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末当帝王-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76章 黄得功接旨() 
这下在场的上万名滁州军将全懵圈了,特别是黄得功等人脑子瞬间短路了,什么?他就是皇上?长得是很像,但怎么可能?皇上为何如此穿戴冒充中军参将?皇上什么时候练成了盖世神功?一时间这些人的脑子里全是问号。

    这时跪着的李国辅公鸡嗓又开腔了,“圣驾在此,尔等还不参王拜驾,意欲何为?”

    “还不叩见皇上更待何时?”郑鸿逵和祖海等人也跟着喝喊。

    封建年代,“皇上”这个字眼太避邪了,无论你是勋戚权贵,还是三公帝师,更别说士农绅商,就是皇上亲爹二大爷遇到了也是缺丐。

    因此这些滁州军将膝盖就有些发抖,但丘钺、张杰、黄名、陈献策等这些总兵、副将、参将、偏将、伢将、游击等仍有些迟疑未决的样子,你看我,我看你,一副无所适从状。

    见这些人的还在迟疑,朱由崧不得拿出杀手锏了,有道是私凭文书官凭印,尤其是自己刚才隐瞒了皇帝身份,冒充了一名名不见经传的中军参将,现在又说自己是皇上,尽管这么多有资历有身份的人愿意为自己跪证,但空口无凭,必须得拿出让人信服的东西,好在自己早就准备。

    朱由崧从怀里拿出一黄绫卷轴,“尔等不是要圣旨吗,圣旨在此!”对李国辅道,“传旨吧。”

    “奴婢领旨。”李国辅趴起来,躬着身子来到朱由崧近前,双手将黄绫卷轴接过来高举过头顶,然后后退了几步,慢慢转过身子,面向这些滁州兵,这才敢站直身子。

    李国辅将黄绫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厂番们将火把高高举过来,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李国辅也是有意让他们看看圣旨的真假,把圣旨反过来先向他们展示了一番,众人这下看清楚了,离得近的能看清楚上面的旨文内容,离得远的虽然看不清内容,但黄绫卷轴、朱笔玉玺赫然在目,果然是货真价实的圣旨!

    那无疑眼前这个朱天就是皇上了,难怪他一说话诸神退位,一个年轻的中军参将何来如此魄力?朱天,对呀,大明朝三百年基业,一直是朱姓天子呀,别人谁敢叫这个名字?有些人恍然大悟的样子,双腿一软已经跪下了。

    扑通扑通不断有人跪下,像搞流水作业一样,不一会儿包括黄得功和那些总兵副将偏参伢游等在内,上万名滁州军将全都跪了下来。

    跪是跪下来了,但黄得功心里七上八下的,现在他对皇上不只是敬畏,还带有从骨子里对强者的服气,但也知道自己肯定大难临头了,迟迎圣差已是大不敬,刚才又和皇上动手,还骂不绝口,非被凌迟处死,户灭九族不可……

    夜空下,火把照耀之下,环朱由崧四周,黑压压的跪倒了一大片,这场面也是相当壮观。

    朱由崧欣慰地点了点头,微微露出了笑容,仿佛打赢了一场大战役,找到了当年太祖高皇帝和洪武大帝的感觉。

    “圣旨下!”站在皇帝旁边的李国辅大肚子腆出多远,小胸脯拔得老高,清了清鸡哑嗓,开始宣读旨意了。

    这道旨意的大致意思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祖携淮西布衣立国近三百载,天下太平,万民乐业。然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内有流贼作乱,外有鞑虏扰边,我天朝臣工内不思安民报国,外不图修边守疆,相互攻讦,结党营私,致使朝堂纲纪废弛,兵无斗志,闯贼作乱畿辅,先帝蒙羞罹难,生灵惨遭涂炭,万民挣扎于水火。

    朕临危登位,告天受命,惟有大刀阔斧革除蔽疴,惩奸除恶,兴国强军,方能外驱鞑虏,内安民生,使天朝子民尊颜立国也。两个月来朕卧薪尝胆,清洗厂卫,铲除马、阮毒流,京师奸党之乱甫息方定,然而边镇军将骄横不法者众矣,置流贼和虏寇虎视眈眈于不顾,如此我大明军民不日必成砧板之肉,朕不能让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偏安东南苟延残喘,置尔等破家败业于罔闻,须肃整军纪,内强国本,外御其辱,北定中原,光复大明,方对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

    今有得功大帅忠勇之心犹存,孤心甚慰。今后如能清除匪气,替朕分忧,为民请命,讨贼定边,朕定当不计前嫌,委以重任,则国之幸甚,民之幸甚。至于粮饷之事,朕定当言出法随,有增无减,钦此!

