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琰刚刚探出头来,第一眼就看到了正望向自己的赵迁,四目相对!
“啊!”蔡琰轻呼了一声,连忙躲了回去,脸色通红,心脏也扑扑直跳。
赵迁也连忙在蔡邕为发觉之前赶紧站好,不过刚才那一眼,赵迁已经确定了,这蔡琰绝对是个大美人。
平复了一下心情,赵迁指着卫仲道,笑道:“蔡大人,可认识此人?”
蔡邕看了一眼,似乎没认出来,欲要上前细看,却猛然问道一股尿味扑面而来,不禁止住了脚步,轻轻地摇了摇头。
卫仲道大惊,忙说道:“蔡伯父救我,吾是卫仲道啊,吾特为伯父及文姬而来!”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其罪当斩()
蔡邕一听,连忙又仔细看去,经过认真辨认,才大吃一惊,道:“仲道,真的是你!”
卫仲道忙不迭的点头道:“正是在下,蔡伯父、文姬,救吾一命啊!”
“仲道放心,赵刺史宅心仁厚,绝不乱杀无辜。”蔡邕说着,想要近前,可卫仲道身上的味道着实刺鼻。
一旁的蔡琰也是掩着鼻子,皱眉问道:“仲道,你怎么落得如此模样?”
卫仲道冷哼一声,指着赵迁道:“都是拜他所赐,文姬,吾特来救你们的。”
这卫仲道平时也是风度翩翩,家世又好,又有几分文才,每次到洛阳,总会去拜见蔡邕,蔡邕十分喜欢。
而且这卫仲道也有意蔡琰,曾数次与蔡邕提起过,只不过蔡琰似乎不太感冒,蔡邕也就没有答应,这事就拖了下来。
不过,很多人都知道,河内卫仲道对蔡邕之女,情有独钟,蔡琰倒是对此事颇为烦恼。
而此时的卫仲道更是不堪,头发散乱,衣衫褴褛,更甚者,语无伦次,刚才还要蔡邕救他的命,现在却又说自己来救蔡邕、蔡琰,当真是前言不搭后语。
赵迁看着蔡邕和卫仲道“相认”,微微一笑,对蔡邕说道:“蔡大人,这下认识了?”
蔡邕点点头,说道:“认识了,此人是河东卫仲道,与老夫有旧,还请刺史大人放过他吧。”
蔡邕此时显得很是恭敬,显然真心想替卫仲道求情。
刚才还面带微笑的赵迁,突然把脸一沉,喝道:“大胆蔡邕,外联卫仲道,与董卓勾结,该当何罪!”
蔡邕被赵迁的大喝吓了一跳,连忙说道:“赵刺史之言,老夫不明白,还望直言相告。”
赵迁板着脸,冷哼一声,说道:“本刺史乃讨董先驱,此次回师并州,却遭遇伏击,蔡大人,汝以为是何人所为?”
蔡邕没加思索,直接说道:“必是董卓同党!”
赵迁嘴角一扬,又问道:“那这董卓同党又是如何得知吾军的行军路线的?”
蔡邕眉头一皱,不确定的说道:“难道队伍当中有人做内应?给董卓的同党送了消息?”
这蔡邕虽然是当世大学者,博览群书,不过却没有多少心计,几句话就被赵迁带进沟了。
连旁边的蔡琰都听出不对,连忙拉扯蔡邕的衣袖,附耳轻言,提醒自己的父亲。
蔡邕经蔡琰提醒,这才恍然大悟,赶紧说道:“赵刺史,这必是误会,老夫一直随军前行,怎会报信呢?”
