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不错,菜也精致,就是简单点,和平常人家并无二致。

    自打国事不利以来,内库和国库双双入不敷出,前任崇祯皇帝每日里只能通过撤乐减膳来节约开销。

    困难的时候,钱银接应不上,甚至还会派太监偷偷地拿宫里物品出去变卖,用来换取现银,补贴日常用度。

    而新任崇祯皇帝今日初来乍到,又恰逢半夜,并未过多挑剔,可要他长此以往,那不可能。

    他的工作是当皇帝,为国为民劳心劳力,只有吃好喝好玩好,才能应对接下来复杂的朝局。

    瞧瞧老妖婆慈禧,哪顿不是几十上百碗菜胡吃海喝?

    虽说不必学老妖婆那般糟蹋民脂民膏,可也不能像前任这般苛待自己,何苦呢?

    “奴婢遵旨!”

    说实话,王承恩嘴里应承着,心里却是崩溃的。

    唉,我的皇爷诶,难道你心里没点数吗,不知道皇宫内库情况吗?

    天启帝的标准是咱能比照的?

    人家那可是有九千岁魏忠贤在四处搜刮钱财支撑着。

    要是这般做法,不需两个月,整个大明皇宫必然揭不开锅。

    难道是想把皇宫所有的物件部卖光不成?还是说,内库今后再也不补贴前线军饷了?

    “大伴,朕要重开锦衣卫、东厂,你愿意成为朕的魏忠贤吗?”

    下一刻,耳边又传来皇爷轻柔却又坚定的声音,可对他来讲不啻于惊雷,差点委顿在地。

    “皇爷……老奴……”

    王承恩被吓得讲话都不利索了。

    要知道,魏忠贤魏公公可是被您老人家铁腕铲除,也是您老人家引以为傲的得意之作,如今怎么突然大转弯?

    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了,难道皇爷变了?

    卧槽,崇祯皇帝一看不对劲,魏忠贤臭名远扬,王承恩这个老家伙好像有点抵触。

    那可不行,换了其他人,朕信不过。

    必须忽悠他热血沸腾,主动钻进笼子来,承担骂名和重责。

    自己虽然可以强行命令他,但这主动和被动间的能效差距太大。

    大不了,以后多多补偿他。

    人生如戏,靠演技。

    崇祯皇帝低叹一声,凝望着王承恩不解的目光,痛心疾首地说道:

    “大伴,朕悔不听皇兄之言,以至于大明落在现在如此不堪地步。”

    他知道,前任崇祯皇帝的心思瞒不过身旁的这些大太监,尤其是长期陪伴的王承恩。

    他思想变化如此大,也委实不怪王承恩犹豫不决。

    “大伴,你知道吗,凤阳皇陵被掘数月,反贼剿而不绝,朕一直在反思,缘何皇兄如此聪慧之人,却纵容魏忠贤祸乱朝纲?”

    这个问题王承恩没想过,也不敢想,只能摇头表示不知道。

    崇祯皇帝一口饮尽杯中酒,板着手指数道:

    “目的有三。

    一为钱。

    其实皇兄知道,若在太平盛世,魏忠贤就是个地痞、老狗、奸人,但很遗憾,他处在一个乱世将至的时期。

    这时候,不需要仁义道德、不需要孔孟说教,需要的只是苟延残喘。

    这时候,就需要地痞、老狗、奸人……

    只要他能够耍无赖把钱搞来,有钱赈灾,让边军有战斗力,让大明撑下去就行。

    二为权。

    东林一党独大,已经把控整个朝廷难以节制,而魏忠贤就是皇兄手上的一把刀。

    他只要能镇住东林党,让那些伪君子不那么无耻,东厂、锦衣卫能上蹿下跳让这帮人不得安生,老老实实干点活就行。

    三为江山社稷。

    魏忠贤虽能干,可手段酷烈,否则,不足以震慑清除东林党。

    这些,皇兄也都知道。

    然而皇兄毕竟是天子,被魏忠贤清除的东林党中有好有坏,也都是他的臣子。

    手心手背都是肉,却必须有所取舍。

    想来皇兄内心非常痛苦。

    所以,他唯有装聋作哑,或者说是逃避,沉迷于木工当中。

    而这一切,只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能长存。

    说到底,大明已是摇摇欲坠,却还屋漏偏逢连夜雨。

    外面哗哗下大雨,屋里淅沥下小雨。

    这时候,要去找能工巧匠来翻修房屋,来不及了!

    这时候,需要的只是一个破盆,在屋里能接水就行,撑到雨停,才能该干嘛就干嘛啊!

    否则,没有大明这个破屋的庇护,咱们大明百姓生不如死啊!”

    如此直白的一席话,说得王承恩热泪长流,掏出袖口的锦帕不停抹泪,心也终于安定。

    可现在崇祯皇帝已经完入戏,看都没看仰着头自己继续说道:“朕如今想当初的所作所为,真是失策,糊涂啊!

    总想着朝臣们能心系天下苍生,与朕一起中兴大明江山。

    哪知他们已经心坏了,烂透了。

    表面是人,背地是鬼。

    还是皇兄看得通透,大智若愚,朕不如多矣!”

    说罢,一脸落寞,猛喝了几杯。

    “皇爷慢点,慢点……”

    王承恩含着泪水,小步上前,拿过酒杯,毅然说道:“老奴愿为皇爷赴汤蹈火,区区骂名又何足道哉?”

    “好,好,好!”崇祯皇帝轻怕桌案,连声叫好,取过酒杯亲手斟满酒递给王承恩,“别人说这话朕不信,但大伴说,朕信!

    大伴请谨记,阉党其实就是帝党。

    来,且共饮,中兴大明!”

