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此事容我再想一下。” 张锡銮摸着胡子, 又同大酒保闲聊了一会, 才让人将大酒保送出门外。

    “二伯, 这日本人也没什么过于苛刻的要求,怎么不同意了, 只要能挤走秦宇,付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张彪沉不住气地道。

    “你还是太嫩了, 就算要跟日本人合作, 也要反复思考, 越是着急, 越是容易留下破绽。” 张锡銮皱眉道, “ 你的心思要沉下来,以后要带兵的人了,切忌戒骄戒躁。”

    “是,二伯,小侄明白了。”张彪一副受教的样子。

    %%%%%%%%%%%%%%%

    “ 师座, 奉天急电。” 王玉海捏着份电报三步作两步走, 来到秦宇旁边。

    “ 这个张大帅, 倒是闲不住。” 秦宇拿过电报一看。

    “ 师座,出什么事了?” 旁边的李承文忍不住问了一句。

    “ 新来的这个大帅想在奉天练一支嫡系部队出来。” 秦宇将电报揉成一团, 随手扔到了一边。

    “岂有此理, 奉天财政如此紧张, 入不敷出, 他竟然还有心思练兵。 看来张锡銮这是铁了心要和师座在奉天争一争长短, 卑职看不如早点打消他的这点念想,让他彻底老实下来。” 李承文怒道。

    “ 不必如此,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以张锡銮眼下的实力,能练出一个步兵旅已经够呛, 再说就算练出来了, 将其缴械,收编也不过一句话的事。” 秦宇嘴角一跷,泛起一丝冷笑,正愁着没合适的借口扩编部队, 张锡銮竟然想到训练军队来对抗他。 在奉天城, 想借着一支由新丁组成的队伍抗衡他的27师,还真是痴心忘想。

    “ 师座说得是。” 李承文听到秦宇的想法,咧嘴一笑,秦宇的做法让他想起当初做胡子的时候,眼谗别人的东西,抢过来便是。 谁的拳头大,谁便有道理。(未完待续。。)

    。。。

153章 再回本溪() 
“一, 二,三, 用力!” 几个健壮的劳力, 用绳子吊着粗大的电线杆一头, 将水泥电线杆放进挖好的泥坑内, 远处每隔上一段距离, 都有一根已经笔直竖立的电线杆。

    本溪街道上, 以前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屋,此时三五层高的红砖楼房已经随处可见, 这种现象即使在奉天城也不多见。

    “那里, 要建一座高达十二层的赵氏大厦, 由本市首富赵熙年先生出资, 听说是要建成本溪最大的酒店。 ”陈延青给秦宇解释这两年来本溪发生的一些新变化。

    “ 怎么,建这么大一栋楼, 你和老于没有插一脚?” 秦宇笑问道。

    “ 本是酒桌上的一句笑谈,没想到老赵还较真了。 我和老于拿他也没办法。” 陈延青摇头失笑。“ 老赵这次可是下了血本, 聘请的那个洋人工程师最近病了,一点小病嚷着要回上海去治病,回来的时间还没个定数, 可把老赵给急坏了, 亲自跑到上海去, 不过他是不晓得师座要来, 否则说什么也要留下来陪师座的。”

    “ 还有这种事, 怎么,洋人受了聘,架子就这么大了, 不要管他,洋人摆架子, 给我打官司,真拿咱们奉天的商人当软柿子了。 咱们奉商不欺人, 别人也不要想骑到我们的头上来。” 秦宇不在意地道, 这只是件小事。

    “ 师座, 聘请的那个英国工程师,在上海那边可是关系不浅。” 陈延青试探着道。

    “ 你别跟我耍滑头, 难道还想我站出来给你们冲锋陷阵?” 秦宇反问一句。

    “这倒不敢, 有师座一句话就足够了。”陈延青呵呵一笑。“不过跟洋人打官司旷日持久。 还不一定有个好结果, 尤其是在上海那边打。”