    这道大圣旨洋洋洒洒数百言,忧国忧民之心眷眷,血性之气十足,强国讨贼之意拳拳,皇恩浩荡如天,一颗东南不偏安、励精图治、光复祖宗伟业之帝心跃然纸上,效果无疑是振聋发聩的。

    尤其是黄得功做梦没想到,皇上竟然在旨意上赦免了他的滔天罪行,看来陛下早有运筹,对他在滁州一带的作为和不作为了如指掌,看来跟皇权对抗无疑是螳臂挡车,可是陛下非但不治罪还委以重任,纵尧舜也不及也!黄得功感动得涕泪横流,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时李国辅读旨完毕,把圣旨一合道:“靖国公黄得功接旨!”

    “罪臣黄得功接旨……”黄得功用膝盖当脚走,感动得泪流满面,觉得这辈子纵使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皇上恩德之万一,他潮澎湃,发自肺腑,“臣叩谢隆恩……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接了圣旨,趴在地上磕响头不止。

    穿越前的见识再融合这副躯体的记忆,朱由崧对这位靖国功可谓是相当了解,这次以送粮饷为名,对黄得功擒纵之间以武服人,最后又以开航母的胸怀不但没治他的罪,反而让他官复原职委以重任,恩威并施,朱由崧这副猛药正好对路。

    黄得功接旨之后,感激涕零,惟有誓死效忠君恩。

    降服了黄得功,就等于将他这八万大军牢牢地抓在手中。另外,朱由崧又当众以充足的理由斩杀了田雄和马得功两位总兵官,无疑有杀鸡儆猴的效用,自古军将尚武,忠心缘于敬畏,自此之后,黄得功部下八万人马全都成了朱由崧的死忠。

    (本章完)

第77章 勤王之师() 
黄得功接旨之后,带着摩下将士重新为朱由崧行了君臣叩拜大礼。然后,为朱由崧安排了临时的行宫,为了表示敬重,黄得功把国公府连夜给腾出来了,让朱由崧及其亲军卫队入驻办公。

    这样,一直折腾到三更天,朱由崧君臣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天还不亮,在南京通往滁州的官道上,尘土大起,万马奔腾,五千铁骑如汹涌的海浪,踩得地皮乱颤,这支铁骑从三更天得到滁州兵变的消息整整跑了两个时辰,眼前滁州城已经在望了。

    此时在这支铁骑后面五十余里处,还有一支约四万人的步旅也在急行军,他们来自南直五军都督府的前左营、前右营、中军营、后左营、后右营。

    与此同时徐文爵、刘孔照和郑彩带着万余操江水师也出动了,他们通过长江支流企图进入滁水,从水路进攻滁州,也就是说,就在朱由崧驾临滁州的当天晚上三更天,京畿周围的军队,除了几千老弱之卒守城之外,其余的五万余人全部出动,连夜赶往滁州救驾勤王。

    第二天这些部队陆续开到滁州城外,朱由崧得报后吃了一惊,朕并没有旨意让他们来勤王啊?刚要问怎么回事,李国辅和郑鸿逵赶紧跪倒在地请罪:

    “陛下容秉,臣等担心皇爷的安危,与高阁老商讨之后这才秘密部下勤王之师,不成想陛下龙威天成,是臣等杞人忧天了,请陛下降罪。”

    背着皇上私调军队,这的确很严重,但李国辅和郑鸿逵一片忠心,自己的这趟滁州之行的确有几分不靠谱,因此朱由崧也没怪他们,把二人拉起来了,“二位爱卿心细如发,救驾有功,何罪之有,不过下不为例。”

