的政策,都可以给,只要官员们认真做事,争取一年后,朕可以看到一个平定的陕西!”
    李信出列说道:“启奏圣,西北战事最多再有一个月便可以结束,现在陕西集结了近十万大军,这些兵马微臣以为,可以从陕西调出一半,不知圣意下如何?”
    “准!现如今陕西养活不了这么多兵马,而李贼也已经平定了,就不要再在陕西留太多的兵马了,传旨给刘宝,原第二镇军所部,在接旨之后,即rì起返回河南休整,第一镇军留守陕西就足矣应付了!另外休整结束之后,第一镇军抽调一个师的兵力回宣府驻防,让王承平到宣大坐镇,蒙古人那边,还是要让他们感觉点压力才行!对于不服气的部落,该灭的就灭了他们!让他们知道,跟朝廷为敌,比跟建奴为敌,下场还要惨!”
    李信听罢之后也立即记下退了下去。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殿前侍卫快步走入大殿之中,对肖天健敬礼之后说道:“启禀圣,高肃在殿外求见!”
    肖天健愣了一下,高肃自去年之后,便到了南京讲武堂炮科专业指教,专门为大中军教导炮兵军官,这一年来rì子过的很逍遥,据说又娶了个曾为秦淮河的名jì为妾,很少入宫参见肖天健,今天不知怎么,居然在早朝要就觐见,于是肖天健点头道:“传他觐见!”
    不多会儿时间,高肃这个红毛鬼子便身穿一身笔挺的大中军陆师将官军服,一路小跑的跑到了大殿之中,用一口标准的官话,伏地对肖天健道:“微臣参见圣,恭喜圣,贺喜圣!”
    肖天健看着这个满嘴中国官话的红毛鬼子,感到有点可笑,按理说这次李自成被俘,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是高肃现在虽然身负军职,却并未直接管军事,按理说轮不着这家伙巴巴的跑来,给他道喜呀!
    于是肖天健对高肃说道:“免礼!高肃,算你有心了,这次平定李贼,确实堪称大喜,但是你今rì怎么不在讲武堂,为何跑到了这里,难不成专为这件事来恭贺朕的吗?”
    高肃赶忙摇头道:“非也非也!李贼覆灭固然是个好事,但是这件事却不是微臣所管之事!微臣今rì前来觐见,是另外有一件大好事,要恭喜圣!”
    肖天健的兴趣一下来了,心道难不成这家伙又搞出了什么新的大炮不成?不对呀!以他们大中军时下的大炮,放眼天下,即便是欧洲的火炮,他们也不遑多让了,甚至还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所铸的大炮质量,已经可以超出欧洲人的大炮了。
    那么这家伙又有什么大喜事要专程跑来觐见他呢?于是肖天健把脸一沉,对高肃斥道:“现在朕正在议事,你今rì来此,要是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小心朕罚你半年的俸禄!”
    高肃赶忙解释道:“微臣不敢!微臣知道圣rì理万机,岂敢来此搅乱朝堂呀!是这样的,圣恐怕还记得去年的时候,微臣为圣举荐的那些传教士!现在那几个传教士已经从罗马回来了!而且如约,为圣带回来了不少人才!现在他们已经乘船抵达了南京,就在城里等候觐见圣!”
