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的恶鬼冤魂;还万山府神道一个清明。
把审理鬼魂的差事交给那些差役;常晋又有些不放心。这些差役才智平平;站在殿内吆喝几声还可以;审理鬼魂就有些不足了。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屠义方。于是发出一道神符;亲自去通衢县土地神域相请。
屠义方听后哈哈大笑道:“允升;你糊涂了。此事有何困难;既然自己没有时间审理案子;又对手下差役不放心;为什么不像人间科举一样;张榜公告;请治下鬼物前来应考。考中者可以录为判官;让他们代为审理;你只要最后把关。如此以来;允升就轻松了。”
“对呀;”常晋一拍脑子;“多谢屠兄提醒;这些日子过于忙碌;弄得头昏脑涨;这么简单的方法我竟然没有想到。不知屠兄可有什么神灵人选推荐?
“通衢县神域之中;倒是有几家村庙内的神灵颇为灵验;当日允升登临城隍神位;他们也曾前去庆贺。
不过我觉得允升此次录取判官;不应仅限于那些草头神灵;各地贤鬼也可以考虑。这些贤鬼大多生前都是读书人;明白事理;用来当判官再合适不过。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我现在就写下榜文;让手下送达各县土地山神手中;让他们广为粘贴……”
得了办法;常晋没有耽搁下去;起身就要告别。
“允升稍等;愚兄也有一事相求。”屠义方赶忙拦住他。
“何事?”常晋不知自己能帮上对方什么忙。
“我等审理过后的鬼魂;送达冥土后;原本以为他们会投胎重生;先前听你讲起方知如今地府内乱象纷纷;生死轮回破碎。不管贤能邪恶;进了阴阳界后大多魂飞魄散;能够进入生死轮回者;百不存一。
此等不论善恶的做法;我等写下的判词根本无用;实在有违神道阴司法则。愚兄思索多日;不能再将那些审理后的鬼物草草送入地府;如今暂时在这土地神域内滞留;已经人满为患。不知允升可有什么办法;解决此事。”
“有;但是很难”常晋闻言当即开口道:“要想安置这些鬼魂其实说起来也并不算难;以#为根基;参照冥土地府;炼化阴气;开辟阴司大城;让鬼物进入此城居住;事情就可解决。上古时期;天帝在位时;神灵尚未遭到分割;香火念力充足;在神域内开府建城者不计其数。不过;如今想做此事太难了;需要消耗香火念力巨大;以我如今的修为;勉强可以显化百亩府邸;再想炼化阴气;却心有余力不足。”
洋洋洒洒说出这么一大段话;主要是常晋这些日子也在思考此事;盘算过后;只能暂时放弃。等自己香火念力积攒到一定程度;方可建造阴司大城。
“这倒是个方法;希望允升能够早日完成;我好将审理过的鬼物送去。”屠义方听闻后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呵呵;哪有这么容易”常晋摇头回答。
“允升是才智高绝之人;只要想做;一定能成。”屠义方很坚定的回答。
“此事大不易;不知屠兄从何处来的信心”常晋只剩下苦笑了。
“允升往日种种作为;哪一次不是令人惊叹。此事对其他神灵或许困难;对允升而言;绝对能够做成。”
“希望如此”见他对自己信心十足;常晋刹那间也恢复斗志。
辞别屠义方后;他直接通过芒星法阵返回城隍阴司;而后命人写下无数道榜文。榜文写的很简单;等常晋一一查阅过后;方才取出城隍大印;加盖其上;命手下送至各县城隍土地手中。当然;也少不了在阴气凝聚之地张贴。
这榜文加盖有城隍大印;其上光华灼灼;很能吸引鬼物的注意。
不过三两日时间;整个万山府神灵鬼物;大半已知城隍老爷要征招判官一事。一时间;自是惹来议论纷纷。
早在榜文贴出之时;常晋就命手下在阴司内准备好房间;供那些前来应招的鬼物住宿。
鬼物和世俗百姓有很大区别;以阴气或者香火念力为食;是以差役要准备的东西并不多。时间虽然紧迫;但他们还是很快布置好一切。
万山府城墙加盖有封印;为防止那些境界较低的鬼物入不了城。常晋在榜文中写的集结地就在恩公庙外;而后可以通过传送阵将他们直接带入城隍阴司;根本不用再穿行地脉多赶十余里路。
当然此等神法展示后;让那些毛神鬼物惊诧不已;顿觉新任城隍神法无比高深。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可恶;这恩公邪神不过登临城隍神位数日时间;就叫他得了百姓认可;如今更是不把我道院放在眼中;竟敢公开张榜征召阴司官员。照这样下去;过些日子;我玉清道想要除掉此神;代价怕是难以承受了。”
“正因如此;师门才会赐下敕符青章;希望能将此神纳入我玉清道掌中”
“师兄;就怕师门饮鸩止渴;你看这神庙上方气运;日后必成尾大不掉之势呀。”玄尚伸手指向远处城隍庙宇。
此事天色幽暗;十几丈外夜幕沉沉。
不过在他们二人眼中;却可以看到丝丝赤白气流;不断朝着城隍庙宇所在方向汇聚。这是万山府百姓所供奉的香火念力;最能说明问题。
“如今天下大乱;此邪神显然是应运而生。若是我玉清道得新朝气运;到时自有手段将之铲除。倘若此次争龙失败;万山府神道怕就不归我玉清道管辖;自不用我等操心了。”玄法道人摇摇头;又道;“再说如今梁都州真龙成型;三秦州刘景隐隐受到压制。师门弟子大多派往三秦州辅佐;万山府暂时没有太多资源投入。我等只能暂时稳住此邪神;若他肯同意;自是大善。”
“先前玄洞师兄已经说过;此邪神对我道院敌视;就怕他不知好歹;再次拒绝我道门好意。”玄尚心有不甘的回答道。
