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信摇了摇头,这帮人到底有多讨厌东江镇啊,怎么什么事情都往毛文龙身上推。可不能说是东江镇,要是让金国误会了,派出大军来搜索,那自己那区区5个人的游击队岂不是要完蛋。

第四十八章 祸水东引() 
陈信可不敢再卖关子,立刻开口解释道“也不会是东江镇,大明开国200多年,军器早有定制,各种火器口径大小是有定规的,差别是有,但绝对不可能这么大。”

    “你说不是朝鲜官军,又不是东江镇兵马,那还能有什么人,能够弄出这么多火器来?”

    “诸位别急,听我慢慢分说,我昨晚赶到的时候,敌人已经撤走,而且搬空了所有粮食。然后我立刻派人在周围搜索,在不远的山坡上捡到了几支敌人的火铳。”挥挥手,达春带人呈上几支炸了膛的火铳。

    陈信继续道“诸位且看,这火铳打造水平怎么样?”

    一个宜特墨手下军官拿起一支火铳端详了一阵,说道“低劣,不堪使用,完全是铁皮卷成的,而且内壁凹凸不平,谁会用这种东西,还不如自杀来的痛快。”

    突然,这人惊呼了一声“天啊,居然还有一根枪管都是歪的?哪怕再蠢的人也不敢用这种火铳吧?居然还拿来打仗?”

    陈信点了点头“没错,军队的人,没有傻子,只要稍微经过一些训练的人,都知道这种火铳是不能用的,那么什么人会即持有大量劣质材料打造的火铳,又傻大胆到敢用这种火铳打仗。”

    然后举着手中的弹丸“再加上口径大小差异明显,铅弹都凑不齐,还不够明显吗?”

    众人都被陈信的问题吸引住了,到底什么人会这么干呢?

    还是苏克萨哈最先反应过来,他毕竟是金国大汗的亲戚,从小见多识广,此时他率先开口道“难道是朝鲜的土匪,或者准备造反的叛贼?”

    陈信暗道“终于把你们带偏了,苏兄,干的漂亮。”

    “没错,肯定是一帮子叛贼,想要造朝鲜李氏的反,只是凑巧我们的大军打了过来。”

    “肯定是这样了。”

    “胆大包天,一帮叛贼竟敢来摸老虎的尾巴。”

    “是啊,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威胁到咱们的粮道。”

    顿时大家都被带偏了,所有军官群情激奋一阵议论,要把那波朝鲜人碎尸万段。

    这时陈信慢悠悠的开口道“大家都不要生气,也别着急,就这种火铳质量,他们都不敢远远的放铳,我观察过了,炸膛的火铳离着这些尸体只有二十几步远,对付无甲的士兵,都只能在这么近开火,这种敌人根本没有什么威胁,只是占了夜色的便宜而已。”

    看大家听得认真,继续说道“但是不管又不行,每天被他们东打一枪,西放一铳的,对粮道还是有威胁的。”

    “可是想要快速消灭这些朝鲜叛逆也不容易,他们都是本地的乡民,入则为民,出则为匪,咱们人生地不熟的,上哪里找去?”

    看大家都在点头,陈信抛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立刻从国内调集女真平民来此地屯田。”

    此话一出,顿时惊得大家目瞪口呆,都不可置信的看着陈信。

    陈信对着宜特墨问道“咱们大金的军队现在占领哪些地方了?”

    宜特墨犹豫了一下,但是又想到对方是苏克萨哈最得力的亲信,也就不再隐瞒“平安北道沿边的城池基本全部被打下来了。”

    陈信早就通过鹰隼侦查到了这种情况,而且还知道的更多,比如,金军大部队还是不改往日习气,在义州城进行了大屠杀。

    心中想着,面上却不动声色接着问道“这李氏朝鲜的边境城池好打吗?”

    宜特墨很是自豪“虽然没有你里海虎打的那么轻松,但是战兵死伤都不大,就是多损失了一些包衣和阿哈而已。”

    苏克萨哈着急的问道“这和派女真平民来屯田有什么关系啊?”他此时正是最热血,着急立功的时候,如果能够促成金国来此屯田,直接占领这个地方,那是凭空多出了天大的功勋啊,所以很想立刻知道陈信有什么理由,可以说服上级。

    陈信轻声劝着“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继续道“大家想想当年,你们大家刚到辽东的时候,谁家没有几十上百的奴仆?可是如今大家家里还有多少阿哈?是不是很多战兵和小军官家里都得自己种地了?”

    所有军官都想到了努尔哈赤最近几年的大屠杀,虽然嘴上不敢说,但是心里全都有气,都是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啊,大家当年为什么能过好日子?还不是大量的阿哈给大家做活?这朝鲜那么好打,大家为什么不来这里屯田呢?到了朝鲜,遍地是人啊。”

    苏克萨哈失望的说道“还以为你有什么好理由说服上面呢,上面早就定下了,要抓大量的人回去种田。”

    陈信微笑道“那上面算过一路上的损耗了吗?暂且不说人口的损失,国内粮食本来就不够,再弄这么多人过去,还要从朝鲜运粮回去,一路上又要多少损耗?。”

    看着苏克萨哈正在沉思,继续忽悠着“还有,现在国内好多的地都荒芜了,又得重新开垦,养上个几年都打不了多少粮食,大家还是得过紧巴巴的日子。”

    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农田说道“现在,眼前有这么多熟田,朝鲜国力弱小,人民怯懦,为什么不在此处跑马圈地呢?”

    看着大家一副心动的表情,陈信继续忽悠“从国内安排有功将士的家人来此屯田,还有一桩好处。”

    “是什么好处?”

