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3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只是个设想而已,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眼下,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扩建旅顺南城。

    而周边航道上的防御工事,则只是暂时在黄金山的山顶上修建了一个小炮兵阵地,作为警戒、威慑之用。

    为了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准确无误,在炮兵阵地上,还设立了一个烽火台一样功能的建筑。

    这个警戒体系,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的中国古代军事警戒、传递体系,也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甚至于在电报发明初期,最有效的传信方式。

第三百九十九章 待价而沽() 
在付言的带领下,陈信视察完了整个施工场地之后,又一起回到了旅顺南城的原明军副将府。

    这座副将府,可以说是整个旅顺唯一能够让人看得上眼的建筑了,所以,这里就一直被辽东地区军管会、旅顺派遣军指挥部所占用,充当临时的办公地点。

    陈信到来之后,自然也是住到这里面来,毕竟,集中办公,能够节约大量的警戒人员,即安全又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陈信刚回到府里面,就有秘书处的人找了过来。

    陈信身边的辅助人员,分为了三种,其一,就是从军方个专业部门挑选出来的副官们,他们是负责帮助陈信解决军事上的工作,并应付陈信一些相关专业数据上的咨询。

    其二,就是专职服务人员,以王宫当中的侍从、女仆,管家等为代表,基本上就是处理陈信生活上面的事情,为陈信私人服务,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工作当中去。

    其三,就是秘书这个群体了。

    陈信专门建立了一个只向他本人负责的秘书处,协助他来处理王国内外的政治、公共事物。并向外界传达他本人的意见。

    在外面,这些秘书,很多时候,就是陈信的代表,

    当然,这个代表并不是说秘书们能够对王国的政务发表意见,这不可能,陈信制定的规则,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这里的这个代表,意思是说,他们是负责监督陈信所下达的命令执行情况的一群人而已。

    虽然只有监督、传达的职能,可是,在工作中,随着陈信慢慢的向内阁等行政部门放权,秘书处的担子和重要性,也越来越重了。

    那名秘书一见陈信就禀报道“君上,好消息啊,我们向四周地区的原东江镇残余部队威逼利诱的行动,起效果了。

    就在几天前,已经有一支东江镇兵的头头沉不住气,派人来了旅顺了,来人明确的说了,想要投靠王国,一起打鞑子。”

    “哦?这才多久啊。”陈信都有点愣神了,不过也就是一瞬,随后立刻恢复了正常,继续问道“是东江镇的哪一个将领?居然这么沉不住气?”

    “启禀君上,是原东江镇,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振南的儿子,毛承祚。”

    陈信刚刚从外面回来,跑了好几天,有些累,还没缓过神来,乍一听到这么一长串的名号,有点懵。

    下意识的问道“谁?毛振南是哪个?”

    “呃”秘书有点尴尬,局促不安的挪了下脚步解释道“是属下没有表达清楚,就是毛文龙,他字振南,属下刚才是为了表示尊逝者讳,称呼了他的字。”

    “······”陈信装作若无其事的从侍从手中接过了茶水喝着,缓解着尴尬的气氛。

    陈信坐下来,放下茶杯,想了一下后,才记起来,毛承祚是哪一个了,

    等到他想起这个名字后,不由的就是一笑,这位毛文龙的儿子,还真是个悲剧啊。

    袁崇焕在擅自杀掉毛文龙之后,直接拿过了东江镇的兵权,点验兵马。

    在核实完兵马数量后,袁崇焕把整个东江镇分成了四个协,然后分别由副将陈继盛、参将刘兴治、徐敷奏,还有毛文龙的儿子毛承祚四个人分别统领。

    这一步,即分化了东江镇的实力,又以毛承祚这个毛文龙的正统继承人,稳住了那些心思动荡的人员。

    然后,毛承祚的作用,也就到此为止了。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袁崇焕不断的施展手段,把东江镇搞的鸡犬不宁,内部争斗不休之后,直接把整个东江镇再次进行了整合。

    这一次,袁崇焕把东江镇分成了东西两个协,分别任命陈继盛和刘兴治两人统领。

    堂堂毛文龙的嫡传继承人,就被两个外来人给夺取了权力和地位,简直可以说是悲剧。

    陈信稍微搜索了一下毛承祚的名字之后,相关的记忆,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没办法,毛承祚在历史书上,还真的没留下什么过多的笔墨。

    或者说是,就算留下了笔墨,那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在陈信这种普通教育水平的人脑海中,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毛承祚派来的人呢?”

    秘书马上汇报道“君上出去视察,无法短期内赶回来,所以,属下做主,吃喝不愁的供应着凉了他几天时间。

    然后,安排军方,让他见识了几次我军侦查部队德胜归来之后,上缴战利品的场面。”

    陈信笑着点头说道“不错,秘书处干的相当不错,就应该这样。

    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军手中的力量,这样才能让他们看清楚自身的水平,更好的参与到谈判中来。

    不过,我琢磨着,这个毛承祚啊,说是准备投靠我们,可是实际上,未必说的是实话。

    我猜测了一下,他本来就是大明官军的一份子,他会不会在暗地里,另外派人去了登州、辽东几处军镇。

    甚至,说不定,他可能还和后金那边投降过去的几个原东江镇军官等有联系呢。

    我可是从来没有高估过这种军阀的节操,在历史上,多次证明了军阀,就是一群谁出的价高,就跟谁走的无信之人。”

