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大明帝国-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上官荣的小动作,让胥泰初在都甸府经营了十多年,而没有被调走。所以在都甸府,他胥泰初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一言九鼎,整个都甸府被他经营的铁通一块、密不透风。

    美中不足的是,都甸府距离陪都太远了,虽然这里他的势力很大,但身在陪都的上官荣,如果发生点什么事情,依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但现在上官荣也只能病急乱投医了。

    范文芳刚到都甸府,便被人带到了知府衙门,而且直接被带到了内堂。

    胥泰初十多年前担任都甸府知府的时候,还是四十来岁正值壮年的时候,如今十多年过去,也已经年近六十,白发苍苍。

    不过他的身子骨依然还算硬朗,看起来再活个十年不成问题。

    他看着范文芳说道:“你就是范文芳?把令牌拿过来看看。”

    知府面前,范文芳还不敢不敬,当下他拱手行了个礼然后说道:“草民范文芳见过知府大人,”从怀中摸出令牌,递给旁边的侍卫,“大人,令牌在这。”

    接过沉甸甸的令牌,翻来覆去仔细看了许久,胥泰初才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错,是大人的贴身腰牌,哎,年纪大了,眼睛都花了看不清了。”

    范文芳不甘随意接话,只是拘谨的站在下面。虽然他知道上官荣让他失败后到都甸府来

    投靠胥泰初,那胥泰初肯定和他是同一个阵线的人。但他依然很小心谨慎,没办法,毕竟别人的地盘,而且他是来投靠别人,不是来做客的。

    感叹了一会儿,胥泰初仿佛才刚刚记起下面还有个人一样:

    “你给说说,为何官军几十万大军,却不抵他朱鸿信几万杂兵?”

第134章 重操旧业() 
“啊,这,”范文芳听了胥泰初的话,差点没一个趔趄摔在地上,“大人有所不知,这朱鸿信手下,可不是一群杂兵,相反,还是一支精兵。”

    “他们全部都是装备的火枪,这种火枪射击距离远,射速高而且杀伤力很强。在野外即便我们再多的兵力,也无法近他们的身。”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他最厉害的武器,是那几百门大炮。一门大炮就能轰出几米方圆的大坑,几百门大炮齐发,只是几个小时,北城墙便被轰塌了一个几百米长的口子。”

    胥泰初听了范文芳的话,也是惊的吸了一口凉气。

    “真没想到,短短几年,当初的一条漏网之鱼就能发展成这样。”

    听到漏网之鱼几个字,范文芳有些疑惑,不过忍住了没有问出来。

    “好了,其他的事情,就不多说了,你到这里了,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胥泰初摇晃着脑袋说道。

    对于这点,范文芳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下便点了点头直接说道:“请大人尽管吩咐。”

    “嗯,不错,”胥泰初很满意范文芳的态度,“事情不难,和你之前在杭浦县做的事情一样,这件事其他人不便来做,只有你最为合适。”

    范文芳心中一惊,脱口而出道:“大人是说,让我来继续组建地主军?”

    “不错,范先生可愿担此重任?”

    范文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头想了一下,然后抬起头说道:“即是大人需要,在下岂有不从之理?”如今他已经是人在屋檐下,很多事情,没有他选择的权利。

    就像这次,虽然胥泰初看起来好像是在征求范文芳的意见,但如果他自己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胥泰初看起来似乎很是高兴,他一手抚摸着花白的胡须说道:

    “都甸府紧靠丹靖府,组建地主军的名义,就和你在杭浦县的时候一模一样,那便是对抗朱鸿信、保护地主的利益。只要你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在都甸府有我和大人兜着,上面是不会找你的麻烦的。”

    “所以只管一心一意的帮大人训练军队,同时掌控人心即可。不知道你听明白了没有?”

    胥泰初的话越听越让人胆战心惊,但范文芳不敢表露出来,他现在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那么已经相当于上了贼船,再想要离开,肯定是不可能了。只是他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如此的胆大包天,居然敢公然的给私人训练军队,难道就不怕朝廷发现后的雷霆之怒吗?

    只是他忽然想起那块令牌,还有眼前这个都甸府的知府胥泰初,一个在朝中只手遮天,一个在地方只手遮天,两个人互相配合,这件事做起来,似乎还真的没什么难度。

    再说他范文芳可以说已经是死过好几次的人了,还有什么事情,会比死更可怕?大不了到时候败露了,自己拍拍屁股溜之大吉。

    想到这里,范文芳终于是下定了决心,他抱拳对着胥泰初说道:“回大人,在下明白了,我一定会帮大人训练好地主军,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范文芳这句话里后面的那个‘大人’,很明显指的不是胥泰初,而胥泰初也很明显听了出来。

    所以他很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不错,早就听说青河县范文芳是一位青年翘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哈哈。”

    “大人谬赞了,文芳实在愧不敢当。”

    “哎,不要执着于过去的失败,你好好为大人效力,未来的舞台,大着嘞!”胥泰初情绪很不错,脸色看起来红光满面。

    “是,大人所言极是。”范文芳客气的回答道。

    “城中有好几个大地主,同样是我们的人,这次你就从他们这几个地主开始,想必一定会事半功倍。今天出去后,不要随意往我这里来,有什么事情,让人过来传话就好了。”

