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天生就仿佛和某些人有仇般,总是刻意针对一些他看起来无关紧要的人。
例如严崇年和范毓宾,不仅活生生的把人阉割了,还把他们废物利用,留在鼓山军官招待所管理蒙古洗衣营,真是……
看起来这个叫施琅的半大小伙,估计也是造了什么孽,才值得兄长出手对付?
海天辽阔,波涛滚滚,鹰击长空,大浪潮天。
舟山群岛上,面朝大海的码头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破浪而来。
这支舰队,计有战舰四十余艘,运输船数百艘,搭载了三千名海军陆战队。
卢欣荣和沈寿崇站在旗舰的甲板上,看着这一望无垠的大海,心中既充满了畏惧,又有着豪情万丈。
此次,卢欣荣奉命出征,自登州卫出发,抵达舟山群岛。征调了所有能航海的船只,编组成了他脚下崇祯年间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远征舰队。
三千人的海军陆战队并不需要这么多船只,那是用来运送秦督从福州赶来的队伍。
崇祯十三年五月十六,两支队伍在舟山群岛会师,朝济州岛驶去。
这就是秦浩明此次的战略目标。
历史上,济州岛是属于中国的领土。当然,在大汉的时候,整个朝鲜都是。
此时的政治局势,无疑是把济州岛纳入祖国怀抱的最好时机,而且,也可以为今后的战略做些前瞻性的布局。
说句实在话,目前的地缘政治格局里,朝鲜那疙瘩,并不重要。所以正好拿来当实验,为将来的殖民地统治和分封积累经验。
“我军还有几日可以抵达济州岛?”
秦浩明问着身边的王森峰。
在大海上航行,枯燥无比,还要忍受海浪颠簸之苦。而且,时不时的,会有风暴来袭。
这一路上,舰队起码遇到了三次风暴,损失了两艘船,上百人还未踏上朝鲜国土,就已经葬身大海。
“秦督,以目前的航程来看,我军大概三日后,就能抵达济州岛海岸!”身边的王森峰拱手答道。
“三天……”秦浩明点点头:“希望未来三天,能像今天这样,有个好天气!”
他话音未落,远处的舰队外围,忽然爆发出无比热烈的欢呼声。转眼看去,也不由得微笑起来。原来,是出去捕鱼的渔船回来了。
大海中的鱼,真是丰富无比,多种多样。每次派出去捕鱼的渔船,总能满载而归。
这舰队的士气能一直保持,也多亏了这些小小的渔船,每日出去捕捞,带回一船船新鲜的海鱼,熬成鱼汤,分给舰队士兵食用。
每天都能吃上鲜美肥嫩的海鱼,福州的将士,这才能忍受远征的颠簸和枯燥。
不然,这舰队的士气,恐怕早就跌至谷底,等上了岸,还没有战斗力,那就两说了。
“秦督,这是他们的答案。”
正自欣赏间,颜蛰和吴锋二人捧着一叠试卷走过来,站在后面。
“你们先滤一下,好苗子挑出来。”秦浩明挥挥手,淡淡说道。
“诺!”
颜蛰和吴锋二人相视一笑,转头兴奋离去。
此次随军,秦浩明带了一批新的士子在身边培养,颜蛰和吴锋是他们的领队。
这次不仅从军事上,而且政务及思想上也有新的训练计划。
例如,秦浩明亲自出了一些策论的问题,第一题就是——本督闻之,昔者管子曰:夷狄豺狼,不可厌也,华夏亲昵,不可弃也。
倘使诸位为某地官员,该地夷民居多,试问,何以化夷为夏?
要是白痴敢用怀柔施德来回答,秦浩明虽说不会一脚把他踹出总督府,但基本得不得重用是肯定的。
其他的题目,大体也类似如此,都是一步步的问受训士子,假如他们成为某个夷狄地区的行政长官,面对夷狄之民,或闹事,或撒泼打滚,他们的应对策略。
毫无疑问,这是秦浩明在计划培养一批未来殖民地管理人才。
要求不高,心狠手辣,对外人能下得了手段,同时还懂的变通,没有满脑子的文青思想和仁义道德的人才。
等这批人成长起来,秦浩明估计应该刚好就是大明殖民主义大兴的时候。
崇祯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济州岛海岸。
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劈浪斩波,踏海而来。
巨大的艨艟福船,如同小山一样,一字排开,船帆遮天蔽日,无数的旗帜飘扬。
大明的福船,虽然有着种种的缺陷和不合理的设计。但在气势和视觉震慑力上,却是完美无缺。
而如今出现在济州岛海岸的福船,全部是登州卫水师舰队中的巨无霸。最小的一艘,也长达数十丈,高达二十余丈,能载数百名士兵。
至于秦浩明脚下那艘旗舰,更是多达七百吨,能载千余名士兵作战。下层的甲板上,甚至能跑马……
而在这些如同小山一样漂浮在海面的巨舰旁边,无数的中小船只往来穿梭。
这些船,有的船首上就安置了锋利的戈矛,旌旗密布,如同刺猬一般,有的身形修长,灵活多变。
这些船就福船的保镖,依附战舰左右,专门为母舰清理威胁,扫清障碍,探路等等。
这等实力,相较于这个时代的朝鲜海防,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即使有那么几艘小舢板,看到这庞大的舰队,那些水手恐怕也立刻弃船逃跑了。
秦浩明此刻,站在旗舰的指挥室之中远眺济州岛的海岸,心中自也百感交集。
终于踏出这一步了。
第四百九十九节 前因后果()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秦督,一切准备完毕。”这时,卢欣荣带着几个身着甲胄的军官走过来禀报道。
他走出指挥室站上甲板,抽出腰间的佩剑,下令:“点火!发旗语!”
