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幸好的是,之前对倭国幕府的打击,也有了些效果,长时间被动挨打,还不了手的局面,让很多原本畏惧幕府的大名们,有了点小心思。

    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至少10家大名不再遵从幕府的号令了,所以,适当的减小幕府的压力,让倭国重新回到战国争霸状态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接下来,就是尼德兰人了。

    这帮不远万里来到亚洲进行商贸殖民活动的混蛋,会不会再次前来报复,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既然己方暂时没有能力进行远征,那么,也只有想办法,抓紧时间增强海军实力了。

    不过,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那真的是能慢的急死人,尼德兰人想要报复,或者做出其他反映,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甚至是更长。

    历史上的对彼得的处理,就是进过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定下来。

    所以,陈信倒不是太过担心尼德兰人。欧洲距离亚洲距离实在太远,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技术还有物资储存能力,是不可能有太多的船只和人员突然来到亚洲的。

    而且,半年时间,己方的海军实力肯定早就恢复到最佳状态了,而且,还很可能因为后膛火炮、后座装置还有观瞄、引信、炮弹装药等技术的进步,而更加的强大。

    让陈信在意的,是那些在南中国海纵横的打海盗们,他们会不会因为己方没有全歼来犯的尼德兰船队,而对己方有所轻视?会不会不顾之前己方的警告,对王国的船队进行袭击?

    一切都是未知数,在之前几年的情报线路建设中,车逆行年把重点放在了后金和大明,对这些打海盗,实在是有些疏忽了,所以,现在根本没有能够判断敌人态度的情报依据。

    陈信只能让海岸警备队加强护航时候的警戒级别,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三百二十九章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 
大海盗们的事情可以放一放,先看看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再说。

    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选个离得近一些的大海盗,以雷霆万钧之势,来上一次杀鸡儆猴的行动。

    海盗向来最能审时度势,只要己方出手够狠够快,应该不至于结束现在海盗之间的内战,让他们结成联盟。

    所以,陈信的目光重点还是放在了“南部大开发计划”上,开始有计划的退役现役陆军野战部队的军人。

    为了让退役制度化,新的《兵役法》或者,暂时叫做“兵役制度条令”开始制定。

    条例规定了,华夏联合王国公民,不分种族、民族、职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只要是在一定的年龄内,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兵役,这种兵役制度带有强制性。

    在执行义务兵役制度的同时,还执行另外一种志愿兵役制。

    不过,相应的服役年限,还有其他的一些细节东西,还需要开会讨论,所以,兵役制度短时间内是拿不出来了。

    为了赶上这一波的春耕,让老兵们尽快退役,陈信先把兵役制度条令中的退役部分给拿了出来。

    每一个参军多年的老兵,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陈信不可能让他们轻松的离开,失去和王国陆军的牵绊。

    所以,初步的《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开始实行了。

    退役的军人,根据其在部队时候的军衔、职务、服役时间等等条件,可以获得一笔退休金,外加一块退役安置田。

    田地可以由退役军人自己打理,也可以交给军人资产委员会代理,每年等着分红就好。

    军人在退役后,立即转入预备役,需要随时听候总参谋部和预备役相关单位的调遣和命令,如果抗命,授予的退役安置田将会被收回,其本人将会被军事法庭审判。

    随着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的颁布,第一批长时间没有能够升职成为士官的普通士兵们开始了退役安置工作。

    他们每人带上10户参加“南部大开发计划”的新移民,10户新移民编成一个组,设组长,退役的士兵们就是组长。

    接下来,第二批退役的,就是那些升任士官后,长时间没能再立新功的军人。

    10个组变成一个工作队,设队长,这些士官,就是队长。

    10个工作队编成一个社,设社长。依照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还有交通情况来看,这社长,就是短时间内基层最重要的领导岗位了,所以,陈信从虎贲营中抽调了一部分的虎贲,去充当社长一职。

    基层的情况是最为复杂的,移民们之中鱼龙混杂很容易出事,有了这些虎贲在下面看着,陈信才能稍微的放心一点。

    原本,按照陈信的想法,退役人员应该带着自己的武器一起退役,这样一来,在新的聚居区的民兵组织建立起来之前,也算是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可是,经过了半年的的战斗,在最近的军事总结会议上,很多连队提出,四年式步枪有问题,不好用。

    陈信紧急抽查了一批武器后发现,原来,是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闭锁的栓动结构和滑槽的连接有些不严密,原本这也没什么。

    可是,在长时间的战斗后,因为后方的弹药供应不及时,战士们就临时性的使用民兵的二年式步枪的弹药,直接往枪膛里面装填。

    没有了制式弹药那一层铜壳的保护和约束,膨胀的火药气体不断冲击那层栓动闭锁机构,让它慢慢开始和滑槽脱离,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漏气情况。

    当然,这里面,陈信是不可能去怪罪那些不按照条例去使用武器的战士。

    因为,当时的战斗实在太激烈了,后方的铜壳但要产能不足,战士们也不可能空着手去和后金搏杀。

    归根到底,还是陈信本人和确定步枪制式的人员的责任。

    想当然的认为,这种射速够快的武器,适合煊军装备使用。

    可是,因为射速太快,后方机械加工的铜壳弹无法及时供应,就造成了现在的这种情况。

    陈信不禁感叹“超越时代太多,果然会出问题啊。”

