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楼诡墓-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特异的能力不受他控制,并且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直到,在益州刺史的至幻墓道里沾染了我的鲜血以后,这种怪异的现象才一下子消失了。

    不老,未必长生!我隐隐觉着,隐藏在高墨离身上的谜题可能并不比我少!

    回答完我的问题,高墨离又恢复了他窗前观雨的姿势。

    我百感交集的把行李箱里的东西又翻看了一遍,稍加整理,将其重新锁上。

    雨打新叶,水滴石桌,声声似召唤。我手扶皮箱,往门外望了一眼,屋檐上的水滴如断线的珠子,噼里啪啦砸落到地上。

    康教授的院子是原始的泥土地,雨水来不及渗入地下,在地面上形成三指厚的积水,雨点滴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气泡,气泡不断的冒出又破灭,如同无数跳动的精灵。

    高墨离静驻窗前,墙上老式钟表的走动声被雨声淹没,时间仿佛被凝固了一般。

    我不忍心打破这份宁静,本想就这样静静的坐着。

    高墨离忽然扭头对我说:“你过来。”

    我诧异的“啊?”了一声,还是起身走到他身旁,从窗子往外看去,院子里的一切景象都毫无遗漏的映入眼帘。

    他近在咫尺,见我一脸凝重,问道:“一下知道了那么多,累吗?”

    我没有接他的话,其实我不是不想接,而是不知道怎么接。累?谈不上。他经历了那么多都不累,我又有什么资格谈累?但是,知道了高墨离这些年的经历,发现了他不老的秘密,我心里背负的谜题更重了。

    我想弄清楚他昏睡的两千多年时间里都发生了什么,亦如,他想找到破解我身上魔咒的方法。

    我沉默了片刻,没头没脑的说道:“你知道吗,我最喜欢雨天,喜欢那种沉寂,喜欢那种思绪万千的感觉。每次看到地上积水成片,我都觉着自己仿佛站在一片浩淼的湖泊前,湖面上烟雨迷蒙,宁静如心。”

    高墨离嗯了一声,片刻之后,他却说道:“我让你过来,不是看风景的。”

    说罢,他指着停放摩托车的位置,问我:“你看看那里,有没有发现异常?”

    异常?这个字从高墨离口中说出,百分百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我愣了一下,赶忙看去。摩托车停在大门左侧,那地方的地势是整个院落里最高,纵然其它地方已经积水潺潺,但是摩托车周边的位置积水很少,只有薄薄的一层。当时黑牛顺手拿了一块油布盖上,本来想遮阳的,如今却当了雨布。

    雨水汇聚成小溪,接连不断的从油布上滑落下来,如同一条条游动的小蛇,有的落进积水里,有的砸到地面上。掉到地面上的水流如同落到海绵上一样,瞬间渗进泥土里。

    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有异样之处,忍不住开口问道:“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我……我怎么没发现?”

    “你发现了,或许只是没想到。”高墨离解释道:“你看前面车轮旁边,雨水从油布上流下来,立即渗入地下。后轮之处则不同,虽然不至于积水很深,但是,雨水落下来之后至少会留在地面。由此可以判断,前轮下旁的泥土是松软的。”

    高墨离提醒完之后,我恍然大悟,颇为震惊的说道:“泥土是松软的?难道……难道康教授在地下埋了东西?”

    高墨离点点头,对我的猜测表示肯定。

    康教授是考古专家,如果他想藏一件东西,埋入地下,是最合理最明智的选择。

    到底是什么东西,竟然需要一个老教授煞费苦心的把它埋在地下?

