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限制级末日症候-第2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氲悴泻。拖袷桥菽袷腔糜埃恢痪踔芯拖Я恕�

    伴随着思考过程一起消失的还有记忆,走火察觉到,自己本应该知道的诸多事情,都已经没有了痕迹。但是,这种失去却又并不让他感到是一种痛苦,是一种缺失,或是任何一种不好的情况,若要形容,那就只能用“刷新”和“”来形容。这是一种比人类自身原本具备的新陈代谢功能更加全面也更加彻底的去陈出新的变化,那些从感情上觉得珍贵的事物,正在失去“珍贵”这个感性的标签,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然后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

    走火并不想挽留,如果这些记忆是重要的,肯定不会如此视若无睹,然而,原本重要的也会变得不重要,并且,这个变化的速度很快,快到了走火几乎无法锁定某个记忆,去确认它的重要性的程度。

    思维是存在的,但是需要思考的东西正从记忆中消失;理性是存在的,但是,理性的逻辑正在遗忘中失去;感性是存在的,但是,感性所附着的载体,其存在感正在不断弱化。原本的人格是自我的坚持,但是,这种坚持早已经不知道在何时已经变形。倘若有时间来描述走火身上的变化,那大概就是上一秒,走火还坚持自己是一个人类,下一秒,他便不再去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那从冥冥中传来的感觉,正在将伦敦中继器和末日真理教中继器之间的距离拉近,但是,这并非是常识意义上的“距离”概念,而是完全接触之前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当走火又一次从恍惚中苏醒的时候,他“看”到了那个东西——那个一直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的东西,但只是第一眼看到,就足以让他明白,自己所“看”到的,正是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

    它同样是一种无法用人类语言去描述的状态,所有满足人类想象的形容,套用在这个中继器的身上,同样是充满了错误和偏差的。在人类的认知中,从来不存在这样的形象,哪怕在想象中也不存在,因此,它是毫无疑问的“全新事物”,是真正意义上从人类角度去观测到的“未知事物”。在走火的感知中,它唯有本质和自己的这个中继器相似,而其他所有表面化的地方,都截然和伦敦中继器不同。

    甚至于,当走火确认了这台末日真理教的中继器时,他便明白了,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真正找到过它。并不仅仅因为它一直都隐藏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更因为,它比其他所有的中继器,包括伦敦中继器都更加“不确定”,构成它的一切概念和性质,已经彻底脱离了人类和大多数非人类的观测和认知的极限,只有在现在,在和中继器融合的状态下,走火才能透过中继器之间的联系,以及那共有的本质,将它于自己的认知中,以一种局限性的,充满了种种误解的方式勾勒出来。

    人类集体潜意识在两个中继器观测到彼此的时候,就剧烈地动荡起来,这种动荡是五十一区中继器和拉斯维加斯中继器相会时也未曾出现过的。但也无法说清,到底是不是五十一区中继器和拉斯维加斯中继器的碰撞,对每一个人的意识都造成了伤害,才在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形成了一个固有的坏印象,从集体潜意识的角度排斥两个中继器相会的局面。

    人类已经濒临灭绝了,承载生命的物质摇篮没有毁灭,地球上的自然还在循环之中,环境虽然恶劣,却仍旧有许许多多的生命繁衍生息,但是,人类的确快要灭亡了。灭亡的不是人们的**,而是人们的意识——这些人比起植物人都更像是一个会呼吸的尸体,生理器官虽然仍旧工作,将**堪堪维持在一个虚弱却活着的状态,但是,表层意识已经完全崩溃,人格也几乎被摧毁,只剩下一个最底层的潜意识以一种毫无个性的方式汇聚起来,支撑着人类最后的生命之光。

    这个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集体潜意识或许已经以一种宏大、粗糙且原始的方式,认知到了中继器碰撞的毁灭性结果,从而试图将即将交汇的两个中继器隔离。可是,走火的伦敦中继器没有后退,末日真理教中继器也没有继续遮掩自己。两个中继器的运动,就像是两个深思熟虑,知己知彼的对手,以一种看似缓慢简单,实质极为复杂急促的方式饶起圈子。当两个中继器宛如磁石相吸般进入一个固定的轨道时,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那些狂暴诡异的现象便瞬间平息下来。

    就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就像是步入死亡前的酣美,所有曾经可以直接观测到的意识活动现象都已经不存在,比“没有声音”这样的描述更加寂静,比“没有起伏”这样的描述更加平淡,但却无人可以观测到这种怪诞又极端的景象。

    走火在观测到末日真理教中继器的时候,同样确认了,对方也已经观测到了自己,曾经设想的伏击战从一开始就不成立——那样的想法,只不过是愚昧又局限的认知中,所存在的一种妄想罢了。

    中继器和中继器之间的战斗,或许根本就无法从人类的思考范围中得出谋略。

    就走火所知,己方拥有的最大效能,是自身魔纹对伦敦中继器运作效率的提升,是四把临界兵器组合进中继器里,所构成的想象中的所谓“超限兵器”。但是,正因为从来都没有测试过攻击效果,也无法在正常情况下去预估,所以,自己根本就不清楚,己方的攻击会以怎样的形式产生,以怎样的过程变化,又会诞生怎样的结果。