    制式武器出了这么大的事情。,随身武器跟随退役人员一起走的想法被打破了。

    不过,陈信也不可能让退伍兵们空着手走。

    于是,一声令下,军械厂以二年式火绳枪为蓝本,紧急改装了一批燧发枪出来,配发给了退伍兵们。

    燧发机构在四年式步枪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改进,只要以二年式火绳枪的枪管结构,换上一个稍微改动过的四年式步枪燧发机构,就是一杆二年改式燧发枪了。

    到了这个时候,陈信心中再次升起了一股怨念,在枪管甚至是炮管内,拉膛线的技术,己方早就已经具备了。

    可是,还是那句话,枪好造,子弹难搞啊。

    使用历史上的米涅弹是个好选择,可是,铅块太软了,容易给膛线挂铅,铜太贵了,己方还没奢侈到能把铜当作一次性消耗品的地步。至于使用其他合金,配方难搞啊。

    无奈之下,穿越都5年时间了,自己的手下,居然还只能使用滑膛枪,陈信再次叹气。

    不过,滑膛枪实际上,也不算是太差劲,特别是加工工艺达到一定的水准,可以进行标准化制作后,己方的滑膛枪威力和精度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很多人都认为,滑膛枪的精度非常的低,只能射击50米以内的目标。

    从历史上的战斗情况来看,这确实没错。

    18世纪,50年代,有两个普鲁士的步兵连被安排去打靶,目标是7米宽,10米高的木板,结果在200米的距离上,只有百分之十二点五的命中率,当距离拉近到100米距离上,命中率也只有百分之四十六。

    法国人的命中率更加糟糕,720名法国士兵射击一个3乘以3米的靶子,在100米距离上只有52个人射中了目标,在200米距离上,只有18个人射中了目标。

    这两场实验似乎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可是,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第三百三十章 燧发枪和挽马() 
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的多。

    其实,滑膛枪本身的精度的确不高,但是也没有那么历史上各大战役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差劲。

    曾经在那两场军队实验之前,有过一场更加正式的实验。

    由人在170米远的距离上试射滑膛枪,散布精度大概在76cm左右。

    这种实验,是把滑膛枪安放在一个固定的架子上,彻底排除了射手的影响因素。

    当然,从现代步枪来看,这确实还是个糟糕透顶的精度,别说那些狙击枪以毫米为单位的散步精度了,就算是突击步枪,在半自动模式下,也不可能打出这么大的散布面积出来。

    可是,这个实验中,是滑膛枪使用圆形的铅弹和黑火药进行射击。

    飞出枪口后,就像乒乓球似的不断摆动的弹丸,打出76cm的散布精度,却也证明了滑膛枪在170米的距离上,是能够打中单个人体大小的物体的。

    毕竟,成年人类可都不止76cm高了。

    既然滑膛枪能够在170米远的距离上,射中单个人体大小的物体,那么,为什么后来的英国龙虾兵一定要靠近到距离敌人30米的地方再齐射呢?

    因为,在英国人崛起的初期,也就是17世纪,英国和西班牙人的一场战争中,有人亲眼目睹了,英国人发射了300多发子弹,却只命中了一个目标。

    问题就出在了射手的身上。

    一直到19世纪的上半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士兵,都没有得到过良好的训练。

    各国的士兵,普遍射击训练次数都只有10发左右,最多也不超过60发。

    而且,到了战场上以后,周围又是火炮、火枪的发射,又是乐队的演奏,还不断的有军官在大呼小叫的发布命令。

    最重要的,就是黑火药在射击后,硝烟弥漫整个枪口前方,遮蔽了视线,让人无法进行瞄准。

    这么多的原因共同造就了滑膛枪射击精度极差的传说和事实。

    就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人想到了,既然准头不行,那就增加火力输出,彻底的抛弃射击精度。

    很快的,这种思想成为了潮流,为了提高装填速度,军队开始使用游隙更大的弹丸,有些国家的弹丸游隙甚至能够超过弹丸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这就导致了滑膛枪射击精度进一步的降低。

    所以,英国的龙虾兵们,最终形成了那种,硬顶着敌人的火力,走近到距离敌人30米的地方,以一轮齐射直接打垮敌人的变态战术。

    不过,煊军内部使用的步枪,无论是二年式火绳枪、二年改式燧发枪还是四年式步枪。

    它们通用的那种圆形铅弹,因为使用了油脂包裹的一体式纸壳弹药,所以弹丸和枪管之间的游隙是非常小的,所以,准头都能够达到200米射中单人大小目标的程度。

    而如果使用新式的尖头弹的话,因为采用了模仿自米涅弹的闭气结构,射击精度进一步的得到了提高,最远精准射程达到了惊人的400米。

    当然了,400米那是军队中的特等射手的水准,军队中数量也很少,不能算是普遍现象。

    不过,300米就可以算是普遍现象了。

    在300米距离上,上等射手都能射中单人大小的目标。

    而上等射手,在煊军每个月都要进行20发的高强度实弹射击训练,外加大量的营养摄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