    多猜无益,我和高墨离当即决定将其挖出来瞧瞧。

    高墨离从门后拿出一把考古挖掘用的铲子,开门而出。门外暴雨如注,我顺手将挂在墙上的黑伞取下,撑开追了上去。

机要—勿启() 
我将黑色宽大的雨伞遮在自己和高墨离头顶,急骤的雨水打在伞盖上,朔朔作响。

    淌着院子里或深或浅的积水,我们直奔摩托车停放之地。我抬手将油布的一角掀开,泥土松软之地如同行李箱的箱面大小,呈现并不规则的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表层被夯实,土色与周围相似,换做平时,根本不易被觉察。如今,正巧碰上雨天,雨水落到地面,瞬间渗入土层之下,原本和周围齐平的方坑发生微微凹陷。

    我抬脚在方坑上轻轻踩了一下,鞋子下陷,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我有些兴奋的说道:“看来,这地方真的被挖开过!”

    高墨离没有应答,拿着铲子朝泥土松软之处开挖。我站在高墨离身旁,将雨伞的大部分遮到他身上。

    春暖乍寒时节的雨水透着一股凉意,我半边身体被淋湿,身上一阵寒冷,但是内心却澎湃不已,目不转睛的盯着高墨离行动。

    他每一次下铲都会挖掘出很多泥土,七八下之后,旁边堆起一堆湿滑的泥土,方坑被挖出半丈深。

    再度下铲,铲尖碰触到异物,发出嘭的一声闷响。高墨离抬头看了我一眼,面带诧异的说道:“嗯?挖到了。”

    “还真有东西!”我兴奋的问道:“能知道下面埋着什么吗?别挖坏了。”

    “好像是个木匣,不大。”

    周围的雨水顺着边沿流进坑里,很快形成一潭污浊的泥水。

    北京近日来暴雨连绵,地下所埋物件竟然是个木匣,木匣本身并不放水,里面藏着的东西怕已经被雨水浸泡了。

    高墨离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调转铲头,试探了一下,从木匣边缘一铲挖下去。

    考古专用的挖掘铲将泥土连带着木匣一同从坑洞里掘出来。泥水顺着铲沿儿流下,高墨离转身,将铲子放到地上,从泥堆里拿起那个湿漉漉的盒子。

    我深谙考古注意事项,木匣外沾满泥水,四周尽是飘飘洒洒的水滴,如果在此处贸然打开,必然会对所藏之物造成二次损坏,并且,泥水造成的损坏往往都是毁灭性的。

    我们往屋内走去,行至檐角下,高墨离忽然手托木匣伸出伞外,房顶的雨水汇集成溪,像打开阀门的水龙头,从檐角“哗啦啦”的流了下来。我本想制止,但是转念一想,木匣早就湿透了,也不差这一下。

    一眨眼的功夫,木匣上的泥土被冲刷的干干净净。它露出本来的面目:木匣一尺见方,周遭呈现暗红色,那暗红色是木质本身的颜色,其材质应该是坚硬的枣木。匣身极为简洁,没有任何装饰性的花纹或者图案,只在匣盖上,用匕首歪歪斜斜的刻了几个字——机要勿启。

    这几个字全然没有康教授的沉稳之气,应该是在仓促中刻上去的。

    机要勿启?这几个显然是说匣子里藏着机密重要的物件,不要打开。但是越是这么说,我的好奇心就越加强烈,迫不及待的想打开一探究竟。

    我和高墨离进屋坐到茶几前,他将暗红的木匣拿在手中,看了看挂在一侧的铜锁。

    我催促的问道:“还上了锁,能打开吗?”

