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为什么亲自干这个活?
“你,来维持秩序!”他找了这个司的百总来顶替,自己一溜烟的跑回去休息了。
冯双礼的任务是让投降的士兵在城外接受甄别,同时对顽固不化的敌对分子进行搜索。俘虏中身强力壮的将编入战俘营,他们在回到蜀都经过思想教育和训练之后,就是新生的军力。那些弱小的士兵通通带回去当劳动力,蜀都的炼钢厂和其他的一些作坊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支持。
府库里的金银财宝留足军需,放粮完毕之后的余粮当做军粮来用。
朱启明安排那些大户商人乡绅推荐手艺人才,今天也有很多来报道的。
刘进忠由于要负责镇守汉中,这些事情自然由他来做。
城里医馆的郎中,铁匠铺里的铁匠,做木匠活的手艺人,石匠……还有读书人,统统被找了过来。朱启明要将其中最好的人才带回蜀都,全面利用。
这些工作估计将持续七天左右,届时朱启明会整顿军马,准备班师回蜀都。
在回去之前,他开了一个公审大会,审判在战争中犯下罪行的人。朱启明要告诫城里的百姓,跟着大西有肉吃,反抗大西则是死路一条!
……
孙可望已经主持蜀都事务很久了。
李定国在重庆,艾能奇在川西,刘文秀在川南,蜀都内只剩下他自己和一班文臣以及兵马司的守备部队。
这段时间里他清楚的看到了城市的变化,新城的建设快要步入尾声了。如今他办公的地方,就是在新城的平东将军府。
这蜀都新城真叫人吃惊。孙可望想着,那些红毛人还是有些本事的,父王的眼光总是那么别具一格。城里的马路笔直通畅,每天街巷的建筑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的蜀都,除了军人以外,还有许多外来人口入住。令他想不到的是,来的人居然还是蜀都里的大户们。
李铭言和赵世杰合作的异常顺利,第一批的燧发枪和新式枪弹已经新鲜出炉了,他们正找人测试性能。黄大炮负责的大炮铸造有些困难,不过应该能赶在大王回来之前做出一门样炮出来。高少昌最近的盐场事务被被服厂占据了不少,军队的订单足够他吃上好一阵子的。
“父王已经拿下了汉中,不日就要班师了。你们礼部要赶快做好准备,给父王一个最盛大欢迎式。”孙可望和礼部尚书江鼎镇讨论着。
“平东将军放心,臣下一定办得好好的!”江鼎镇打了包票。
“如此甚好,大王征战多日,需要我等做好万全的准备。”孙可望赞许了一句。
“这个自然,平东将军如若没有其他的事情,臣就先告退了。”江鼎镇施了一个礼,说道。
“你下去吧!”孙可望回应着。
蜀都自然不可同下属各州县相提并论,它可是大西的本命所在,就好比大顺的西安。只是这西安城怕是朝不保夕了,而蜀都,则会长久的存在下去,越来越兴旺发达。
。。。。。。
对汉中的占领行动持续到了第七天。
黄老爷心里美滋滋的,正抱着他的小妾左亲右啃。他当然有理由高兴,因为西王的新政策,让他们这些乡绅大户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朱启明知道,大明朝对基层的控制是很失败的,多数的政策是由乡绅们代为解决。这是无可辨别的事实,也是不容易改变的现象。
四川的情况还好一些,吏部组织的开科取士工作年后就搞定了,一波新政权的大小官吏填充了基层的空白。但汉中不一样,朱启明要的是汉中丰富的物产,对城市的开发还要缓一段时日。这里是前线,李自成失败以后,汉中将会直接接受满清八旗的冲击。发展的太好,可能会是给别人做嫁衣。
因此,他的决策是先保留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加入一些新的事物,保持一种缓慢的进展。待消除了北边的威胁以后,再行大举前进。
当然,那些所谓的新政策,即是蜀都内通行已久的东西。
分配无主的产业给当地的士绅,让他们用比较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安抚中小弱群体,给他们解决温饱问题。这样一来,士绅们心会想着新政权。而最广大群众们生活变化也不大,相对于以前还稍微好了那么一点,也不会发生暴动之类的。
刘进忠所做的事情很简单:训练兵马;控制着商人作坊主将汉中的资源优先供给蜀都;积累粮草;监督城墙和房屋的修复;保持和保宁以及顺庆的联系;时刻记住朱启明给他讲的计划。。。。。。
“你可一定要好好替本王办好这件事,本王的计划就看你的了!”临走的时候,朱启明还不忘叮嘱刘进忠,他实在很害怕出什么变故,虽然暗地里他做了一些预防的安排。
“大王放心,末将定不会辜负大王!”刘进忠深感肩上责任重大,“铿锵”一声拔出配剑来,发誓道:“末将袁娜向上人头向大王保证!”
