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穆丰看了看竹林,看了看假山,最后目光落在九曲十八弯的溪流之上,默默的数着那一道又一道弯。
“确实不错吧,你看那竹林梅林后隐约间的飞檐,很棒吧!”
柳东藩指着西北角夸张的炫耀。
半响,没有听到回应,柳东藩奇怪的扭过头,正好看到穆丰蹙着眉头两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山岭上曲曲折折垂下的溪水,心就是一动。
“这园子是我家小子设计的,他比你大两岁,你应该叫哥哥,那时他才十三岁。”
柳东藩缓缓讲着。
“这里原本就有座竹林,只是不成形状,是他蹬山眺望然后绘制图纸,最终领着十几个娃子该填的填,该砍的砍,费时两月休整成型。”
说着,柳东藩伸手在空中一划。
“因形而至,他起名上弦月,好听吧。”
穆丰扫了一眼竹林,微微颔首。
“这虬龙假山也是他用了半年才雕刻成型,虬龙回首,你看像不像。”
穆丰又扫了眼假山。
果然,那是条顺着半月竹林屈身回首,头尾相交的虬龙。
穆丰微微皱了下眉。
柳东藩转身又指向九曲十八弯的溪水笑道:“真正让那小子下功夫的还是这条湫龙溪,三叠六转至极归一啊,就这条溪水整整花了他两年时间,很是辛苦。”
说着说着,柳东藩指了指溪畔一堆杂物:“所以为了欣赏如此美景,那里准备修一座凉亭,没事时乘着凉风,品着茗茶,陶然陶然啊!”
穆丰抬头眺望,湫龙溪,溪水玲珑,绵延婉转;倚山而下,山脚植梅,以梅饰水;近山远水,虚实相映,构成一幅天然美妙的图画。
“可惜!”
穆丰叹息了一声。
“怎么?”
柳东藩闻声转头,目光炯炯的看着穆丰。
穆丰有些为难的看着柳东藩,半响,声音有些干干的道:“小子是胡乱看的,不过既然看出点问题,就不能不说。”
柳东藩嘴角一翘,欣然道:“讲,没关系,你是孩子,我是大人,说什么都不怕,对了欣然,错了,不还有我吗?”
穆丰一点头道:“上弦月很好,很美。虬龙回首也十分不错,更好的是湫龙溪也没错。可上弦月美就美在残缺上,本来配上虬龙的确弥补他的缺陷了。”
“然而呢?”
柳东藩接了一句。
“然而虬龙回首,头尾相衔正好补上了残月的亏空,让他成为了满月。”
穆丰抬头看了眼柳东藩。
“本身这很好,可偏偏距离不远的就是湫龙溪。”
“这又怎么了?”
“湫龙溪,三叠六转,最终汇集成湖。三六相加是为九,国人一直推崇九为至、为极,至十而满,过犹不及。”
“的确!”
柳东藩欣慰的开颜一笑。
“然而,那座凉亭却仿若龙珠一般吸引着虬龙。九品湫龙溪再加上一条虬龙,合十而至极。”
穆丰走到虬龙假山旁,指了指竹林。
“这是满月。”
又指了指湫龙溪。
“那是至极!”
穆丰指了指虬龙假山,极其无奈的露出一副苦笑的面孔。
“双雄争锋,十分不好。”
第十七章 文室书房()
“哈哈,你不错,比我家小子强啊。那小子自作聪明结果办了件傻事,你却一眼就看出来了,不错,真的很不错。”
柳东藩忍不住拍手而赞起来。
“那小子为自己聪明才智沾沾自喜呢,幸好他园子没盖完就入了山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说着柳东藩一把拉住穆丰走到湫龙溪畔,指着溪水一侧那堆杂物,一脸考究的看着穆丰。
“解决之道就在哪里,你说应该怎么做?”
穆丰毫不谦虚,当仁不让的走近,上下前后的打量着,屈指细细盘算起来。
“梅花易数,袖里分金!!小子,有点道行啊!”
看到穆丰小手指尖轮点的样子,柳东藩表情突然一呆,几乎是不敢相信的叫了一声。
穆丰办任何事情,用心皆是全神贯注,根本不为外界影响而动。
静静的,直到穆丰满头大汗停下来,时间已经过去半天。
柳东藩满怀希冀的看着穆丰:“怎么样,算出来什么啦?”
穆丰安稳的点了点头,伸手一指卧牛岭山脚,湫龙溪最后一叠转角处,十分自信的道:“那里,凉亭建在哪里,分段三六相连处,然后架一座浮桥连到对岸,尾处甩向龙首。”
柳东藩先是一笑,随后又是一呆:“浮桥?”
穆丰点头道:“不错,凉亭高丈五,圆丈五,仿若龙珠戏龙首。竹林、湫龙溪,自是两相无碍。”
柳东藩歪头细细思索,不禁越想越妙,忍不住大手拍着穆丰肩头,连连称赞:“果然如此,果然如此,用龙珠吸引龙首,虬龙断溪流,这番改造改的好,好好好,妙妙妙。”
穆丰给出改造方案,至于其后的改造他自然是不置一喙,否则就太显得喧宾夺主了。
但是穆丰的聪明伶俐以及处事的乖巧手段却留给柳东藩深刻的印象。
本来柳东藩是看在荀洛的面子上菜亲自领着穆丰入住竹园,更如知宾般介绍已经很是难得了。
可是现在柳东藩却是另一番心情,现在他不仅如长辈一般敦厚,更有长辈一般的亲切。
当然,此时看的是穆丰自己的面子。
虽然柳东藩待穆丰仍如子辈,可穆丰的心情却不一样。
人就是这样,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招待。别人给的,和自己挣的,结果相同心思却不一。
也许有人看重这些,穆丰却并不在意。在他看来柳家,其实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过栈。
哦,现在看来应该说是一个让他十分舒服的过栈。
竹园,这个名字是因为院子外有那一圈如同上弦月般的竹林而得名,里面实际更多的是梅花,这让穆丰有些诧异。因为另外一侧还有一个园子,穆丰记得柳东藩曾说过,那个园子叫梅园。
柳家这么喜欢梅花,不应该喜欢柳树吗?