事实上;那邪神刚刚立庙之时;他就建议道院派人清剿。可惜一连数次;都没有被采纳。
常晋派手下四处张贴榜文;大张旗鼓征召判官;此事自被玄法师兄弟感知。而后他们不敢有耽搁;忙飞鹤传书上报师门。
原本以为此事足以引起师门重视;立刻会派下道兵前来讨伐。
哪知事情出乎他们预料;昨日一封书信传来;里边却是敕封万山府城隍的青章;盖有玉清道师门大印。看过其上内容;玄法师兄弟苦闷不已。
书信中所言;若是对方肯接受道门敕封青章;则整个万山府神道都归其管辖;道门不再插手。治下那些山神土地如果不服从;城隍可带兵讨伐;自立新神;只要事后上报道院即可。
玉清道管理治下众神一项从严;如此优厚条件;就连出自道门的弟子魏远登临城隍时也未曾许诺。
两人心中虽然不赞同;但也不能违背师门意愿。
常晋只是初步炼化城隍敕符;尚未完全掌控万山府神域;是以对于世俗间的感应很弱;并未发现有道人窥觊。
此刻他端坐在高台之上;看着殿下不时传来的鬼物毛神;心中很有些感慨
原本以为能有二三十鬼物毛神应考已经很了不起;没曾想殿下站立者;足有百余。当中头顶赤气灼灼者;也有三十余个;其中草头神占了大半。
这些草头神虽然神域狭小;但不断有信徒供奉香火念力;天长日久;积攒出赤色气运并不为奇。
剩余几人;却是分散在各地的鬼物。他们大多没有修炼法门;能够有如此气运;显然是生前本命气息所致。
尤其是殿下靠后站立的那名鬼物;身穿长袍;意态从容;头顶赤光明亮。即使站在不起眼的位置;也有鹤立鸡群之感。
常晋心中微动;看向手中名册。
此鬼姓宋名焘;生前乃是一秀才;曾多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忧郁成疾;穷困而死。
剩余鬼物当中;还有两三名虽然气运不如宋焘;也有几分除尘之姿。
查看过殿下众毛神鬼物气运;常晋脑海中突然冒出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的一句话“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这些鬼物都有着相当气运;如果能够收为己用;还可增加自身香火念力。
可惜万山府历任城隍不知利用;白白便宜了自己。
另外;此次他们能够应招;说明认可了自己这个城隍。
如果能得他们归心;常晋对于快速融合万山府神域更多了几分把握。
正想着事情;王君义走到近前;低声禀报:“老爷;在恩公庙处等待的应考者都已传送入殿内。”
“我知道了;”常晋点点头吩咐;“鸣锣”
旁边站立的鬼差得到命令;立刻敲响手中铜锣。
“当啷——当啷——”
声音响起;在殿下议论的鬼物毛神纷纷肃静下来。
常晋起身扫视一周;随即朗声道:“本城隍初登神位;手下三司皆缺人手搭理;因此贴下榜文;举行科考盛事征召各位贤士来城隍阴司任职。
诸位稍后写成文章;并非由本城隍裁决;而是交予神道定夺;还望各位努力
众毛神鬼物听罢;齐齐高呼:“请城隍老爷出题”
常晋伸手朝下压了压道:“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这便是我出的题目;以一炷香时间为限。来人;为诸位送上桌椅笔墨。这笔墨我已用神道法则炼化;诸位可以放心使用……”
早在榜文贴出之时;常晋就考虑到前来应征的鬼物有部分未曾修炼;根本无法拿笔写字。是以他特意用香火念力炼化了笔墨;供他们使用。
另外题目并非他随口说出;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古往今来;历史如潮;世俗间不知有多少大善人、大圣人;经过口口相传变成大坏人、大恶人;反反复复;或人云亦云;或三人成虎。
究竟善耶?恶耶?谁能分辨。是以不少人常扪心自问“一人二人;有心无心”。若是从世俗看去;众说纷纭;评判标准不一;根本无从定论。
只是阴司神道不同;重在观心;对于魂魄的评判;并不只是看表面对错;还要看人心善恶。这一点在阴司极为公平;无论生前是达官贵人;还是乞丐贫民;最后都要以心来判定。
世俗科举文章评断;考官往往会看重考生作文的才华。
常晋出此题;却并不是查看对方文章才气;而是要拷问前来应征者的本心;在神道法则面前;他们做文时的本心定显露无疑。
只有大公无私者;才可通过神道法则考验。得神道认可;即为好文章。
出了题目;接着便有阴兵开始陆续搬来桌椅放在殿中。这殿内空间很大;足够上百人同时落座。
桌上放有笔墨;供考生使用。桌子上早编好号码;众位考生只需依照号牌坐下即可。
宋焘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后;看到面前桌子上早已铺好宣纸;旁边还有一个竹筒;桶内数支毛笔;右手边是一方砚台;里面盛满墨汁;墨香浓郁。
刚一伸手;那毛笔宛如活物;立刻落入手中。宋焘心中不由再叹;从这一个小小细节就能看出;新任城隍神法果然高明无比。
众鬼物草头神开始写文时;常晋并没有派遣鬼差下去监督。能在自己神域内抄袭作弊的;还没有诞生呢。
另外此次考试直指本心;若是有人抄袭别人的文章;哪怕是文章再精妙;也不得不到神道认可。
只听殿内沙沙书写声不绝入耳;那些神灵鬼物时而抓耳挠腮;时而埋头苦思;种种模样;和世俗间参加科举的考生没什么区别。
一炷香时间眨眼而过;随着锣声响起;众考生纷纷离席。那考卷并未被收起;而是按照原来的座号放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