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鸡兔同笼,鸡兔同笼,有头十七,有脚四十二,求鸡,兔各有多少?”
一旁,在那太学生出题后,陈文杰也很快把他的题写了出来,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点燃了手中的半炷香插在了地上。
第27章 教授()
“好了,现在可以开始算了。”陈文杰说道,随即他又朝赵勇道:“赵勇,把你的粉笔递给这位郎君。”
听到陈文杰的话,赵勇很听话的把一截粉笔递给那太学生。
那太学生见到陈文杰用粉笔写字,自然知道这粉笔的用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把粉笔接了过来。
随即,这名太学生和只有六岁的张文浩就同时开始算起了题。
与此同时,四周看热闹的人,也是纷纷心里计算着。
“我算出来了。”
不到一会,年纪最小的陈文浩就说话了,他一开口,顿时进入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只见此时的张文浩,在黑板上面写了一堆谁也看不懂的符号。
“你算出来了,那么你说说你的答案。”陈文杰朝张文浩说道。
“鸡十只,兔七只。”张文浩大声说道。
听到张文浩的话,出题的那个太学生顿时眼睛就直了,他看对方只是和孩子,所以就没有出怎么难的题,然而就是因为这样,对方却一下子就把他的题答了出来。
而一个五六岁孩子出的题,他却连思路都还没有,这下就尴尬了。
此时的围观群众,听到张文杰的答案后,大部分都是非常惊讶,然后就开始计算十只鸡和七只兔一共有多少腿。
很快所有人都得到了答案,这小孩回答是正确的。
而此时,在人群外围观的太学生则感觉到特别丢脸,堂堂一个太学生,竟然还不如一个六岁稚童,这要是传出去,太学肯定会沦为别人的笑话。
更多人,还是好奇这小孩写的一堆符号是什么意思,只不过任谁也怎么看都没有人能够看明白。
不过,既然有半柱香时间,虽然那名太学生暂时还没有回答出来,但也不算输。
于是,很多人就把目光转到了那小孩出的那道题上面。
十斤酒用七斤空瓶和三斤空瓶分五斤的题,只能算是小学内容,但就算是全面普及教育的现代成年人,也要算上一会才能算出来,何况是并不重视数学的古代人了。
而且,古代也没有人出过这种类型的题型。
最后的结果是,半柱香过后,那名太学生并没有算出一个六岁稚童出的题,感觉颜面尽失的他也不好意思在呆在这里,转头跑进了太学。
其实,如果给他多一些时间的话,肯他定是能够算出来的,毕竟中国古代的数学也是非常厉害的,有《九章算数》《孙子算经》《周髀算经》等等这些数学巨著。
就比如九章算数,里面记载了两百多道题,这些题就牵扯到了后世初中数学的勾股定理,三角函数,几何图形,体积径长等等。
只是,古代读书人很少重视数学,除非是那种特别爱好数学的人,把这些数学著作都研究透了的话,或许能够和后世初中生有的一拼。
但是相比算题的时间,古代人肯定是不及后世初中生的,因为那时候有各种公式定理可以直接套用,而放在古代的话,则只能用笨办法一点点的算,在时间上的花费非常大。
就在那太学生离去后,一时间,却没有人再次出来接受挑战,而陈文杰这边出的题,直到半个小时后,才有其他太学生解出来。
“还有没有人出来接受挑战,你们太学就这么一点水平吗,连一个孩童的挑战都不敢接受吗?”见半天没有人接受挑战,陈文杰顿时再次激将道。
“我来接受你们的挑战,我也选数学。”
这时,一个三十来岁的太学生站了出来。
“好!”
“周兄好样的。”
那太学生站出来后,顿时就有一些认识他的同窗给他叫好助威。
“谁先出题?”陈文杰朝那站出来的太学生问道。
“我先出题吧。”那太学生说道。
他想了一下,随即说道:“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得几丁?”
随着他出题,陈文杰也是快速把他的题写下来。
这个题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问,有一百个馒头和一百个和尚,大和尚一人分三个馒头,小和尚三个人分一个馒头,最后问一共有多少大和尚和多少小和尚。
这种题,听起来虽然难,但是也只能算是小学水平,换算成公式的话,很容易就能算出来。
接下来,轮到了陈文杰这边出题。
“赵秀,你出题。”陈文杰点名一群孩子中唯一的女孩赵秀说道。
听到陈文杰的话,又见到是一个女娃站出来,很多人顿时都感觉到很惊讶。
而那名接受挑战的太学生,脸色却是变得很难看起来,他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因为对方竟然派一个小女孩和他比试。
不管他的脸色如何,听到陈文杰的话后,赵秀直接开始出题,她用粉笔在大黑板上花了一个圆圈,然后再画一条直径,并且标注直径为一丈,求圆的周长。
见到赵秀出的题,会一点数学的人都非常诧异,不清楚为什么她会出这么简单的题。
接受挑战的那名太学生看到这道题后,想都没想就得出了答案。
“三丈。”
“错误。”
然而就在他说出答案的同时,赵秀就否定了他的答案。
“怎么就错了?这么简单的题谁不会啊,你问问大家,我的题错了吗?”那太学生被赵秀否定答案后,顿时朝四周的人说道。
“小娘子,周兄的答案没错,经一周三,你的直径是一丈,周当然是三丈,没错的。”
“自古以来就是经一周三,小娘子,周兄说的是对的。”
听到那太学生的话后,顿时就有几个围观的太学生站出来说道。
“不,你们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丝……”说话间,赵秀还用粉笔写下了她所说的正确答案。
其实,赵秀之所以出这么一道在旁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题,还是因为张小川上课时给她们讲过:正确的圆周率算法应该是3。1415926……而大部分人都只是认经一周三,所以她这才出这样一道题试试,果然对方直接就上当了。
在古代,虽然有少部分人,如祖冲之等精英知道圆周的正确算法,但是大部分社会主流却是直接按照经一周三来算,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常识性定律,就像一加一等于二一样,没有人会认为一加一等于三。
就在赵秀写下圆周答案后,她又在对方的题后面写下了她默算出来的答案:“大和尚二十五人,小和尚七十五人。”
见赵秀直接写出答案,那出题的太学生顿时眼睛就是一凝,他没想到这小女孩竟然不用算就已经得到了答案,莫非她以前见过这道题?
