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章 邮政和奶茶() 
邮驿制度起源于奴隶制度的国家,盛行于封建社会,并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告终结。

    邮驿与烽火台通信虽系历代封建王朝的御用工具,但同时也是中国进入有组织的进行通信工作的开始。

    它不仅在中国邮政通信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也为促进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驿站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传递官府文书。一般老百姓传递信息,只有托人捎带,然而辗转传递,缓不济急,且易延误遗失。

    中国古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鸿雁捎书”一类的故事,可见古代人民通信多么艰难。

    而今天人们依旧把鸿雁作为邮政通信的象征,又可见人民群众对邮政通信所寄于的厚望。

    民间通信组织的形成,大约始于唐朝。

    当时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商贸易的需要。首先在长安与洛阳之间,有了为民间商人服务的“驿驴”。当时还有一种叫“飞钱”的办法,就是各地商人把在长安贩卖货物所得的钱,存入各地方政府驻长安的办事机构,然后再凭收据到各地方官府如数取回,这也就是今天汇兑业务的萌芽。

    到了明朝才出现了专为民间传递信息的民信局。

    在西南各省也曾有“麻乡约”探亲带信的出现。相传湖北麻城县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农民,由于思念家乡,相约每年推派代表回乡探望,往返时带些土产和信件,而后逐渐形成民信局。

    民信局开始出现于交通方便、贸易发达的沿海城市,以后逐渐发展到内地。

    民信局由私人经营,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一方面是哪里有利就在那里办,偏僻地区无人管;另一方面,他们为了招揽生意,相竞为主顾提供方便,如派人上门收取信件、汇款,收费也可以记帐,等等,促使民信局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21年到1874年)是民信局的最盛时期,全国大小民信局已达数千家之多。

    有的在商业中心上海设总店,各地设分店和代办店,民信局之间互相联营,构成了民间通信网。

    自宋、元以来,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一带的贫苦人民,有的为了谋生,被拐骗国外做苦工,这些旅居国外的侨胞,要与祖国亲友通信,或将物品和汇款寄回祖国,“侨批局”便应时而生。

    “侨批局”实际上就是侨信局,因为福建方言把“信”叫“批”,所以把为华侨通信服务的侨信局习损称为侨批局。

    由于侨批局对华侨服务周到,信誉卓著,几乎垄断了华侨寄信和汇款的业务。

    自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后,封建统治阶级任凭侵略者侵夺中国邮权,并伙同洋人利用亦官亦洋的特殊权利,采取强令民信局登记,接受海关邮政领导,限制民信局向轮船发运邮件,并采用资本主义的竞争手段,将大部分民信局置于无法经营的境地。

    到1935年,民信局已被国民党强迫停办,而侨批局一直到解放前夕尚有100多家。

    当然了,现在,才是1630年,后面的事情还没有发生,而且,有了陈信参与进来,整个世界的历史一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这些事情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参考了。

    华夏联合王国本就是移民国家。

    韩北行政区大多数的本地土著,也就是高丽人,在常年的战争中,不是被抓去当了奴隶,就是当了炮灰死在战场上。

    哪怕命大剩下了一些,也都跑到了苟延残喘的朝鲜王国地盘上去了,剩余在王国这片土地上的本地土著,真的是极少极少了。

    剩下朝南行政区和九州行政区的土著,虽然数量少尉多了一点,但是在王国不断的从大明收拢流民充当新移民,并不断的以人数优势分格本地人,并配合汉化政策后,很可能到了下一代,就全部变成汉人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大明来的新移民,在生活慢慢好转后,就会有与老家联系的需求。

    被迁移到其他地方的本地土著,也会有联系以前亲戚、朋友的欲望。

    煊军的民政文件,还有一部分军事文件,也需要有效的传递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的给各部门分别配置单独的信件、物资传递系统真的很不划算。

    在未来几年内,王国将会不断的建设完善13个大部,还有几十个独立的,向陈信本人负责的独立机构。

    这么多的机构,要是一一建立自己的通信渠道,那将是一场可怕的浪费。

    所以,建立统一的邮政体系已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了。

    让陈信欣喜的是,在华夏联合王国开办邮政体系,还有这一项便利,那就是空运。

    王国军队早就从5年前起开始习惯使用金手指制造的生化鹰隼来传递消息。

    能够带着1斤重的物资,以300多公里的时速快速飞行的鹰隼,真的是邮政方面的好帮手。

    特别是现在,各郡之间的道路还没有修建好,无法快速行驶马车的时候,这些鹰隼真的是能够帮上大忙。

    不过,也不可能全部都依赖鹰隼,在初期的时候,王国人口少,可能还没什么,等到人口爆发后,那鹰隼的携带量可就成问题了。

    在开辟邮路的时候,首先要大力使用水运、海运,同时,实用型的蒸汽机已经可以小批量的制造了,那么铁路的建设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就以此次开辟邮路为契机,把铁路的相关技术给吃透,并建立一条实验性质的铁路。

    陈信换了一支笔,用不同的颜色,在名单上再次画出了几个人的名字。

    “很好,你们就是即将成立的邮政体系筹备委员会的成员了。”

    正在这时,女仆长端着托盘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君上,厨房做了些甜点,还熬制了一点奶茶,请您尝一尝,是否合口味。”