    陈信把话题拉回了早先的问题上来“就是解决咱们的粮道安稳啊,那些朝鲜叛逆虽然此时威胁很小,但是咱么需要防着这些人坐大,我们攻略朝鲜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如果让他们在大家后面捅上一刀,可就不好了。”

    陈信用充满了诱惑性的语言缓缓说道“咱们是人生地不熟,也不能总是小心防备,所以干脆从国内迁人来屯田,各村子里哪怕余丁也能开弓,老人、女人、孩子都能放铳,几个余丁带着家里老人、女人和孩子就能稳稳守住一大片田地,即解决了后路的隐患,又解决了国内粮荒,还封赏了有功之人,再加上省去了大量损耗,一举四得啊。”

第四十九章 新编制() 
看着大家闪闪发光的眼神,似乎都在想着未来各自的好日子。

    陈信知道,这事有谱了。

    “祸水东引”计划有了个成功的开始。

    苏克萨哈是女真族中出身最好的一批人之一,宜特墨能被阿敏派来筹集粮草,解决大军后勤问题,肯定也是镶蓝旗中说得上话的。

    这两个人能被说服,那么就可以影响到金国高层。

    只要完成好后续计划,人性的贪婪就会让这件事情变成现实。

    就让后金和朝鲜死磕吧,可怜的朝鲜,这次就让你为你的宗主国大明出一份力吧,我会感谢你们的。

    虽然这样子历史就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了,无法再按照历史脉络占便宜了。

    但是,那又如何呢。如果一切照着历史小心翼翼的走,那自己的到来又有什么意义?

    “我从来不会害怕在未来的路上,等待着我的未知。无论是荆棘还是坎坷,我都有信心冲过去,因为,我一直在努力。”

    这次伏击事件由后方派出一队人马接手处理,陈信带着队伍再次踏上了征程。

    种子已经埋下了,后面的事情,主要看苏克萨哈和宜特墨的活动能力了。

    这种即能立大功,又能赚实惠的事情,不需要陈信再去鼓动,在场所有军官都发动了自己的关系,开始串联。

    听说能够跑马圈地,底层的士兵们也都沸腾了。

    这几年金国过的苦啊,粮食涨到了天价,大家打生打死抢回来的银子,全拿来买了粮食,还是有不少人家中饿死了人。

    现在听到有这么好的事情,谁不心动啊,个个摩拳擦掌,鼓动着自己的上级一起找各自的旗主,去吹吹风。

    在几天之内,游击队在陈信的掩护之下,又发动了几次伏击。

    规模不大,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后金和朝鲜平民的关系。

    互相猜疑之下,后金发起了多次屠杀,朝鲜也有一些血性汉子拿起了刀枪,开始袭击金国后勤部队。

    因为只有几天时间,一切都在酝酿发酵之中,暂时无法知道最终结果。

    但是陈信对后金和朝鲜彻底翻脸,打一场灭国之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

    有了自己的到来,朝鲜别想像历史上一般,轻易的靠着一份投降盟约玩一出缓兵之计,再靠着大明东江镇的军民,拼命的袭击金国后方,逼金国撤军。

    同时,陈信军在这几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信沿着枇岘郡、东林郡、宣川郡、郭山郡,一路攻城拔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

    哪怕打后来两个城池时,两次突袭城门的战术都没有成功,陈信也靠着训练有素的部下,瞬间展开强攻。

    在对方措手不及,守城人员没有到齐之前,就以精准的弓箭和甲1式火铳为掩护,带着突击队强行登城。

    朝鲜陈平日久,整个平安北道的正规军又早被击溃在了边境,守城的民壮哪里是陈信等人的对手,几下被赶下了城墙。

    然后。占据了制高点的陈信军,一边快速打开城门,放大队人马进城,一边在城墙上,用对方那些想要夺回城墙的敌军练习着射箭的准头。

    经过了这四次夺城之战,陈信手下战士死伤也是不少,共计牺牲13人,重伤21人次,轻伤39人次。

    所有牺牲人员,不论老兵还是新加入的降兵,一律按照之前的葬礼举行火葬,好在没有亲卫牺牲。

    牺牲人员大多是由于盔甲防御力不够所造成的。

    于是陈信在执行上级抓捕工匠的命令时,来了个雁过拔毛,在汇聚了大量工匠后,陈信组织了一次考核,把其中手艺好的全部私藏下来,把那些普通工匠给交了上去。

    陈信在辎重队内部打造了几个小型的可移动打铁炉,每次休息时就开始在通译的解说下和工匠们探讨盔甲的打造。

    由于环境制约,讨论后发现最适合现在打造的盔甲,就是铁扎甲了。

    一块块锻打好的长方形铁片串联起来就是铁扎甲,不但防御力不错,而且适合分工协作打造。

    几位工匠负责指导和监督质量,由俘虏的朝鲜青壮抡锤锻打,最后再盔甲上刻上打造者和监督者的编号,出现质量问题就以军法严惩。

    由于时间太短,陈信麾下暂时没能实现全军着甲,但是加上入朝之前自带的一些盔甲,也有一半的着甲率了。

    在此期间,根据最近的战斗总结,再加上朝鲜降兵们忠诚度有了一定的保障,陈信再次调整了军队编制,把所有人混编起来,思来想去,还是对女真的文字狱传统有些畏惧,没敢使用大明军队的队、旗、局、司、部的称呼,使用了新瓶装旧酒的策略,在班排连营的称呼之下,使用了尽量和大明营兵相似的编制。

    此编制只在陈信军内部使用,不对外公布。

    队伍按照此时大明的叫法,分为杀手和火器两种编制。

    班:由10人为1班,为最小行政单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