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出来投降的朝鲜官员中,有几个人也是红了眼圈,但转瞬之间又消失无踪,把头紧紧扣在地上,不敢起身。

    陈信下意识想去救人,但是看着萧正阳眼睛,脚还没抬起来,就又放弃了。

    救活了又能如何,此人已经是抱定了死志了。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以前看到这句诗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对古代儒家读书人这种行为的蔑视,平日里从来不努力,国家有难了,居然一死了之。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但是当自己来到这个时代,真正亲眼见到有人实践这句话的时候,陈信心中是充满了震撼的。

    陈信不由得想到了未来南明时期的史可法,他作为一个官员,是不称职的,但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完成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这种人无论他生前有什么样的过错,都应该得到所在国家人民的尊敬。

    思维发散之中,陈信又想到了辐射整个东南亚上千年的儒学文化。

    儒学文化居然能够塑造出即包容又刚强这样矛盾的人物性格,他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魅力呢?

第五十五章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在明末的历史中,江阴八十一日(注1)是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事件之一了。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悲壮的历史中,江阴人民抗击侵略者,在24万大军的围困下,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没有任何一个人投降。

    我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这种事情屡见不鲜,为什么会这样?

    那就是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人民,脊梁骨都是直的,宁折不弯。

    后世的满清统治者害怕这种文化,因为它能够锻造出强硬而又包容万物的民族性格。

    所以满清时期才有了四库全书,才有了文字狱,才有了闭关锁国,才有了后世被阉割掉的儒学文化。

    陈信心中思绪万千,但却没有表露分毫。

    冷笑一声“彼之英雄,我之仇寇。拉下去弃尸荒野。”

    “是”警卫立刻带人上前,用绳子套住尸体,骑着马把尸体拖到远处去了。

    陈信这样做,不是得了失心疯,也不是被气昏了头,他的心中对这几个人是充满了敬佩的。

    但是,作为一个华夏人,陈信必须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考虑。

    后年,袁崇焕就会杀掉毛文龙,毛文龙一死,东江镇就是一盘散沙。

    黄台吉没有了后顾之忧,就可以带着人绕过重金打造的关宁防线,从蒙古地区入侵大明,已经被天灾人祸搞的鸡犬不宁的大明将会雪上加霜。

    大明腹地将会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中迎来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和抢劫。

    为了中华百姓能够少死些人,就必须把后金的注意力彻底转移到朝鲜。

    同时还不能让朝鲜快速平定下来,必须让朝鲜民众有奋起反抗的动力,一心一意的和金国死磕到底,拖住金国军队。

    陈信这样做就是要激起朝鲜人对金国的仇恨,英雄的故事总是能够鼓舞人心,而凄惨的英雄故事,则能够激发大家的怒火。

    陈信看着几个比较年轻的朝鲜官员努力压制愤怒的表情,心中计划着“大军到来之后,按照金国军队的尿性,肯定是要屠杀的,这几个年轻人,看上去还热血未冷,而且又是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应该可以利用一把,到时候看能不能救下这几个人。”

    一边想着,上去扶起沈怡谦“沈节制无需紧张,我可是信得过你的,走,咱们一起进城。”

    沈怡谦立刻点头哈腰的在前面带路。

    想想那个萧正阳,再看着一副狗腿子样的沈怡谦,陈信手下几个军官不屑的冷哼了一声,打马跟上。

    进城之后,首先派人占住了一座城门,把城内不需要执勤的朝鲜士兵看押起来。

    这是重中之重,不能因为这些朝鲜官员现在的一时恭顺,就拉不下面子。

    陈信也不去看几个年纪较轻的官员不太好看的脸色,径直往城中心而去。

    宴会安排在了一位士绅的家中,但是陈信却表示需要先更衣,要沈怡谦带自己到城中心的官府。

    在沈怡谦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城中心偏东原属于府使萧正阳的安州都护府。

    先是找到签押房,封存了所有账目名册,坐在二厅之中,趁着烧水的空档,陈信向身边那个跟陈信从边境打到这里的朝鲜通译问起了问题。

    “这安州兵马佥节制使,还有安州都护府府使是个什么官职?”

    这通译和陈信相处时间长了,也就没有了当初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此时还是正月,大冬天的居然还拿着一柄折扇,啪的一声打开说道“大人,这两个官职就要从朝鲜国的官制说起了,话说那李氏当年夺了皇位之后······”

    陈信知道这家伙话唠的毛病又犯了张口打断道“我一会还要去安抚城中的士绅们,你长话短说。”

    被打断了话头,通译也不敢生气“呃,遵命大人,简单地说就是,朝鲜分为中央和地方,地方上设置了【道】这个级别,相当于大明的省。”

    看陈信面露嘲讽,立刻改口道“当然面积大小是不能比的,只是说级别相当而已。”

    小心看了看陈信脸色,见没什么异常,又摆弄着折扇继续道“在这道之下,又有大都护府、都护府、牧、郡、县,这些名称看着繁杂,但是都是处在【道】之下平行管理的。”

    陈信疑惑道“都护府、郡和县怎么会是平行管理?”