赵迁哈哈一笑,说道:“本刺史请你们如晋阳避难,从未强求,是以中途偶有百姓离去,却也一概不咎,蔡大人定是借此,将情报送出。”
“这……”蔡邕大急,却也找不出理由反驳,因为赵迁说的确实是实情。
一些百姓走到河内郡的时候,投奔亲戚去,赵迁并未阻止,而且,有些百姓甚至离开之前,慕名前来拜会蔡邕,这些很多人都看见的。
所以,现在蔡邕是百口无言,有口难辩。
“赵将军,吾与父亲从未给他人送信,请您相信!”蔡琰此时站了出来,看着赵迁说道。
赵迁终于有机会正面看看蔡琰了,只见她双眉紧蹙,粉面微红,柳叶峨眉,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过了好一会儿,蔡琰似乎才感觉,这样跟赵迁注目而视,有些不妥,眼光便有些闪躲。
赵迁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本刺史暂且信你。蔡大人,吾还有一问。”
蔡琰见赵迁信了自己,微微施礼,露出一丝浅笑,又站回蔡邕身后。
蔡邕听闻,连忙问道:“不知赵将军有何疑问?”
赵迁一指卫仲道,说道:“此人勾结董卓,于路设伏,意图谋害本刺史及朝中命官,形同叛逆,不知该当何罪?”
“其罪当斩。不过……”
蔡邕话还没有说完,卫仲道却先开口了:“蔡伯父,在下并未勾结董卓啊!吾是接到了袁绍和王匡的知会,领兵来救您的。”
“满嘴胡言!”赵迁大喝道,“吾与袁本初、王公节俱是讨董联盟,怎会互相攻伐?”
卫仲道此时性命攸关,哪还顾得了许多,将王匡的兵符和书信取出来,道:“将军请看,有兵符、书信在此。”
赵迁接过来,一看便知道了这其中的缘由,不由得心中大怒。
自己当时从吕布手下救了王匡,没想到这厮不仅不知恩图报,反而忘恩负义,半路劫军。
考虑到大军粮草不是很充足,再加上带了这么多百姓,多有不便,赵迁真想趁此机会,将河内拿下。
考虑了一会儿,赵迁突然将书信撕烂,大声喝道:“大胆卫仲道,不仅勾结董卓,甚至诬陷有功诸侯,着实可恨,来人,按蔡大人所说,拖下去,斩!”
“将军饶命!在下真是王匡知会来的!”卫仲道大急道。
此时,已有军士上前,将卫仲道架住,往外拖去,只是人在情急之下,爆发出的力量着实不小,那两名军士竟然一时拖不走。
蔡邕有些不忍,说道:“将军,卫仲道绝不是这种人,请高抬贵手,再说他是河东卫家的人,若是这么斩了,恐怕不好交代啊。”
赵迁冷哼一声,道:“蔡大人,本刺史只是暂时相信文姬小姐之言,汝是不是同党还需要调查,你就不要在替这反叛歹人讲情面了。至于那卫家,哼,若是真敢与董卓勾结,灭他全族!”
卫仲道本来心中还有一丝希望,自己的家世或许让对方能有所忌惮,但是听了赵迁这话,心如死灰。
放弃了挣扎之后,卫仲道被拖走,军士们只管执行命令,可不管刀下之人是谁,一刀下去,卫仲道人头落地。
“来人,将蔡大人及文姬小姐送回去,好好照顾。”赵迁命道。
军士接令,将蔡氏父女送回,随后,卫仲道人头取来,呈与赵迁身前。
荀攸走到赵迁身边,说道:“主公,如今斩了卫仲道,袁绍、王匡,还有河东卫家,可都不是易与之辈。”
“公达勿忧,吾已有对策!”赵迁嘴角扬起,微微一笑。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全盘皆输()
看到赵迁胸有成竹的样子,荀攸呵呵一笑,说道:“请主公明言,愿闻其详。”
赵迁看了看,周围都是自己的人,便说道:“写一封书信,不,写两封。”
“大哥要给谁写信?给晋阳的田先生吗?”张飞问道。
“二哥别打岔,且听大哥如何是说。”赵云道。
赵迁微笑道:“第一封写给袁绍,就说河东卫仲道勾结董卓,陷害王匡,被吾正法。”
“第二封信,写给河东卫家,以联盟的名义来写,就说卫仲道勾结董卓被吾军击破,按照盟主的命令,遵从了蔡邕的意见,将其斩首,并且警告他们,不要反抗联盟。”
荀攸听后,点了点头,同意了赵迁的想法,道:“此计使得,这信就有吾亲自执笔。”
赵迁大喜,有荀攸来写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又补充道:“对了,告诉袁绍,为了抵抗这些董贼的同党,耗费了不少人马、钱粮,需要联盟补偿。”
荀攸会意领命而去,赵迁待手下的军士打扫完战场后,收起营寨,继续上路。
几日之后,河东卫家接到了赵迁的书信,观信之后不禁大惊,谁都没有料到,几天前,急匆匆出门的卫仲道就这么死了。
卫家目前的家主,也就是卫仲道的大哥,叫卫觊(ji,四声),字伯儒,坐在正中,手里拿着的正是荀攸按赵迁的意思写来的信。
“家主,二爷他,真的被赵迁杀了?”