庞大的楼船上有足够的空间建造一座烽火台,甚至绝大部分楼船上,还安装了巨大的投石机,作为远程打击火力。
随着秦浩明的命令,滚滚狼烟,立即冲天而起。
这是一个信号,登陆的信号!
看到狼烟滚滚和旗帜飘动,舰队开始减速,并且调整方向,以方便这庞大的舰队能顺利靠岸登陆。
各船上,军官们开始吆喝。一排又一排士兵,默默的站起身来,在军官的带领下,拿着武器,站到船舷的一侧。
片刻,旗舰上数十支牛角伸出船舷之外,苍凉的号角声,响彻整个海面。
崇祯年间,第一次大规模的两栖登陆就此展开。
只用了一天时间,到第二日中午,整支舰队就完成了登陆工作。总计两万一千二百名士卒登上了异国他乡,陌生的土地。
此次登陆过程顺利得让人诧异,并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居然没有任何打斗,反而受到朝鲜一些普通百姓的欢迎。
这让之前下令不许放走岛上一人离开,不能将占据济州岛消息传出去的秦浩明,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思索片刻,秦浩明才苦笑着回过神来,想清其中缘由。
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棒子们心向着大明。
崇祯九年,皇太极带兵征战朝鲜,势如破竹,很快就将朝鲜打趴下了,攻陷了朝鲜首都汉城。
如此一来,朝鲜国王仁祖李倧向皇太极投降请罪,皇太极降旨赦之。
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去明年号,缴纳明朝所赐诰命敕印,奉鞑子为正朔,定时贡献,并送质子二人。
此役就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丙子虏乱,之后,朝鲜就沦为了鞑子的附属国。
但是,虽然敌酋皇太极逼迫朝鲜王朝断绝与明朝的宗藩关系。但朝鲜王朝仍然心向大明,使用崇祯年号,怀念大明三百余年。
其二,鞑子建奴没有海军。
想想也不难理解,建奴鞑子是陆地猛虎精骑野战所向睥睨,可是他们却下不了海。
他们想要发展水军,你得问问那些刚刚从深山老林中跑出来的野人鞑子们,有造船的手艺吗?
造船技术可是一门技术活,那是一代代手艺技术传承下来的,不是随便在深山老林中和野兽搏杀就能学会。
但是既然来了,秦浩明可不能因为棒子的态度而心慈手软,该做的事情还必须做,他现在可是人家的师长。
登岛之后,秦浩明多少也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在了解了一下岛上大体情况后,便到一座府邸中休息。
其实,济州岛在蒙元的时候,是被当成养马场的,甚至还在上面修建的宫殿,以备不时之需。
甚至于,这个时候岛上的数万百姓中,三分之二都是华夏人,他们都是很久以前迁移来的。
剩余的一些百姓,大部分都是朝鲜人,毕竟此时济州岛是归属朝鲜管辖,还设济州牧使,岛上还有极少一部分倭国人。
秦浩明眼前的这座府衙,就是蒙元朝廷在济州岛上设立的治所。
而卢欣荣、沈寿崇、王森峰等人,则负责安排将士们的登陆、扎营、扩建码头等事务,这些自然不需要堂堂总督大人再操心。
“这位将军,济州岛乃朝鲜的国土,我们可一直都是奉天朝为尊,你们怎么可以侵占朝鲜国土,我要向大王状告你们。”
在秦浩明接管临时府邸内,一个身穿大明官服的中年男子,一脸义正言辞的对秦浩明喊道。
这个中年男子应该就是朝鲜国王李倧,派在济州岛上的牧使。此时这家伙说得一口标准汉语,而不是后世那种叽里咕噜的思密达语言。
朝鲜在此时是没有自己语言的,他们官话全部都是使用汉语,文字也是汉字。
自古以来,朝鲜和倭国,算是受华夏文明影响最深的两个国家了。
“以前这里是你们朝廷的国土,但从今以后,这里将重归我大明朝廷,是我大明国土了。再说,这里本来就归属我汉人的。
太祖皇帝当初册封你们朝鲜国王,算是默认了你们对济州岛的管辖,将这里赐予了你们。
可是,几年前,你们朝鲜国王李倧,大逆不道,卖主求荣,竟然投降建奴,接受建奴的册封,不再是我大明的藩属了。
那么,本将现在来收回耽罗岛,有何不可?”
面对这个朝鲜官员义正言辞的抗议,秦浩明也是言之凿凿。
“这”面对李子霄这个说法,这个朝鲜官员也是一阵语塞。
毕竟,此时朝鲜和大明断交,不再奉大明为主,而是尊建奴为主,做了鞑子的附属国,秦浩明这么做,似乎也没有错。
但这个朝鲜官员态度立马软下来,转而对秦浩明哭诉道:“将军啊,我家大王也不是真的想背弃天朝的。
一直以来,我朝鲜都是奉天朝为主,就连当初北面的清狗大举来攻,我家大王也没有投降之意。
而是举全国之兵,与来犯清狗血战,期待天朝能出兵驱逐清狗,就像当年天朝驱逐倭奴,保我朝鲜一样。”
说到这里,这个朝鲜官员脸上露出悲伤之色,隐隐看到有眼眶中微有湿润。
“将军,我家大王率军誓死抵抗清狗,可是却迟迟等不到天朝的援军,我朝鲜国小兵寡,怎是那些清狗虎狼之师的对手呢?
最后,清狗攻破了我国王城,我王那时候依旧没打算投降,甚至将王妃和王子藏到了江华岛上。
大王准备率军和清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