    “君上所说的,属下们也都讨论过,大家都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极大的。所以,属下做主,直接晾了他几天。

    不过,毛承祚现在,驻扎在辽东海面上的岛屿当中,他所驻扎的岛屿,对面的后金军民,早都逃光了。

    复州的后金军,又被山川所阻隔住,我军呢,现在又在金州地区,留下了一支海上力量,每天都有军舰在金州外海的海面附近巡逻。

    毛承祚,要想投靠后金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根据我们从国内请来的情报分析师分析认为,毛承祚这个人,作为毛文龙的儿子,一向以东江镇正统继承人自居,不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真不会去投后金鞑子的。

    所以,这一次谈判,他可能是准备在我军和大明登莱镇兵和关宁军之间做出个选择。

    其中,因为他们之前的走私行动,基本上就是走的山东方向,所以,登莱镇兵的机会最大。

    其次,就是屡战屡胜,已经在明朝军民当中树立下了威武形象的我军。

    接下来,才是由害死了他爹的袁崇焕经营了十几年的关宁军。

    最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才会考虑后金方面。”

第四百章 利益诱惑() 
陈信听到秘书的话,站起身来,在桌子周边稍稍转了两圈,慢慢的思考了起来。

    这个毛承祚,原本也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陈信也是在去年皮岛分裂那一事件,下令追杀准备投靠后金的皮岛明军的时候,才从情报部门的报告当中,听说这个人的。

    在原本陈信没有穿越前的历史中,这个毛承祚和众多的毛文龙子侄、义子等人,一直对于毛文龙的死,而耿耿于怀。

    在袁崇焕被崇祯下令处死后,这些毛文龙的子侄辈们不方便出面,但是,有其他“不姓毛”的曾今在东江镇任职的军官,上疏为毛文龙请求抚恤、恩典、平反。

    但是,这事却没有“顺应帝心”,这是在逼崇祯承认错误啊,怎么可能被同意呢。

    崇祯皇帝,在袁崇焕擅自假传圣旨,斩杀了毛文龙之后,迫于形势的缘故,很是说了一些赞同袁崇焕行为的话,并且还为袁崇焕私下里的行动站台,提供了合法的依据。

    这时候,虽然因为一些原因而下令处死了袁崇焕,可是,他却也并不愿意打他自己的脸。

    所以,最终,崇祯还是以毛文龙“靡费军饷、牵制无功”为理由,拒绝了东江镇军官们给毛文龙请求平反、抚恤的请求。

    但是,实际上崇祯的心中也是知道毛文龙被袁崇焕给错杀了的,所以,还是同意了让毛文龙的家眷,把毛文龙的骸骨给迎回家乡安葬。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倒把他自己的脸面给照顾到了。可同样的,毛文龙嫡系的脸面,可就丢尽了。

    毛文龙在东江镇经营了那么多年,在他死后,他的嫡系力量,虽然在袁崇焕的操作下,逐步的被排挤出了权力核心,可是,东江镇军队里面那些个最精锐的家丁力量,可全部都在毛家人的书中呢。

    掌握着东江镇兵最精锐力量的毛家人,人人都觉得丢了脸面,心中的怨气就更加积聚了。

    受了这么大的委屈,还不被平反,再加上后金入寇之后,袁崇焕和大明朝堂上,全都不再理会这群被袁崇焕以断粮手段控制着的杂兵们,让岛上发生了多次饥荒,这些东江镇军将们对大明朝廷,对崇祯皇帝的忠心,可就一点都没剩下了。

    后来,孔有德和李九成在山东地区发动叛乱,并占据登州城之后,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可真的不是没有原因的。

    陈信记得,好像在那时候,毛家的这些军官们,就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投奔了孔有德、李九成。

    当时,这二人正式志得意满的时候,大手一挥,就给这些原来老大的子侄辈们封了好几个总兵、副将之类的高级职务。

    后来,明庭调集重兵进攻山东的叛军,孔有德不得已出海远遁。

    而投奔孔有德的毛家人,有很多都在随后被新任命的东江镇总兵黄龙给抓获、处死了。

    就是不知道,这个毛承祚,结局是不是这样。陈信实在是记不得了。

    不过,现在可不是纠结历史真相的时候,他还要尽快的考虑对毛承祚的“处理”意见,毕竟人可是派来了“谈判代表”啊。

    幸好,陈信没有崇祯的那种面子上面的顾虑。

    并且,王国内部早就有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东江镇是一支必须要争取的政治力量。

    没错,就是政治力量,而不是军事力量。

    实际上,王国任何一名军官都清楚,东江镇现在这些残余的所谓官军,在华夏军队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的弱旅。

    他们就算是能吃饱肚子,都无法和后金军正面硬干,只能依靠偷袭慢慢的和后金军磨,更何况现在的东江镇,一直都在饿肚子呢。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就是一支可以争取到己方阵营里来的政治力量。

    首先,收拢了这批没什么战斗力的明军,总比他们被后金方面给收拢了去,充当敌军抢劫的帮凶要好的多。

    另一方面,这也可以为王国未来攻略大明,收拢明朝官军,做出一个榜样,积累一定的相关经验。

    思索完毕,陈信对着秘书问道“秘书处对于如何对对待毛承祚有相关的预案了吗?”

    秘书处这个机构设立的时候,里面招募的就是虎贲中的异类存在,也就是一些习惯了以智取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