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下站着的群臣无人敢说些什么,倒是有些旗主面露不屑。
正蓝旗旗主豪格出列道:“皇上,臣有一事启奏。”
福临看了他一眼,又侧了脸感受一下多尔衮的反应。
只见多尔衮眯着眼,看着阶下的豪格,浑身散发着不容人侵犯的贵气与威严,简洁地沉声道:“准奏。”
这本应是皇帝要说的话,然而却由他的口说出了。
“皇叔父摄政王!”正红旗旗主,礼亲王代善开口了:“皇帝之礼,不用摄政王代劳了!”
他话音刚落,郑亲王济尔哈朗也说话了:“皇帝与太后将朝政交由摄政王处理,我等辅政臣工也十分赞同。只是今日非同小可。所议之事须由陛下亲断……”
这话还未说完,走出来的豪格立刻打断说:“臣有事要奏!臣得到消息,豫亲王在江南对伪明作战,扬州一役,似乎是伤了太多无辜性命。大将军在追击闯贼的时候,也是冒功居多,还诈称已获得李闯首级……”
豪格侃侃而谈,丝毫不顾及身在朝堂。
地下站着的汉族大臣们一边听一边思忖:这是满洲人之间的家事,我们还是少插嘴为好!
而另一边的旗主贝勒贝子们,则明白这次将会决定他们是否能遏制两白旗的扩张,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表面沉默不语,实则内心也是蠢蠢欲动。
多尔衮深邃的眼眸闪过一丝凌冽的光芒,他早已对豪格的算盘心知肚明。
说了半天,豪格见多尔衮不动声色,皱着眉继续说道:“皇上,此事需严查到底,万万不可姑息纵容!”
福临虽然年幼,但也不傻。他深知自己的话语不能乱说,索性闭口不言,作壁上观。
“肃亲王,你这话可是寒了将士们的心了!”多铎从右侧出列,语气不善。
朝堂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帘内的布木布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这种场面,正是她心中所想。
八旗的贵族们说到底,都是皇位的阻碍者。尤其是在皇帝还小的情况下,他们互相斗争,才能显出皇帝的重要性。
故而,她默然不语,静观其变。
豪格的话引起了刚刚回到京城的多铎的不满,虽然哥哥多尔衮没有说话,但他这个弟弟却是眼里容不得沙子。
“将士们前线战场浴血厮杀,就是为了扬我大清国威,拓我满洲疆土。肃亲王一非亲眼所见,二不是亲自领兵,这话所说,无凭无据,可曾对得起弟兄们流的鲜血?!更可是对陛下安排有什么不满?!”
多铎将话锋直指豪格,一顶大帽子就扣到了他的头上。
“本王这么说,自有证据。危害百姓安危,关乎大清国之根本。扬州之事,沸沸扬扬。豫亲王真的想看证据吗?”豪格没有表现出慌乱,这事本就是板上钉钉。
多铎的突然开口,使得大殿之内一片寂静,人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这两位年轻的王爷结束对峙。
“哼!本王确实想看看,到底是何证据?!”多铎也是无惧于色。
“不慌不慌,另一件事,也可以一起!”豪格此刻倒是不着急了。
“肃亲王,什么意思?!”同样从九江前线回来的阿济格怒了。
前边豪格说的很清楚,多铎和阿济格均有犯错,希望皇帝处置。
现在说还有事情,这不是摆明了要找他阿济格的麻烦了吗!
如果说多尔衮是战略家,多铎是战术家,那阿济格就是这三兄弟中的大头兵,还是特别愣头青的那种。
所以现在,他开始发飙了。
这好戏一出接着一出,今儿个是非得有个结果才行了。
眼看着火药桶就要爆炸,各个旗主们都好整以暇的看着,不想错过。
“皇帝今日召众位爱卿前来,并不想降罪于任何人。”
蓦地,清亮的嗓音自龙椅后面的帘子内传出来,一瞬间便打破了朝堂的剑拔弩张。
“大清初定,伪明和贼兵对大清虎视眈眈。前朝之事有鉴,国主可重用前朝旧臣,女眷充盈后宫以安抚前朝百姓。此事在诸位鼎力之下编排极为妥当,皇帝年幼,还赖诸位维护大清社稷,故而不能妄加评判任何一人。即便有所差池,也应慎重。旗内之事,放于哀家那里较为合适。诸位以为如何?”
皇太后此话一出,本来沉寂的大殿顿时响起一片议论。
多尔衮率先道:“皇太后圣明,此举对我大清绝对有利无弊!”
两白旗的臣子们纷纷跟随多尔衮一齐说着“皇上圣明,太后圣明!”
