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4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们开始遭遇到大量地雷的埋伏了。

    在华夏军中,使用地雷作战已经有了很长时间了。

    当然,这个很长,是按照华夏军的历史来算的,毕竟哪怕从煊军之前在后金军中做先锋时候算起,华夏军也才经历了不到8年而已。

    而华夏军使用地雷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军的第三年。可以说,地雷是跟随着华夏军一起成长的。

    最早时候,华夏军使用的是陈信仿制自后世“阔剑”反步兵雷的型号,后来,在发现这种武器对于防御作战有着极好的效果之后,军械部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了各种型号的地雷以便让前线部队试用、优化。

    现在,被华夏军用来对付复州附近运粮队和巡逻队的地雷,就是一种大威力的,专门同来对付运输车辆的地雷。

    这种地雷在被击发之后,其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能把一辆装满了粮食的爬犁,极拉动爬犁的牲口一起炸翻在地,顺便,还能炸翻周围几个护送爬犁的后金军士兵。

    华夏陆军第一混成旅,为了能够抽调精锐人员,专门用来在后金后方进行袭扰站,在总参的支持下,成立了一支远距离侦察巡逻队。

    远距离侦察巡逻队就是在华夏陆军之中优中选优,专门组建起来的一支,用于在敌后进行破交作战,以及进行战略侦查巡逻的一直部队。

    远距离侦察巡逻队在使用这种新式压发地雷的时候,通常是乘着黑夜的掩护,偷偷的摸上后金方面的官道,埋设好地雷之后再盖上一层雪作为遮蔽,从表面上很难看出这里动过手脚。

    他们会在埋设了地雷之后,在详尽的作战地图上标注好地雷埋设的方位。这样一来,下次再执行埋设地雷任务的时候,或者未来华夏军大部队打过来的时候,就不会让自己人遭殃了。

    而对于后金方面的运粮队和斥候们来说,这种触发式的地雷,可真的是害人不浅,刚开始几次爆炸就搞的后金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都不敢再继续执行压粮任务了。

    后来,还是上头以军法处置了几个不愿意再走下去的甲兵之后,才恢复了运粮行动。

    不过,从那以后,后金军走在道路上,都要祈祷神仙保佑,并且把每辆粮车前后拉开至少30米远的距离,以免触发一枚地雷会殃及到多辆运粮车。

    后来,在发现地雷是压发爆炸,而非人员拉动导火索之后,他们每次都要派出几个包衣驾着车走运粮队伍的最前面去趟地雷。

    直到最后,天气越来越冷,大雪覆盖下的雪层也越来越厚了,华夏军远距离侦察巡逻队的成员们在野外生存慢慢变的艰难起来之后,埋设地雷的行动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在外行动了半个冬天的华夏军陆军总参直属,暂时归第一混成旅指挥的远距离侦察巡逻队,才逐渐的撤回了金州防线。

    此时,时间也已经到了腊月末了,不管是女真、还是蒙古、更勿论是汉人,所有人都是要准备过年的。

第五百五十七章 小炮和棋子() 
    腊月末就在华夏陆军远距离侦查巡逻部队,终于撤回了金州防线之后,多尔衮也总算是忙活完了此次出征回来后的利益分配相关的事情。

    这一天,他带着一批后金的大臣贝勒,一起来到了位于沈阳城北面的火炮厂。

    随行的,有济尔哈朗等一系列在黄太吉死后,立刻投靠向了他的女真贝勒,以及石廷柱等原本被黄太吉用来牵制女真八旗兵马,而在黄太吉死后遭受到了凶狠压制的汉军八旗军官。

    在火炮厂里面直接负责铸炮的,是一位在当初后金入寇大明时候投降后金的工匠头目。

    虽然大凌河战役后期,后金军被突如其来渡海而来的陈信重炮部队给轰的赶了鸭子。

    可是,在那之前的大凌河前期战役,对付大明祖大寿所属军队,以及前来大凌河救援祖大寿的大明援军的时候,后金乌真超哈的炮队表现的很是不错。

    而乌真超哈所使用的火炮,除了以前缴获自明军的小炮之外,大口径的重炮几乎全部都是此人监督打造出来的。

    哪怕黄太吉死了,可多尔衮等活着的人是不会忘记当时乌真超哈炮队表现的,更何况,他们还需要让这人更加努力的造炮,以应对让他们力不从心的华夏军呢。

    所以,这名姓王的工匠头目,因铸炮有功,而被提升为了副将衔,成为了乌真超哈中的高层军官之一。

    王姓工匠头目跪拜见礼之后,领着多位滚和诸位贝勒大臣们一起进入了专门用来陈列铸造好的火炮的一个院子。

    多尔衮在进入期间之后,对一侧新铸造成的几门巨型铁炮完全是视而不见一般,略带焦急神色的径自走向了另外一边,站到了两门小口径的火炮面前。

    自从金州战役以来,多尔衮、多铎、岳托、代善这四大议政贝勒,以及大批经历过那之后几战的后金军将领们,就都开始留意起了华夏军的武备情况。

    在陈信跟随阿敏一起反叛的时候,陈信所建立的煊军的武备情况,和后金方面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都是那一套东西。要不是陈信仗着鸭绿江天险,以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几艘战船,区区陈信早就被他们给抓起来砍了脑袋了。