    “能。”高墨离说话间,手握铜锁往后一拉,铜锁连带卡扣一下子从匣身上脱离下来。

    高墨离将其顺手扔到沙发上,看了我一眼,伸手将匣盖打开。

    匣子内侧潮湿一片,所幸,里面有一个透明的塑料档案袋,将所有的东西封存在内。

    我迫不及待的从高墨离手上将档案袋拿过来,将它们倒在沙发上。袋子里的东西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几张手写的资料,一张照片,一张鉴定书。

    我瞥了一眼资料上的字迹,它们正是出自康教授之手。

    我诧异道:“难道康教授有什么不可示人的重大发现?他生怕这个发现被外人获知,才在离开时,匆忙将这些资料埋藏进地下。如果他可以回来,就挖掘出来继续研究,如果回不来,就让它永埋地下,随泥土一起腐朽。”

    说罢,我将资料简单的按循序排放起来,首页页眉的位置赫然写着几个刚建的大字:芒砀山梁王墓考古笔录。

    难道木匣里装的仅仅是梁王墓的考古笔记?我也参与过那次考古挖掘,进行的一切都很顺利,实在想不出有何值得康教授隐瞒的地方。

    高墨离顺手拿起那张黑白照片,看了一会儿,对我说道:“这是芒砀山梁王墓的挖掘场景。原来,那个墓并不想对外公布的那么简单。”

    听高墨离如此一说,我再难静下心去看那些枯燥的研究理论,扭头去看他手中的黑白照片。

    那张照片有些发黄,并且,有些地方的已经呈现褪色趋势,其下端印了一个清晰的拇指印,可见它经常被拿出来观看。照片上方有一行备注:梁王主墓室一号坑现场。

    一号坑是梁王墓室所在之地,我记得那里有一口巨大的石棺,里面敛放着梁王的尸身。但是仔细观察这张照片却觉得有些怪异:那口重要的石棺只在背景里露出一角,照片主要拍摄的是靠在墓墙旁的一处白骨。那具白骨胸部插着一只利箭,利箭将其和墓墙订在一起,其手骨上放着一块白色玉佩,应该是生前所握之物。

    我心中生疑:墓主的棺室里怎么会有别人的尸骨呢?这显然于丧葬制度不合,应该并非当年下葬时安排的。并且,细看之下,箭羽直刺胸膛,这具尸骨显然是被利箭穿射而死。

    我皱着眉头问高墨离:“难道……这是盗墓贼的尸体?梁王墓在挖掘之前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

    高墨离点点头,答到:“肯定如此。”

    尸骨色泽白亮,不像死了上千年的样子,我估摸着也就有几百年的时间。

    “即便有盗墓贼闯过古墓,那也不足为奇,这样的事情在很多大墓里都时有发生。但是,康教授为什么要煞费苦心的隐瞒呢?”

    高墨离指着尸骨手里的玉佩,说道:“你看这个蝴蝶玉佩,它好像和黑牛的那块一样!”

术士遗骸() 
高墨离的话如晴空炸雷,我赶紧将照片拿到眼前,皱着眉头仔细观看。

    尸骨以怪异的姿势斜靠在墓墙上,它一只手的手指骨整齐的放在一旁,想来应该是康教授整理所致。尸骨掌心托着一块和骨骼颜色相近的玉佩,那玉佩表层如玻璃般透亮,细看之下,发现其形状正是蝴蝶造型,两翼伸展,冉冉欲飞。

    这块玉佩的造型确实和二叔留给黑牛的那块很像!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黑牛的那块有血沁!尸骨手掌上托着的这块丝毫没有,整体晶莹剔透,白净如脂。

    我对高墨离说道:“这两块玉佩或许只是造型一样,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黑牛的那块有血沁,这块没有。”

    高墨离沉思片刻,回答道:“或许来历不同。”

    两块造型相同的玉佩,一个出现在西汉梁王墓的墓室里,一个不知道二叔从何处得来。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联系呢?

    我记得很清楚,当一号坑挖掘之后,考古研究院安排康教授对外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康教授宣称:梁王主墓室保存完好,没有被盗的痕迹!

    可是,主墓室里怪异的尸骨,还有那块具备明代特征的玉佩,无一不显示着主墓室曾被盗墓者光顾。

    我不解的嘀咕道:“康教授为什么要隐瞒真相呢?”

    “看看笔录中有什么内容。”高墨离说着,把康教授的手稿笔录拿起来,一目十行的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