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桐娘娘见青乐能自己想开,十分的欣慰,“你真的想好了?”
青乐颔首,“想好了,毕竟那里才是青乐的家。”
“好,那你便回去吧,至于昭儿那边,他早晚会想开的,你们几千年的情分,他不会真的恼了你的。”紫桐娘娘劝慰道。
青乐得了允许,便已收拾衣物为借口退了出去,但她并没有真正的离开,而是站在窗边,隐去气息,听紫云天懿与紫桐娘娘讲话。
紫云大神率先开口:“这么些年,青乐总算是想通了,我还以为还要过上好些时候呢。”
紫桐娘娘貌似松了一口气,说话的语气也轻松了许多:“昭儿这么做我也能理解,他是知道青乐的心思的,他只是不想耽误青乐的前程,才用此计策逼迫青乐离开。”
“他们之间你怎么看?可有可能?”紫云大神问道。
紫桐娘娘没有任何迟疑的回答:“他们之间不可能,从前我倒是希望他们能走到一起,可是近些年我反倒看的清楚,昭儿与青乐不合适。”
青乐站在窗外呼吸一滞,险些暴露了行踪,连忙屏气凝神,悄悄的离开了。
这十年间,紫桐娘娘对青乐嘘寒问暖,关爱非常,青乐原本以为她在紫桐娘娘心中已经无可代替,今日的一番试探外加偷听的一段谈话彻底的将青乐心中的想方法打破,相较于之前,她更加恨紫桐娘娘的虚情假意。
青乐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紫桐娘娘又说道:“青乐性子看着柔和,实则坚韧的很,昭儿看似礼让,实则刚强非常,他们二人若在一起,那必然需要一方退让,很明显,青乐是退让的一方,一段感情,一味的退让,最后伤害的只能是她自己,为了青乐好,我也不赞同他们走在一起。”
青乐走后的第二天,紫云昭便收到了消息,随着消息而至的是紫桐娘娘的手书一封。
拿着紫桐娘娘的手书,紫云昭在十年间第一次踏进自己家的大门。
“师父,你为何如此的憎恶青乐?”羲和难得严肃的问一个问题。
紫云昭回答:“不是厌恶,只是不想耽误她而已。”
羲和摇头:“我不懂。”
紫云昭笑笑:“你还小,今后有了喜欢的人就懂了。”
羲和不再说话。
羲和第一次踏进紫云大神的府邸,这里比紫云昭的府邸要大上不止三倍,景致也精巧许多,羲和看的眼花缭乱,不住的赞叹:“景色真是不错。”
紫云昭见羲和高兴,连日里阴霾的心情暂时隐去,“今后你也住在这里了,有的是时间欣赏。”
师徒二人说这话已经走到了紫桐娘娘的寝宫外,紫云昭见到紫桐娘娘后俯身下拜:“娘亲,昭儿回来了。”
羲和则干脆跪下,朗声说道:“师奶,羲和也跟着来了。”
紫桐娘娘见过羲和几面,对于这个古灵精怪又会讨喜的徒孙很喜爱,上前将羲和拉起,拍拍他身上的灰尘,笑着说道:“这孩子就是懂事,招人喜欢,今后就当这里是你的家一般,莫要拘束。”
紫云昭仍保持着一个姿势不变,而紫桐娘娘显然已经将自己的儿子“忘了”。
羲和聪明,懂得知恩图报,关键时刻帮着自己的师父一把,拉着紫桐娘娘的手撒娇道:“师奶,您不知道,我师父日夜惦念您,每日早中晚必朝着您寝殿的方向拜上一拜,给您请安。”
羲和将三日一请安说成一日三请安,当事人紫云昭都觉得汗颜,刚要出声阻止羲和胡说,紫桐娘娘的声音响起:“起来吧,母子之间见那么大的礼干什么,一家人有什么可拘束的。”
紫云昭顺势起身,将揭穿羲和的心思放了下来。
羲和对紫云昭眨眨眼,又在紫桐娘娘面前撒娇:“师奶,我搬进来住哪儿啊?我想住在您的附近,这样每日就能多陪你呆一会了。”
紫桐娘娘听了更加高兴,说道:“所有的空房间你随便选,喜欢住哪儿就住哪儿。”
紫云昭实在看不下去这一老一小的样子,小的只会耍乖卖萌,老的只会一味宠溺,又想到自己小时候的待遇,便出言打断:“羲和,我已经帮你选好住处了,就在我的院子旁有一座小院儿,那儿安静,适合你平时修炼。”
羲和委屈的看着紫桐娘娘,紫桐娘娘只得劝道:“听你师父的吧,那儿的院子我是知道的,环境清幽,对你练功很有好处。”
“是,都听师奶的。”羲和乖巧的答道。
“今后你每晚到我这儿来报道,我会额外叫你一些本事。”紫桐娘娘牵着羲和的小手说道。
这对羲和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羲和住的院子正是青乐最早住的小院,羲和知道后,并没有很高兴,而是默默的将自己关在屋中半日的时间,待他出来后又与之前没什么两样,任谁也不曾想到就在屋中,羲和哭了整整半日。
羲和来到紫云昭的屋中,见紫云昭正在发呆,便猜到紫云昭心里面想的是什么,他开口将紫云昭的思绪拉了会来:“师父,你真的不去找彩儿姐姐?”
紫云昭搭在桌子上的食指规律的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的声音,他说:“她现在应该已经离开了。”
“你怎么知道?”