    也就是说,己方其实并不知己。

    而末日真理教中继器的攻击方式,曾经摆在众人面前,但那直接作用于世界线的力量,究竟又会发生何种变化?这同样是无人可以确认的。

第1935章 近江的陷阱() 
近江抬起头眺望星辰,繁星点缀了清澈的夜空,还有一条条带状的极光在蔓延,将夜色浸染成蓝色、绿色和红色,又从三原色中诞生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色泽。有时候夜空像是布满了沙砾,有些粗糙,但有的时候,却像是水一样光滑。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温度,没有冷和热的感觉,除了夜空之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空洞,就连脚下的平台也没有承载重量的落实感。除了夜空之外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海市蜃楼的梦境,但近江却在这虚无的梦中,在这美丽的夜空下,找到自我的存在感。

    近江,近江陷阱,她原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名字后加入“陷阱”这样的描述,但是,当她观测到桃乐丝的一刻起,那仿佛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于自己灵魂和**身处的某种记忆,亦或者,某种对自我的认知,便悄然揭开盖子。自己是谁,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世界上所有的哲人,并也被看成是一切苦难的根源,同时也是一切前往欢乐彼岸的契机。

    近江也并非是只有现在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她深信当人类拥有智慧的一刻起,这个问题便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一般的思考。但是,过去的某一段时间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如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的确有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甚至让她觉得自己仿佛以那个观测到桃乐丝的时间段,分割成了两个自我存在认知不同的个体。

    不,或许是三个:更早一些,碰到高川的时候,自己大概也产生了极大的差异吧,尽管在那个时候,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尚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至少对“去往何处”这个答案,有了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想法。

    近江陷阱,一个针对“江”的陷阱,哪怕是近江自己也不完全清楚桃乐丝的计划的细节。从大概的内容来看,就是“把江置入近江之中”这么简单。但实际上,这并非是物质上的置入,也并非是意识上的置入,而是一种更深沉的本质上的置入,是从”江“过去显现的现象进行总结,推理最终得出的结论:近江就像是一个特制的容器,仿佛蜜罐一样,对“江”拥有极大的吸引力和适应性,为了确保“江一定会进入或降临在近江之内”和“当江进入近江之中,便在短时间内无法脱离”,以及“在近江抵抗江侵蚀的时间段内,近江这个容器无法对除了自身之外的其他物事进行干涉”这些苛刻的要求。近江自己也做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计划的桃乐丝和系色本人或许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计划,甚至于连必要的需求都没有弄清楚,所有的计划本身就是试验,近江必须确保自己成为真正的陷阱,从人道主义角度来说,这当然是极为残忍的。但是,近江却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没有选择,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要反抗这个命运,亦或者说,自身乐于进行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对近江本人来说,是有毒的,而她在观测到桃乐丝,意识到自己身为“近江陷阱”的职责和使命后,就从意识和生理角度,产生了一种毒瘾般的快感,以及一种追寻真理般的乐趣:她十分清楚,自己要成为近江陷阱,需要跨越多大的难关,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对手是怎样的一种可怕的存在,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觉得快乐。

    桃乐丝和系色有着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运算资源,而连这样的她们也仅能提出一个轮廓的计划,在近江的眼中,充满了一种舍我其谁的诱惑力:为什么自己是近江?为什么自己可以成为陷阱?为什么必须由自己去推动这个计划?这一个个问题推论下来,只让近江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是特殊的。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高川是特殊的,桃乐丝和系色是特殊的,女巫vv是特殊的,乃至于许多神秘专家自身也有其不起眼的特殊性,进而连网络球和末日真理教这样的组织性概念也是特殊的。然而,和所有存在的特殊比起来,“江”和“病毒”的特殊都是压倒性的,因此,一个“必然成为捕猎江的陷阱”的自己,不正有着和“江”相近的特殊性吗?近江不怀疑自己的这个想法,因为,“江”是如此的特别,从它曾经以明确个体的方式呈现的例子中,都足以证明它和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和非人都截然不同的地方。如果自己和“江”没有一个明确的共通处和相似点,自己就不足以成为吸引“江”的蜜罐,如果自己和“江”之间不具备一个相对平等又相互对立的特殊性,那么自己就绝对不可能困住“江”,反而会如同“江”所降临的那些载体一样,成为“江”的一部分。

    从“病毒”、“江”和自己所能观测到的“世界”三者角度去认知它们之间的关系,“江”会被视为一切灾难的核心和源头,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的,甚至于,从存在结构上,“江”和“病毒”一样拥有一个接近真理的地位。从数学上无法分析,从逻辑上无法理解,但从哲学上却隐约可以看到这个世界在排除了两者之后就会变得无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近江最近开始认为,倘若自己所观测到的世界是有意义的,亦或者,让自己所在的世界获得一个存在下去的意义,那么,强行把“江”或“病毒”彻底摧毁的行为只会适得其反。

    也许从桃乐丝和系色的角度,看到让世界灭亡,让所有人都痛苦的罪魁祸首就是“江”或“病毒”,但是,近江却有一种感觉:如果没有这两者,如今的世界和人们有可能会彻底不存在——并非死亡,而是一种结构学和哲学意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