    通译苦笑“大人,虽然无论大都护府、都护府、牧、郡、县都是一座城外加周边乡镇而已,但是主管的官员级别却相差很大。朝鲜就这么大点地方,皇亲国戚还有科举的士子们却多如牛毛,如果不想办法分出多个等级来,实在是无法升赏官员啊。”

    陈信懂了,在差不多同样大小的土地上,给其中某些地方提升级别,方便官员升迁调动,就是糊弄人的玩意。摇了摇头“算了,我又不准备长期待在朝鲜,他们的官职跟我没什么关系,就当听着解闷子了。”然后示意对方继续说。

    “大人,这安州就是都护府之一,主管一府事物的就是安州都护府府使,而此地管军的最高官职就是安州兵马佥节制使。”

    突然,陈信想起了入朝第一战,就是海狗子战死那一次,有个家伙说他是正二品副总兵,现在看来,朝鲜官职好像有别于大明啊,怎么冒出来个副总兵呢?于是把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通译思索一下,呵呵笑着回道“那个朝鲜平安道正二品副总兵崔正元,实际上他的官职是朝鲜王国、平安道、义洲营、防御使,是个从二品的官,但是由于防守边境,虚授一级,成了正二品,他说他是副总兵,应该是害怕大人不知道防御使是干什么的,所以引用了大明中和他差不多的副总兵官职。”

    陈信了然,这时下面人来报告水烧好了,于是陈信不再闲聊,向洗漱房间走去。

    注1江阴八十一日

    江阴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阴人民为抵制剃发令,在江阴典史阎应元和陈明遇、冯厚敦等人领导下进行的反清斗争。因为前后长达81天之久,故被称为“江阴八十一日”。后全城殉国,无一人投降。清军折损三个王爷,大将十八名;参加攻城的还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清端重亲王)和尼堪(清敬谨亲王)、清恭顺王孔有德;清兵二十四万大军携二百多门大炮围城,一共损失的士兵有七万五千余人。江阴方面,守城八十一日,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江阴遗民仅五十三人躲在寺观塔上保全了性命。

第五十六章 暂时安抚() 
在洗漱间里,居然还有十几个朝鲜侍女,披着轻纱等待着服侍陈信。

    强行压制住体内泰迪嘶声裂肺的咆哮,在这些前来服侍的侍女梨花带雨的哀求声中,陈信态度强硬的赶走了她们。

    自己动手卸去铠甲,准备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

    回味着刚才被自己赶走的只披着轻纱侍女的婀娜娇艳,先用凉水洗了一把脸,努力把体内的泰迪关起来。

    然后一边洗澡一边在心中说服自己“现在我是个侵略者,一定要牢牢记住,有无数的朝鲜人想要致自己于死地,一定要万分小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曹操中过美人计折了典韦,嘉靖也差点被十几个宫女勒死,谁知道来服侍自己的朝鲜女人会不会突然变身刺客啊。”

    这么自我开解一番,心中那种错过艳遇的情绪被冲淡了不少。

    收拾了一番仪表,再换上一套这个时代大明文人士子们穿的澜衫。

    自语着“这朝鲜人自称小中华,就连这汉服也是学了个全乎啊。”

    来到铜镜之前,很不要脸的想要欣赏一下自己的风采。

    但是,铜镜之中,光秃秃的脑门,还有脑袋后面挂着的一条金钱鼠尾辫,彻底让陈信没有了心情,

    狠狠捏住这丑陋的辫子,强忍着剪掉辫子的冲动,低声说着“我现在是地下工作者,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定要戒骄戒躁。”

    脱掉刚刚换好的汉服,仔细的叠好,放入包裹之中。

    攥紧了拳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当我恢复汉家衣冠之时,就是我剪去辫子,起兵反金之日。”

    转过身来,穿上一件干净的袄,头戴一顶暖帽。准备赴宴。

    临出房门的时候想了想,现在城中只有几百兵士,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该多些准备。

    于是又返回来,在袄下面套上一件老白改良过的锁子甲,左臂戴上铁壁手,然后披上一件连帽斗篷,在斗篷之下的背上,握柄冲下固定了一柄单手刀,腰间再固定上一柄短手铳和一个弹药盒。

    上下跳动几次,感觉都很牢固,练习了两次抽刀和拔枪,也没有问题。

    这才再次出门。

    说真的,陈信根本不想去什么接风宴,但是,现在只有自己麾下几百号人马进城,就连城门都无法全部控制齐全,只是在占据了北面一座城门,其他地方还在朝鲜人手中。

    如果不去安抚一下那些朝鲜的士绅、官员,万一使得双方产生误会,逼对方走了极端,那就不好了。

    所以,在大军主力到来之前,陈信必须跟这些安州的头面人物们虚与委蛇,尽力稳住他们,至于金国军队进了城之后,会发生什么,陈信强迫自己不去想。

    以此时金国的野蛮制度,富饶的安州下场不言而喻。

    但是,这又如何呢?先不说历史上朝鲜就有这一场灾难,就说现在陈信的祸水东引计划,哪怕双朝鲜李氏王国和金国矛盾不深,自己也必须想办法给双方制造和加深矛盾。

    陈信带着侦搜排和警卫队前去,看着在场众人暗含着鄙视的目光,陈信虽然也不喜欢这套便衣,但还是很不爽这些人的眼神。

    站起身来,眼神阴冷的扫过所有人“知道吗,我金国大军之前攻城的时候,有三座城池抵抗了,所以三座城池上下俱被屠戮一空”

    这下子,全都不敢抬头,大家一起乖乖站起来,齐齐把腰弯下,向着陈信表示顺服。

    心中冷笑,现在是用得着你们,等大军到了,有您们哭的。

    语气放缓“当然了,你们很是识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