形式一下子就逆转了起来。
现在的情况是皇帝已经给了所有人台阶,谁若不下,就等于自寻死路。
“皇上圣明!”多铎也跪下来。“皇上圣明!”阿济格不甘心地念着。
越来越多的声音附和起来。
豪格终于也很恨地说了这句话。
“退朝……”太监尖细的嗓音再次响起,福临从龙椅上站起来,在一片万岁声中离开了大殿。
(本章完)
第215章 陷阱()
出了大殿,豪格和几个平日来往的大臣告别,独自地在空旷的殿外走着。
正午的阳光早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人群一出来就迫不及待地施展自己的威风。
郑亲王济尔哈朗看到豪格,立马跑过来安慰道:“肃亲王不必如此,太后其实说的很明白了,她只是不想在那班汉臣面前丢了面子罢了。两白旗确实做的比较过火,大家都有所不满,是势必要整饬的。”
济尔哈朗满脸的关切,李将军一看就知道是问什么。李将军对着晚霞摇摇头。“回去告诉妹妹,叫她万事忍耐,切不可轻举妄动!”说完他不再逗留,皇宫之内耳目众多,就算是家眷,也不敢多交谈几句。晚霞看着李将军的背影,从前在她心目中那么高大的形象突然的显得有些驼背,她暗自一想,立马往含香殿跑去。
但毕竟满清还没有一统全国,南方的两广政权正在不断的与他交战,双方小规模的交战次数以百计算,但就是在没有出现一次大规模的作战。
根据请报上的显示,澳洲方面知道了多尔衮的计划,多尔衮与豪格之间间间近来在谈判,双方的谈判重点是围绕着巴蜀,以及吴三桂的关宁军。
多尔衮想要进行军队扩编改制,但是老贵族们兵不支持,豪格表面上不支持,但其实内心也是希望改制的,进两年征战兵力损失过半,想要补充能战的本族兵丁已经有些难了,所以大多数时候作战他们都会派绿营兵先去充当炮灰。
但即使这样,还是每场战争都会损失不少兵力,这样下去迟早不是办法,所以他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当多尔衮提出将绿营之中战斗强悍的兵丁混编进八旗,给予旗人待遇的时候,却是遭受到了很多人反对。
毕竟旗人作为第一等享受特权的存在,一旦人多了,也就意味着利益分享者会更多,所以一部分人自然是不愿意的。心里想着,自己当初拼死拼活挣来的现在利益,就要分享出一部分给其他人自然不同意。
不分享出部分利益,那么就难以补充兵力。目前的形式是,满清明面上有百万大军,但是能够真正作战的人其实也就十几万人左右,这些绿营兵可是随时都会反水的。
就拿吴三桂来说,这家伙就分明是随时都会反水。别看他现在与张献忠开战,但是心里想的却是另外一番目的,其目的是想要取代张献忠,随后他占领下巴蜀,在图谋拿下云贵,进而可以*迫两广,又可与之结为盟友。
这可是一个好计策,这家伙老谋深算,这次打定了主义这么干,但是多尔衮怎么可能让他这么做。所以目前要解决的办法就是派出一支兵力相当的督战队,跟在吴三桂的后面,这个家伙也就不敢乱来了。
只是现在兵力短缺,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有兵力,所以多尔衮与豪格展开了谈判,双方就目前的形式作出了自己看法。
豪格对扩军其实也是赞成的,只是他背后的支持者们可能不会这么想,当然要说服他们必然是要花费一番心思这是必然的,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利益分配问题。
利益分配上,如果能做到统一。其实就没有什么其他问题了,只是要想在这个分配上解决问题的难度其实很大。但总的来说如果目前以满清内部两股最大的势力达成协议了那么解决问题就会相对的简单多,这是他们二人目前所能看到的唯一一点。
豪格想要在关宁军的问题上自己也分上一杯羹,这是他提出的要求。同时他还有回到朝堂上,澳洲进口的武器也必须拨付一批给他的部队使用,他对抗的可是澳广联军啊,那是什么样的存在,可是武力超群一般的存在,没有这些足够的利益怎么行。
其实拨付澳洲武器这个问题上。多尔衮是比较赞成的,毕竟让豪格去对付澳广联军没有强大的火器是不行的,而且也关系到大明在江南的统一作战计划。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关宁军上,要是将关宁军分出一半给他,那就没多少优势了,现在澳洲武器断了,全部依靠关外的火器制造坊制造武器,豪格也能使用。
在补充一部分关宁军给他,那不是真正的和自己平起平坐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这样下去那多尔衮的地位也就自然没有以前高了。
所以这才是两人目前谈判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澳洲获得了这个情报,准备加以利用,虽说吴三桂这个家伙比较让人讨厌,但他手底下的关宁军的确是比一般的大明军要强的多。
一旦这支部队直接被编入八旗兵力那意味着多尔衮与豪格的实力都将得到一个提升,提升到是没什么,就是怕他们两人之间的争斗达成了协议,统一对南,那么澳洲和两广的压力都会很大。
雨说:至于征张献忠,多尔衮完全是准备派豪格去送死,只不过算盘没打称心罢了珍珠说:你也认为历史上多尔衮派豪格征张献忠,是为除掉豪格?秋雨说:当然是,不然陕西和南京怎么没派他去呢?蜀道天险,环境恶劣,而且张献忠也算是草头王了,所以故意派豪格送死,打败也就治罪,打胜了也挑毛病珍珠说:豪格征川胜利,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秋雨说:所以多尔衮这样做确实有些卑鄙,所以后来顺治等人就提起这件事来很愤恨,毕竟多的手段不光彩,豪格并没有什么罪过就下狱,所以对多的英名很有影响,于是我准备让豪格现在就挂掉算了,多尔衮的名声还保得住秋雨说:当豪格获胜时,一心准备看好戏的多尔衮肯定很郁闷,这个时候再挑毛病,治重罪,只能显得多尔衮是小人。多尔衮自己也觉得良心有亏,所以才会害怕,会保护豪格的儿子,这也是他的自我安慰罢了珍珠说:多尔衮对豪格只是交宗人府幽禁,豪格自己咽不下这口气,自杀了!当年皇太极逼殉阿巴亥,豪格因多尔衮而死,也算报应不爽!秋雨说:谁知道是不是自杀?我觉得按照高阳的看法,是被多尔衮派人暗杀了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豪格不死,局势就不能彻底稳定,豪格大功而下狱,他的部下当然不服,加上索尼鳌拜的推波助澜,所以多尔衮就把豪格除掉了珍珠说:注册找到了证据,证明豪格是自杀秋雨说:当时必须要除掉豪格,这样那些人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