    陈信把目光从文件上移开,落到了一身后世二次元女仆打扮的女仆长身上,微微笑着点头“也好,很久没喝奶茶了,都快忘了是什么滋味了。”

第十二章 女仆长和宝藏() 
陈信坐在王宫后花园,中间那座亭子里的一张藤椅上,眯着眼打量了一下穿着一身黑白色女仆装的丽人。

    心中充满了感慨,没想到在战火纷飞的17世纪,也能见到这种景色,金手指还真是厉害啊。

    之前为了有效利用人力,管理那些彪悍到能够开硬弓的女真悍妇们,就制造出了个武装警戒部队的指挥官李天薇。

    肤白貌美大长腿,还是个非常能打,敢带队和后金骑兵对冲的狠人,整个大明都没有几个敢于和后金骑兵对冲的军人,李天薇绝对的女中豪杰。

    现在这个女仆长,恐怕也不简单啊。

    不过,陈信不想直接问老白,女仆长的具体数据,那实在是太无趣了,只要知道这些虎贲都是最忠诚的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不重要。而且,慢慢的了解,也显得比较有趣。

    陈信轻轻合上了手中的名单,放在一边,问道“这衣服怎么样?”

    女仆长一边放下手中的托盘,端出里面的茶壶和茶碗,一边说道“棉布的材质,外加精细的做工,既美观,又不影响工作,真的很好,没想到君上还有设计衣服的天赋,真的很感谢您。”

    “哈哈,喜欢就好。那么,大头皮鞋呢?怎么样?有没有感觉烧脚之类的麻烦?”

    “不,君上,使用上好的鹿皮制作的皮鞋很舒适,只是,给每个女仆都配备这种鞋子,是不是有些太过奢侈了?要知道,每一张鹿皮都是从后金后方的吉、黑地区,那些臣服部落中进贡上来的,很是珍贵呢。”

    有些特殊的虎贲说话也会非常含蓄,但是,无论是任何型号的虎贲,在陈信面前都不会有任何故意隐瞒的情况。

    就像现在似的,当女仆长认为这样很奢侈的时候,她并没有因为提出后,有可能会被君上讨厌而隐瞒,而是直接了当的提了出来。

    陈信当然也不会因为手下的虎贲说真话而生气,这些忠诚的手下,将是他统治王国的基石,未来,还会是他统治大帝国的最强力帮手。

    “一点也不,从小的方面来说,你们都是我的家人,我们家的女孩子就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待啊。

    更何况从大的方面来说,你们是为这个国家的君王服务,没有良好的装备怎么能做好本职工作?无法服侍好国王的话,有可能会让国家出现问题的。

    只要节省一点其他方向的开支,就不会出现超支的情况,作为以前的宅男,在某些地方那个精打细算,集中把钱投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可是深入骨髓的技能啊。”

    “啊?宅男?君上,那是什么?”

    陈信毫不在意的说道“不,没什么,做梦时候的呓语罢了,不用在意。”

    并不是陈信大意,而是虎贲真的是最最忠诚的存在,绝不会出现背叛的情况,更加不会在私底下嚼君王的舌根,这即是虎贲的核心限制,也是女仆的职业操守。

    “是。”

    果然,只要陈信不说,女仆长就绝不会多问。

    陈信再次扫过了女仆长被长裙遮住的大腿“可惜,现在没有人造丝袜。”

    “君上说的是什么东西?需要安排人去实验生产吗?”

    陈信有些心动,在之前的一次清剿行动中,一个战斗工兵排在他们那个胆大包天的排长带领下,对一座山谷进行了大规模爆破。

    爆破造成了山体的大规模塌方,最终还炸出来了一座井喷中的小油田。

    似乎人造丝袜的原材料就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如果真的能造出来,那么······

    想着想着,陈信又走神了。

    最近似乎是太过悠闲了,思绪总是乱飞。

    定下心神的陈信否决了刚才女仆长的提议。

    “哦,没什么,不用在意的,也不需要组建专门的实验室。”

    “是。”

    这倒不是陈信不想要看到周边出现清凉的美景,实在是现在的化工技术太过初级,现在就连三酸两碱都没有解决呢,想要石油化工,那真的是天方夜谭。

    粗浅的蒸馏提炼出煤油和沥青,已经是现在王国对石油化工方面最大的成就了,至于其他,等着吧,老白这台超级计算机现在的任务还很多,优先级否非常的高,这种玩乐的东西,等灭了后金再说吧。

    想到这里,陈信转移话题道“给我来一杯奶茶吧,很多年没喝了,我想尝尝。”

    “是,君上,如您所愿。”

    女仆长先是从陈信面前的桌子上收走了那个笔记本,亲手交给了侍立一旁的保密副官。

    眼看着他把笔记本锁进了厚实的皮包中,才转身回来,把陈信散落在桌子上的几只不同颜色的铅笔给收进了笔筒。

    最后,才优雅的拿起了茶壶。

    看着深色的奶茶不断从壶中划着优美的弧线被倾倒出来,钻入一个广口杯中,陈信的思绪慢慢的飘飞到了后世。

    陈信老家在西北地区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那里,汉、藏、蒙古、回、撒拉、土家等大量民族混居,生活习惯上也是不断的互相影响。

    奶茶旧式其中的一项多民族混居下的传统,这奶茶可不是那种各种工业品调制出来的东西。

    那边的奶茶,是真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