“好好好,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拔剑。让给别人看到还以为你要对本王有所图谋,本王相信你。”朱启明连忙按下他的剑,好言说道。
“大王恕罪,末将惊扰到大王了。。。。。。”刘进忠意识到失态,连忙谢罪。
“你我虽是君臣,但骨子里大家都是兄弟。这些小事无妨,本王这就回蜀都了。汉中的一切拜托诸位兄弟了!”朱启明交代着。
“为大王效劳,末将万死不辞!”刘进忠红了眼睛。
城外的营帐已经收拾妥当,阵亡的士卒就地安葬,只将遗物带回,留下一片墓碑。轻伤的士兵随军回去,重伤的留在汉中救治。
上万人静立这里,等待出发的命令。
(本章完)
第79章 对汉中的占领()
大西大顺二年。正月二十二。
话说这个年号朱启明是不想再使用了,它代表着李自成的大顺对他朱启明所占据躯壳的张献忠的胁迫。汉中之战,代表着大西和大顺的正式决裂,那他就完全有理由摒弃大顺年号重新再定一个。但事实上,改变一个年号是比较复杂的一件事,暂且只能先用着。
汉中城外。
“出发!”朱启明大手一挥,率先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上万名将士依旧寂然无声,沉默着踏上归途。半个时辰以后,汉中城外就只有当初入城式时那种震撼人心的脚步声还在萦绕。
刘进忠默默的看着大军远去,心里下定了决心。他的部下们,脸上带着憧憬,也望着班师的军队。
远处的城门处,大量百姓纷纷走出城外,目送大军离去。他们之中,有一些特别的人,这些人的目光不仅在大军身上,更紧紧的盯住汉中的守将……刘进忠。
……
秦淮河畔。
正是判断谁是自己的主要敌人上,朱由崧的政权出现了致命错误。它误将清兵当作可以团结的“友军”,不再将防止清兵南侵作为立国第一要务。
更为荒唐的是,他们还担心大西与大顺会联合起来对付自己,李自成会“先犯东南”,因此大多数的大臣们极力主张先灭流贼,再定中原,确定了朝廷的首要任务是“直指秦关”,攻打以西安为根据地的大顺……虽然这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
就实际来说,史可法并不是大明朝堂的第一号人物,朝廷的大政方针并不能完全由他决定。擎肘者马士英的存在让史可法有了借口,但是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都和其他当权者一样鼠目寸光,推行愚蠢的鸵鸟一样的对清和平政策,认错了敌人,低估了满清人意图和能力,埋下了南京大明政权迅速坍塌的祸根。
现在,河南一带的糟糕局面让南京城内的当权者陷入了迷茫:这些满人究竟要做些什么呢?自己示好也表示了,又不主动的攻击他们,说白了,河北之地不要也罢,只要保留南直隶和江北一线,朝廷也就满足了。
可眼下的局势让人有些慌乱,高杰死后,再无人可以扛起河南防务,只得大范围的缩小防御圈。眼下的江北四镇,真的就只在江北了。
但饶是如此,满清的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大军猛然南下,依然吓了河南一带官员一身冷汗。好在,他们的目标是沁阳附近的闯贼。日前,坐镇湖北的宁南侯左良玉上奏的消息所显示的现象表明,清兵正集中火力攻击潼关,看来是要消灭闯贼的样子。
北方两强相争,南京是否应该有新的动作,国策要不要改变?这是很多大臣内心的想法。
但不管其他的大臣或者皇帝怎么想,马士英和阮大铖着实被汪兆麟说的心动不已:有一支能听命与自己的军队做依靠,那他们绝不会再畏惧左良玉。对付那些东林,也会更有把握。
他们打算和皇帝说一说这个事情。
古老的南京城北倚长江,南有秦淮河绕城而过,水源充沛,运输便利,是水运集散地。自古就有“龙蟠虎踞”的美誉,钟山龙蟠于东,石城虎踞于西,北有玄武湖一片大水面。位于秦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地方,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要冲地带,居民密集,商业繁荣,为朝廷服务的大批手工业作坊也设置在这里。由于地近皇城,大臣们的第宅也都集中在此区,开国功臣中的徐达大将军宅在大功坊、常遇春宅在常府街、郑和宅在马府街等。先皇命令建造的十六处大酒楼则分布在商市汇集的西南一带。
汪兆麟和方不同就是在此处蛰伏,等待时机。
今天是弘光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宜出行,宜交友。
汪兆麟接到了马士英的邀请,让他一同去皇城内同当今圣上谈一谈。
走在南京城大街上,汪兆麟和方不同心里五味杂陈,既恐慌又欣喜还有一些担忧。他们不知道未来如何,只能去搏一把看看运气。黄历不错,希望自己的运气也不会太差,这是二人心里的真实想法。
照例,到了皇城脚下,二人分工明确:汪兆麟主游说,方不同主探查打点。
太监韩赞周和田成均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尤其是韩赞周,眼下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位高权重。田成是老朋友,需好好维护关系。他们二人带来的口信将会决定汪兆麟和方不同下一步的动向,是撤回还是继续潜伏全在此一举。
皇城在城东侧,北枕钟山支脉富贵山,南临秦淮河。既有水运方便,又和外城紧密相联,各方面都很理想,也合乎风水术所追求的阳宅“背山、面水、向阳”的模式,四面环山,为兵家要冲,唯一的缺点是地势低洼。这是护卫宫城的最近的一道城垣,有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北安门供人出入。
汪兆麟进了皇城之后,由马士英派来的宦人引导,继续前行,直到穿越午门,进入宫城。
宫城,也就是紫禁城,当前的大明帝国核心所在,偏于南京城的东隅,有御河环绕。南北长达五里,东西宽达四里,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前朝三大殿和后廷六宫两部分。宫城城垣上开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等几座城门,能出入这些城门的,非王公大臣及皇帝特招的人不可。
他边走边看,细细的品尝着紫禁城的滋味:作为一名地方官吏,他少有入京的机会。南京虽不是眼下大明真正的京师,但太祖皇帝时期,它也确实是京师所在。
紫薇威严在,一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