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进士科中,分离出来的仕官体系,则是源自于‘入仕为官’这四个字。
为官并不是仅仅写锦绣文章,也不是醉酒风雅填词写诗,而是各司其职做好全能父母官。这需要的就不是所谓文字功底,而是实实在在的办事能力。
那么此次所增加人文地理与刑律诉讼的科目,就是做好父母官的基本要素。
而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才子们,就让他们进修文史体系,将来好为中华的璀璨文化添砖加瓦好了。
至于理工科,按照朝中进步官员的话来说,那就是开了另类科举之先河。
而且由于理工科的开设,更是对进士科有了强烈冲击,因为将来有志之士入朝为官,并非只有识文断字这一条路了。
就算写不了锦绣文章,就算大字不识一箩筐,只要有一技之长者,通过考核一样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项决策,一开始就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其中尤以工部的官员最为激烈。
工部总揽朝廷工事,自古以来都是文官填充其中,就算有几个懂得工事的高官,也都是文官进士出身,否则很难甚至根本进不了工部高层。
要是这项政策实施之后,那么将来整个工部八成以上的文官,恐怕就要因为不合格而全部撤换歇业了。
原本经历柴叔夏的排挤后,朝野文官们就已经伤了元气,加上后来叶宇乘机出面收拾烂摊子,又是一阵秋风扫落叶,致使大宋积蓄两百年的文官底蕴损耗一空。
现在武官们的强势崛起,要是再让叶宇这么搞下去,以后朝堂之上还有他们说话的份?
群臣的反对是无效的,因为叶宇直接以江淮水灾回击工部官员。
你们不是反对么,那就以江淮河堤溃塌为引子,我们君臣就翻一翻这些年工部所修的豆腐渣工程好了。
凡是就怕认真二字,一旦认真起来什么也遮不住,小的地方工程他们尚且可以推脱,但是如江淮这样的河堤工事,工部官员可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叶宇的这一句话,直接堵住了悠悠之口,所谓拔出萝卜带着泥,工部上下官员谁也不干净。
你们不是担心将来隐忧么,较真起来,朕现在就可以将你们一撸倒底!
反对不成,朝中官员们就开始另辟蹊径,在增设科目无相应人才主持这一块上,他们与叶宇展开了一场拉锯战。
然而这一场拉锯战,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早在几年前叶宇就做了准备。
清流大学,作为曾经的私人书院,如今因为叶宇的身份改变,也是摇身一变成了大宋朝最具影响力的学府。
经过这些年的大力发展,以及叶宇不遗余力的金钱投入,增设的科目早已经超出了当下科举的范围。
也正是清流大学抱着‘海纳百川、人尽其才’的办学理念,所培养的人才早已经颇具不小的规模,并且已经悄然无声的融入了官场各职。
再者,当年叶宇实施造纸术与印刷术的改良,既是对文化普及做到推进作用,同时也是今日的新科举推行做了铺垫。
这些年有了朝廷的重视,以及文字的广泛传播与普及,这种双重推动之下,积淀多年的政策矛盾,其实早已经慢慢消融,也正逐渐被世人所接受。
否则今年这一届的考生,也不会人数达到以往的数倍,这等空前的盛况景象,其实早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此次科举之事,由吏、礼、兵三部,以及清流大学诸多院士联合主持。
但是出题主考官员,却并非三部的高层,反而是身居三部基层官员,因为这些基层官员对新学有所研究。
这让不少朝中大臣私下里感叹,以后他们要想立足于朝堂,还真是要跟着潮流学到老了。
叶宇在听了群臣的奏报进度后,对新科举有条不紊进行很满意。
待朝会结束后,叶宇命内侍私传吴挺御花园侯见。
御花园中,吴挺神色郑重的在亭内等候。
“让吴老将军久等了……”
没多久,叶宇换下了皇袍,一身黑色衣袍缓步走了过来。
吴挺二话不说,就是欠身一礼:“老臣拜见陛下!”
“老将军不必如此,此处既不是朝堂,你我之间就无需繁文缛节了。”叶宇摆了摆手,“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陪朕在这园中走走。”
“是!”
“老将军对刺客一事,不知有何看法?”叶宇走了几步,自顾地在前方说道。
“陛下,老臣只懂军务,对于朝中政事与刑侦并不善通……”
吴挺此话一出,叶宇却蓦然转身看向对方,随后却是指了指吴挺笑道:“呵呵,老将军可真是圆滑的很呐,朕只是询问你的看法,你又何必拘谨到如此地步?”
自古帝王最忌讳的,就是身为臣子掌控军政大权,所以但凡头脑清醒的皇帝,都会将军政之权分开朝中大臣相互牵制。
吴挺虽然是名军人,但是宦海沉浮几十年,看待事物比一人都透彻,吴家历经三代而不衰,就是能够做到不踩线。
若论军功战绩,他早已经是名动天下,如今更是被召回担任枢密使之职。这以武将身份达到位极人臣的地位他有种如踩云端的感觉。
所以自打回朝任职以来,他都是恪守本分,只军事部署,不参与朝中的政事决策。
(。)
第0799章 但愿是我想多了()
下一页
“老臣……”
“朕想听老将军的心里话。”不等吴挺开口说话,叶宇又有意的提了一句。
吴挺一听这话,只得如实回话道:“那请恕臣直言,老臣本是军人,本不该置喙同僚,但关于刺客一事,恐怕并非如陆大人分析的那般简单……”
“哦?说说”
“回陛下,陆大人仅凭刺客形貌与语言,就断然分析认为刺客归于辽国,这未免过分牵强了,在两国关系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冲突事件辽国唯恐避之不及,又岂会留下这等把柄在我方手中?”