    “打不赢就打到赢为止,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洋鬼子拿了钱还不想事, 哪有这么好的事。 我看奉商也要打出自己的名气, 不欺人。 但被人欺到头上, 就是天王老子,也要有把他扯下马的气势, 这场官司不是赢不赢的事, 是要树立奉商的形象。 守信, 重诺,同时也不欺软怕硬。 先把招牌打出去, 名声大了, 以后做生意的路子反而会更宽。” 秦宇不在意地道。

    “ 师座这法子倒是不错。” 陈延青是经验丰富的商人。 只是略一细想, 便能想到秦宇虽然有讨回公道的意思,更大的目的还是在于打响奉商的名声。 想清楚了其中的关键, 陈延青不由咂嘴道,“ 师座不行商实在是太可惜了。”

    “做个成功商人也是件不错的事。 只是眼下时局纷乱,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秦宇打了个哈哈, 跟在后面的蓝天蔚听得心生感触, 看着两侧高高低低的楼层。 以前本溪也就一个县城, 后来升格为本溪府。 眼下看本溪的发展势头, 竟然有把奉天城比下去的趋势。那些随处可见的施工场地,街道上来往的货车, 或是拉着洋灰, 或是一些其他的商品。

    “呯, 呯。呯!” 大锤锤打在烧红的铁块上,依稀可以看到是一把剪刀的形状, 此时依靠着钢铁厂,本溪兴起了一大批五金加工的作坊, 制针。 剪刀,菜刀,锄头,铁锹, 铁耙, 铁锅等器具。

    比起有些直接人工磨的剪刀, 也有些有渠道, 舍得投入的人,买了个电动的砂轮, 磨起剪刀速度一个能顶上几十个人。

    从进入本溪时起, 蓝天蔚越看越惊奇, 簇立的电线杆, 各种各样的加工作坊, 还有在铺砌的道路。 这些他以前在日本留学的时候, 倒是看到过不少。

    现在整个奉天省, 或者说是整个东北, 内蒙, 河北一带, 用的一些剪刀,农具等物什, 差不多都是从本溪加工贩卖出去的, 粗只是粗略的估计一下, 包括挖煤,采矿, 还有各个家庭作坊, 榨油厂, 火柴厂等员工加起来的从业人口应该不会低于3万人。他们的产值远比种地更高, 如果没有眼下这些事做, 他们就必须去争有限的耕地, 人口只有集中起来, 才能拉动市场, 本溪这座新兴城市逐渐增多的城市人口, 使得更多的工厂,酒楼,茶馆能够生存下去。

    由于陡然增加的城市人口,使得本溪的环境并不怎么好,可以说是有些脏乱,不过在这相对脏乱的环境中, 蓝天蔚却看到了一股勃勃的生机。

    “卖奶糖咯,又香又甜的奶糖!”

    “香烟香烟…。。”

    “驾, 驾,驾!” 大队士兵出现在街道上。不明所有的人纷纷让道,不过也只是在街道边上张望,这几年下来, 本溪被治理得不说井井有条,不过士兵闹闹伤人,吃拿卡扣的事情却没有再次发生了。 若没有良好的秩序,本溪也不会爆发出空前的活力。

    “卑职见过师座!” 除了混成旅旅陈圣武外, 还有秦宇在经济上最为得力的助手杜立明。

    “ 师座到本溪来都不事先跟卑职等人打个招呼, 差点杀卑职一个措手不及啊。” 杜立明不在军中, 平时跟秦宇没那么多规矩,不由笑道。

    “ 又不是打仗,带这么多人出来干什么? 让他们撤了。 杀气腾腾的,也不怕扰了市面清静。” 秦宇摆手道, 他之所以没有事先通知陈圣武, 就是不想太过麻烦。

    “ 师座, 这怪不得陈旅长, 这几天本溪不太安定, 周大人收到消息, 日本一些浪人这几天会和本溪本地的帮会有点冲突, 担心惊扰到师座, 陈旅长才特地带人过来,以防意外发生。” 杜立明解释道。 这个年代弄几把枪是件很简单的事, 秦宇又不是第一次遭到暗杀了,小心无大错。

