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第5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偏偏华夏就能以他所不知道的手段弄出各种最便宜的货物来,要是强行逼迫蒙古部落不和华夏交易,那只会让事情变得适得其反。

    而且,最重要的还是这次旅顺战役,蒙古人跟着大金过一起前来讨伐陈信,人口和物资方面已经是损失惨重了,可直到现在依旧是一无所获,强行逼迫只会加速外藩蒙古和大金离心离德。

    其实多尔衮早就收到了潜伏在华夏个港口间谍的情报,他清楚的知道自从开战以后,华夏方面至少又往旅顺防线增调了两个营头的兵力,战兵人数大约在两千左右。

    现在在旅顺的华夏军战兵至少有9000人,辅兵20000千,还有大批的战船。

    多尔衮一直都压着这方面的消息,就是抱着一线希望,想要凭着今天的猛烈攻击打出一定的战果,振奋一下全军的时期。

    可惜,如此大规模的进攻,还是在华夏军的顽强抵抗下破灭了,不但没能取得预想中的战果,还损兵折将丢了不少的人马。

    在那一次进攻失利之后,他现在更担忧的还是该怎么样安全撤离旅顺。

    在过往所有的战争当中,屯兵于坚城之下,最大的隐忧之一,就是在撤离的时候很可能会遭受到守军以逸待劳的反击。

    特别是现在和他们对阵的是华夏军,而不是哪一支烂透了的明军,华夏军对于野外浪战没有任何的恐惧情绪,相反,从以往的战例当中可知,华夏军绝对拥有和大金进行野战的实力和战意。

    “陈信”

    “陈信”

    “该死的陈信”

    多尔衮心中简直已经要恨死那个陈信了,一切都是从陈信出现开始慢慢变得不一样了。

    阿敏的反叛如果没有这个陈信阻挡在鸭绿江边,牢牢的守住了那条防线,阿敏又哪里有胆量自立呢。

    后来,阿敏被黄太吉一条反间计给灭杀了,又是这个陈信冒出来力挽狂澜,正式走上了前台。

    而又是因为陈信,原本大凌河战役时候那么好的局面,大金的兵马已经彻底打败了明国所有能够派出关外的军队,又劝降了祖大寿,横在大金面前最坚固的一道防线锦州已经打开了一条门缝,逐鹿中原的机会已经近在咫尺了。

    可就在大凌河战役之后,那一切的大好局面又急转直下,不但原本的机会再次消失,而且就连黄太吉本人都死于非命。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陈信,

    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收藏网址

第六百七十章 无声的眼泪() 
    黄太吉死后,金国也整体进入了动乱当中,陈信趁机拿下了辽南半岛那片突出部,并不断的向沈阳方向推进,大金原本一切的计划都被打乱了。

    后来,多尔衮也抓住了机会,借着陈信这个巨大的威胁,说服了大金八旗大部分的贝勒和大臣,统一了意见,并打算以旅顺为突破点,完成他登上汗位前对八旗的一次整合。

    可是,现在,这后续的一切计划都被眼前的旅顺防线飞打破了,面对这个以大金的能力根本围不死的港口要塞城市围攻了这么长时间,各旗都已经是损失惨重了。

    不但外藩蒙古和那些和多尔衮不对付的八旗都失去了信心。就连济尔哈朗也在找多铎过来劝说自己,一次推测一下,那些梅勒额真、甲喇额真、牛录额真们的想法更是可想而知了。

    “哥······”

    多尔衮挥了下手猛的打断了多铎的话头“不用再说了,济尔哈朗那天说的很有一些道理,大金倾全国之力再次,如果久拖不决还不如全力一击。

    今天已经是我军能够发动起来的最大规模的攻击了,既然没有办法攻克对面的防线,那我军就不应该再久留下去,哪怕撤军与我不利,也不能再硬拖下去耽误时间,耗费国力了。

    凝聚人心的事情要另找其他办法来解决了。

    多铎,让各旗的旗主和贝勒、贝子、大臣们到大帐议事,商议大军尽快撤离旅顺的事项。”

    “喳!”

    多铎站起深来刚刚要转身走开去传令,多尔衮就再次叫住了他说道:“多铎,你去通知的时候,不要告诉他们是商议撤离的事情,更不要跟他们说大军要马上撤离的事情。

    这种信息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随意散播出去,等到了大帐之后,再由我亲自跟他们商量。”

    多铎到底还是年轻了一些,脚步停顿了一下,似乎没有听明白多尔衮话里的意思。

    多尔衮看见自己弟弟这个样子,深感身边无人,叹了口气说道:“如果要是让消息传了出去,那难保下面的人不会坏事。

    他们要是提前做相关准备的时候,被华夏军发现了蛛丝马迹,那咱们就算是想走,也没办法走的那么稳妥了。

    咱们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就算是要撤退,明天也得要做出一副继续进攻的样子,迷惑一下对面的华夏军啊!”