叶宇听着,随后一语:“万一这批刺客得逞了,那不就合乎了陆游的分析,致使我朝中政局不稳?”
“陛下所言极是!”吴挺抬头看了叶宇一眼,随后话锋一转,“然而即便辽邦有此想法,所派之人又岂会轻易露出破绽,这不有意要让两境战火重燃么,更甚者……”
“什么?”
“此次辽邦既是称臣纳贡,又是与我大宋和亲而来,这辽邦的公主按照朝廷规制,必然会以妃嫔之身入宫。那么以老臣愚见,在宫中施以刺杀之计才是上策!”
“哦?”叶宇一听这话,面露几分讶异之色,“老将军话中有话,你我君臣不妨直言!”
“是,陛下微服出宫,朝中文武皆不知晓,然而却在回返途中,陛下遭受刺客埋伏截杀,如此精确地布置,又岂会是一种巧合?”
“那依老将军之意呢?”
“老臣不敢妄加揣测,还请陛下恕罪!”
吴挺言及于此,便没有再说下去,因为再的话,那他就真的僭越了。
叶宇默然不语前行,吴挺默默地跟随在后。
溪桥上,叶宇突然停住脚步:“对了,关于老将军上疏惩处吴曦一事,朕觉得有待于商榷。”
“陛下,吴曦玩忽职守,护驾不力……”
“诶,这非他之过,老将军言重了!”叶宇摇了摇头,不以为意,“朕有意让吴曦重回疆场戴罪立功,不知老将军意下如何?”
“这……”
“北伐虽不得不停歇暂缓,但是对于宋辽边境战事,朕希望有一得力干将坐镇边陲。”
吴挺闻听此言,蓦然一怔:“陛下之意,是……”
“西北战事复杂,关乎将来整个战局,所以须得有运筹帷幄之人主持。”叶宇说着,侧身看向吴挺,“吴曦深得老将军兵法韬略真传,又是久经战阵之将他前往再合适不过了。”
“老臣在此,拜谢陛下宽宏之恩!”
“此事就由枢密院颁布调令,免去吴曦军巡使之职,擢升西北路行军总管,并命叶孤狼抽调一万战云骑回京述职。”
“是!臣遵旨!”
随后叶宇摆了摆手,示意吴挺可以先行退下了。
吴挺随即欠身一礼,继而悄声离去。
“一心不愿风波起,奈何风波总难平。”叶宇自言自语,蓦然伸出右手,一片梨花落入掌心,“但愿,是我多心了……”
……
下了朝堂后,陆游以开封府府尹的身份前往万国会馆办案。
由于有了朝廷的介入,此前聚众声讨的京城百信也逐渐散去,但关于辽国刺杀一案的后续进展,京城百姓仍旧是持续。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再次处在了舆论之中。
此次出使宋朝的正副使臣,分别是耶律盛虞和萧摩贺刺,两人都是辽国的皇室宗亲。
本以为这次出使宋朝,能够顺风顺水换来两国的和平,没想到刚到京城,就遭到京城百姓‘热情’围堵。
还不等他们了解其中缘由,就又被请到开封府协助办案了。
说是协助办案,实则却将他们当作犯人一样看押。
“可恶!宋国的皇帝这是要做什么!”一脸络腮胡子的萧摩贺刺,在房间里不停的踱着步,脸上早已经写满了愤怒,“我等堂堂一国使臣,竟然如同囚犯一样被禁,这是待客之道吗?”
而坐在一旁耶律盛虞,相对而言就显得安静不少,他自顾的倒了一杯酒:“我们本来就是囚犯……”
“盛虞,你是不是喝酒喝糊涂了?”
“喝酒的人,永远要比不喝酒的人清醒。”耶律盛虞自斟自饮,颇有几分醉态,“自打你我出使宋国那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结局,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这个结局来的,要比我预期的早了不少。我没有想到有人意图不轨,竟然刺杀宋国皇帝。如此一来,致使我大辽与宋国的关系处在刀锋之上!”
萧摩贺刺一听这话,顿时反驳:“可这批刺客,与我辽国无关啊!”
“这……么?”
“当然!这明显的就是嫁祸,既然我大辽有意称臣、并且愿与宋国永结秦晋之好,又何至于在节外生枝!难道这一点,他们还看不透吗?”
耶律盛虞不做置评,而是又反问一句:“看透了又如何,不看透又如何?”
“你!……你的意思是……”
萧摩贺刺起初还气恼不已,但随后却是豁然明白了过来,随即便直勾勾的盯着耶律盛虞。
“对于宋国而言,看不透、装糊涂才是真正地明智之举!”耶律盛虞默默地给萧摩贺刺斟酒,“你觉得这区区伎俩,连你我们都能看透的关窍,那位宋国皇帝会看不透这些?”
听了耶律盛虞一番话,萧摩贺刺一脸凝重:“那……我大辽岂不是危机了!?”
“宋国本就无和谈之心,之所以同意与我们和谈,不过是特殊情况下的邦交手段罢了,所以宋辽之战不过早晚而已。而如今这行刺之事,却成了有利于宋国的一股东风!”
“以此事向我大辽公开兴师问罪,这的确是有利于宋国的一股东风……”萧摩贺刺叹了口气,一记重拳砸在了桌子上。
“呵呵……”
“你笑什么?”
“此事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