    “ 是啊 ,这两年以来,进入到本溪的浪人越来越多,日本人的商号也增加了不少。 要不是师座在本溪增加了一个步兵旅。 本溪怕也是没眼下这么安定。” 陈延青不由感慨道, 他做生意走南闯北不少年头, 与洋人发生纠纷时, 也只有在奉天城, 本溪,洮南几地有点底气, 而这些地方都是秦宇直接控制的区域, 也只有秦宇的军队, 才能让他们这些商人有安全感。

    “奉天省是民国的。日本人还翻不了天。” 到了周府,秦宇翻身下马, 来本溪,不去周映雪的娘家拜会一番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雨辰兄, 你去见老泰山, 我就进去了, 正好在本溪四处逛逛。” 蓝天蔚道。

    “也好, 立明派几个熟路的。随蓝先生, 打打下手。” 秦宇道。

    “ 是。 师座。”

    “ 本溪架设了这么多电线杆, 这电是从哪里过来的?” 秦宇去见周家人的同时 , 蓝天蔚随着江昆闲逛, 不时问上一两句。

    “ 当然是从钢铁厂那边过来的, 那边的电力充足, 还有富余。不用增加发电机组, 就能满足以下本溪的需求。” 江昆道。

    “ 那便去钢铁厂那边看看吧。” 来了本溪,蓝天蔚哪能不去看一下秦宇嘴里能与汉阳钢铁厂相提并论的大型钢铁厂。

    “ 蓝先生请随我来。”

    为了运输的方便,从矿区到钢铁厂铺设了铁轨。

    看到厂区那成片的建筑, 林立的烟囱。 之前在秦宇面前还强作镇定的刘乾,方刚等人一脸惊容。 在奉天省见多了低矮的小民房,就是奉城, 也没几座像样的建筑。陡然见到这么集中的大片建筑, 这些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厂区员工的宿舍也全部是六层楼的红砖房。 清一色的玻璃窗。虽然是集体宿舍,不过对于这个时代的贫民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住宿条件了。

    “ 这些是采买自德国西门子公司的350千瓦煤气发电机组, 除了供给厂区供电, 同时能满足本溪市电灯照明,电风扇所需电力。” 此时国内一些小型的发电厂, 大多是从上海那边向洋行采买的小型发电机, 大的也只有几十千瓦,还多是列强那边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不过除了上海,像天津,徐州这些城市的用电量都不大, 暂时来说,几十千瓦的发电机对用于电灯照明,还足够胜任。

    “现在本溪用上电灯的人家大概有多少?” 蓝天蔚问道, 他对这些奇形怪状的机械并不了解。 不过却也知道这些东西能出现在本溪, 在目前来说,算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列强的工业文明是强大的基础。自清末以来,民国之所以积贫积弱,便是由于绝大多数人从事传统而低效的农业。

    “ 731家, 今年预计能超过一千家, 各个学校, 办公机构, 还有现在新建的一些小洋楼,大饭店都会装上电灯。” 江昆道,“ 当初把发电机组装起来的时候, 整个本溪也没几家用得上的,除了供应钢铁厂之外, 前面两三年一直是亏本运营, 现在随着本溪条件的改善, 电力输送系统的改良, 还有一些工厂,家庭作坊用电量的增加, 发电厂这边才开始盈利,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 建一座大型的发电站, 利润惊人, 不过投资也大就是了。”

    “这样一座发电厂要花多少钱才能建得起来?” 方刚忍不住问道。

    “ 前前后后累计投入不下于七十万元。 ” 江昆道。

    方刚,刘乾等人听得瞠目结舌, 革命党人北伐的时候,还在为几万,十多万的军费伤透脑筋。 向南洋,向北美华侨募捐。 各地筹集, 没想到本溪这边一个发电厂就达到了七十万大洋的规模。 看着那成片的厂区, 高耸的烟囱, 来来往往忙碌的工人, 方刚,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