穆丰顺着林间甬道看着湖畔那一圈高大翠柳,脸上有些古怪表情的想着。
竹园占地不小,能有十几亩的样子,外层是大片大片的竹林,倒也不愧竹园的名号。至于里面这几亩地组成的院落却又让几百株梅树占了八成,真正的院子则是建在东轩处的那片院落。
院子修的十分古朴典雅,一片青石绿瓦的墙壁,三间大的垂花门楼,几个仆人出出进进的忙碌着。
显然柳东藩说的没错,这间竹园自从建成还没有人住过,仆人们也是起早就来修缮打扫,等待着穆丰居住。
走过门楼就看几株垂柳迎风拂动,让穆丰忍不住露出些许诡笑。
果然柳家到哪都少不了柳树。
红梅绿柳、蔷薇宝相,外带甬路相衔的一池鸿水,金鱼跳跃、山石点缀让人看得心旷神怡。
“是个好地方!”
穆丰有些赞叹。
“那小子就喜欢享受,你婶子惯着他,我也没办法,由他胡闹。”
柳东藩笑着随口解释一句。
穆丰点点头,没说什么。
喜欢享受不是什么错,毕竟柳家有这条件。
当然,能让柳东藩带几分炫耀的享受,显然不是纨绔子弟能做得到的。
继续前行,中间是青石铺就的主道,两侧抄手长廊与厢房相连。
厢房,住着管事和健仆、粗妇。
正房的主楼自然是主人居所,这里设计的十分巧妙,一进入就是宽阔的会客大厅。站在厅堂间左右看去是数道与侧房相连的门户。
推开这些门户会发现,右侧是寝室、浴室,左侧是堆满书籍的书房和摆着一地兵器的练功房。
“此地正合我意!”
扫过堆满书籍的书房,穆丰顿时两眼发光再也挪不动脚,迈不开步。
无他,穆丰虽然在此方世界生活了十多年,可自幼困居在谿谷重狱那个连说话都没人的地方,他太想也太需要此方世界的信息了,而有什么能让他最快了解呢?
书籍,无疑是一个比任何方法都好的渠道。
因为通过书籍了解世界会十分系统,而且全面。即使书籍往往带有作者的一些主观或客观的私货,但也会隐藏得十分隐秘。
听人解说就不同了。
世人都好为人师,在讲解叙述中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带上个人观点和看法,私货夹杂得十分明显。
更有些人,一旦兴奋起来就会变得口无遮拦,如同天马行空般纵横驰骋,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那张嘴跑到哪里去了。
“不错,荀大侠的子弟果然与众不同!!!”
柳东藩明显感觉到穆丰看向书籍那炙热的目光,心底忍不住慨叹一声。
竹园,好景,更是柳家少主心爱之地。
如果穆丰不是荀洛亲手交给他,让他收留,说什么柳东藩也不能借给别人去住。
如此极品佳园,自然要配上能配得上它的极品侍女,极品佳肴以及上等美酒,同样也要有武者最为喜欢上佳的神兵利刃。
哪曾想,柳东藩认为好的东西,穆丰一样也没看上,或者说穆丰看到书籍那里还会注意这些。
什么美女佳肴,神兵美酒的通通被他抛在脑后。此时穆丰一步踏到书柜前,拾起一本《东陵王朝编年史》就翻阅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柳东藩算是看出来了,在穆丰眼里,除了书籍再无他物。
于是,柳东藩无奈的慨叹一声,吩咐下人后就悄然离去。
其后在很长时间里,穆丰都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每天基本除了晨练外就是读书,读书,然后还是读书。
在此期间,如果不是侍从固定的在两餐时间将他叫醒,真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有被饿死的可能。
书房位于正房东侧,从卧室出来穿过中堂直接就可进入。
走进书房,迎头可见十几个书柜矗立在哪里,每一个书柜上都摆着密麻麻的书籍。
这里显然是主人常驻的地方,所以很多书籍都是胡乱摆放的,不仅是书柜上的书籍很乱,就连地上,还有东西两侧两个大书桌上同样杂乱的叠压着许多书籍。
书房虽然很乱,仔细一看却会发现其实很是清洁,无论是地面、还是书柜、还是那乱七八糟摆放的书籍都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尘埃,显然有人时常打扫。
书籍虽然很乱,可书柜却一点都不乱,每个书柜上都挂有铭牌。
天文、地理、历史、传记、功法、锻造等等等等。
每天穆丰都会循着铭牌的标记走到他想看的书的地方,前期他关注的是大陆立时,自然看的就是《东陵王朝编年史》。
而后再看的就是类似地方志一样的史书,例如《钟武王史》、《定陶王史》、《元氏王史》等等。
“就他了。”
看到钟武王史、定陶王史还有元氏王史,穆丰就知道这是诸王的历史,就是他想要关注的。
不用想都知道王朝历史绝对比诸王历史书写的要大要全,而诸王史书比王朝立时写的要精要细。
“先看诸王史,看完再看人物志。”
穆丰心中计划着,身子一歪靠在书柜上,轻轻的翻开《元氏王史》第一页。
显然,别看穆丰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