    “是,大人,在下明白。”

    ……

    回到青鹿城的第二天,朱鸿信起的很早。虽然晚上喝的醉醺醺的,但一个晚上过去,已经完全清醒了。

    在地球上他就是这样,虽然喝酒容易醉,但同时醒酒也很快。

    都卫府大堂,朱鸿信正在接待苏学民、叶重还有东方穆羽三人。

    这三人都是朱鸿信新设立的十多个部的部长,苏学民是教育部部长,叶重是科学技术部部长,而东方穆羽是青河研究院的院长。

    自从系统升级后,朱鸿信便开始盘算着找这三个人一起过来商议一些事情。

    现在的系统,和以前相比,更加的注重科技,而不是金钱。所以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抢夺更多的白银,掠夺更多的土地。而是发展科技,所以他今天才找来这几人。

    “苏部长,青河书院如今怎么样了?”

    苏学民起身点头,然后说道:“回大人,青河书院经过半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在籍学生一千四百人,征收周围土地共一百零五亩,建设了配套的宿舍、食堂、还有教室。同时还聘请了九十八位教书先生,另外还有几十名的后勤管理人员,已经正常开课半年了。”

    “不错,苏部长辛苦了,青河书院的发展,我非常满意,只是青河书院,毕竟只是一个书院,规模再大,也只能培养一两千人。”

    “你们几人都是眼界比较开阔的,应当知道往后去,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就像如果没有青河研究院的努力,就不会有玻璃镜的诞生。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最重要的便是教育的普及。”

    朱鸿信看着下面端坐着的三人,见他们都微微点头,朱鸿信继续说道:“所以今天我们讨论的,便是教育体系的建立。”

    “大夏国之前的教育,基本上没有什么成体系的。而且教授的内容,也都是传统的一些文章策对之类,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毫无用处。”

    “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教育体系,来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135章 启学() 
说起教育,自然是苏学民的分内之事,所以他第一个站起来说道:“大人,我们只需要在各地修建公办学院,然后让那些适龄孩子直接来上学,应该就能够解决了吧。”

    朱鸿信点了点头然后说分:“不错,苏大人说的话的确有道理,不过还是太粗糙了。教书育人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我们要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考虑清楚才行。”

    “就像我们青鹿府,虽然在之前有许多的私塾,但能够入学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这些人在整个适龄人群中的比例,可能连十分之一都不到。而剩下这十分之九的人,在这之前没有上过私塾,学业基础基本为零,大字也不认识几个,所以对于他们,我们基本上需要从零开始教学。”

    低头思考了一会儿,朱鸿信接着说道:“所以我们首先得建立一种启蒙学院。顾名思义,便是给那些上学的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教育,比如教他们识字,还有一些基本的仁义道德,另外可以在加上一些浅显的科学道理或者物理现象。来帮他们启发智力,让他们从完全的零基础,变成有一定文化科学基础的人。”

    “在这个学院中,对于学生主要的要求,就是识文断字,其次就是引起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所以学制不需要太长,三年时间就足够了。这个启蒙学院我给他简称为启学,启学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看到几人对于这个义务教育制度一头雾水的样子,朱鸿信微微一笑,然后解释道:“至于这个义务教育制度,顾名思义,就是说双方都有义务保证适龄儿童能够正常上学。对于孩子一方,家长不得以任何理由不让自己的孩子进去启学,而学生也不得以任何理由逃避启学,同时政府必须保证这些孩子能够正常的进入启学,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导致他们无法上学。”

    说到这里,苏学民几人似乎听明白了,不过紧接着苏学民就又紧张起来:“大人,我知道您此举是想让更多的人能够上学,但是青鹿府两千万人口,保守估计适龄儿童也有十万左右的样子,这么多的人,就算按照一所启学容纳一千人计算,也得一百座这样的学院,算上各种建设开支,恐怕我们的财政无力负担这么多的消耗啊!”

    听了苏学民的话,朱鸿信哈哈一笑:“苏大人考虑的有道理。不过,如今却正是这个几乎实施的最好时机。”

    “大人何有此说?”

    “好,那我就和你们说道说道。如今正是我们三次大败官军,威望如日中天的时候,官军此时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我们领地内的地主也已经全部清理完毕,可谓是外无忧内无患,正是安稳建设的大好机会。”

    “同时建设方面,也不会有你们想的那么费钱。经过府城一战之后,我们前后的俘虏以及抓获的地主家丁等等,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以这三十多万人为建设主力,就不需要开多少的人工费用,同时启学会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体材料,这些材料我们都能够自己生产,以成本价采购,同样花费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启学的规模,不宜太大,应当控制在一座启学能保证500人正常上学的规模,就可以了。所以整个青鹿府最少需要200座启学,按照上面的估算,每一座启学的造价,不会超过十万两白银。”

    不要觉得十万两白银很少,在青鹿府,朱鸿信给军队的饷银是一个月三两白银。这已经是非常高了,要知道普通的官军,一个月的饷银最多也才一两白银,而普通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最多一两白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