紫云昭回答:“当你爱一个人爱到骨子里,你就能猜到她一切的想法。”
羲和挠挠头,说道:“我只知道你为了彩儿姐姐日日伤心,如果我是你,就会将她抓回来,问个清楚明白,如果她不爱你了,那就潇洒的放手,如果这中间有误会,那就解释清楚,何必坐在家中猜来猜去,浪费时间。”
羲和的话虽然直白,但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一下子就说道了紫云昭的心里面。
紫云昭在离开北海后便已经开始后悔,只是碍于自己的一丝丝尊严才强忍着没有回头,如今想想放过了那么好的机会真是可惜。
紫云昭心中主意已定,对着羲和说道:“我会离开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会将你的课业安排好,你白日在家练功,晚上跟着娘亲修炼,要乖乖听话,不要淘气。”
羲和拍着胸脯保证:“您就放心吧,等您回来,我会让您看到一个全新的我。”
第126章 阴差阳错()
高阳彩儿站在一个高七长由黄土垒砌的铸剑炉旁,看着里面的熊熊烈火,边数着手指头便对身旁的人说道:“你说这把剑要一年的时间才能练好,这才过了一个月的时间,还得等好久啊。”
轩辕稷没好气儿的说道:“我铸的剑自然是精益求精,功夫用的也多,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嘱托,你当我愿意费这事儿呢。”
将高阳彩儿还在费着力气算日子,轩辕稷又问道:“不过你都不记得这个叫做羲和的孩子,为何还要费劲心机的求我帮忙呢?”
高阳彩儿看着轩辕稷说道:“虽然不记得,但我当初既然认了他做弟弟,那必然是感情十分要好的,为了这个我也要帮啊。”
原来当初玉灵仙使给高阳彩儿寻得一处修炼的好地方正是靠近北海的一座仙山。高阳彩儿一人住在山中,日日勤修苦练,终于将扔掉的功夫和法力捡回来七七八八。
这本事回来了,耐性就少了,为了排遣孤寂的日子,高阳彩儿便开始四处的乱逛。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高阳彩儿在乱逛的途中恰巧遇到不小心受了伤的轩辕稷,本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原则,高阳彩儿成了轩辕稷的恩人,从此,便已此身份要挟,时不时的跑到轩辕氏的地盘上骗吃骗喝,顺便再骗骗床位。
当玉灵传信来说紫云昭携徒弟羲和前来北海求剑,并且将她与羲和的渊源详细的介绍了一下,高阳彩儿便决定要为这个已经忘记的弟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威逼利诱轩辕稷亲自为羲和铸上一柄顺手的兵器。
“你知不知道那天你偷偷躲在暗处观察羲和的时候,他已经察觉到了你的踪迹。”轩辕稷说道。
高阳彩儿并不在意,“没想到我这个弟弟那么小就已经练就了非凡的敏锐性,今后如果有机会上战场,肯定不会被人暗算了去。”
轩辕稷看着高阳彩儿,无奈的说:“你既然已经将过去忘得干净,非得再次趟这趟浑水,羲和那小子都已经猜出了你的下落,你以为紫云昭猜不出来么?”
高阳彩儿轻轻摆手,无所谓的说道:“反正我已经不记得紫云昭了,况且他做了那么多对不起我的事情,我自然不会在理他的,就算他知道了我的下落又怎么样呢。”
“只怕到时并没有你想的这般简单,”轩辕稷看着炉中的火焰接着说道:“我虽与紫云昭没有过接触,但传闻他十分的聪明敏锐,法力更是了得,曾一人独战十万魔军,你觉得被他盯上了还会放过你么?”
“你说的都是真的?”高阳彩儿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了。
轩辕稷笑笑:“传闻有虚有实,但通过我的观察,关于紫云昭的传闻是真的。”
“你只看了他一眼,就能断定?”
“有些人,不需要多了解,只一眼便能看透。”
高阳彩儿对着轩辕稷拱拱手,佩服道:“能一眼看透传闻中的紫云太子,真是佩服佩服。”
轩辕稷将笑着回应:“哪里哪里,我只是看透了他很厉害而已。”
高阳彩儿自从听了轩辕稷关于紫云昭的一番评论后,感到非常的不安,她虽然不记得紫云昭的音容笑貌,也不记得他们之间的过往,但是她的内心是拒绝与紫云昭有任何的接触的,这一切可能是因为玉灵讲的那个关于她关于紫云昭的故事太过悲伤的缘故吧。
所以,高阳彩儿再次发挥了她鸵鸟的本性,既然不想被抓到,那便只有跑了。
轩辕稷在炉子前守了一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道房间后,就看到了放在他的床上的一封高阳彩儿的告别信。
轩辕氏的守门童子远远便瞧见自天边来的一朵云彩,云彩上站的是他见过两次面的玉灵仙使的仙童。
小仙童自云彩上跳下,走到守门的童子面前,拱手说道:“劳烦通秉高阳公主一声,就说我家仙使有要紧的事情寻她,让她到七十二重天走一遭。”
守门的童子回道:“呀,真不巧,高阳公主此时不在。”
仙童听了露出焦急的神色,忙问道:“前些日子不是一直在么,怎么突然就走了?”
“前些时候是在的,只是两日前公主就离开了,至今一直未归。”守门的童子如实说道。
仙童问:“你可知公主去哪了?我们仙使有急事找她。”
童子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个,稷公子下过命令,不许我们对外人说关于公主的任何信息的。”
仙童急了,扯着嗓子喊道:“我是外人么,还是说你觉得我的仙使是外人,小心我回去告诉仙使,让他来找你们稷公子评评理。”
守门的童子被仙童的吼声惊了一跳,脸上上前拉住欲离开的仙童,说道:“哥哥莫急,我错了还不成么,你自然不是外人,玉灵仙使就更不是外人了,只是我真的不知公主去了哪里。”
仙童停下脚步,敛住了脾气,又问道:“公主为何突然离开了?”
“这个不真的不知道,两天前,天还没亮,高阳公主忽然离开,连我们稷公子都是天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