    “谢皇爷赐酒,老奴不畏死,又岂惧生?”

    被感动得泪水涟涟的王承恩,也说出了内心的誓言。

    夜已深,话未绝,头频点,那是崇祯皇帝在对王承恩交代接下来的一些具体布置。

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 
    第五卷灭蛮扫夷震寰宇

    崇祯十四年的正月,闽粤总督府异常忙碌,迎来送往不断,因为这里供着一尊大神,太子朱慈烺。

    两省官员费尽心思往里钻,只为了能在太子面前留下印象。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让穷孩子朱慈烺感受到了大明官员的富足和豪气。

    这彻底颠覆了他过去的认知,也让他明白新的帝师秦侯爷为什么说原来的皇宫是丐帮总堂。

    过去的老师常常告诉他,大明皇宫是天下最富足的地方,富足到富有四海,所以要他体贴百姓生活不易,官员之难。

    这话没毛病。

    可问题是他根本体会不到皇家的富有四海。

    宫里的太监宫女穿得很破烂,吃得也勉强。

    父皇向朝臣借钱很困难,困难到像大发叫花子一样。

    没办法,只有时不时拿出皇家之物去变卖,而且还要偷偷摸摸,不然有损皇家威严。

    也正因为这样,太子东宫用度很少,他也没有零花钱。

    可这一切在到了闽粤总督府后完全改变了。

    短短的二十多天里,秦侯爷帮他代收了几十万两,这让没见过钱的孩子想流泪。

    因为,他想起父皇终日紧蹙的双眉,日渐斑白的发髻,都是为了钱愁的。

    原本,懂事的他想打发宫廷侍卫立马把钱送往京城,聊表孝心。

    可秦侯爷告诉他不用,父皇那里由他,这些零花钱让他留着打赏用。

    几十万的零花钱?打赏用?

    不敢想象!

    之后,秦侯爷向他阐述权钱人的关系和作用。

    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人,有人就有钱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并告诉他要用于实践。

    在这个正月间,天子朱慈烺明白了许多道理,并且跟他原来帝师教的东西截然不同。

    同时,按照秦侯爷的意思,他乔装打扮成穷人和侍卫出府,很是体验了一番世情。

    从此,他懂得秦侯爷口中那句话,钱是一面镜子,一边让你认识自己,一边让你认识身边的人。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没钱的时候,看得最清楚。

    现在,他正捏着一沓足足有一百万两的银票,怔然失神。

    这是刚刚随侯爷取得辽东战役胜利的郑芝龙送的,主要是让嫡子郑森给他当伴读。

    他无法想象秦侯爷是如何想到这样的敛财办法,也无法理解郑家怎么就愿意。

    而且,听说郑家才真正富有四海。

    思虑间,侍卫进来禀告,秦侯爷有请他参加今天的会议。

    点点头,藏好银票,朱慈烺和侍卫一起步入总督府会议室,发现人已经到齐,再见过殿下的问候声中,他在秦侯爷特意为他设立的座位落座。

    “那就开始吧!”等朱慈烺做好,秦浩明才开口说道。

    今天是银行开业前的一次讨论会,也是教太子朱慈烺关于银行作用的课程。

    洪迪新清了清嗓子,看着秦浩明说道:“侯爷,按照我们的估算,银行首次发行银元的总量为三千万两。

    计划在三年的时间之内,逐渐推广到闽粤两省全境。”

    秦浩明抖动着手里精美的银币,发出清脆的声响,开口问道:“对于如何推广银币的使用,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使用他,侍从室可有预案?”

    “当然!”洪迪新欠了欠身子,回复道:“首先官员是国之股肱,是国之精英,只要他们开始使用,是有一定的扩散效应的。

    第二是军队,军饷每年的开支在财政支出中是大头。

    如果按照计划再扩招十万人的话,闽粤总督府在册人数将大增,海军、辎重兵、野战军,每年的饷银总计超过一千万两,这些也将用银币支付。

    再加上郑家的二十余万人,虽说他们薪饷较低,但总计亦有几百万两,这两项加进来,其实已经消耗了我们第一年发放银币的绝大部分数量了。”

    “嗯,官员,军队来作示范,的确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秦浩明笑道:“但如果市面上的商家拒绝接受这些银币怎么办?”

    洪迪新从容一笑,这都是他们早就商量过的事情,今天只不过是秉承秦侯爷的意思,让旁听的太子殿下学点治国之策。

    “总督府从法令颁布之日起,闽粤两省的税,赋,费,必须使用现有货币与银币各半,第二年酌情将这个比例上升到七成。

    如此,不管是商家,农户,他们要支付这些税赋,就必须使用银币,所以倒不用担心他们不用。

    更何况今年将有不少工程上马,但凡承接我各项工程的,我们也只会支付银币,想要做我们的生意,就必须得接受我们的条件。”

    秦浩明看了朱慈烺一眼,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接着继续问道:“按这么说,如果三千万两银币不够用了怎么办?”

    “增发!”洪迪新肯定的答道。

    “如此一来,岂不是成了掠民之财?”秦浩明提高声音说道。

    “侯爷,发行银币,本身就是正大光明的掠财之道。”洪迪新微笑道:“其实不止是银币,即便是发行铜钱都是一个道理,不过银币的成本更低而已。”

    朱慈烺认真的听着他们每句话,心里感悟越来也深。

    倒不是他立马就明白秦侯爷口里银行的作用,而是佩服总督府赚钱的能力。

    同时,他也更加明白秦侯爷说资源的重要性。

    军队、官员、商人、百姓等等一切,都是资源,都是可用于治国,关键是要由谁来掌控。

    这些,是秦侯爷时常挂在嘴边的腐儒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