    多尔衮把话说的这么直白,多铎要是再不明白那就真的是蠢货了,了然的点了点头,转身走远了。

    ····················

    “赖子兄弟,赶紧过来,热腾腾的白面馒头,我帮你领的。”

    当初在宣传战时候出来向后金军喊话的林正因高声的说着,顺手递给赖子一个白面馒头。

    这里是旅顺港口内堡垒左翼方向上的一小片儿营地,投诚过来的后金军都暂时住在这里。

    周围有一道简易的夯土墙,墙上插着些火把,夯土墙的至高点上坐了些华夏军的战士。

    赖子知道他们是防备投靠过来的包衣里面有鞑子内应的,这些华夏军对他们不凶,可也没给过什么好脸。

    虽然他们看投靠过来包衣们的眼光有些奇怪,但是,赖子依然感觉自己来对了。

    不过,哪怕知道华夏军没必要害他,可赖子依旧有些战战兢兢的,就因为他面前出现的那个白面馒头。

    之前躲避逃命时候弄上的一脸血渍和污泥,还没有洗掉,畏畏缩缩的接过了馒头。

    没有添加各种化学元素的白面显得稍微有点发黑、发黄,卖相上不如陈信穿越前市面上卖的馒头那么好看,可这个时代还没有经历化学添加剂洗礼的人对此毫无感觉,并且还觉得这种白面已经够白的了。

    特别是当正宗白面的香味传过来的时候,赖子一下子就感觉高嘴里的唾液一股又一股的往外冒了出来,他有些惶恐的抬起头来,看了看眼前的林正因。

    林正因也是从后金那边偷偷跑过来投靠华夏军的包衣中的一员,自然知道赖子现在到底在恐慌些什么。

    他们在后金那边吃够了苦楚,就算是麸皮、杂粮、野菜、青草混合的东西都吃不饱,更别说白面了,现在刚投靠过来,第一顿就是白面,任何一个包衣都会惶恐的。

    林正因一一副没什么大不了的语气随意的说道:?“这是为了欢迎你们专门蒸的,投靠过来的第一顿全是正宗的白面。

    只不过,吃了这一顿以后啊,后面就指不定啥时候才能再吃到纯白面的埋头了,咱们吃的基本上都是各种杂粮混白面的馍,不过,比鞑子那边要好的多,至少不会再挨饿了,能吃多少拿多少。”

    林正因一边说着,一边挨着赖子一起坐下来,专心的啃起了他自己领到手的杂粮饼子。

    没办法,虽然华夏现在粮食并不缺乏,可是,在没有各种保鲜能力的时代长途运输粮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海上潮湿天气引起的发霉。

    因为这个缘故,会大量吸水的面粉就只能少量的运输,绝大多数运粮船就只能运送那些能够长时间保存下来的杂粮。

    像是这时代中国还没有开始大规模食用的土豆之类的东西,只要低温保存,就不容易霉变。还有青稞等杂粮磨成的炒面也很容易保存,当然各种罐头也在军粮当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赖子看林正因开始吃起了东西,也放下心来,低下脑袋轻轻的咬了一口,馒头是如此的美味,赖子已经完全记不清他自己曾经在什么时候吃过白面了。

    或许是前几年在家里过年的时候,在那时候他家里还有个爹,另外还有一个哥哥,全家都在一个村子里住,赖子自己没有成亲,过年的时候是跟着爹和哥哥一起过的。

    可是,时间仿佛会跳动似的,转眼之间他就已经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了,旅顺,一个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地方。

    而他的爹,还有撑起了家里一切的哥哥,嗯,还有哥哥娶亲后的一大家子,已经全部都死在了被鞑子押赴辽东的路上了。

    他小口小口的咬着白面馒头,仔仔细细的品尝着馒头那久违了的美味,眼眶里面的泪水,顺着脸颊无声的流了下来。

    “爹,我想你了。哥,你咋就没熬住呢,我现在又能吃上白面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所见所闻() 
    赖子小口小口的咀嚼着专门用来给投靠过来的后金军一方投诚人员所准备的白面馒头,又想起了之前的一系列的遭遇。

    他记得很清楚,他在被金忠放了一马之后,就一路矮着身子爬到了华夏军所挖掘的壕沟的边上,直到那个时候他才终于敢放声的欢呼起来。

    在向壕沟对面防守的华夏军战士表明了自己投诚者的身份之后,赖子很快就被华夏军从铺垫的木头板子上接进了夯土墙里头。

    两个华夏军战士强行把他压在地上彻底的搜了一遍身,然后用绳子牢牢的捆着他,押着往旅顺港口方向走了过去。

    赖子到现在都还记得,那时候他以一副神游天外的状态,在那一路上边走边看时候的所有情景。如果赖子看过漫画或者其他东西,可能更加的容易表达出他当时的转台,可惜这个时代没有那些东西,陈信也忙着全世界忙活,还真没有时间去捣鼓那些玩意。

    在靠近夯土墙的一面的前方,也就是那一道胸墙式的掩体里面靠坐着成排成队的战士。

    在华夏军前后几道夯土墙上有不少值守的战兵,沿途还看到有几个士兵正在往拦马沟方向走去,他们全副武装却没带野营装备,这应该就是前出的尖兵了,专门用来防止鞑子夜袭用的。

    而就在那连绵起伏的夯土墙下面,还有些在壕沟上用原木搭建起来的防御工事,里面隐隐有火光传出,还能看到不时有人从里面扛出一箱子的弹药。

    在夯土墙前前后后的这些防御工事里面来来往往的人非常的多。

    不时的就有人打着火把在还没有清理完的战场上翻看着地上的尸体,到处都是一副尸横遍野的景象,简直比双方中间战场地带的尸体还要密集的多。

    这里折损的,大多数都是白天从被摧毁的夯土墙突入墙后面的后金军士兵们的尸体。

    华夏军的辅兵们在翻看尸体的时候,还会把所遇尸体的头盔给摘下来,看到是金钱鼠尾辩就顺势一刀砍下去。

    而一旦找到华夏军战士的尸体,他们就会小心翼翼的收好。碰上一些因为爆炸而支离破碎的遗体,他们就会用布仔细的包好,然后整齐的摆放在第二道夯土墙的附近,交给收敛人员处理。

    赖子在第二道夯土墙的入口处,被转给了一位带白色袖标,仿若戴孝模样的军官,那军官带着两个身体强壮的士兵把他带到了第三道夯土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