    一旁的黄得功和那几个总兵官,心里合计,幸好我们识时务,否则滁州免不了一场血战。

    朱由崧思忖之后,让水师营原路返回,其余的四万余步骑既来之则安之,全部进城待命。

    从朱由崧到达滁州的第二天起,黄得功按照朱由崧的口谕开始整肃军队,田雄和马得功两个总兵官死了,让丘铖任炮营统领,原丘铖部、马得功部、张杰部、陈献部策以及和州军和芜湖军等全部打乱原来的序列,重新编制,朱由崧亲自授予黄得功的部队为猛虎军,然后将这八万大军统编为十个营,整肃军纪,训练人马。

    朱由崧就在滁州住下了,并没有要搬师回京的意思,一面让黄得功加紧整训军队,为了不让京师百官震动,朱由崧亲笔写下两道手谕封好后交由李国辅,让李国辅差军一万五千回师南京,剩下的三万京营兵交由郑鸿逵统领待命,让李国辅十日之内将三百万两内帑粮饷解往滁州。

    李国辅领旨之后,带着一万五千人马(全是五军都督府的京营兵)浩浩荡荡就离开了滁州。

    回到京师之后,李国辅先来见金皇后,金皇后和蝉儿正在为朱由崧的私访未归而烦恼,现在二美与朱由崧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看见李国辅跪倒在地,金皇后把李国辅拉起来问长问短。

    李国辅没胡子的胖脸笑成了花,有问必答,说到得意处眉飞色舞,金皇后和蝉儿听着李国辅添油加醋的讲述,时而惊大了秀目,时而滴滴直乐,然后把朱由崧的亲笔手谕拿出来恭恭敬敬地逞了上去。

    蝉儿接过来,交给金皇后,金皇后拆开,蝉儿凑过来一同观看,看完之后二美的心这才彻底放下了,不过得到皇上还需数日才能返京,一个大胆的思夫计划在脑子里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

    李国辅退出金皇后的内宫又来内阁见高弘图,高弘图既是内阁首辅又是兵部尚书,朱由崧在不在京师,国家机关照样可以运转,这就是内阁的作用。

    高弘图正担心滁州之事,皇上让保密现在又不敢张扬,正这时李国辅来了,二人见面寒暄之后,高弘图屏退左右,李国辅将滁州之事如实讲述一遍,高弘图心放下来了,皇上真是吉人天相!

    李国辅把一万五千人马的兵符印信重新由给高弘图,然后将朱由崧的手谕拿出来了。

    手谕其实就是朱由崧的亲笔信,落款有朱由崧的亲笔签名并印着大红的玉玺,这其实就是圣旨,高弘图更衣焚香之后,跪下来接过手谕展开细读,朱由崧在信中告诉他,朕要在滁州小住几日,三万京营兵暂留滁州勤王,朝中事尽付于卿。

    高弘图看完手谕充北叩头之后问李国辅:“李公公,千斤重担呀,本阁又是本兵,实在有些不堪,滁州之局解了,可陛因何不早日搬师回京?”

    李国辅把胖乎乎大脸一扬,拿腔捏调道:“高老就不要谦虚了,皇爷雄心壮志,岂是你我凡夫俗子能揣摸得透的,咱家也不敢多问呀,按手谕而行吧,咱家还有皇命在身,告辞。”

    高弘图把李国辅送走之后,充着他的背影啐了一口,“呸,没胡子的老白脸,伺候了陛下几天,不得了!”

    李国辅是名符其实的皇家总管,内帑的收支并不需要通过内阁和户部,因此很快齐备。

    按照朱由崧的口谕,高弘图又从李国辅带回的一万五千人马中抽出五千押运粮饷,剩余的一万京营兵还回自己的营房,负责京师的防务,现在京师空虚,偌大的南京城没有军队可不行。

    一切齐备,李国辅准备开拔,这时金皇后带着选侍蝉儿等一帮宫女太监来见李国辅。

    “奴婢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