卫觊点点头,叹了口气,说道:“仲道竟然率领五千人马,攻击赵迁回师的军队,被赵迁击破,听从蔡邕的建议,以董卓乱党的罪名,斩杀了!”
“什么?蔡邕的建议?那蔡邕不是很欣赏咱们二爷吗?”
卫觊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蔡邕为何进言,要杀了自己的弟弟,他们每次去洛阳,可都是带着礼物拜会,而且蔡邕还有意招弟弟为婿。
“咱们二爷从哪里来的兵马?而且怎么会在河内伏击赵迁呢?”有人提出疑问。
卫觊答道:“前些日子,仲道接到了河内太守王匡的一封密信,接着便骑快马离开,估计与此事有关。”
“王匡此时正在洛阳,不如前去质问。”另一人说道。
卫觊又是长叹一声,说道:“赵迁此次斩杀仲道是以讨董联盟的名义,奉袁绍之命,那王匡在洛阳,袁绍也在洛阳啊!”
“那怎么办?二爷就这么白白死了?”有人不服气道。
“依在下之间,不如投靠董卓,依董卓的兵马,为二爷报仇!”
“不可,董卓挟持天子,为天下共敌,怎能投他?”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可如今形势,能够在力量上胜过赵迁的,也只有董卓了。”那人还据理力争。
卫觊眉头一皱,喝道:“够了!都别吵了。”
“家主可有对策?”
卫觊摇了摇头,说道:“董卓那边就不要想了,全盛时期,尚且被赵迁赶出了洛阳,现在能自保就不错了。”
“那?”
“如今首要做的,就是保全吾等。”卫觊说道,“信中赵迁警告了,若是果与董贼勾结,必灭吾族。”
“哼,这赵迁也太嚣张了,不过是趁黄巾之乱,崛起的军阀,怎敢如此蔑视吾河东卫家!”
卫觊抬手示意,道:“行了,如今赵迁正在强势,兵强马壮,实在不宜冲突。”
在座的各位听家主如此说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卫觊随后又说道:“等赵迁回到晋阳之后,准备厚礼,吾亲去见他。”
“家主怎能亲临险境?此时吾等代为之。”有人阻止道。
卫觊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吾意已决,请勿复言,汝等去调查一下王匡,此事他脱不了干系,吾定不善罢甘休。”
“是!”
众人散去,留下卫觊一人,坐在那里,看了看手中的信,两行眼泪流出。
几乎于此同时,袁绍也收到了赵迁的来信,看过之后,急急忙忙把王匡招了过来。
“公节,卫仲道被赵迁杀了,你那五千精兵也是全军覆没。”袁绍将信递给王匡说道。
王匡大惊,连忙将信取来,看了一遍,说道:“好在赵迁以为卫仲道是董卓的同党,没有怀疑吾等。”
袁绍冷哼一声,说道:“汝以为赵迁会不知?汝以为卫仲道死前不会将汝供出?”
“那为何赵迁心中却说,卫仲道诬陷吾呢?”王匡不解道。
袁绍瞪了王匡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