“好了,这场比试赵秀赢,太学输,你们还有谁来接受挑战?”赵秀写下答案后,陈文杰果断的宣布比试结果。
“哎哎哎!等等,我怎么就输了?”听到陈文杰的话,那太学生顿时反应过来。
“你的答案错了。”陈文杰道。
“怎么可能。”听到陈文杰的话,那太学生就好像听到了什么笑话一样。“大家说说,我的答案错了吗?”
“没错,周兄的回答非常正确。”顿时,其他人纷纷证明。
“看,我的答案没错,就算她答对了我的题,我们也只能算平手……”
“你下去吧!你的答案错了,她的答案才是对的。”
突然,人群中一个威严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看去,就见一个老者从人群外走了进来。
“教授!”
“何教授!”
见到老者,四周的太学生们纷纷见礼。
PS:教授为宋朝对老师的称呼,并不是现代词,春秋时称老师为师傅,汉代称经师,唐代称博士。
宋代除了有教授之外还有助教,就是是协助教授教授学生的老师。
教渝:是对宋朝对启蒙老师的称呼。
夫子:在宋朝以前指年长而博学之人,在宋朝时却是贬义,指思想陈旧之人,在明清时代才是对私塾老师的称呼。
第28章 争辩()
“教授,我……”那太学生见到老者,想说什么,却被老者再次打断。
“你的答案是错的,别人的才是对的,你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了,下去吧,好好去把算书十经给我从头到尾的看上几遍。”
在教授强大的气场下,那名太学生最终还是退了下来,其他人见教授都这么说了,知道圆周肯定不是经一周三了。
于是他们看向人群中的那个小女孩时,顿时目光就变得不一样了,没想到这小女孩竟然知道正确的圆周。
那被人称为何教授的老者来到人群中间,他先是打量了下一群孩子和陈文杰,然后才把目光看向了陈文杰写的挑战书。
过了一会,他才朝陈文杰严厉的问道:“你说徐东洲助教因为私人恩怨没有通过你的考试?你有何证据?”
“这,教授……”
“我不是你的教授,你不要这样叫我。”陈文杰刚想说话就被老者挥手打断。
听到这话陈文杰的脸色很是不好,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道:“因为徐东洲亲口跟我说,我的算学不及格,所以……”
“所以你就来我太学门口闹事?谁给你的这个胆子?”何教授一脸严肃道:“徐东洲助教告诉你你的算学不及格,那肯定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你赶紧开这里吧!我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说完他还朝陈文杰挥了挥手。
听到这话,陈文杰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大声争辩道:“我不服,你说我其他科没及格我信,但是说我算学没及格,我不服。
我把我师弟师妹们找来,就是要告诉你们,我们这边随便一个十岁孩子都能在算学上胜过你们太学生,说我算数不及格,我就是不服。”
“你不服?”
听到陈文杰有些孩子气的话,何教授嗤笑出声,他缓缓走近陈文杰面前,然后用只能两人听的到的话小声说道:“你这个傻小子,怎么跟你爹一样傻,赶紧走,这太学门口岂是你们能够闹事的地方,别害人害己,明年再来考吧,明年我当主考官。”
陈文杰以为何教授会过来斥责他,没想到却竟然听到了一番语重心长的劝说话。
“你是?”
“你爹曾经就是我的学生。”何教授小声说了一句。
然后他又挥手大声道:“赶紧走,这太学门口岂是你能撒野的地方?走吧走吧,大家也都散了吧。”
“且慢!”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在人群外响起。
众人转头看去,就见一个老者带着一群人从太学中走出来,眼尖的人,更是一下子就发现了跟随在老者身边的,作为这次事件的主要人物徐东洲。
见这群人到来,围观的众人连忙让开了一条路。
“今年太学入门考试是由老夫主持,我到要看看是谁不服敢来我太学闹事?”那老者来到人群中大声说道。
说话间,他的目光扫视一群孩子,最后才把目光落在了陈文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