    肖天健听罢之后,顿时大喜过望,一年多之前,高肃确实引荐了几个传教士给他,当时肖天健正在忙于筹措北伐之事,之事简单的和这些传教士交流了一下,抛出了个大大的诱饵给他们,让他们想办法将欧洲一些人才吸引到中国来。
    后来这件事因为北伐开始,肖天健变淡忘了,没想到一年多之后,这些人居然回到了南京,那么这个消息,就真算是个大好的消息了。
    于是肖天健也无心继续朝会了,立即宣布退朝,令高肃招那些传教士觐见,一个多时辰之后,侍卫禀报,说高肃已经将那些传教士带到了宫中,正在殿外等候。
    “传他们觐见!”肖天健立即放下了手头一些正在审阅的奏疏,开口答道。
    其实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时间已经不短了,大明相对于清朝来说,并不十分排外,对于西方的学说也并不十分排斥,而西方的传教士也利用大明需要从西方国家采购火炮,趁机进入到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开始了传教。
    像徐光启等明末著名的学者,便深受西学的影响,而且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天主教信徒,并且以其为首开创了中国近代科学,所以肖天健对于天主教并不反感,只要天主教不试图影响到中国的政权,那么让他们在中国传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还可以通过这些天主教的传教士,逐步的将中西文化融合,开创中国近现代科学观念。
    这次他北攻下běi jīng的时候,还在běi jīng遇了一个名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亚当。沙尔,这个名字也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却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叫汤若望,这个名字对于后人来说,知道的就多了去了。
    肖天健也是无意之间,在控制běi jīng的时候,得知了钦天监之中,有这么一个洋人传教士的存在,于是偶然过问了一下之后才知道,这才知道原来得了个宝。
    对于肖天健来说,他很清楚西方传教士在这个时代,除了身负传教的职责之外,在他们身还同时至少负有一项专业技能,有些人甚至堪称为多学科的科学家,教会在很多地方开办学院,培养教士的同时,也通过这些学院系统的传授各种学科,使得传教士们很多人熟悉天文地理、机械、数学、化学等专业,而汤若望就是一个很有代表xìng的例子。
    汤若望除了jīng通数学之外,在天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另外还会铸炮,可谓是个全才,即便是在大明朝,也颇受重视,如果不是肖天健出现之后,改变了历史进程的话,汤若望在明朝灭亡之后,在清朝也受到了很高的重视,甚至于曾经官居一品。
    于是肖天健在běi jīng遇了汤若望之后,当即便将汤若望任命为了钦天监监正之职,准其在běi jīng传教,同时负责钦天监的工作。
    算算时间,自去年他接见过这几个传教士之后,这些传教士在二月间便离开了南京城,辗转返回欧洲,现在再一次回到这里,整整耗时一年零两个月时间,这对于眼下交通状况来说,已经算是非常快了。
    可见的这些传教士在获得了他的准许之后,是何等的兴奋,恐怕这一年来,他们都是rì夜兼程,才完成了肖天健给予他们的任务。
    今rì特别鸣谢毛毛将军和步兵团二位朋不吝打赏!多谢!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国子监太学院
    就在殿前侍卫传命不多会儿的时间,高肃便带着几个传教士进入了大殿之中,几个传教士也都是中国通了,入殿之后,便立即以中国式的大礼参见肖天健,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平身!诸位辛苦了!今rì高爱卿告知朕,你等已经从西方回来了,朕甚为欣慰,但不知你等对于当初朕和你们商议的事情,完成的如何?”肖天健和善的让他们站起身答话,并且也不废话,直接便切入了正题。
    这些传教士为首的是那个叫罗伯特的,听到肖天健的问话之后,便立即答道:“启禀尊贵的中国皇帝陛下,此次我等返回西方之后,将陛下准许我等在这片伟大的国土上传播神圣的教义之事,告知了至高无上的教廷,教皇非常高兴,对于陛下提出的要求,教廷全部答应了下来,同时此次还委派了三十多名教士,随同我等一同返回中国!他们每个人都是经过教廷严格挑选出来的,按照陛下的要求,他们各个都有饱学之士。
    另外按照陛下的要求,他们都著有著作,此次前来在途中,在我等的帮助下,正在翻译书籍,完全可以达到陛下的要求。
    他们之中除了有熟知天文地理的学者之外,还有人jīng通机械、冶炼、化学、数学,一定不会让陛下感到失望的。”
    其实来中国的传教士基本上是属于耶稣会的成员,西方自从打通了欧洲到亚洲的航线之后,天主教的教徒们便开始想尽办法想要到中国传教,从十六世纪初,他们便开始渗透人中国,但是几十年下来,效果却非常不好,虽然前期有利玛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中国大陆上的官员和读书人始终对这些来自欧洲的传教士心怀戒备,从西方来的传教士十有仈jiǔ会被逐离,甚至有些人干脆就人间蒸发了。
    但是东方的富庶还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却始终对于教廷来说具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使得无数传教士前赴后继的前来中国,想要为他们伟大的主拉一大批信徒。
    之前传教士的活动受到非常大的限制,虽然像汤若望这样的人被引荐到了běi jīng,但是却始终没有获得官方的同意,让他们在中国合法的传教,现如今欧洲人也都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着巨变,之前的大明王朝已经衰落,一个全新的大中朝正在迅速的崛起,并且控制了绝大多数中国的土地,使得传教士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既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