    后来,黄太吉暗中策划了安插在阿敏身边安不撸的“拨乱反正”行动,杀掉了阿敏,夺取了阿敏所建立的所谓韩国的大部分军权。

    自那以后,黄太吉和后金的所有人就不再视陈信为对手,而是积极的向草原方向进行扩张,和林丹汗争夺起了蒙古各部的领导权。

    再后来,就有了袁崇焕私自斩杀毛文龙的事情发生。黄太吉抓住了那个东江镇混乱无法再对后金后方进行袭扰的有利时机,绕过山海关直扑大明京畿地区,掠夺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大大的缓解了当年被努尔哈赤搞乱的后金经济实力。

    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后金那可是完完全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了进去,再也无暇顾及南边的陈信一伙人了。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太了解这几年陈信所部发展情况。

    后金方面只是通过苏克萨哈等人的汇报,大致知道陈信所部的军队,已经装备了大量的火枪、火炮。

    可是,在后金方面看来,他们的乌真超哈不也是全火器部队嘛,就连从大明逃亡而来的孔有德所部,也是大规模列装了火器。陈信所部的动作,根本没被后金方面放在眼力。

    直到后金和大明在大凌河地区的战役结束之后,陈信突如其来的渡海而来,发动了那一次猛烈的攻击,才让后金惊觉,陈信居然这么强大,已经有了反攻辽东的能力了。

    而金州战役的时候,华夏军居然直接摆出了强大的阵列骑兵和那种能够连续发射的火枪和手铳。

    到了后来的复州战役,又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地雷和轻便却威力不俗的小炮。

    到了这个时候,后金的这些个人终于开始在心中嘀咕起来了,不知道下一次和华夏军相遇,会碰到什么威力巨大的武器,或者是新式的战术。

    华夏军这种层出不穷的新式武器,还有不断革新的新式战术,给后金朝堂上的人,还有广大前线军官们,带来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因为这种恐惧的缘故,多尔衮、多铎、岳托、代善,甚至是后金方面势力稍微大些的奴隶主和军官们,都已经忍耐不住的派出了间谍,前往华夏进行刺探。

    王姓工匠头目只是个总负责人而已,实际上,亲手指导铸炮的工匠,还另有他人。

    此刻,两个第一线的工匠就跪倒在两门小炮的两侧,恭敬的迎接着诸位“主子”的到来。

    “贝勒爷,您请看,这便是那两门小炮,可射三斤重的炮子儿,可以用炮车推着走,算上炮架全重850斤。

    原本这炮是没有望斗的,还是贝勒爷命令奴才去了天佑军观摩,得那孔总兵麾下炮手的建言,才加上了望斗。奴才谢过贝勒爷指点。”

    多尔衮用手轻轻的摸着两门小口径的火炮,然后,回头看向了跟着他一起来的石廷柱,对着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上来仔细的看一看这两门小炮和华夏军的小炮有什么不同。

    石廷柱自从黄太吉死后,日子很不好过,因为他们这些后来扩充起来的汉军旗人马,就是黄太吉同来牵制女真八旗的,现在他们的支持者死了,他们这些小喽啰那里还能有好日子呢。

    也幸好,黄太吉死了,其中意的继承人豪格,早在几年前就在鸭绿江边上,被陈信给弄死了,留下的其他儿子年龄都太小了,根本无法和其他的贝勒们争权。

    而其他的贝勒们,这几年也在黄太吉的压制下,势力被不断的平衡着,根本无法脱颖而出继承汗位。

    在争执不下的时候,他们这些场外的力量,原本不被看重的汉军旗,又重新进入了八旗权贵们的眼中。

    石廷柱本人,也在视线投过来的第一时间,投靠了有着聪明王称号的多尔衮。成为了多尔衮手下,争夺后金汗位的一颗强力的棋子。

第五百五十八章 看炮() 
    石廷柱以极快的速度投靠多尔衮,就是因为他早已听说多尔衮的名声,也知道他以前的主子黄太吉,在早期最为忌惮的人就是区区十几岁,甚至都还没有成年的多尔衮。

    虽然不清楚黄太吉到底在忌惮多尔衮什么,可是,作为黄太吉的奴才,他非常清楚黄太吉的手段,能够被他所忌惮的人,一定不会那么简单。

    所以,在领会到了诸位贝勒投过来的“好意”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选择了多尔衮,并兢兢业业的为多尔衮服务着。

    现在,石廷柱看到了多尔衮的动作,立刻会意,小跑着过来,围着眼前两门小炮转着看了一圈。

    眼前这两门小炮,就是后金方面在总结复州战役经验教训的时候,很多人提出来,建议仿制的一种华夏军所使用步兵炮的一种武器。

    当初华夏军使用那种叫做步兵炮的小口径火炮,在复州城头远处精准的轰击着城头上的垛口,和胸墙后面的防守人员。

    那极快的射速,和精准的点、面打击能力,给后金军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让后金军从上到下所有的将领们都铭记在心,丝毫不敢忘记。

    现在,后金的铸炮厂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按照众人口中所描述的各种威力、大小等数据,仿制出来了这种小炮。

    石廷柱在心中高兴之余,也稍微有些忐忑不安起来,他害怕自己看不准,影响了小炮的仿制工作事小,要是误了多尔衮扩充实力对抗华夏军的大计,他的日子恐怕会很不好过。

    于是,他靠近了过来之后,看的越发的仔细了起来。看了有一会儿时间了,他的眼神突然有些闪烁起来。

    在他看来,似乎,这两门小铜炮仿制的有些不对?不但大小对不上,炮管子的长度也对不上,就连那两幅木质的轮子的大小,也对不上号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他看错了,还是他们前段时间口述的火炮数据有问题,又或者是,这几个工匠根本就没有用心的铸炮?

    他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才造成了这种差异。于是,他决定再仔细的观察一会儿,不要轻易的下结论。

    然后,他似乎还是有些不敢太过确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